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論語讀後感之五

讀後感7.47K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後,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後感吧。可是讀後感怎麼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論語讀後感之五,歡迎閱讀與收藏。

論語讀後感之五

論語讀後感之五1

《論語》這部書,教給我們很多爲人處世的方法,做人的規矩、道理,這些辦法透過于丹的白語化,用許多淺顯的故事,而變得懂俗易懂,看起來很樸素的語言,但在原則中透着一些變通,更簡單的說:它告訴我們的是爲人處世的原則。

自古就有一部《論語》治天下之說,中國的統治者也有很多人用此治理天下,在今天這個日新月異,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現實生活中的處處不合時宜,讓每個人都難免會感到有缺憾事和不如意感,也許我們無力去改變事實,而透過《論語》的解讀,可以改變我們看待這些事情的態度,告訴我們如何用平和的心態來對待生活之中的缺憾和苦難,如何在工作中把這種缺憾轉化爲動力和力量,把工作做得更好更實。人生百年,孰能無憾?人這一生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人首先要能夠正確面對人生的遺憾,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接受下來,不要糾纏在裏面,一遍一遍地問天問地,這樣只能加重你的苦痛,還要儘可能地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彌補這個遺憾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道德理想,《在論語》中孔子談理想時,並不認爲志向越高遠就越好,真正重要的是一個人的內心定力與信念。無論你的理想是大是小,實現所有理想的基礎,在於找到內心的真正感受,一個人的內心的感受永遠比他外在的業績更加重要。

我們都想要建立一個大的座標,讓我們從自知之明去建立心靈的智慧,在我們每一天忙碌的間歇裏面,給自己一點點心靈的儀式,而不至於像個人格分裂的演員一樣不敢面對自己的內心,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後工業文明的社會裏,于丹的論語讀後感所想傳遞出的是這樣一種溫柔的思想力量,淡定的、清明的理念,它鼓勵了我們對內心的關照,讓我們有理由相信我們的理想是有根的。

人們常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其實物以類聚,人以羣分,朋友也如此,從身邊朋友的身上也可以直接的反映出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好的朋友如一本好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讓你接觸到外面的精彩。對方是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可以看到他自己的價值取向,朋友的好壞可以影響到你的人生。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纔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才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

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讀後感之五2

假期裏讀了于丹寫的《論語》心得,我覺得這是一本非常好的書,值得一看。

《論語》彙集了大部分中華傳統美德。講述了天地人道,心靈之道,處事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和人生之道。它要求人們真誠做人,追求完美的個性,但又不苛求人們瑕如白玉。它講求實際,要人們做力所能及的事。它不要求人們改變他們的傳統信念,而是沿着他們的信念引導人們,將他們提升到最高水平。《論語》的特點寫的很平實,在平實中講述做人的基本道理。想起以前讀中學的時候,什麼《論語》《莊子》在我的眼中都是很深奧的東西。“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對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似乎理解的明瞭些,其實也是比較膚淺和隨意的。平時生活中我不會想起讀《論語》,不會想到透過讀《論語》來指導自己的生活。當讀了于丹的書後,我知道了過去自認爲孔夫子的〈論語>並不是高不可及的,先賢們說的話,穿越滄桑,傳到今天,仍然讓我們現代人受益非淺。深深地觸動了我的心靈,讓我從中悟到了一些做人的道理,生活中得到了不少的啓示和幫助。于丹說:“<論語>告訴大家,怎麼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座寺院裏供着一個花崗石雕刻的非常精緻的佛像,每天都有很多人來到佛像前膜拜。而通往這座佛像的臺階也是由跟它採自同一座山體的花崗岩砌成的。終於有一天,這些臺階不服氣了,他們對那個佛像提出抗議說,你看我們本是兄弟來自於同一個山體憑什麼人們都踩着我們去膜拜你啊?你有什麼了不起?那個佛像淡淡地對它們說,因爲你們只經過四刀就走上了今天的這個崗位,而我是經過千刀萬剮才得以成佛。看了這個故事後心理豁然開朗,這樣的一個境界看似平易,在此之前卻要經歷千錘百煉。透過它我們可以比照自己的心靈是否可以做到從心所欲,淡定從容。“胸懷無限大,很多事情就渺小了”,工作中同事之間,生活中夫妻之間,朋友之間,總會有一些遺憾事,傷心事,面對這些瑣事心態不如放開些,何必計較那麼多,對自己的缺憾正確對待,讓我們的內心平和些,知足常樂。

教師是一個特殊的職業,需要爲師,就必須學習,對一個好老師而言要求他能夠達到爲學、爲師、爲人的和諧統一的境界。學習要有積累,要博聞強記,要廣博。有了厚實的功底,才能關鍵時刻發揮作用。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什麼樣的學習是好的學習?“入乎耳,發乎口”可以再去講給別人,這是一種學習。還有其他“學習”嗎?有!于丹老師說,關於“學習”一詞,國際上有一個通行的標準說得好:是導致行爲改變的學習。孔子早在20xx多年前就提出簡單標準,“學以致用”。經過學習導致一個人重塑整個價值體系,行爲方式變得更有效率、更便捷、更合乎社會要求,這纔是一個好的學習。今天這個資訊時代,可學的東西太多了,應當按照孔子所說的那種爲己之學,學以致用,才能在學習中汲取必要的營養,推動自己的事業。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財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爲神聖的精神聖殿。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論語讀後感之五3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論。以語錄體對話文體記敘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跡,以及他們心靈的追求。《論語》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份寶貴文化遺產,在歷史上具有崇高地位,宋開國宰相趙普曾有半部《論語》治天下之說。《論語》不僅影響了中國歷史兩千多年,而且在世界範圍內都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被稱爲東方的《聖經》。孔子的一生甚至都沒有一部自己的著作,僅憑着學生們記錄他言行的這部《論語》就能讓我們如此受用終生。他的言行論述了孝道、治學、治國、爲政,涉及政治、哲學、教育、倫理、文學、藝術和道德修養等各方面,爲歷代君王所推崇,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他的思想言論不一定與我們今天所處的時代相吻合,但對於影響了幾千年的中國文化的經書,是有必要一讀的。

