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人類簡史》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讀後感1.58W

當看完一本著作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人類簡史》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人類簡史》讀後感範文(精選18篇)

《人類簡史》讀後感1

《人類簡史》這本書閱讀的時間有幾個月,這本書給我感受就是全篇重點都很多,接而引發很多考慮。讓我眼前一亮的發出慨嘆“哦,原來是這樣的。”中間休息着看了些小說,由於覺得有點心累。

看完很多天了,不斷再想要留下些什麼。但是能總結的太多,真實讓我尷尬了一會兒,向一同工作的同事強推這本書時,她問了我一個當時朋友向我引薦,我也問過的一個問題“講的是什麼?”

想了想分離朋友給我引薦時的引見“這是一本讓人茅塞頓開的書”,答覆她“這就是一本歷史書、不是故事書所以沒有講的是什麼,就是講的歷史,然後從一種我們平常沒有留意的角度論述了這個歷史”。

歷史留給了我們什麼?爲什麼有些集團、國度衰敗了以至消逝?有些還依然在開展?西方的科學是注重採集、調查、實驗、數據的整合發現其中的規律,而我們習氣用經歷。這種認知在我看“心理學”方面的書籍時瞭解尤爲深入,其實那些讓我們覺得很神奇的心理剖析、微表情剖析背後是有無數學者、學術團體的實驗,數據研討整理。並停止嚴厲的考證再發表。同一個課題不同的實驗、目的得到的結論也不相同,所以運用範圍較廣。而我們就是“經歷”、“指導說”,做得事也不論總結不總結反正我做了這個事就是有經歷了,也不論這個“經歷”是對是錯。或者指導說得一切就是謬誤。

《人類簡史》讀後感2

我們從幾十萬年前開始學會使用火,然後逐漸學會打製石器,然後逐漸登陸其他大洲不斷適應各個大洲環境,使得第一次“人類的洪水猛獸”席捲全球。

此後人類不斷進化與發展,進而逐漸演化出大羣落、部落、村寨、城市、國家乃至全球性的帝國,然後宗教、社會、文化、意識形態便也應運而生。而人類的數次重大變革既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工業革命、科學革命則深深改變了人類進程,也深深改變了這個世界的面貌。而人類的進化也不過就是遵循着大自然的法則,所有的地球生命也是一樣,“既讓自己的DNA持續永久的複製下去”,只是人類到後來尤其是現在的進化越來越超脫大自然的束縛。

回首望去,讓我們從一衆生命脫穎而出的其中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想象力”,小小的腦袋卻能思考整片宇宙,這着實是人類的偉大之處。不過目前人類所面臨的危機也遠超以往,且形式不容樂觀。一念天堂,一念地獄。戰爭究竟離我們有多遠?雖然如今是史上相對來說最和平的時期,但當今世界局勢仍然錯綜複雜,中美博弈、朝韓危機、中東變局、歐洲風雲。而世界終會走向何方,其中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局,尚不得而知。

人類的未來究竟去往何處?作爲宇宙的奇蹟生命代表的人類,是否甘於自然法則的束縛?而若真的有一天,人類凌駕於萬物之上,那時又該會是何種模樣?

這一切的一切,未完待續,敬請期待……

《人類簡史》讀後感3

這是一本很好的書,書名很牛叉,內容也很牛叉,簡直裝叉必備!

書中內容時間跨度之大,完全與書名相匹配。讀完基本可以對人類從過去到未來的發展進化有一個簡單瞭解,對於一個知識儲備不足的人來說,簡直可以是科普寶典。

但由於書中介紹內容時間跨度大,所以即使在重要節點處內容也不十分詳盡。不過這並不重要,因爲市面上有很多詳解書籍可供鑽研。

下面介紹本書讀後感。

第一,很慶幸在讀這本書之前讀了《殺戮與文化》並且不小心看過《神的歷史》,因爲書中對這兩方面的描寫並不多,但是這兩方面卻在推動歷史。人類的發展時刻伴隨着殺戮,從人類還是直立人甚至更久以前,殺戮就是活下去唯一的辦法。而宗教,是凝聚一羣人最有效的方式,這種方式甚至出現在部落、國家、民族、金錢等一系列概念之前。

第二,由於書中內容時間跨度更長,所以讀這本書有一種站在上帝的視角旁觀人類的趕腳。會更容易跳出人的身份來思考人,這很重要。因爲旁觀的時候對優點和缺點的認知會更少有主觀偏見。

