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斑羚飛渡》讀後感11篇

讀後感1.34W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斑羚飛渡》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斑羚飛渡》讀後感11篇

《斑羚飛渡》讀後感1

斑羚飛渡這本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關於“斑羚飛渡”那兒一段,它講了一個個驚心動魄,扣人心絃的故事

只見斑羚們正在懸崖邊走着,但是它們卻還不知道自己已經被獵人埋伏在它們所在的懸崖邊,可是等到它們醒悟過來後,但怎樣都來不及了,斑羚們驚慌失措,胡亂逃竄,後來斑羚們的頭領爲了不讓全族滅亡。終於急中生智,好不容易想了個辦法,能躲過這次滅族之災,這個辦法就是,犧牲老羚羊去幫助年輕羚羊渡過懸崖,最後自己掉下,但它並沒有後悔,最後……

看到這兒,我的眼圈紅了,我認爲整個斑羚羣是多麼的團結一致啊!而我還有時候小組合作時有些不配合,有時還會唱反調,現在想想可真是慚愧。我不僅僅因爲羚羊羣的團結而感動,更感動於老羚羊和羚羊頭領自我犧牲的精神。這個精神是特別難能可貴。因爲往往有些人是會有私心的。只顧着自己,現在我深刻的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連一隻動物都比我做得好,比我有志氣,這是該讓我好好反省一下,改掉些私心。

讀了這本書傳授給我知識不同,是以動物告訴我的,讓我更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人和動物的生命都是最珍貴的,現在我們一定要有一種團結的精神。讓我們和動物成爲好朋友吧!

《斑羚飛渡》讀後感2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叫做《斑羚飛渡》。這本書主要寫了大林莽動物世界的生死傳奇。

這本書中講了十七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寫得生動形象,充分描寫了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而且還非常的有趣。

這本書的作者沈石溪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這些事,是不可能寫出這麼一本書的。

在沈石溪寫的這本書中,《老象恩仇記》給我的印象最深。一隻象,面對一個既是殺母仇人,又有救命之恩的人,就算是人,也會感到很難辦,不知是報仇還是報恩,更何況是一隻象呢。復仇及報恩,本是水火不相容的兩極,老象卻用它自己那奇特的方式在一個空間裏完成了。對於人來說,百分之五十的仇及百分之五十的恩就會相互抵消,變爲零。但象不會,所以它們就會用特別的方式將水火不相容的兩級在同一空間完成。我想,如果不是作者親眼看見,也不會寫出老象這種復仇及報恩獨特的方式。

《斑羚飛渡》讀後感3

這是沈石溪的動物小說,是最令我感動的一本,當獵人的槍對準斑羚羣時,它們會怎麼樣?有人會說:亂成一團,或者自顧自地東奔西竄。可能在草原上、平地上它們會那樣,但要是在懸崖邊上呢?在不能越過峽谷的情況下呢?它們會怎樣,是任獵人宰割,還是寧死不屈,頑強抵抗?答案,都不是。它們奇蹟般地想出了另一種逃脫的辦法——一羚先越,後一隻踩在前一隻身上跳到懸崖對岸。看到這裏,我的淚水不禁奪眶而出。

多麼偉大的壯舉啊,它們之中的老羊都從容地死去了!年輕斑羚越過懸崖,越過懸崖上的彩虹,這絢麗的彩虹便是老羊的靈魂!它們智不如人,卻比人更加有感情,也同樣懂得它們就是一個團隊,更是一個大家……那些越過去的羚羊一定永遠不會忘記那一幕,在它們爲自己得救而慶幸時,也一定爲老羊的捨身相救而深感痛惜。一隻斑羚活下來,就意味着一隻老斑羚的離去,死去的斑羚們肯定也會感到非常值得!

感謝爲我們付出的親人、朋友,甚至陌生的好心人吧!雖然不如斑羚那般赴湯蹈火,但同樣讓我們尊敬,令我們感恩!