常言道:百行孝爲先。孔子也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其意思是如今所謂的孝,是說能養活父母就可以了。然而至於狗和馬,都能得到飼養。如果對父母不恭恭敬敬,那和飼養狗馬有什麼區別呢?是的,孝義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但是,孝順不僅僅是能養活父母,而是要和顏悅色地對待他們,使他們得以安享晚年,此之爲大孝。對呀,如果只是養活他們,別的就一切都不理,那與對待豬狗又有什麼不同呢?所以,孝順要真心用孝德去對待自己的父母。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一個沒有信用的人,在社會生活是很難立足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治理國家也應該講求誠信。季布“一諾千金”使他免遭禍殃。可見,講求信用不但是君子有的品德,還能給人們帶來福運。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十五歲,有志於學問;三十歲,說話做事都有把握;四十歲,不致迷惑;五十歲,得知天命;六十歲,一聽別人言語,便可以分別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歲,便隨心所欲,任何念頭都不會越出規矩。這一條旨在告訴我們在不同的年齡段,我們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樣的,我們的思想也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步成熟,見解也更加完善。不說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樣,也至少是要有一個目標,給自己的人生一個明確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時能夠“隨心所欲”。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溫故而知新,可以爲師矣。”“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這幾條則是在告訴我們該怎麼學習,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學生,漫漫求學之路,真的是活到老,學到老。

讀《論語》,讓我們領悟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學習的正確認識,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對身邊朋友的理智看待,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在現實生活中的理性道德。總之,《論語》從多種角度反映了孔子的思想特徵,作爲兩千多年前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我們今人有許多共同之處,其中的許多思想是當代人的精神和楷模,要做到“古爲今用”。我們今天也常會說,天時、地利、人和是國家興旺、事業成功的基礎,特別是在我們努力創造和諧社會的今天,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顯得尤爲重要。

道不遠人,讓我們在聖賢的光芒下學習成長!

論語讀後感之五4

關於國學,當今社會上掀起的"國學熱"似乎正從一個側面昭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來參加此次國學講習班是抱着一個求學的目的,幼時聽母親念《論語》中的句子時只覺得拗口難懂,逐漸長大後發現幼時所聽的那些句子的表述竟是那麼美妙,含義又是那麼豐富,《論語·學而篇》讀後感。但儘管如此對國學經典的認知卻仍然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講習班開班第一天,老師結合朱子的《讀論語孟子法》講讀經之道,當時我情不自禁記了很多筆記,覺得開啟了新世界的大門,從來沒有老師講過如何去讀我們的國學經典,先曉其文義然後知其意,"切己",熟讀玩味,這些是以前從來沒有聽到過的東西,眼前開朗覺得這確實值得一試,於是便帶着我很淺的文字功底和剛聽來的方法開始了我讀《論語》的道路。

小學開始就會在課堂上學習《論語》,裏面的句子大多十分熟悉,然而認真研讀之後才發現,雖然每句都是那麼簡短,但是意義豐富,認真體會之後覺得以前根本就沒有讀過《論語》。程子曰:"讀書者當觀聖人所以作經之意,與聖人所以用心,聖人之所以至於聖人,而吾之所以未至者,所以未得者,句句而求之,晝誦而味之,中夜而思之,平其心,易其氣,闕其疑,則聖人之意可見矣。"經典之所以經受時間考驗千古不衰,是因爲其蘊含了先賢的爲人之道、成德之道,後世者難以達到其境界,故需一絲不苟認真研讀,將這種學習成爲一種習慣融入生活,晝誦夜讀常常思考纔能有所得。

《學而篇》爲《論語》的第一篇,朱子的注描述"此篇爲《論語》首篇,所記多務本之意。"此篇由"學而時習之"至"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主要是在講一個"學"字,此處之"學"並非通常所講學問學習,而是說爲人之學,強調成爲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這是我在聽老師講解後最大的一個感受,儒家所講爲人、成德意義豐富,雖然我尚不能十分理解但是也窺得其中一二趣處。從古至今,看似科技的進步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改善了人類社會,但是若從思想精神上來看,我們並沒有超越古人,關於生命價值、人生意義的思考,古聖人看得十分明白與透徹,而我作爲一個所謂現代文明社會的大學生卻很少思考或者說從未有過清晰的認識,如此說來,人活着,究竟是爲了什麼呢?如果這個問題無法有所思考,那麼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無非是在機械重複人類社會的運轉,如果我們連自己都沒對自己的存在有過相關的思考,那麼我們所做的,對這個社會將無法產生真正的作用。這樣一種無知的狀態無法改變,我們活着又有什麼意義呢?

《論語·學而》首字爲"學",即講爲人之學。人生之爲人,生來與飛禽走獸是有本質區別的,人在本性上是具有人本來的美德的,人性中具有一種自然存在的善的情感,但是這種善經常被外物所矇蔽導致我們沒有成爲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沒有認識到自己人性中本來存在的真善美,於是便出現了社會中或"善"或"惡"的人。讀聖賢書的目的就在於讓我們的靈魂和古聖先賢對話交流,從而清除矇蔽我們內心的塵埃雜質,成爲一個真正的人。讀經典,潔淨我們的靈魂使之回到本真的清明純淨。

論語讀後感之五5

自從清朝末年,資本主義列強用炮火開啟了中國的大門,中國人開始從“天下”走向“世界”。“天下”和“世界”是兩個全然不同的概念:“天下”是古中國的觀念,它不是以誰爲中心的視角,而是包融一體;“世界”是西方的哲學,是有大小有邊際的,它強調不同的立場,有明確的劃分。就像“世界觀”一詞,不同人有分別的有立場的觀念。無論政治、經濟、文化,中國開始走向西方。

一九一九年,五四運動爆發,作爲新文化運動的繼承和發展,西方文化在中國蔓延,“先進的”中國人紛紛敞開胸懷迎接新思想,摒棄、批判甚至打倒舊思想。思想領域的變革與社會的發展密不可分,歷經重重磨難,中國人終於探尋出一條適合自己的道路,建立了新中國。