第三,着眼於個體的時候,會把人與人之間的事放的更大,而着眼於歷史卻能清晰的看到個體。這對思考特別有好處。

第四,書中雖然對人類過往描述的更多,但因爲主體始終都還是人,所以,今天的很多情況在歷史中都可以找到答案與根源。

第五,讀過本書後發散了好多,譬如自由、快樂,還有其他。

《人類簡史》讀後感4

《人類簡史》前一部分講述的是,世界上的秩序是依託於想象所建立的。

農業革命後人類形成了大型的村落,再形成城鎮,最後成爲都市。在人類幾百萬年的演化過程中,農業革命之後短短的幾千年便出現了城市,王國,帝國,在時間上不足以讓人類發展出能夠大規模合作的本能。所以,如何構建秩序建立大型羣體之間分工與合作就成了首要的課題。

合作網絡的建立是建立在虛構的故事和真正的相信者基礎之上。書中講到,許多我們現在以爲合情合理的概念與事物都是依託想像建構的。

公元前1776年古巴比倫的《漢謨拉比法典》和公元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都是虛構的故事,人人生而平等與人權等概念,也只不過是虛構出來的,這幾乎顛覆我以往的認知。但作者又從生物學和科學角度去論證了這一論點,只不過是由於多數人都正在相信這些虛構的故事是真實客觀合理的存在,才使得我們身在其中而不覺然。

這讓我不禁想到我們是先相信纔看到,還是看到才相信?

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當有人給你建議一個從未想過的目標,你相信嗎?對於人生風險不可規避只能用合理的方法轉移風險造成財務的的損失,你相信嗎?對於足以改變世界新生事物誕生的初期,如阿里巴巴,你相信嗎?

先相信纔看到是智者,鬥士會站在食物鏈的頂端,如《漢謨拉比法典》和《獨立宣言》的創立者,看到才相信只能是更從者,永遠瞻仰別人的榮耀。

《人類簡史》讀後感5

春節假期讀完這本書,看到作者最後提到人類有了神的能力,卻不負責任,甚至不知道自己要什麼,確實是莫大的危險,有種說不上來的感覺。忍不住重讀一遍序,高老師序寫的非常好,基本上寫出了我讀這本書的感受。

說這本書是歷史著作確實算是非主流的奇書,能成爲暢銷書無疑是抓住了現代智人心中一直有的困惑,應該說,這樣一個篇幅描述出人類文明發展的宏大圖景,看問題角度,表述人類社會發展關鍵要素的深度實在讓人佩服,特別關於資本主義教條,寫的真是精彩,很短的文字讓人對金融的本質,資本的力量有了深刻的認識,雖然按照作者提及的,沒有太大的生物學差異,但是,人和人的差距咋那麼大呢!

電視上在播着最近大行其道的美食節目,大約也同樣反應出人類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成佛太難,還是順從自己的內心比較容易,就像拜年時說的恭喜發財,好運啥的,說白了就是期待不勞而獲,都是順從自己內心的人,到一起就會有衝突,所以才需要規則。

基因技術是神一樣的技術,外化的人工智能也可能製造一個神,這種趨勢依舊不可逆轉,但是這方面的規則遠沒有技術發展的快。看起來我們能在人類革自己命之前活着實在是幸運!起碼社會種種不公平還沒撕破人人平等的溫情面紗,也還沒有像我們看動物一樣看人類的超級新物種讓我們不知道明天是否還能看到太陽。

繼續努力,也好好享受生活吧!

《人類簡史》讀後感6

前前後後持續了快一年的時間,終於把它看完了,隨着讀書工具的進步,慢慢喜歡上了聽書,嗯,比起,收集的資訊並不比少,但是需要更用心,用腦。

真是一本神奇的書,在不知不覺間竟然從最遠古的農業革命,到工業發展,再到當今的科學革命,資訊時代,從古巴比倫到英法美的崛起,甚至還穿插了中國歷史的進步,嗯,可能是我讀書不夠,腦容量儲存不夠,所以在我看來,稱“曠世奇書”也不爲過。一本完結,除了感慨赫拉利的眼界與才華,也發現爲啥自己的學習沒有像他一樣高效率,因爲自己一直處於盲人摸象的狀態,不能從整體出發,沒有把各個學科之間好好聯繫,老是顧此失彼,大意失荊州。

