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打往天堂的電話讀後感

讀後感1.86W

《打往天堂的電話》是由二十一世紀出版社於2005年推出的讀·品·悟雙語閱讀系列中的最後一冊,本系列共有五冊,它們分別是《天使帶給人間的快樂》、《快樂總被雨洗過》、《用自己的雙眼看世界》、《灑在身上的陽光》和《打往天堂的電話》。我在寒假期間偶然借到了該書,信手翻了幾頁,我便被書中的情感故事深深打動了,欲罷不能,不得不一口氣讀完它,時至今日,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那細細微微的善舉,汩汩涓涓的愛語,讓大地變成了人間的樂園,猶如天國的極樂之地。

關於打往天堂的電話讀後感

衆所周知,我們從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如果人們都互相關愛,世界就會一切都很美好。的確如此,誠如歌手韋唯歌中所唱的“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世界。”本書從四個方面向讀者呈現了人性的真、善、美,血濃於水的親情,永遠“爲你點一盞心燈”;“因爲有愛”,所以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朋友、友誼讓我們“走在鋪滿陽光的路上”,“偶遇中的那一瞬感動”則讓我們體會到了生活中的點滴溫馨。

也許我感情過於脆弱,易於感動,又或者說我性格中有杞人憂天的缺陷,但我敢說,這的確是一本好書,一本值得生活在物慾橫流社會的我們細細品味的好書。它能讓我們重溫兒時的甜美回憶,更能讓我們瞬時品嚐人間的酸甜苦辣。在這裏,人性的善惡,倆小無猜的純情,天倫之樂的幸福,朋友間真摯的友誼,彌留之際的遺憾,“夜間女郎”的無瑕……無不描寫得栩栩如生,躍然紙上,字裏行間而又洋溢着真情實感,沒有絲毫的矯情做作,讓我不爲所動,真得很難!

隨手附上幾例,足可管中窺豹。比如說,在《一個男孩的心願》一文中,12歲的魯本爲了給他母親買一件價值5美元的禮物,瞞着父母,利用節假日及一切閒餘時間撿破爛,一美分一美分地攢錢,整整撿了一年的破爛,才攢夠了5美元,趕在母親節那天,把禮物送給了媽媽,此心此情,足可驚天地泣鬼神!還是讓我們回到書中,一起欣賞其中的精彩片段吧!

“魯本一路跑回家,衝進前門。媽媽正在擦拭廚房的'爐子。‘給,媽媽!給!’魯本大叫着,跑到她旁邊。他把一個小盒子放在她因辛勞而粗糙的手裏。

爲了省下包裝紙,她很小心地把它拆開。一個藍色天鵝絨的首飾盒映入眼簾。多拉(媽媽)開啟盒蓋,淚水頓時模糊了她的視線。

在一個小巧的扁桃形胸針上刻着兩個金字:母親。

那是1946年的母親節。

多拉從沒有收到過這樣的禮物;她除了結婚戒指,沒有別的飾物。她一時竟說不出話來,帶着一臉燦爛的笑容,把兒子緊緊地擁入懷裏。”

那一刻,魯本的媽媽多拉肯定是感到她是全世界最幸福的媽媽。幸福之美,莫過於此,我如是想。

又比如,讀了《爸爸忘記了……》一文,我也感慨良多,我也想起了我的小兒子以及我平時對他的所作所爲,亦如文中所寫“兒子:我曾經總是生你的氣。我總是在你要穿衣上學時責罵你,因爲你總是用毛巾在臉上隨隨便便一擦就完事;我還因爲你沒擦乾淨鞋而訓斥你;因爲你把東西亂扔在地板上而對你大吼大叫;在你吃早飯時我也同樣挑剔。你把食物灑了出來;你沒有細嚼慢嚥;你把胳膊肘橫在桌面上……”“然而,當我看見你疲倦地蜷縮在小牀上的樣子時,我終於明白你還是個孩子。”是啊,父母經常責罵孩子,恐怕大多是因爲我們過早地把孩子看成了大人,對他們的要求太多,太嚴了!爲人師者,對其學生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如果說這兩例只是寫出了天底下至真至純的親子之情,那麼下面《一束鈴蘭》一文則寫出了醜惡中的人性美,讀完此文,一股悲涼、失望、無奈,無助之情會不經意向你全身襲來,令你情不自禁淚流滿面,這感覺和聽阿桑的歌《寂寞在唱歌》實有異曲同工之妙。男主人公由於經常去探望病重的兒子而在路上偶遇被婦女組織婉稱的“夜間女郎”羅西,羅西的6歲女兒因病死於倫敦兒童醫院,羅西悲痛不已,獲悉男主人公的4歲兒子艾德里安同樣因病住在倫敦兒童醫院,羅西懷着對孩子的思念之情,經常偷偷地去看望他,送他一束鈴蘭,可惜,艾德里安同樣很快就進入了天堂,不久,羅西也因心臟病病死街頭,男主人公沒有因羅西是賣身女郎而鄙視她,最後,他在她母女墳頭獻上了一束鈴蘭以寄託哀思!每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情景,往往會情不自禁發表感慨:爲什麼生活會這樣?爲什麼不幸總是突如其來,而又接二連三?我想:我們既要爲不幸者表示同情,更要爲活着而感到慶幸,努力地工作,積極地生活,感謝上帝賦予我們生命,常懷感恩之心,感謝周圍的一切,牢記“贈人玫瑰,手留餘香”的道理。對待任何人要擁有一顆感恩寬容的心,對待任何事都要一視同仁,自己更要做到自信、自強、自理,自立。

短短寒假數十天,走親訪友不得閒。然每當日落西沉之際,我便與兒靜坐三尺書房,或討論古今歷史,或吟誦唐詩宋詞,或各自靜靜閱讀,室外天寒地凍,室內其樂融融。勞累之餘,擡頭相望,莞爾一笑,便忘卻人間無數。讀書之美,天倫之樂,莫過於此。窗外寒星點點,記載人間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