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讀蘇東坡傳有感1000字(精選6篇)

讀後感2.97W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後,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穫,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爲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蘇東坡傳有感1000字,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蘇東坡傳有感1000字(精選6篇)

讀蘇東坡傳有感 篇1

陽光透過樹葉的間隙,零星地灑在書上,一陣微風吹來,書輕輕地開啟了。一個積極向上的蘇東坡在我眼前展現出來。

在林語堂的筆下,我在書中看到了不一樣的蘇東坡。一位秉性難改的樂天派,一位悲天憫人的道德家,一位黎民百姓的好朋友,留在我腦海的是他積極樂觀的心態。

蘇東坡三番五次遭到小人陷害,關監獄,被貶他鄉。出監獄後,他並沒有一蹶不振,卻不改習性,依舊作詩,自我解嘲道“我真是不可救藥。”被貶到海南島之後,他幾乎只有一棟房子,朝廷欠俸不發,境況十分淒涼。海南島根本不適合居住,但是他達觀的人生哲學卻讓他沒有失去快樂,讓小人們也無可奈何。他和農民們交談,自己制墨,自己釀酒,自己做菜,如東坡肉。生活過得有滋有味,這都源於他達觀的人生態度。蘇東坡遭遇這麼大的挫折,卻仍積極樂觀,在挫折面前,有兩條路,一條是通往黑暗的大道,一條是通往光明的羊腸小道。關鍵就看我們自己會選擇哪條道路,不同的人生態度決定不同的人生。這讓我想到了生活中的一個小故事:三個人在砌同一堵牆,有人問他們:“你們在做什麼?”第一個人頭也沒擡,不耐煩地說:“你沒看到嗎?在砌牆。”第二個人擡起頭說:“我們當然是要蓋棟房子。”第三個人邊幹活邊唱歌笑着說:“我在蓋一棟漂亮的大房子,不久這裏將變成一個美麗的花園,人們會在這過上幸福的生活。”過了很多年後,第一個人是工人,第二個人成了經理,第三個人成了老闆。由此可見,心態是多麼重要。

塞繆爾說過:世界如一面鏡子:皺眉視之,它也皺眉看你;笑着對它,它也笑着看你。平時的學習生活也應該保持向上的態度。

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抱怨作業多,老師嚴厲,父母嘮叨,爲何不換一種心態去想呢?沒有他們的默默奉獻如何讓我們取得優異的成績?做題時,看到題目文字多,便會認爲題目十分難,不如,抱着躍躍欲試的心態,說不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考誠後成績不理想,整個人鬱鬱寡歡,想到了蘇東坡面對困難時的笑臉,和蘇東坡相比,這又算得了什麼呢?換個角度想,這次的失敗只是在爲下次的成功奠基,頓時又有了揚起風帆前行的勇氣。蘇東坡的樂觀心態不斷鼓舞着我,帶着笑容去迎接風雨,讓我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

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就笑;你對它哭,它就哭。其實,人與人之間本無太大的差別,關鍵的差別就在於心態。做好心態的主人,成功和幸福也就離你不遠了。

我擡了擡頭,望着窗外,手中翻閱着《蘇東坡傳》,腦海中回憶着蘇東坡,面對困難時的笑容,悽慘環境中的向上態度。我不禁感慨到:“生活是多麼美好,我是多麼幸福,我要做心態的主人。”

讀蘇東坡傳有感 篇2

他沒有李白一身白衣任意飄於雨霧間的仙氣,也沒有杜甫憂國憂民古樸筆墨中寄託的深厚情思,但他大江東去,自比閒人的豁達豪邁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林語堂先生說: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也許這話最能概括蘇東坡的一切。不錯,一提到蘇東坡,必會讓人感嘆這文人活得精彩,他擁有文壇上首屈一指的地位,政壇上的巧舌如簧,高瞻遠矚,着實是難得的才幹,家庭中有一個有思想的父親,有肯爲自己操勞的妻子。當然,人生中難免會有波折,但貶謫途中的他,一直把着樂觀上進的心態,讓他的人生又得到了昇華。

他的詩詞不朽。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月圓時的仰望,醉意中的苦悶,最後都化爲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親切祝願,如茶香般的淡雅,如綢緞般的朦朧,讓這首詩的芳華緩緩流入人們的心田。筆鋒下的百變,不得不說大江東去浪淘盡又是一千古不朽的佳作。赤壁戰場上的烽火狼煙,驚濤亂石;公瑾談笑風生中的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在他的筆下淋漓盡致。蘇東坡,他有閨秀之細膩,浪子之氣概,詩詞的兩極變化,讓他成爲世人口中的神話,不朽的經典。

他的精神不朽,飽經憂患拂逆,人性卻更趨溫厚,並沒有絲毫尖酸刻薄。在貶謫途中,難免會有苦悶與不滿,但經心靈的洗淨後,都轉變爲陽光的正能量。自比院中閒人,心中可是何等的隨遇而安,他視一切痛苦爲過往雲煙,看淡世間凡俗,留給自己的只有心中的一方淨土和一抹斜陽。他一生清貧,爲人坦蕩,處處爲百姓着想,他對權利視而不見,只求自己舒服安逸,百姓安樂太平。他不像陶潛一樣把入仕途看作一生的抱負,他也比辛棄疾拿得起放得下,他始終富有青春活力,始終擁有浩然之氣。