從建國到現在,六十年過去了。近年來,“國學熱”漸漸興起,曾經拋下的經典,今朝又重拾起。人們開始重新解讀祖先的遺產,聖哲的智慧,一批國學大師逐漸走入了我們的視線。南懷瑾老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20世紀的後半葉,南懷瑾老師去了臺灣。隨着局勢的變動,南老師的著作得以在大陸出版,並且近幾年廣爲流傳,備受推崇。我也有幸在老師的推薦下,細品南老先生的《論語別裁》。南師的著作往往不緊不慢,娓娓道來,旁徵博引,融會通達,又多新奇解、智慧語,我曾號稱“只讀作者已過世至少三十年的書”,這回,也不得不破例了。

讀南懷瑾老師的書,我不斷地反思——不是反思文化,而是反思自己。畢竟,空談世道人心今不如古,抑或文化零亂蕪雜失其本心都毫無意義;文化透過人來體現、藉由人來傳承、依靠人來發展。“發揚光大中國傳統文化”的標語我們已經見怪不怪,那麼行動呢?該怎麼做呢?五千年的古籍卷帙浩繁,“書到今生讀已遲”;琴棋、書畫、禮樂,民俗、神話、宗教,門類繁多;真應了莊子所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更何況,從小受的教育並沒有讓我們這代的很多人有足夠深厚的積累。南懷瑾老師說,他的積累都是十三歲以前背的;他在臺灣發起“兒童讀經”活動,廣受好評。當然,不必感慨生不逢時,無論生在何世,都應有正確的方向,並在這個方向上努力爲之。做到什麼程度往往並不全憑人力,客觀條件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

《論語別裁》給我的啓示是很難言明的,正如古人講做學問,是“知、信、行”;從文化的角度講,在杏壇詩社聽的講座“中國藝術簡史”讓我發現了中國,而南懷瑾老師的書讓我真正觸摸到了古中國的思想與智慧。我曾着迷於西方哲學體系的龐大和嚴謹,但思與辯總將我領向一個又一個糾纏着的世界;理論的創立與推翻,見證着人們探索的腳步。西方人是一步一步地探索,中國人的方式卻不一樣,他一跳就飛上了雲端!西方人沿着“世界”的概念外拓出龐大的體系,中國人向“天下”裏探出無盡的內涵。兩個角度,兩種道路,本無所謂對錯高下;固執地打倒“孔家店”,或一昧地抑己揚他,都沒有道理。

南懷瑾老師曾講過一個故事,臺灣一些大學生要搞“中國文學的再革命”。南老師講,“文學革命,我沒有資格講,你們也沒有資格講。爲什麼呢?如果古文、四六體、作詩、填詞,都能露一手,然後發現這種文學有毛病,這纔有資格談革命。你們現在連‘命’都還沒有,還‘革’個什麼呢?你們還有文學革命的資格麼?”南老師的一番話平息了臺灣大專院校裏的這場小風波。

只有深入瞭解,纔有發言權。不過,對於中國的古典文化,往往愈是瞭解,愈發覺它魅力無窮,倒也不必大動干戈啦。中國人做事向來不講究橫衝直撞,講求中庸之道,求變亦可漸變,免得過猶不及。

論語讀後感之五6

近日讀《溫儒敏論語文教育》,我關注最多的是語文素養。

溫老師解讀說,“語文素養”這個概念,體現一種新的更廣闊的`教育視野。課標所說的“語文素養”,是指中小學生具有比較穩定的、最基本的、適應時代發展要求的聽說讀寫能力以及在語文方面表現出來的文學、文章等學識修養和文風、情趣等人格修養。

沿着溫老師解讀的方向,我深入思考,得到以下幾點啓示。

首先,語文素養分隔了匠人和名師。很多時候,語文素養的門是虛掩着的,我卻沒有推開,更沒有勇氣去開啟另一扇窄門,所以我仍是一個匠人。讀了很多名師的著作,發現自己與名師的最大區別在於,名師培養的正是學生的語文素養。而自己,要說工作態度,絕對是很端正、很認真的,但多數時候,自己就是個匠人,因匠人注重知識灌輸、題海戰術、強化訓練,這些急功近利地應對考試的策略,或許會有短時效,但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卻是有缺陷的,他們充其量不過是知識的容器、考試的機器,而老師,也只能永遠停留於匠人的層面,與名師永遠相隔萬里。反觀名師,課堂千錘百煉,既表現其智慧,又視角敏銳;既有精巧點撥,又有風趣語言,師生共振如琴瑟般和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在名師那裏,絕不是一個期許。

其次,語文素養要求的是把人教“活”的教育。《課標》指出:語文課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語文素養是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是啊,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個體,他們每天都在發展、都在成長,他們是有思維的、有情感的、有個性的人,而非無生命體徵的器物,故而,我們的語文教育,應該是把人教“活”的教育,而不是把人教“死”的教育。體現語文素養的最顯著的教育是“喚醒受教育者的內心,想要接受更多的教育、領悟更多的新知、體會更多的經驗”。

第三,教師的語文素養纔是第一位。“要給學生一碗水,心中要有長流水。”學識淵博的語文教師,才能渡己渡人;若胸無點墨,只是做了知識的搬運工,會誤人終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語文教師的語文素養決定了語文教學的質量,也決定了學生的語文素養和語文考試的質量。語文教師應該先讓自己沉澱下來,做一個愛讀書的人,在書中積累、反思、提升;做一個愛行動的人,設計、實踐、反思、成長;做一個愛思考的人,勤於筆耕,在筆端捕捉靈感,修德養心。只有做一個耐得住寂寞,堅韌不拔地成長的語文老師,纔會讓課堂撕去粗糙淺顯的外殼,雕刻出純淨美好的靈魂,傳授給學生的纔會是“源”與“漁”。而一個語文素養高的學生,考試成績又怎會差?“從來不曾用心看看這裏,你怎會發現另一個世界!”是的,作爲一個語文老師,不去尋找語文素養的桃花源,又怎會體會到語文的妙處!