《斑羚飛渡》讀後感4

最近,我看了一本書,是《斑羚飛渡》,作者是沈石溪。

書中講的是一羣斑羚在危急關頭逃生的故事。一羣斑羚中了埋伏,跳過懸崖纔能有活路。鐮刀頭羊採用犧牲一半、存活一半的方法,讓年輕斑羚和老斑羚一起跳向對面的山崖。當老斑羚快要不行的時候,年輕斑羚把老斑羚當作跳板,最後,年輕斑羚終於跳到了對面,活了下來。老斑羚卻葬身在懸崖底下。

看了這本書之後,我覺得那羣老斑羚捨己爲人的品質令人敬佩。它們在危難關頭,沒有覺得爲什麼我還要去用自己的生命救活別人的命?老斑羚很冷靜,在快要死的時刻毫不慌張,選擇了鐮刀頭羊的辦法,沒有全軍覆沒。

我從電視裏看過一則關於捨己爲人的新聞。一個孤人院着火了,消防隊的叔叔都出動了。一個汽車鳴笛聲傳了過來,消防隊趕來了。譁!譁!譁!消防叔叔水槍裏的水一股腦兒地涌了出來。有一個房子裏傳出了一個孩子的哭聲,一位消防叔叔衝了上去,把孩子遞給另一個消防兵,孩子救了出來。可那叔叔不小心摔了一跤,葬身在大火中。看了這這新聞,我心裏不禁感嘆道:捨己爲人是最高尚的品質。

世界上有很多這樣的人,我們一定要感謝他們!

《斑羚飛渡》讀後感5

沈石溪寫的小說大多以動物爲主。書中描繪了動物合作時的場景與他們之間的感情,下面我給大家介紹一本:《斑羚飛渡》。

有一隻狩獵隊把一羣羚羊趕到了懸崖邊,準備全部活捉,但這些羚羊沒有束手待斃,而是迅速分成了兩羣,老羚羊爲一羣,年輕羚羊爲一羣。眼看它們就像要跳到懸崖對面,但是它們跳不過去,因爲懸崖太寬太陡,這時,一隻年輕羚羊後退了幾步,突然奔跑着向懸崖對面跳過去,隨即,一隻老羚羊也緊跟着飛躍過去,只是躍起的高度要低一些。

讀到這裏,我就有了不同的猜想,這兩隻羚羊是否都能飛躍到對面呢?但是下面的內容完全出乎我的意料,簡直就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蹟。只見老羚羊的身子落在年輕羚羊的蹄下,年輕羚羊在老羚羊的背上猛蹬了一下,下墜的身體又忽然升高,並輕巧地落在了對面的懸崖邊。

這就是羚羊們在千鈞一髮時想出的辦法,由此可見,羚羊不僅機智勇敢,而且還有着捨己爲人的精神。老羚羊們用自己的生命救了年輕羚羊,他們在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真正的愛,這是多麼的偉大啊!在這個世界上,不只是人類有感情,動物也有,有時動物的感情比人還深……

讓我們一起更深地走進和感受動物的心靈,去保護和珍惜大自然的動物吧!

《斑羚飛渡》讀後感6

讀完《斑羚飛渡》合上書,斑羚那奮力一跳,仍清晰地印在腦海裏。

一羣斑羚,爲狩獵隊所追殺,逃到懸崖邊。當“斑羚們發現自己陷入了進退維谷的絕境”時,顯得那麼驚慌、無助,結果“像顆流星似的筆直墜落下去”。接下來發生的事情完全出乎我們的意料。斑羚羣憑藉嫺熟的跳躍技巧,以犧牲老斑羚的生命爲代價,成功地完成了山澗上的飛渡,贏得了種羣的生存機會。老斑羚心甘情願地用生命爲下一代搭起一條生存的道路。最後傷心崖上,只剩下那隻臨危不亂的領導者和一道見證過死亡的彩虹。在斑羚集體遇難時,爲了讓部分的斑羚存活,斑羚羣以一半犧牲,換救另一半的生命。老斑羚及一些成年的大斑羚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成爲一塊工具般的跳板。

