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心》優秀讀後感

讀後感2.71W

“我是孤寂的,我常常感到好像跟任何方面的聯繫都被切斷了,在這世界上只有我一個人住着似的。”

《心》優秀讀後感

——夏目漱石《心》

或許這是刻意的安排,也或許是註定的遇見。當我初次讀到夏目漱石先生所作的《心》時,恰恰是該書發表一百週年紀念日。第一次讀後就有許多感觸,因爲這本極其有名的小說,不僅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而且也對世界文學甚至是心理學領域都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心》作爲夏目漱石先生後期最有影響力小說,以細膩流暢的筆調把一個赴東京求學的農村出身的青年知識分子在暑期度假時與一位先生邂逅的故事敘述出來,襯以迂迴婉轉的情節將故事添上奇詭而又沉鬱的色彩,並用推理的方法更深層次地將人性中對善惡的自我形式的覺醒的主旨揭示出來,同時又將對戀愛的惆悵,對宗教的理解這些所謂“人的高層意識”有機地、巧妙地與故事主幹結合,最終將讀者推上道德的、理性的神壇邊緣,彷彿是揪住領口盤問——是生是死——是善是惡要怎樣的抉擇!( )

小說情節並不複雜,但是多了些倫理色彩,使小說具有更強的可讀性和懸念性。小說的主人公是便是被稱爲“先生”的日本近代知識分子。而作爲連接全小說的“我”是一位明治時期來自邊郊的大學生,一次偶遇使我認識了這位先生,並且對“先生”分析獨到的思想,獨到的行爲方式不僅讚賞而且發自心底地佩服,但一直有一個疑問,即一直不清楚爲什麼先生頻繁地要去雜司谷掃墓。每次問及他時,總是被他搪塞掉或是轉移話題,因此帶着這個疑惑,“我”一直從入學到即將大學畢業爲找工作而謀劃之時。並且在這一過程中“我”經歷了父親的去世,先生寄來的長長地書信。“我”極其驚訝地發現這封信竟然是先生的遺書,而透過這篇遺書“我”逐漸瞭解了“先生”的過去。“先生”在被自己的叔叔騙走了父母的遺產之後對人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並遠走他鄉獨自到東京來求學。在這期間喜歡上了房東的女兒,但卻因過去的陰影,讓“先生”不敢肯定自己對她的喜愛是發自真心,而愛的善變性也令先生極爲感到感到彷徨無助。爲此,先生將他最信任的好友“K”也搬來同住,想借此來開導他繼而走出陰影。而“K”由寺院長老撫養長大,對禪宗“精進勇武”的戒律倍爲信奉,但是他在房東中寄住時,也同樣愛上了小姐。先生爲此極其憎惡而邪心四起,急中生智中抓住了“K”篤信禪宗的弱點並加以抨擊,還搶先向房東提親了,這樣“K”在自己失去戀人的打擊的同時,又對自己實踐着的的信仰產生了懷疑,最終在一個夜裏自殺身亡。於是先生與小姐順理成章地結爲夫婦,然而至此以後“先生”把自己封閉在狹窄的空間裏,在迴避告知妻子“K”的真實死因的同時也不願意與人交流。他活在寂寞與孤獨中,深受兩方面矛盾的折磨,一是利己主義與自我覺醒之間的選擇,他用利己主義之心贏得了愛情卻就此失去了最要好的朋友。二是善惡之間的彷徨,他深刻地意識到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失去生命爲代價的痛苦上,他有善心但卻做了無法回還的惡事。因此,在這矛盾中他以每月都去雜司谷上墳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心理安慰,也假意對地下有知的“K”做出懺悔。可是,這些虛妄的事情,並沒有給先生帶來長久的解脫,他在兩種矛盾的折磨下最終選擇也同樣結束自己的生命。

每一位讀過《心》的人都有極大的震撼,它用鋒利的筆觸直接剖開重重甲冑掩護下的心,就此分析了人性中爲惡的悲哀本質以及自我認識到爲惡後覺醒而無法與他人述說的無盡悲哀。

人類社會,總是交織着無數種情感,親情友情也好,愛情也罷,爲這些情感所困的人總是既熱衷於稱讚情感的美好,又在當他們不利於本人時,卻又發狠了的爲惡。而善惡的轉換之間本不是可以預料的,因此是一念之差。有人說,小說中描述的“先生”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惡人形象,他是功利主義利己派的代表,是一個爲了得到愛情不惜一切代價的人。但是,縱使先生此種做法是爲了惡,但是他至少清晰地認識到了他的確做了惡,這是惡人所做不到的,先生也就是因爲認識到了惡,而要自我覺醒要看清惡的本質,但是他覺醒了也認清了自己,卻又不可避免地發現他比不覺醒前更爲孤獨。

社會很混沌,人際關係又很繁雜,大多數人都在半夢半醒之間沉淪,有一部分人嚷着要與這個社會決裂,但是究竟成功了麼?還有一部分人努力認爲這些都是他個人想出來的,故而迷信宗教,藉以宗教的迷障來獲得心靈上的慰藉。極少數人真正地認清了自我,努力地要使自己覺醒,他們深信覺醒以後必將會帶來光明的未來和對生活的自我滿足,然而,這些自我硬逼着自己覺醒的人,卻陷入了被社會主流拋棄的泥淖中無法自拔,更爲悲哀的是,他們所發的忠告多被視爲誑語,他們的行爲被冠上“瘋子”的名號,他們在爲惡之後善念發省後性格變得乖戾變得捉摸不定變得既生活在往日惡事中的`悔過裏,又生活在迷執於現實醜惡帶來的厭棄中。於是心愈發變得封閉,愈發變得無法與外界正常溝通,正如先生在遺書裏所述,他與外界的聯繫都被切斷了一般。這是因爲他早已看透這些外界中自然有醜惡的一面,而這一面正是他所不願看到的,同樣具有諷刺和值得悲憫的是,他不願看到的正是他自我覺醒的源動力。

人大多是如此,在安逸的生活條件下不願去做改變,而好不容易做出的改變卻又比之前更在心裏過意不去,那樣,說是所謂的“看透”,也終究是自己的黯然離開。

《心》之所以引人入勝,不但是因它曲折離奇又恰到好處的具備了推理性的情節,更是因爲有極大的思想意義,是一位看透了自己的心的日本近代知識分子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是一位成功將自己自我覺醒後卻發現更不能被世界所容納的悲慘結局的人真實而深刻的想法。這當然一直影射了作者夏目漱石先生一直篤信不疑的人的無可救藥和惡的本性。但是,一百年過去了,這部小說依舊由朝日新聞重新連載,並進入了日本的中學課本,足可見這部小說的影響極爲廣泛。

內心世界中千絲萬縷的複雜情感關係,正是人性中最美好但同時又是最悲哀的部分,先生最終選擇了引決,則既可以映射出是知識分子註定的落魄結局,又能夠就此進一步分析,如果全社會都是這樣混沌苟且,那又會變成怎樣的悲慘境地呢?這也正是讀了此書後發出的真切感慨與對社會的忠告。

標籤: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