最後,語文素養的培養非一日之功。語文教學之意,在秀美雋永的文字山水間,語文教師要有耐心,帶領學生用三年時間,遊山玩水,做到“醉翁之意不在酒”。品讀文字,走進文字深處,領略“山水之意”;靜聽花開,與作者對坐凝望,“爲有暗香來”;用心揣摩,曲徑通幽,“柳暗花明又一村”。總之,教師要鋪好臺階,讓學生拾級而上,畢竟,語文的東西,只用眼睛看是看不見的,而要用心靈看。而一個語文素養高的語文老師,在長達三年的細水長流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中,學生的語文素養必定會提高。

語文素養的桃花源,一直在那裏,不曾改變,也不會改變。我需要做堅定的探尋者,領着學生站在語文素養的門口,畢竟,很多老師已經帶着學生站在這門口了!(卓麗娜)

論語讀後感之五7

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一種處理領導關係、同事關係的心態,是一種融入在現在社會中的理性道德。

大多數人都會覺得論語難懂,給人一種枯燥的感覺。而於丹教授卻用通俗易懂、樸實無華的語言和一個個震撼人心的小故事對《論語》中孔子的一些爲人處事作了經典的詮釋。使我們對幾千年來的傳統文化有了一個再認識,也使孔子的形象在我們的眼中變得清晰、親切而溫暖。對我的生活觀、爲人處事觀、教育教學觀等各方面都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讀于丹《論語心得》

于丹教授是這樣明確地闡述自己的心得:“《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我最欣賞的,也就是于丹教授對《論語》的這種簡單,快樂的感悟。

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這說明社會環境中朋友是最重要的,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從你的朋友身上可以照見自己的影子。于丹教授告訴我們《論語》中對交友有非常明確的標準,謂之,益者三友損者三友。也就是說,好朋友有三種,壞朋友也有三種。這三種好朋友的標準是什麼,會給我們的生活、事業帶來什麼樣的幫助;而那三種壞朋友又是什麼樣的,會給我們的人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我們又該怎樣來分辨好朋友和壞朋友呢?

其實,人這一生中,有什麼樣的朋友,就能直接反映他是一個什麼樣的爲人。因此,好朋友就是一本書,他可以開啟整個你的世界,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物以類聚,人以羣分。他(她)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你只要觀察他的社交圈子,從這樣一個外在的環境中,可以看到他自己內心的價值取向。那麼論語中鼓勵交什麼樣的朋友呢?很簡單,孔子說:在這個世界上,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偏闢、友善柔、友便妄,損矣。

損者三友,益者三友,它告訴你,人這一輩子,做的所有事情,內心是應該以朋友作爲一個座標的。這種標準,有可能是防微杜漸的,不見得這個朋友作出多麼傷大雅的事情來,哪怕就是一個苗頭,你就會覺得:這個人做我的朋友,可能是我的危險。

無論是孔子的《論語》還是于丹的讀後感,都說做人的境界,君子是大家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標準,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與內心。如果一個人在當今的社會中,反省自己的行爲,而能夠不後悔、不愧疚,要使自己做過的每件事都禁得住推敲,實在是極不容易的事情。我們無法左右外在的世界,只有讓自己的內心選擇能力強大,明白如何取捨,一個人內心對自己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平時大家老說做人要厚道,厚道並不是窩囊,而是他可以包容和悲憫別人的過錯,可以設身處地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想問題,因此只有給予纔會帶給你最終的歡愉,不是說: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嘛!做人無論成功與否,能做到“不怨天,不尤人”纔是君子之度。做一個最好的你自己,按照自己的社會定位,從身邊做起,讓自己成爲內心完善的人。

論語是道德與智慧的凝結,它是一個循循善誘的教師,又是一個正直、坦率、寬容的友人,由它可以映射着我們的道德情操、品性修養的鏡子,讓我們在生活中找準自己的方向。我想無論是古賢聖人還是于丹所想表達的意義在於,以簡約的語言點出人生大道,讓後世的子孫一一去實踐,讓那種古典的精神力量在現代的規則下融合成爲一種有效的成分,讓我們每一個人真正建立起有效率、有價值的人生,這大概就是《于丹論語讀後感》所給予我們的終極意義吧!

《論語》是傳承華夏的五千年精神財富,是凝聚在炎黃子孫心中最爲神聖的精神聖殿。讀《于丹論語心得》,讓我領略到的是一種智慧,是對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確對待,是一種心態,一種融入到現代社會中的理性道德。也讓我品味了一道豐盛的精神美餐,體味生命的意義。

論語讀後感之五8

對於整個東方的文化而言,孔子也許算是最特殊的存在。西方人總試圖將儒學作爲宗教理解,他們所看到的孔子是一位精神的偶像,也許,如果所有無法擺脫的精神制約都可以視爲宗教的話,孔子確實是這樣一種後果的直接締造者。但實際上這種認識存在非常大的偏差。虔誠的教徒永遠不能理解的是,在中國宗教始終不過是無數圍繞“治世”而採取的手段之一,不會有一個帝王真的允許哪個宗教來控制他世俗的天下,所以也不會有哪個人懷着神聖的心情認真去探討神存在的可能性。中國不會出現像文藝復興那樣的人性覺醒期,因爲中國人的眼睛,從來沒有片刻從人生活的世界移開到上帝的宇宙中去過。中國的哲學是徹頭徹尾經世致用的哲學。“子不語”所表達的表象的敬畏之下實質則是漠不關心,以致所有“怪力亂神”在最初就驅逐出了研討的範圍,也使得在後世這種實用主義的風氣經年不絕。

然而着眼於現世,卻並不意味承認現實。

東方的讀書人,總是懷有類似“勸世”的情結。所以孔子長久擔當的真正角色是教育者。在他本人的時代,儒學倡導的是人的自制,上至君王,下至草民,人應該使自己向一種理想人格趨近。孔子將之定義成爲“君子”。透過強調人的修身與自省,孔子宣揚當一個君主的自我修養達到完善,那麼他的權力就可以透過最和平高貴的方式來保證。這不能不說是一種天真,因此我們看到後世雖將孔子本人拜爲先師,卻沒有幾個強大的君王是按照他的理念在經營他的政權。儘管如此,那些對於理想人格的設定卻並沒有被輕賤。今時今日,中國人的道德標尺也依然圍繞着它們,謙遜淡定博學慎行的君子形象在我們的潛意識中始終被嚮往,但它一直以來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爲誰也還沒見過它的完成。那些勸誡簡短如“不遷怒,不二過”,如“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卻無一不是包含了對於自身情緒與意識的雙重控制,“君子”是一羣有着絕對精神力的人,從這種意義上看,孔子相信個人意志的力量勝於環境的影響力,因爲在他的描述中,“君子”無所謂貧富職業境遇,他們從不慌張,從不刻意爭取,永遠只是物來則應隨遇而安,泰山崩於前而面不變色,而一旦被委以大任,他們又能把一切都做得很好。