犧牲的斑羚們地“從容”,接受“生命的援助”的斑羚也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感激,只是“興奮地咩叫一聲,鑽到石磐後面不見了”。沒有什麼要特別感激,因爲這些獲救者有一天也會站到老斑羚那一撥,去爲另一羣年輕斑羚做“橋墩”在情況危急的時候,動物可以不惜生命的成爲別人的逃生工具,而沒有絲毫的畏懼,也沒有要試圖逃生,這種精神是人類所沒有的。斑羚的舉動讓我明白了付出,人只有懂得付出,懂得愛,纔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斑羚飛渡》讀後感7

《斑羚飛渡》是沈石溪寫的短篇動物小說。他的作品多次發表在中小學語文教材中,就在前不久,我有幸讀到了他的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一羣斑羚在被人們包圍後,沒有退路,但只要跳過身後寬大的峽谷後,便可求生。峽谷的寬度少說也有五六米,一隻成年公斑羚也只能跳過兩三米。斑羚們做出了出乎人們意料的舉動:它們老的爲一排,小的爲一排,一隻老斑羚和一隻小斑羚同時出發,朝峽谷奔去。老斑羚在峽谷中劃成一道弧線,隨後小斑羚的蹄子有力地踏在老斑羚的背上,老斑羚筆直地落了下去。

斑羚們犧牲一半,存活一半。其中,一隻母斑羚和小斑羚沒有配合好,雙雙墜亡。在天邊,出現了一條連接峽谷兩岸的彩虹,也許,正是這彩虹,激起了斑羚們求生的慾望。我們不能不說,老斑羚的死亡爲小斑羚搭建了一座生命之橋。甚至沒有一隻老斑羚偷偷從死的隊伍中溜到生的隊伍中來。斑羚的那種爲種族犧牲的精神,讓我們感動。這使我想起了在火災中的`蟻球。在火中,螞蟻們緊緊地包在一起形成一個球體,火舌肆虐地舔着它們,最外層的螞蟻死了,卻保住了整個蟻族。這是多麼偉大的小生靈啊!

《斑羚飛渡》讀後感8

最近我讀了一篇動物小說名字叫做《罪馬》。

故事發生在一個馬戲團裏。一個馬戲團在演員婁阿甲的家鄉演出,婁阿甲爲了報答鄉親們的恩情,表演高難度節目“超級馬術”。因爲一條蛇驚動了頭馬白珊瑚,使得婁阿甲摔下馬後重傷而亡。事後,白珊瑚爲自己的錯誤而造成的後果感到無比悲痛,它打算絕食而追隨婁阿甲而去。在婁阿甲妻子的幫助下克服心理障礙才正常進食,繼續表演。後來,它逃出馬戲團去婁阿甲的家鄉看婁阿甲的墓地,守在那裏。因爲它爲馬戲團產下了兩匹小馬,所以沒有被強制地接回馬戲團裏。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白珊瑚是一匹敢於承認錯誤的馬,很了不起。它在婁阿甲被送進醫院的時候緊追車跑、絕食、去婁阿甲的墓地看,都體現了它與婁阿甲深深的感情,和內心無比的慚愧。

生活中,我們有時候犯了一點點的小錯誤都要把責任推卸給別人,不能勇於承認自己的過失。記得有個電視節目上的殺人犯,被抓起來後竟然面帶微笑!

同學們,讓我們勇於承認自己的每一個錯誤,能改正的儘量改正吧,做個有責任、有擔當的人!