我常常在想,是不是某個非常普通的下午,其實發生了會決定你未來一生走向的事情,而你渾然不覺。對生活,對歷史,我們向來只有後見之明。

人類簡史裏講歷史的鐵則就是事後看來無可避免的事情,在當時看來總是毫不明顯:“對某個時代的瞭解越透徹,反而就越難解釋爲什麼發生了這個事件而不是那個事件。但如果對某個時期只是一知半解,就很容易受到結果影響,只看到最後成真的可能性。事實上,真正只知道當時情況的人(也就是活在當時的人),正是最看不出歷史走向的人。

時間將在你身上鋪陳開來,時間向前,人也向前,你若回頭去看,第一行就寫好了歸路。

共勉。

《人類簡史》讀後感7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本書從天地萬物開始說起,一本看似是講歷史的書中,卻囊括了包括心理學、生物學、金融學、宗教學的思想。本文一直想突出的一個重要思想便是“平等”。

不由和中國傳統的道家文化不謀而合。老子在道德經中寫道:“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大致是說人其實也是地球上一種平平常常的生物,和鄉間的花、地上的狗沒有什麼本質的區別。大家都是在社會上平等的生存着而已,無所謂誰比誰更加高貴。如果按照道家和本書的思想,那人們生活中很多嫉妒、攀比的心理就顯得毫無意義。既然人和田間的芻狗都沒什麼差別,那人和人之間能有什麼不同呢?大抵不過是一種心態罷了。

從佛家的觀點來說,“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每個人活在世上,不過是爲了名和利而奔波。一旦看破這點道理,很多時候我們就能以一種更加平和的心態是看待身邊的人,也更能看清這個世界。

最近有幸參加了某券商研究所首席的講座,她講了一句話“如果這輩子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極光,你的三觀會改變的”。我想他的意思大概是指那個時候你就會意識到,原來人類在這個世界上這麼的渺小,反而很多事情會看開很多。我們現在都面臨着太大的`就業壓力,每個人都陷入在深深的焦慮之中。轉念一想很多時候真的沒有必要那麼的看重自己或者看清自己,帶着一顆海闊天空的心來看這個世界,一定會開闊很多。

《人類簡史》讀後感8

這是一本讓人拍案叫絕的奇書,每一個事物的剖析都讓我感慨作者是個世事洞明的奇葩,思維導向像青島春天的風一樣從四面八方而來向八方四面而去,每一處都能引起我對生命對社會對人與自然的思考,看物種起源那一部分時一直在想到底是經歷了怎麼樣的基因延續才能生出我這樣一個個體,從我媽,我姥姥,我姥姥的媽,我姥姥的媽的媽,從我爸,我爺爺,我爺爺的爸,我爺爺的爸的爸,這個延續過程中只要出現一丁點的差錯我便不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媽的,太神奇,太幸運了!

我還一直想要知道幾百萬年前我的基因在哪一個非洲智人的身體內存在着,她和他生活在什麼樣的環境中,每天除了吃喝拉撒睡還會幹什麼,會不會像我一樣思考一下人生,會不會想到幾百萬年後的後代裏出現我這樣一個傻缺,如果想到會不會還有動力繼續延續下去,也會不會像我一樣擔心自己嫁不出去而導致基因無法延續、對不起列祖列宗[捂臉]每次想到他們那麼艱辛才把基因延續到我這兒,我南山採菊的尼姑夢想就會動搖[捂臉]

看到農業大發展那一部分的時候會憎恨那羣開始種植作物的原始採集者,不然可能現在的我正在某棵樹上摘桃子吃,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

作者還給我揭開了非洲奴隸之謎,惡之源頭是人類的七情六慾,如果歐洲人能像亞洲人那樣勤勞,現在的美國可能還是純種的白人,而不用成天擔心自己的某言某行透露出民種族歧視而被起訴。

《人類簡史》讀後感9

曾經一度癡迷與春秋戰國和魏晉南北朝的磅礴歷史和慷慨義士當中。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荊軻就這麼去了,他所認知的世界擯棄了利益、僅依靠義氣來詮釋生命。“寧赴湘流,葬乎江魚腹安能皓皓白,蒙世俗塵埃乎?”屈原也就這麼走了,他所認知的世界失去了色彩,只剩下蒼白,所以他要讓自己的一腔熱血染紅這個腐朽的國度,在永恆的歷史長河重現當年懷王“一鳴驚人”的大國風采。如此種種,不勝枚舉。