這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悖論。

儒學的本末,都成爲這個悖論之下的一個圈套。這個圈套的根基是一個絕對正確的假設,它決不可能實現,同時任何理論又都不可能推翻它,結果就是連它的創造者本人也被它套了進去。諷刺的是現實之中,孔子並沒有像他所說的那樣應該只是做好全部的準備來等待時機的降臨。衆所周知,孔子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試圖說服那些絕不可能——按照他所說的,去重現一個絕不可能回到的美好過去——的君王的努力中。這是非常悲哀又奇怪的事。我們看到過最標準的智者形象,是像老子那樣遁世於飄渺的。因爲如果看清了全部的現實,就會明白要改變已成規矩的方圓只能是種妄念。我很難相信孔子真的認爲他所理想的世界可能到來,他所留下的形象也從來不是這樣一個野心而自負的人。在他所留下的關於自己理想的敘述中,我們看到的是和所謂“治國平天下”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喜歡音樂,嚮往沐風逐月的清逸閒悠,崇拜老子,直言見老子猶見真龍。但是最終他一天也沒有真正去落實過他的憧憬,他捨棄了清高與優雅,以卑微的姿態投身於時代的洪流中,試圖用老邁的身軀擋住滔滔的江水。而這一切的理由,也許只是出於一種悲憫與責任感。他揹負了整個時代的理想與現實。他的智慧一定使他看到了未來只會是現實的不斷重演,被遺忘的美德從不會被喚醒,就如它們從來不曾真的存在過。帶着這樣的矛盾與感傷,他一生都在做一件明知不可爲的事。如同一句古老的箴言所說:巨大的悲憫,超越了善。他註定會失敗。他成爲了不可被戰勝的人。

論語讀後感之五9

步入不惑之年的我一直以來都沒有很好的讀過《論語》,之前對《論語》的瞭解,僅僅限於中學課本上學到的“溫故而知新”、 “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瞭解的只是鳳毛麟角。寒假裏透過拜讀于丹教授的《論語》心得,我對《論語》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雖不能說大徹大悟,但也觸動了心靈。

於X《論語》 心得 中的道理是樸素的,溫暖的。她的解說沒有我想象中的高談闊論,也不像現在的個別學者那樣咬文嚼字,弄一些專業術語、新名詞來嚇唬人以顯示自己的成就。看《論語》心得,彷彿在和一位朋友聊天,所有的道理都被於X娓娓道來,那樣一種從容謙仰的態度正是儒家所提倡的,所追求的。

於X《論語》心得這本書中穿插了很多簡短但耐人回味的小故事,令我感觸頗深。老和尚背姑娘過河的故事讓我理解了“仁者不憂”的境界;國王尋找哲學問題答案的故事讓我明白如何做一個仁愛之人;網球明星和女孩買頭花的故事告訴我應該以開闊的心胸去面對生命中的缺憾;茶師爲了最有尊嚴的死法求教的故事更讓我看到了心靈勇敢的力量……這樣的小故事於X還給我們講了很多很多,有些會讓我們受益終身。

於X在《論語》心得中告訴我們,不僅遇事要拿得起放得下,還應該儘自己的能力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所謂“予人玫瑰,手有餘香”,給予比獲取更能使我們心中充滿幸福感。

在《論語》中,孔子告訴他的學生應該怎樣去尋找生活中的快樂。這種思想傳承下來,對歷史上許多著名的文人詩人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子貢曾經問老師:“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 假如一個人很貧賤,但他不向富人諂媚;一個人很富貴,但他不傲氣凌人。這怎麼樣?老師說,這很不錯。但還不夠。還有一個更高的境界,叫做“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更高的境界是,一個人不僅安於貧賤,不僅不諂媚求人,而且他的內心有一種清亮的歡樂。這種歡樂,不會被貧困的生活所剝奪,他也不會因爲富貴而驕奢,他依然是內心快樂富足,彬彬有禮的君子。這是多高的驕傲啊!一個人能夠不被富足的生活蠱惑,又能在貧賤中保持着做人的尊嚴和內心的快樂。這樣一種儒家思想傳承下來,使我們歷史上又出現了很多內心富足的君子。

對於我自身的一些困惑,我也在這本書中找到了答案。小男孩拔釘子的寓言我記憶猶新。在我們這個年齡,常常由於一時衝動而說出一些不經過大腦的話來,傷害了身邊的人還渾然不知。但是現在於X提醒了我們說話要用腦子,做事要考慮後果。因爲就像釘子敲下去,哪怕以後再拔掉,籬笆上也留下了洞,不會復原了。現在我一想起這句話就後怕,好像忽然發現自己做過那麼多留下悔恨的事情,只願今後不會再這樣不謹慎了。以前我在自己受到傷害的時候總是放不下,怨恨一時難以消除。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有很多時候,一件事情本來已經過去了,而我們還是老在那兒想,這麼可惡的事,我怎麼能原諒它呢?然後就在不斷的自我咀嚼中,一次一次再受傷害。”看了這段話,我明白了爲什麼自己會因爲一件很久以前的事情而那麼久都不開心,原來是自己放大了傷痛而已。一個“恕”字可以使自己擁有海闊天空,何樂而不爲呢?

讀《論語》心得,使我心曠神怡,讓我感受到了《論語》是一碗心靈雞湯,可以加強氣質修養、淨化思想心靈;是一罈千年好酒,醇香甜美;是一股涓涓清泉,看似無味,卻是越品味越濃。

論語讀後感之五10

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也許有點誇張。但論語的重要意義是不能忽視的。《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纂而成。它以語錄和對話文體,記錄了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集中反應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

讀了楊伯峻的《論語譯註》,基本瞭解了孔子的思想主張。印象最深刻的還是孔子對“孝”的理解,對現代社會的教育意義不減當初。近年來,空巢老人等詞彙的問世,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出這一問題;還有文化名人于丹對論語的解讀,也有“孝敬之道”這一篇節。

首先,讓我們先看看,論語中孔子對“孝”的解讀:

有子曰:“其爲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爲人之本與!”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子曰:“父在,觀其志;父沒,觀其行;三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

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樊遲御,子告之曰:“孟孫問孝於我,我對曰,無違。”樊遲曰:“何謂也?”子曰:“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

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憂。”

子游問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子夏問孝。子曰:“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爲孝乎?”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爲政?”子曰:“《書》雲:‘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爲政,奚其爲爲政?”