《斑羚飛渡》讀後感9

愛在傳遞

——《斑羚飛渡》有感

今天,我有幸閱讀了《斑羚飛渡》,這本書講述了:在同伴生命受到威脅關鍵時刻,老羚羊騰空而起越向懸崖,用自己的身軀爲其它羚羊搭建了一座生命通道。

讀了這本書,我內心久久不能平靜,思緒萬千,感慨萬端:在危險的包圍下,老羚羊毫不猶豫地選擇犧牲自己,幫助同伴,這令人敬佩的勇氣是如何得來的?勇於犧牲、無私奉獻的精神在推動着它,讓它有了捨己爲人的偉大壯舉。當今社會受不良風氣影響,正缺少着這種爲他人着想、不畏艱難,無私奉獻的精神。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崇高品德,現在處處需要。奉獻精神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需要平時培養與積澱。從小就要在心靈深處種下愛心,平時樂於助人,爲它人着想、積極施善,透過生活小事來培養勇於犧牲自我的精神。如果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意識,那麼在許許多多生死攸關可以挽救生命與財產,比如有人落水了,如果說你去救他,他將會有生存的希望,相反,則完全沒有希望。

同學們,甘於奉獻、不求回報,是我們立身做人的基石,讓我們從現在做起,播下勇於奉獻的種子,從點滴小事入手,心存善念,傳遞正能量。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斑羚飛渡》讀後感10

《斑羚飛渡》是沈石溪動物小說中的一篇,選書時,我一眼就看中了它,那是因爲,對於這個名字十分好奇。

《斑羚飛渡》主要講了三種動物,紅奶羊,老鹿王哈克,老馬威尼。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斑羚又名青羊,形似家養山羊,但頜下無須,善於跳躍,每隻成年斑羚重約六七十斤。斑羚性情溫馴,肉肥膩細嫩,是上等山珍,毛皮又是制裘的好材料,價格賣得很俏。是我們一帶裏獵人最喜歡的獵物。它們被逼到了傷心崖離對面的峯頂有6米它們最多可以跳5米左右,於是他們做出了驚人的舉動,老斑羚爲一類,一老一少走到傷心崖,老斑羚向對面一跳果然4米處開始下降,小羊立馬開跳,剛好落到老羊身上,然後竭力一蹬,老羊快速落下,小羊成功跳到對面,試跳成功,緊接着,一對對斑羚凌空而起,一隻只年輕斑羚成功飛越,意味着一隻老羊摔的飛身碎骨。

這一舉動讓我不禁心中感傷,爲了更多的存活犧牲了老羊的性命,這是多麼偉大的舉動,我想人類也做不出這樣的舉動。人們會爲了自己的一絲利益而去做一些傷害別人的事情。這一跳,跳進了我的心裏。

雖然,斑羚沒有我們聰明,但是,比我們更有膽識。我們應該像斑羚學習這一寶貴的地方。

《斑羚飛渡》讀後感11

這個暑假我看了許多好看的書籍,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要算沈石溪寫的動物小說:《斑羚飛渡》啦!

先隆重介紹一下作者沈石溪爺爺,他原名叫沈一鳴,1952 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慈溪。說到底,也是我們浙江的一名呀。他1969年 初中畢業赴西雙版納插隊,後來一直在雲南邊疆生活了整整18年之久。

再說一說他的那份職業吧,他現爲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上海作家協會理事人。

又曾獲得這個中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國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大獎等幾十是多種不同特殊的榮耀,以創造動物小說爲主要,據統計,現已出版的作品中的文字多達五百多萬!

《斑羚飛渡》是短篇動物小說,第一篇紅奶羊,主要講一頭失去狼媽媽,狼爸爸就抓了頭母紅崖山羊代替餵奶,後來狼爸爸死了,小狼長大了竟然阻擋母狼捕食那隻母紅崖山羊的羊羣。

最主要講第二篇斑羚飛渡,那些斑羚被獵人包圍,一些老山羊竟然讓那些小羊透過它們的背飛渡到另一個山峯上去,而自己卻死掉了,其它小羊都走了,只有鹿王還在,它爲了後面的小羊不被槍傷害,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子彈,我們爲之一振,無奈,捲鋪蓋走人。

這本書的下面內容請你自己細細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