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讀後感3.03W

《指南》猶如指南針爲迷茫的我們指明方向,在每個具體目標後提出了適宜的具有指導性的建議,因此非常適合家長閱讀,下面,就是《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相關讀後感,一起來看看吧!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篇1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的頒佈,在學前教育界又掀起了一陣學習的熱潮,在細細品讀的過程中,才發現,指南不僅僅對我們教育者來說是一盞指路明燈,對於孩子、家長來說也是實施教育的過程中不可或缺必讀品。雖然沒有華麗的辭藻,但指南根據幼兒的年齡段,給老師們做了教育的指導,它是一本師幼共同的成長冊,是一本詳實溫馨的“備忘錄”,是一本強調自主探索的“經驗集”。

讓我最印象深刻的是每個領域中的教育建議,如“鼓勵幼兒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不論幼兒做得好壞都給與適當的肯定,不因做不好或做得慢而包辦代替,以免剝奪他發展自理能力的機會”、“和幼兒一起發現美的事物的特徵,感受和欣賞美”、“利用傳統節日和民間慶典的機會,帶幼兒觀看或共同參與傳統民間藝術和地方民俗文化活動,如皮影戲、剪紙和捏麪人等”、“注意語言文明,爲幼兒做出表率”等等,這些教育建議每一個都很詳實有效,且關注到了各個方面的細節和注意點,但這些建議卻一點也不顯得多餘或雜亂,每一條都是工作中着實切實可行的,可操作性非常強。

有了這本“備忘錄”中的一個個“溫馨小提示”,將爲我們如何更好地在工作中落實實踐行爲,做更詳細的指引。

在《指南》劃分的幾個領域中,並沒有刻意強調或突出某一方面,而是更關注幼兒的全面發展,更關注幼兒健康、心理、社會性交往、生活能力、學習習慣等方面的綜合培養,同時也更強調“自主”二字。如“支援幼兒自發的觀察活動,對其發現表示讚賞”、“支援、引導幼兒學習用適宜的方法探究和解決問題,或爲自己的想法收集證據,如想知道院子裏有多少種植物,可以進行實地調查”、“幼兒園和班級裏的重大事情和計劃,請幼兒集體討論決定”、“鼓勵幼兒嘗試自己設計有規律的花邊圖案,創編有一定規律的動作,或者按某種規律進行搭建活動”等等。

《指南》像是一位經驗老道的學者,不僅將幼兒生活與學習上的活動鎖定在自主能力的發展上,還根據不同的領域給出了有效的引導方法,“鼓勵”、“支援”、“和幼兒一起”這樣的字眼隨頁都可看到,讓一件件學習中的小事都變得瞬間靈動了起來,幼兒的思維需要發散,教師的教育也需要發散,《指南》讓我看到了教育的無限可能性。

《指南》對我們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很多活動的實施有了量化的規定和質的要求。我想我應該不斷用自身的行爲去解讀其中的每一條要求積極努力的投入到實踐中,讓《指南》真正地運用到教育教學中,使每個孩子得到全面發展。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篇2

以往幼兒教育總是以學習一些基本知識作爲了重點,使得幼兒園教育總是不時的具有小學化傾向,違背了幼兒的年齡特點。而《指南》猶如指南針爲迷茫的我們指明方向,在每個具體目標後提出了適宜的具有指導性的建議,指出了我們一日活動的注意點,有利於我們組織幼兒在園的一日活動。

對照指南我們瞭解自己所帶年齡班的孩子哪方面發展適宜,哪方面是滯後的需要多加強引導的,哪方面是好的,有利於形成自己的特色。感觸最深是觀摩了中班組的一課三研《小小超市送貨員》。一備課老師的目標制定的很寬泛,對已中班孩子來說快跑多少米比較適宜,所以一備時老師對具體目標沒有明確,使得活動準備的場地距離佈置的很短。在認真學習了指南提出的指標後,我們重新調整了目標,同時結合目標,重新佈置場地等,讓孩子們儘可能的技能達到做大程度的練習。拋磚引玉,在自己執教了小班組的一課三研活動《拖拉玩具來追我》,對小班孩子如何利用自制體育玩具進行集體教學,進一步思考了自制體育玩具如何玩,如何發展技能,發展怎樣的技能,並在活動中技能得到做大程度練習,也明確了小班健康活動如何發展技能多樣性。指南適宜的提出了以孩子的健康的重要。