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

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

看過如此之多“孝敬之道”,使我們懂得了“孝敬”仍然現代社會道德素質的樸素的起點。在今天這樣一種人人平等,法律公平的社會裏,“孝”仍然是做人的根本。

衆所周知,“仁”是孔子思想的中心。而,在孔子心中,“孝”是做人之本,也是“仁”之本。做不到“孝”,就不稱之爲人;更不能做到“仁”。在文中,孔子已經詳細的說明了,應該如何對待父母。侍奉父母,要竭盡全力,這個,是毋庸置疑。最基本的,是“養”。而犬馬皆能“養”。所以“孝”之本就是要“敬”了。就如我們平時說的:孝敬。正所謂,孝、敬不分家。然後便是憂其憂,樂其樂,心繫於父母。體諒父母,理解父母的一番苦心。如果都能做到這樣,就不用“可憐天下父母心”了。至於“不遠行”之類,我想,應該都是心繫父母的表現。最後就是,父母過世之後要厚葬他們,並守喪。古人很看重守喪,這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種形式。只有學會孝敬父母,用心愛自己的父母,才能學會愛別人,忠於君主。所以說,“孝”是爲人之根本。

在現在這個經濟,科學都非常發達的時代,最最基本的“孝”竟然被人們所忽視。小孩子們,在家都被寵着,哪裏知道“敬”父母;在成年人們追逐自己夢想,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也竟都忘記的自己的父母。忘了他們獨自在家中,雖是不缺吃,不缺穿,但是,他們並不幸福。他們一年到頭也難見他們朝思暮想的子女一面,他們的心靈是空虛的。他們只求一聲問候、一起吃個飯、常回家看看.......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回頭看看那爲我們而白了的頭髮,爲我們而皺了的臉頰。

論語中的“孝”讓我們拾起那顆久違的“孝心”吧!

論語讀後感之五11

既然我們可以有這麼多朋友,那麼朋友有沒有種類之分呢?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可視爲開放與包容,“同”可視爲封閉與單一。

從人際交往來說,“和”指與不同類型的人交往,“同”是指只與氣息相投的人交朋友。不同類型指得又是什麼呢?我覺得“朋友”這個詞事實上很難定義,在很多場合,“朋友”只是“有用的熟人”的代名詞。勉強加以分類,可以以一個個體爲中心,從他的主觀角度出發,以工具性目的和價值或情感認同性目的各自所佔比例爲尺度,畫圈。

圍繞個體最緊的是主要以純粹價值認同爲紐帶的朋友,越外圍的朋友,工具性越重。當然,所謂工具性和認同性只是爲了劃分方便,在實際中,兩者攙雜在一起,很難一刀切。不過,也會有極端情況,如果我們對於一個人毫無感情可言,與他相交只剩利用價值了,我想我們即使稱之爲朋友,其內涵也變味兒了。

這還僅僅是主觀的劃分,客觀的現實生活常常讓我們與工具性朋友保持最密切的關係,而認同性朋友可能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但兩個人的心還是相通的,客觀不能,主觀也無須見面。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能指的就是這種情況。但是這種劃分仍不嚴密,只考慮了常態、共時的情況。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會結交上述兩種朋友。

有的朋友相伴一生,有的朋友只解燃眉之急,有的朋友只在人生旅途中同路一段。最值得珍惜的是老朋友,最難忘的是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出現的,又不能永遠在一起的朋友。這雖然是人生憾事,話又說回來,我們也不必刻意去保持聯繫。因爲情感的相投、價值的認同往往只在某一情境、某一機緣下才產生。

執着地追求全面的瞭解可能會使剎那的美感煙消雲散。所謂距離產生美,我和他不可能在每一方面都取得一種和諧,該散就散,回憶有時更加美好。所以子曰:“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子罕)再進一步說,如果我們能欣賞他人異於己的地方,那和他們交朋友也不是件困難的事。這一點與認同感並不矛盾。接受甚至欣賞異己,便意味着從反面認同了對方的“異”,從“異”中求得了“同”,達到“和合”的境界。這或許就是孔子所說的“君子和而不同”的基礎。

如果說俞伯牙之於鍾子期是一種同質的認同,那麼莊子之於惠施就是一種異質的認同。好比矛盾的雙方,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都將失去存在的價值。

論語讀後感之五12

第一則是學習方法和個人修養,啓發人們熱愛學習,加強自律。

第二則是學習方法,講知識的繼承和創新。

第三則是學習方法,強調複習對知識的必要性。

第四則是學習態度,強調學習要和思考相結合,闡明瞭“學”與“思”的辯證關係。

第五則是學習態度,透過對話論述了聰敏好學、虛心求教的可貴。

第六則是學習方法,學習態度、思想修養。強調隨時都該反省自己。

第七則是學習態度和個人修養,強調無論何時何地,都要虛心向別人學習,同時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第八則是個人修養,強調懷有抱負就該有堅毅的意志。

第九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經受得住時間的考驗。

第十則是個人修養,強調要學會換位思考。

總共三類:學習方法,學習態度,個人修養。

我們學習了《論語》十則,我在課後讀了許多遍,它給我的感受很深,很深……簡直像個“大寶庫”。

《論語》十則講了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態度的幾則中,教我們在學習知識時,不要不懂裝懂,要聰明好學,學習永不感到滿足……學習方法中教我們要時常複習舊的知識,在學習知識時,既要學又要思考;與別人在一起時,要學習他的長處,他做的不好的地方如果自己也有的話就要加強改正……。而最使我欣賞的一則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它講了要愛好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辱。這一點是很難做到的一點。同學們都認爲自己很了不起,從不向其他同學和老師請教,既使是自己不懂的地方也不會“哼”一聲,不懂裝懂。這樣使有的同學導致學習成績下降,各方面得不到發揮和發展。在課文中給我們講了一個典型的人物棗孔圉。他就是愛好學習,不以向他人請教爲恥,因而得到了人們的稱讚。我們就要向孔圉一樣,經常向同學和老師期間,纔會取得更好的成績。