但隨着我瞭解的越趨深入,我的志趣卻越來越難以和當今現實社會相融合,我向往那種自由熱血的年代,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現實壓迫的日常生活。

於是,我翻開了這本《人類簡史》,這是所有我曾看過的歷史書中都未曾有過的格局,第一次,過去與現實相融合了,我這才明白,原來我死守的那一塊淨土,也不過是長河中的滄海一粟,不過是古代殘酷冷兵器時代中爲數不多的人性的溫暖,而我之所以能知道它並得以心生嚮往,也許,不僅僅因爲它是現在人們所缺少的,而更因爲這即使放在古代的人們當中也是難能可貴的。

人類的歷史,不可能總是允許我選擇我所喜愛的去讀,而忽略更爲廣闊的災難和痛苦,我從這本書中獲得的最多的,應該說是格局,而後纔是思想。感謝作者,這本書,我很喜歡。

《人類簡史》讀後感10

此書果然不負盛名!

你若以爲這是本歷史書,卻從未有如此跨度(從人類起源前到未來人類何去何從),更未有如此角度(絕非複製已知歷史,而是客觀辯證的分析與求證,對歷史的分析都是記錄而已,很少去分析緣由,更沒有從人類是否感到幸福快樂的標準評價),更不用說如此深度(從金錢、帝國、宗教三方面分析人類的融合、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來分析人類的演化);

你若以爲這是本哲學書,卻從未有如此對比思辨(挖掘了宗教的產生與演化,對比了各大宗教的異同),更從未有如此本質深刻(快樂幸福,源自內心,這是個永恆的話題,但是恰恰追求就是痛苦的來源,想要快樂幸福,除了要自知自足,也要放棄對追求的堅持,無慾則福。這是建立在今時今日物質已經足夠的基礎上,但是對無知的認知,對無知的探索,還是要繼續,這是幸福的支撐),也許在此能找到你人生哲學的答案;

你若以爲這是本經濟學的書,也未嘗不可,作者對金錢的出現、人類歷史上對經濟的短視、進步帶來對未來的可期,進而帶來了信用、互相推動經濟的極大發展、現存各種思想主義對經濟、人類自身的影響,難以列舉;

你若以爲這是本啓發人類的科幻書,其實也很好,作者真的不但能說出來人類從哪裏來,更是思考了人類何去何從!

這是一本不可多得、思考本質的書,相信會對你有啓發!感謝作者的存在,這是個大大大大神!

《人類簡史》讀後感11

這部作品的作者是以色列歷史學家瓦爾赫拉利,這本書根據作者自己視角講述了從達爾文的進化論,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科學革命,現存的物種都是經過若干年的進化,人類也早已進化到了生物鏈的最頂端。隨意科學的快速發展,科技革命將一些多少年前認爲的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時候,就像是作者最後一章節–智人末日,強大的科技在若干年後會不會使人類遭遇危機?這將帶給我們帶來哪些思考呢?

近代科技發展異常的迅速,生物工程,計算機科學,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前沿技術現如今已經處於相當成熟的階段,幾十年的克隆羊,現如今可以做人體仿生器官;幾十年前的超大電腦的運算速度,遠遠比不上一部普通手機;很多以前被認爲無法治癒的疾病,現如今也都有特效藥;近些年很火的人工智能也讓我們享受到了便利。享受科技革命紅利的同時,我們也漸漸被它們奴役了。

出門打車用手機,叫外賣用手機,手機本來是我們打電話的工具,隨着手機智能化,網速的升級,現在我們已經離不開手機了,不管是地鐵,餐廳還是洗手間,甚至開車的時候都有人在看手機,已經對社會產生了危害。有專家預測了幾百年後的人類由於手機的存在發生駝背了。多少年前就有人擔心,機器人會不會在不久的將來真的控制人類,當他們真正學會人類的思考,還真是一個未知數。

閱讀歷史在於讓我們牢記過往,牢記那些經歷的挫折,利用積累的寶貴經驗去發展,但是我們也需要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

《人類簡史》讀後感12

尤瓦爾·赫拉利對金錢的看法。不論我們來自哪裏,信仰如何,錢永遠是全世界的共識。它可以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而這個信任,書中所說,不同於宗教的“源於本心”,而是在“其他的人都信任”這個巨大的前提下達成的。

