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讀後感

讀後感9.45K

看完一本名著後,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現在你是否對讀後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讀後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讀後感

在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的每個章節,甚至每個字眼時,時不時地會心潮涌動、反思連連。至此,整本書已經讀完,也很想用精煉、高深的文字來言表自己讀後的觸動和心情,但迫於自己的言語功底,此刻只能留下“只恨言語淺”的遺憾。此刻,電腦前面的我,思路跳躍性較強,跟着這跳躍的`思路,偶記一些我再讀《跟蘇霍姆林斯基學當班主任》的一點感觸。

在讀《怎樣批評學生》的環節,我觸動最大。自己在日常工作中批評學生的做法竟然被蘇霍姆林斯基貼上“教育無知”的表現。這讓我想到班裏學生寫的一篇作文:上班主任的課最是膽戰心驚,一不小心,哪位同學觸犯了班主任的導火線,老師就會突突這個,突突那個,最後還會突突全班……當時,改到這位同學的作文,不由得笑出了聲音。在讀到這個章節,我知道了:本想透過“集體訓斥”,希望學生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做法是不科學的。對學生的批評教育應儘可能對具體的人、具體的事,不宜透過集體訓誡的形式進行。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懲罰、批評學生有一個基本原則,那就是:懲罰、批評的存在是爲了促進學生進行反思。懲罰、批評不應該成爲一種結果,而應該是一種手段,是一個過程。很有同感,幸好讀到,多讀多學多反思吧,希望以後自己在批評教育孩子時能智慧一些,這樣,班主任工作可能就會少一分焦慮,多一分寬容。

隨着閱讀的深入,我越來越感受到愛是這本書的主旋律。蘇霍姆林斯基因爲愛孩子,愛教師這個職業,纔會十年如一日地爲教育事業奉獻自己的一生,留下大量優秀的著作;閆學老師,一個特級教師,永遠不停下自己前進的步伐,研讀蘇大師的鉅著,以書的形式來表達對蘇大師的敬仰,對一線老師的關懷。我們也唯有心中充滿愛,在孩子面前灑下更多的愛,才能展現教書育人的風采。

站在蘇霍姆林斯基面前,我知道了知識才能哺育自己,知識才能給我前行的力量,教師的閱讀是一種提升,一種豐厚。

雪落無聲,花開無語,潤物無音,影響無影,成長無形。一切卻這樣悄悄然、欣欣然,暗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