《論語》十則雖是十條語言簡潔的語錄,但它給了後人很多關於學習的態度和方法。,我以後會以這十則《論語》更加嚴格要求自己,爲自己走向成功搭一座堅固的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敏而好學,不恥下問。”這是論語六則中給我感觸最深的兩則。前一則是說幾個人走在一起,那麼其中必定有可以當老師的人;後一則告訴我們敏捷而努力地學習,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爲恥。

這兩句話雖然出自兩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義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句話包含着一個廣泛的道理:能者爲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觸的人甚多,而每個人都有一定的優點,值得我們去學習,亦可成爲我們良師益友。

就說我們班上的吧。在這個班集體裏,就有籃球上的猛將、繪畫巧匠、書法好手、象棋大師。有的是上曉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滿腦子的數字;有的能歌善舞……多向我們身邊的這些平凡的人學習,就像置身於萬綠叢中的小苗吸收着豐富的養分。

高山,是那樣地雄偉,綿延;大海是那樣地壯麗無邊,山之所以高,是因爲它從不排斥每一塊小石;海之所以闊,是因爲它積極地聚集好一點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懷和大海的淵博,就必須善於從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們點滴之長——“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一個幾歲的小朋友當然不如四十開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樣沒有史學家的見識廣博……但是正是這樣的“不恥下問”而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讀後感之五13

“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已經不記得是第多少次朗誦《論語》了,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幾個字,可是每一次朗誦都會多一些感悟。

《論語》像是一盞燈,指引我前行。

《論語》中給我感受最深刻的便是那些最最經典的句子。

“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句話給我的感受頗深,尤其是“吾日三省吾身”這句,我思考了一下我自己,我是一個很少去反省我自己人,當我讀完這句話時,我試着反省一下我自己,我突然想起前幾日與同學發生的一場小爭執,仔細想想那經過,才猛然發現當時的自己是那麼衝動,當時那“義憤填膺”的氣魄現在看來是那麼的無恥,而爭執的理由卻又是那麼的可笑,一股濃濃的歉意在心中油然而生,如果在爭吵前能冷靜的分析一下問題的關鍵所在,這樣的事情就不會發生;再看看身邊的人,有的人逃課被抓,不但不對自己的行爲感到羞愧,反而埋怨同學不幫他矇混過關,如果他事前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爲,我相信只要他是個正常人,就不會這樣去做。

“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雕也。”當我讀完這句時,我的心裏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朋友,真正的朋友會一直陪伴着你,無論你是富貴還是貧賤,都不會改變。真正的朋友會在你有困難時最後一個“凋落”,而不會像蒲公英一樣,隨風飄蕩。而我們再交朋友時,應該仔細分析一下什麼人值得我們深交,而什麼人我們應該淺嘗輒止。而我則是在交友上沒什麼選擇,最後往往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誰都沒交上。

我非常敬仰《論語》的作者孔子,他用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在亂世中,遊走在各諸侯國之間,傳播自己的思想,雖然屢屢受阻,可孔子卻從沒放棄,他的執着成就了他的成功,一本薄薄的《論語》卻有着說不完的深意。而反觀一下我自己,每當我遇到困難時都會避其鋒芒,另尋他徑,他徑不通就原路返回,很少爲了一個信念而堅持下去;我小時的夢想便是當一名偉人,可那也僅僅停留在幻想,卻從未去爲這一理想做什麼。與孔子相比我是那麼的暗淡無光,爲什麼我不是偉人?因爲我沒有偉人的執著和勇氣。

爲了學習,可以三月不知肉味,這足以見孔子的勤奮,可如果僅僅是勤奮,恐怕孔子就不會如此得到世人的尊敬了。他的好學表現在方方面面: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這是謙虛;我不如老農,我不如老圃,這是實事求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這是一種樂觀。他的學習精神,不僅僅限我們常人的思維:這個是學問,那個不合適。孔子會以最博大的胸懷,去接容包納世間萬物,這就是我們所不及的。

《論語》告訴我們,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態度去尊重每一個人,且彼此之間要留有一點分寸,有一點地。常言道:世界是個大家庭。既然是在“家”裏,就不免人各有志,人各有稟性,正如有愛茶者喜歡龍井,有愛好烏龍茶一樣,不過都是求真的一種心境。“不奪其真香”,“不損其真味”,那麼,還有什麼不可以真心待人,真誠說話,真情做人的道理呢!

《論語》中的每一句都有深層的含義,“人不爲己,天誅地滅“推動了歷史的發展。 “非禮毋視,非禮毋聽,非禮毋聞“的毅力和信念,是堅決的信仰和執行,而非理論的探討。

《論語》是一本讀不完的書,他的每一字每一句都耐人尋味,《論語》是一本讓我們受益無窮的一本書,他教會我們很多的道理。我相信《論語》會讓你、我、他受益無窮,讓好書悅伴我們的一生。

論語讀後感之五14

春秋時期,諸侯紛爭,生於這個時代的孔子而立之年創辦私學,周遊列國熱心救世,言行爲後世留下典範。漢初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得文景之治,宋初宰相趙普得之半部《論語》治天下。孔子一生鍾情於政治,投身於政治,天命之年居魯國中都宰,路無拾遺,都邑大治,孔子所傳之道皆經世致用。

論語開篇,“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縱觀《論語》二十篇,君子的內涵無外乎“仁、義、禮、智、信”,而唯獨把求學放在首位,可見學習地位之重。《論語·陽貨》有云:“性本相近,習相遠也。”太初有道,萬物始於混沌,唯“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兩小兒辯日孔子尚不能決也,可見修身之道,貴在勤學!修身之道,僅於求學乎?“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君子的王道既非韓非的以法治國,也非莊周的無爲而治,正如孔子之仁,以德教化,以仁立國,天下歸心!在孔子眼中,重學歸仁只是君子修身的基本要求。“顏淵問仁,子曰: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可見身爲君子,還需謹慎言行,重行禮教,不能誤入歧途而失君子之道。“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還需有不爲外界所惑的堅定內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心中君子的境界,不僅要重學歸仁,克己復禮,有道而正,更重要的是保持這種高尚的品格。君子之道,廣施仁義也,若十里之衆欣欣向榮,必以禮樂而教化之,仁者居正,則君子之道正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莫非勤學以禮,固守正道只爲寄情于山水乎?答案恰恰相反,作爲一個治理國家的君子,天下祥和安寧,百姓安居樂業,何不流連山水,“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而這也是孔子思想的最高境界。“爲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衆星拱之。”孔子所提修身之道皆爲明德於民,以身作則,教化四方。季康曾問政於孔,“日:‘如殺無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對曰:‘子爲政,焉用殺?子欲善而民善矣。’”治理政事,如若主張殺戮,施以暴政,必然加速其滅亡,若能主張仁政,以德治國,則“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