另外關於錢,其實書中也有一個論點我覺得對我很有啓發。現在的我們看種姓制度、奴隸制度,只覺得那時的人沒有倫理道德可言,無知而且傲慢。其實現在這種階級歧視並沒有被消除,而這個歧視就是窮人和富人之間的差異。富人永遠可以用錢享受特權,而窮人不可以,就如以前白人孩子能夠去上學,而黑人孩子卻不能進入同樣的學校一樣。

而更重要的是,很多富和窮的差距,其實是從出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被定義的了。也就是說,我們從生下來的那一刻起就和別人有了差距,這和我們所鄙視的被廢除掉的歧視有什麼差異?

但總有值得開心的地方:只有窮與富的差異,是可以被我們改變的。膚色無法改變、民族無法改變,但有沒有錢,是所有人能力範圍之內的,不過需要的努力程度不一樣罷了。

這是我們智人現在做到的微小的,但非常重要的改變。

《人類簡史》讀後感13

作者認爲,人類在進化過程中,火的使用是至關重要的。約30萬年前,人類祖先對於火的使用已經是信手拈來了。火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和溫暖,也是對付獅子的利器。由於火的小心利用,人類把原本無法穿越的貧瘠灌木叢變成了充滿獵物的原野。大火燒完一片地方後,留下了燒焦的動物、堅果和植物的塊莖。

但火最重要的作用是烹飪。黑猩猩咀嚼消化生的食物需要5個小時。而人類由於學會了烹飪,花費在咀嚼消化上的時間大大減少,更重要的是,烹飪殺死了食物中的細菌和微生物。烹飪的出現讓人類的食物選擇範圍大大增加。一些學者也認爲,烹飪使得人類的腸道長度縮短,促進了大腦的發展。

火也讓人類和其它動物產生了巨大的鴻溝。其它動物縱然有強壯的肌肉,巨大的牙齒,寬大的翅膀,但也只能利用自然的力量,卻不能對其控制。而人類學會使用火,可以選擇在任何時候、任何地方點火來完成特定的任務。而且,使用火的力量和人自身的身體構造、形態和力量沒有關係,即便是一位形單影隻的女性,也能點燃大火燒光整片森林。火的使用意味着很多事情都會接踵而來。

《人類簡史》讀後感14

終於看完了尤瓦爾赫拉利的簡史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當初看第一本人類簡史的時候就被驚豔到了,尤瓦爾赫拉利提出了很獨創的觀點,風格也有些像我很喜歡的作家凱文凱利,於是一本接一本地讀了下來,感覺第二本未來簡史並沒有想象中的好看,很多觀點也都是別人說過的,也沒有凱文凱利的犀利和驚人。第三本今日簡史,我沒有報多大的希望,以爲是個湊數的作品,但讀完了反而很有驚喜。

回顧歷史是容易的,展望未來也不難,難得就是認清自己,認清當下。

三本書讀下來,可以看清尤瓦爾赫拉利的理論在逐步完善,第一本中驚鴻一瞥一點而過的想法,在第三本里漸漸有了完整的理論和觀點。作爲讀者,參與了作者思想完善的過程,還是挺開心的。

作者作爲一個猶太人,但似乎對自己的民族有一種近乎是避嫌一樣的故意輕視。

比如猶太教,比如以色列的復國主義,我個人認爲對世界的影響還是挺大的,但作者嚴重似乎完全不值得一提,還專門用了好幾頁貶損了猶太人們的自以爲是,我想這本書在作者自己的祖國大概不會賣得很好吧?

《人類簡史》讀後感15

遠古人類距離現在也不是很遙遠啊!

總被初中生物書上的一句話困擾:人是一種進階動物,總覺得原來人也不過就是動物,很多事情用看動物的角度去看,有種錯亂的感覺,徒增煩惱,這本書給我的啓示就是人本質如此,不要要過分強調,否則憑添煩惱和苦悶。

關於財富、地位與階層,同樣生而爲人,卻相去甚遠,每個人的存在是隨機的,統治起源於偶然,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原則產生了剝削,佔據有利地位的爲鞏固地位開始說故事、教化、創造遊戲規則,未佔據有利地位的只有向規則靠攏,而“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種變動並未打破規則,只是換了個門臉,雖然遊戲規則也在不斷進化,但某些核心本質從未改變,比如剝削。