以往的綱要也提出了保護孩子的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但指南更具體深入的提出了在園如何進行健康教育。鼓勵幼兒進行跑跳、鑽爬、攀登、投擲、拍球等活動,以及跳竹竿、滾鐵環等傳統體育遊戲,發展幼兒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性。指南在注重幼兒體能發展的同時,更注重了其他的資源的滲透。

指南體現了一日生活節課程的理念。如吃東西時細嚼慢嚥。主動飲用白開水,不貪喝飲料。事無鉅細,指南從幼兒的生活學習各個環節提出了合理的建議,讓老師更關注、重視幼兒的保育工作。

指南體現了以幼兒爲本的教學理念。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教師總是急,急於將故事、歌曲、數數等內容透過短短十幾分鍾統統教給孩子,當有些孩子沒掌握時,老師便有恨鐵不成鋼的感覺,於是分貝不由自主的提高了、臉色也越來越嚴肅,於是區角遊戲變成了老師補差的場所,如此惡性循環,這些發展較慢的孩子便會對幼兒園和老師產生畏懼,不利於幼兒身心的發展。指南明確指出了幼兒爲本的理念,老師要蹲下身子,去傾聽孩子的心聲,要了解這個年齡斑孩子的發展水平,可能孩子的表述還不夠完整,其他小朋友都會了只有他還不會,不要急,孩子就是孩子,當你的腳步快於孩子的腳步,孩子會跟不上來,所以,耐心引導纔是對他的負責。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讀後感 篇3

寒假的時候,我利用空餘時間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認識到了我們要善於觀察幼兒、勤於反思自己,在以後工作中貫徹《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在瞭解3-6歲幼兒學習與發展的基本規律和特點的基礎上建立對幼兒發展的'合理期望,更好的、更科學的實施保育和教育,讓幼兒度過快樂的童年。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是將幼兒的學習與發展分爲:健康、語言、社會、藝術、科學五個領域,每個領域按照幼兒學習與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內容劃分爲若干方面,每個方面都有學習與發展目標兩部分組成。蹲下身來傾聽孩子的心聲、平等的與他們交流、瞭解他們的需要、給孩子真正需要溫暖的關愛,讓他們在自己的引導下健康快樂的學習、生活、成長。創設附和孩子發展需要與成長規律的課程、環境,讓教育迴歸幼兒的經驗,去追隨幼兒的興趣,提供給孩子自己更多操作的機會,讓幼兒自己透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成長的經驗。讓幼兒自由、自主參與,引導幼兒主動的學習探索,在生活、學習、遊戲中快樂健康的進步成長。

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合作意識,可是在遊戲過程中,總是有些孩子容易與同伴發生衝突,這種現象總是困擾着我。我細細想來,這種現象也和獨生子女有一定的關係。孩子們在家受到莫大的寵愛,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可是幼兒園生活並非如此,孩子們很容易因爲沒能得到一樣物品而發生爭執、矛盾。爲了讓幼兒能與同伴友好相處,可以結合具體情境,指導幼兒學習交往的基本規則和技能;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幼兒進行換位思考,學習理解別人;和幼兒一起談談他的好朋友,說說喜歡這個朋友的原因,引導他們多發現同伴的優點、長處。

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之後,我想到在我們教育實踐的過程中,有的老師因爲擔心幼兒不會做、不會畫、不會剪等,對幼兒過於包辦,不讓幼兒自己動手去做,比如:在生活自理能力上的過於包辦、對於小班的幼兒,不讓幼兒自己畫物體的輪廓、不讓幼兒自己使用剪刀,擔心幼兒畫不像、剪不像。這種做法剝奪了幼兒自己練習本領的機會,結果,老師累了,幼兒卻沒學到什麼東西、能力沒得到鍛鍊,若長期下去,幼兒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抑制和影響。所以,我們一定要放手讓幼兒自己去學習、去練習,哪怕要練習很多次幼兒才能掌握,我們需要的是堅持和信心。

教師要以關愛、積極的態度接納全部的孩子,更要接納孩子的全部,關注每個個體,因材施教。老師要愛孩子,關注每一個幼兒的發展情況,教師要了解孩子的當前,併爲孩子制定今後的發展目標,同時,努力取得家長的配合,在日常生活中更應該充分了解孩子的發展,讓我們的愛不盲目。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生活習慣,需要家長全身心投入,要以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材料來促進每個孩子的有意義的、積極的學習。在生活中充分發揮榜樣的作用來影響孩子,讓孩子在良好的環境薰陶中學會遵守規則,建立基本的社會認同感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