如欲天下大治,海晏河清,君子僅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恐爲時尚早。“何爲則民服,舉直錯諸枉,則民服。”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治國之道還應命令法紀,加強四方治理。“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君子治國應當高瞻遠矚,深謀遠慮,造福蒼生,得萬民之心,則天下可大治矣。“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君子從修身之始敏而好學,克己復禮,至執政之時以仁治民,以德治國,最終皆爲天下蒼生!若君子順天而行,廣施仁政,以德教之,明德於民,則孔子心中的太平盛世指日可待,“正如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後仁。”

孔子所處的時代,烽火四起,諸侯割據,孔子選擇政治作爲自己的人生歸宿更是一種必然,黃宗羲《明夷待訪錄》記載,“出則入仕爲官,入則著書立學”,孔子生平,莫過於此。所謂時勢造英雄,自孔子起,中華民族有了自己獨特的政治文化。相比同時代的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追尋真理並以身殉道,柏拉圖著書立學並提出理想國主張,雖處於不同文化不同環境,卻有異曲同工之妙。細品《論語》,部分觀點難免有所瑕疵,如《爲學·第二》記載,“攻乎異端,斯害也已。”殊不知,萬事萬物皆在變化,真理總是經過不斷地否定發展並完善。

兩千多年的時間若白駒過隙,中原數易其主歷朝更替,變化的是不同時代解讀孔子角度的差異,不變的是孔子的思想在歷史長河烙下深深的烙印。

論語讀後感之五15

這是無限崇高的榮譽,只是孔丘自己享受不到了,只能讓他的畫像接受後世學子的膜拜。他的話不容質疑,每一句都是聖旨綸音,都是金科玉律。他說君子要守孝三年,結果後世出現了“丁憂”這個詞,無數官員因此失去了升官發財的好運氣;他講“夫夫妻妻”,結果幾千年中中國婦女的自由被剝奪了,淪爲被統治階層;他回憶說自己十五歲時要學習了,結果無數八股文高手爲此累禿了筆……孔丘啊孔丘,你在陳蔡間餓肚子時,能想到後世的輝煌嗎? 你如此受人尊敬,因爲你是“聖人”。韓愈、朱熹那些人就差沒寫篇文章證明你的排泄物也要比麝香還香了! 可惜,當封建思想落伍的時候,被罵的人中你是首當其衝的,你的名譽與地位一落千丈。

“打倒孔家店”的口號是否讓你的廟宇發抖?“批林批孔”的運動是否讓你的畫像沾滿唾沫?一些專家談到封建社會餘毒時對你的指責是否讓你的“幾十幾代某某孫”蒙羞?…… 你要面對如此大的輿論壓力,因爲你是“聖人”。“擒賊先擒王”,要否定封建的腐朽思想,就要拿你開刀!好在事過境遷,現在人們對你的觀點以恢復平穩,大家都辨證的看你,你的功過是非雖然還沒有定論,但不會再讓你時而在波峯、時而在波谷了。你備受尊敬與慘遭批判的原因歸根到底是:你是聖人。莊周說:“聖人無名 ”。你這個“聖人”不是無名,而是得到名的兩個極端:盛名與罵名。

你說過對一個人不能只看大家的評價(“衆惡之,必察焉;衆好之,必察焉。”見《論語?衛靈公第十五》),我想了解你,所以我讀《論語》。因爲雖然相傳《易》、《書》、《禮》、《詩》和《春秋》等是你整理的,一來這種說法未必正確,二來即使是你整理的也不是你寫的,反映不出你思想。而《論語》則不同,它甚至記載你“挑食”(“不得其醬,不食。”見《論語?鄉黨第十》)的問題。

《論語》的特點是寫的很平實,開篇就說“學而時習之”、“有朋自遠方來”等等,似乎與現在很多小學校園裏經常能聽到的“認真完成作業”、“和小朋友友愛相處”一樣。這些話,不及“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經》的第一句話)有高度,不及“北冥有魚”(《莊子》的第一句話)吸引人,不及“如是我聞”(《金剛經》中佛祖的第一句話)深奧。 可是,《論語》就是在平實中講述做人的基本道理。孔丘談仁,認爲仁是修爲的最高境界。他的“仁”不同於我們今天的“仁”,其含義不僅僅是仁慈的意思,甚至可以說,根本不是仁慈的意思。“仁”到底是什麼,我讀過《論語》後還是一頭霧水,只覺得仁是一種境界。我甚至認爲,佛,道,儒三家,最高境界是很接近的,見性成佛和參悟大道也只是比仁者高一點而已。佛、道是類似於透過自我約束而達到終極約束的境界,即無拘無束,順其自然,反璞歸真。而仁者是達到了自我約束的最高程度,雖然還沒有突破極限,實現質變,卻也達到臨界點。關於仁是什麼的問題,《論語》中提到九十餘次;孔門弟子也不止一次問,僅樊遲一人就問了三次,孔丘給的回答卻是三個完全不同的,分別是“仁者先難而後獲,可謂仁矣”、“愛人”和“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這三者雖然都是修身的重要準則,可是也不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其中,“愛人”似乎含義最深,但由於只有兩個字,還需要透過其他語句理解。這樣一來,就沒有辦法確定什麼是仁的本質了。顏回是孔丘最得意的弟子,他問仁時,得到的答案也不過是“克己復禮”而已。因此,我說“仁”對於儒家來說,就如“祖師西來意”對於佛家、“道”對於道家一樣,是一個境界,而非實在的修身途徑。

標籤:讀後感 論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