最後,作者闡述的超脫感官追求的佛教理念看的我生無可戀,要麼是動物,要麼是神,而唯獨沒有說在這中間應該如何擺正位置,看完有種不會做人了的感覺,當然這也不是作者的寫作目的。

總得來說,作者的上帝視角讓人耳目一新、視野開闊,思維也活絡了。

《人類簡史》讀後感16

短短的十二個小時,完全不足以領悟到作者的智慧,但又覺得讀完該寫點書評跟大家有個交流,粗糙行文。

七萬年前,智人如有神助般進化成功,一舉將其他種族拋到了身後,各族在還沒反應過來就已滅絕,這其中包括比智人強壯的多的尼安德特人。人類在星球沒了天敵,透過想象,建立起龐大的帝國;利用金錢,各個體之間充分協作;透過科技,一步步發育的更加強大。時間快進到二十一世紀,星球已經沒了能威脅智人的種族,但各種問題依然層出不窮:全球有60萬億美元的財富,但依然有很多人在飢餓的邊緣掙扎;平等自由深入人心,種族隔離種族歧視層出不窮;聯合國各主權國基本和平共處,星球上卻存在着毀滅所有人無數次的原子武器……教育,醫療,恐怖襲擊,不勝枚舉。

而幫助人類站上食物鏈頂端的科技,似乎也跑出來湊熱鬧,基因工程,仿生學,吉爾伽美什計劃,看似爲人類謀福利的背後,撒旦也磨刀霍霍,看似人類即將封神,但也別忘了西歐“諸神的黃昏”。盛極必衰,只希望人類不會走上恐龍的路,數百萬年之後,地球上新的霸主指着人類的化石,教育子孫。

《人類簡史》讀後感17

作者以一種宏觀視角來解釋人類發展的歷史,帶我們參觀人類發展對整個地球生態和自身的影響,相比於歷史教科書將人類的發展歸於生產力的發展的觀點,作者更看重虛構的故事對人類發展的影響,多了一些人文的情懷。讀完本書,也跟着作者思考,我們現在真比我們那些狩獵採集者的祖先幸福嗎?

從物質層面上講,我覺得我們是比他們幸福,雖然有些人說如何渴望迴歸自然的生活,但真的讓你生活在野生的叢林中,我想沒有幾個人會願意,在原始叢林中待幾天估計就待不下去了。迴歸自然到野外去旅遊,更多的是現代人對城市生活的小小不滿,偶爾發發的牢騷罷了,對自然的嚮往也只能是我們心中的詩和遠方。關於人類爲什麼要發展,發現的目的是什麼,可以從人類的發展過程找到答案。智人發展了,所以智人存活了下來,那些落後的人種,最後都滅絕了,發展是爲了生存,雖然人類已經稱霸了地球,但宇宙中是不是有其他的智慧生物存在仍然是未知,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拼命發展,以至於在將來某一天,我們遇見了宇宙中其他智慧生物不會向毛利人遇見現代人類一樣。

浩瀚星空,雖然我們只是滄海一粟,但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和大海!

《人類簡史》讀後感18

清晰的脈絡梳理人類歷史,宏大的視角敘述智人演變背後的推動力。

智人一路走來,從與其他動物弱小的地位,到遍佈地球各大洲,滅掉其他大型動物,到認知革命,創造虛構故事,使更大範圍內的合作和交流成爲可能,進一步奠定地球霸主地位,再到農業革命,把自己侷限在自我的世界,與其他生物建立清晰界限,並開始訓化奴役其他生物。然後到科技革命,科技與軍事,與工業,與帝國,與資本,相得益彰,在全球範圍內實現了合作,遵循同一個虛構故事,本以爲下一步是探索外太空,征服外星人,沒想到是智人對自身的塑造,把地球上的生物都玩了一遍,改輪到自己了。生物改造,仿生人,機器人難道那些只在電影裏見到的神話竟然會成爲將來的事實?

人類究竟想要什麼?要去往哪裏?這一路從來沒有過清晰答案,也從未有過達成一致的計劃,一切皆屬偶然,在一次次追求進步的本能驅使下,一個個生命的努力下,踏上了這樣一條路,而與此同時,這一切又是如此必然,如果沒有走這樣一條路,又可能會是怎樣一條路呢?當智人在心靈上還是一無所知的嬰兒時,手裏掌握的技術已經可以到達永生,這究竟是福音還是災難?在我看來,這隻能是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