歸根結底,我們只能知道自己真正瞭解的人,我們只能完全瞭解我們真正喜愛的人世人都知道蘇東坡,但並非真正瞭解他,我也一樣,一本書不能真正詮釋一個偉人,也許一個偉人還犯過錯,還有很多的事情沒有被記載,但他有公認的不朽之作,不朽之人格,這是值得尊敬的。

我們懷念蘇東坡,懷念曾經擁有他的一段歷史,更懷念他與世無爭的怡然自得,更懷念他將涓涓苦水和人生的壓抑融於筆尖下一股清流的不羈,我們將把這份懷念傳承下去,將他們成爲不朽的佳話。

讀蘇東坡傳有感 篇3

近日讀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心中頗有感觸。蘇東坡雖文章名滿天下,仕途卻歷經艱險,屢遭迫害,但終不改其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於一體,詩、文、詞、書、畫皆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立於尖峯位置;他的人格精神所體現的進取、正直、慈悲與曠達,千年來始終閃耀在

比之於李白,他多了憂國憂民的情懷,他的一生都在爲百姓的疾苦而奔波勞累,被貶黃州時他雖是一介草民,但是仍然心繫百姓,爲了改變黃州丟棄女嬰的習俗更爲了拯救那些無辜的生命,他用自己的積蓄建起了世界上第一座孤兒院,使那些剛出生的女嬰享有了生存的權利。出任杭州太守時他不僅整頓西湖,平衡糧價,更在杭州瘟疫盛行時爲了解決農民因藥價貴而沒錢買藥的問題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公立醫院。甚至在高齡謫居海南時他仍然沒忘了百姓,他教當地人讀書寫字,耕地種田,打井採藥,爲海南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比之於杜甫,他又多了一些幽默和曠達,他喜歡陶淵明棄官歸隱的日子,在被貶爲農時安於田園生活,他曾寫道:吾現在東坡種稻,勞苦之中亦自有其樂。只是因爲勞而有獲,衣食能夠自給,他就心滿意足了,這就是他的達觀思想。他還喜歡做菜,也樂於自己做菜吃,吃飯乃人生一大樂事也,這點倒是和我很像呢,從來都不能理解爲什麼有人會覺得吃飯是一種任務。蘇東坡做的菜餚至今仍然有好多流傳下來了,最有名的當屬東坡肉了吧,杭州樓外樓的東坡肉有幸吃過一次真的是名不虛傳呢,就是不知道是不是經過現在的廚師改良過。

個人總覺得會吃的人總是更懂得享受生活,就像蘇東坡,不管朝廷怎麼貶都貶不倒他,因爲不管在哪裏不管處於什麼樣的地位他總能找到自己該做的事情總能從生活中找到樂趣。人似鴻雁來有信,事如春夢了無痕,時間總是轉瞬即逝,一切經歷都只有一次,正因如此,所以他那麼深刻而堅決的愛好人生。

讀罷全書,留給我最深刻的感觸是“塵世是唯一的`天堂”人生不再,我們應該趁着人生還未消逝的時候努力讓她更加豐富多彩,更加充實有價值!

讀蘇東坡傳有感 篇4

昨天讀了《蘇東坡傳》第七章王安石傳,今天再讀拗相公,覺得對王安石的看法有了更進一步的瞭解。

對於王安石,林語堂先生對他的評價,甚至有點過分差了。王安石爲了他的變法開始集權。對林先生說王安石是極權主義,我是贊同的。任何一個國家,一旦極權,如法西斯般,必然要出大問題。王安石變法的失敗,在王安石的初次集權,利用皇帝排除異己之時就已然註定,權力的天平開始倒向一個人。

當王朝權利落到任何一個人,包括皇帝手中,王朝便即將走下坡路,但任何一個皇帝或多或少會分權,這也避免了極權的誕生,然而,當權力的天平一邊倒地向着一個人,如王安石,而王安石即手握皇帝這個名義上的極權這,手中再握着皇帝的分權,極權便誕生了。當仁宗皇帝在思想自由的氣氛中挑選出來的英才和老臣們發現時已經晚了,他們紛紛上書,結果不過要麼被貶,要麼被置之不理,御史臺的人們開始彈劾,結果全被換成王安石的人,朝堂上幾乎所有人,要麼支援王安石,要麼退隱或沉默,少數的反對也無人理睬。這時,無論變法成功與否,也無人能阻止了。這就是極權的可怕與害處。

爲什麼會出現極權,任何朝代都不會缺少說真話的人,但總缺少制衡。說真話,是給清醒的,且有能力(權力)阻止的人聽得,而不是同王安石一樣失去理智,一心變法的人聽得。在當時,清醒且有權停止變法的,是皇帝。這也是爲什麼後來鄭俠說服皇帝,停止變法的原因。可實際上,皇帝是相信王安石的,如果沒有一翻天象異變,泰山崩塌,新法的停止與否,還是未知數,因爲鄭俠也被貶到了遠方。可是,如果當時出現一位讓皇帝信任,且頭腦清醒的人,那麼或許變法根本不會實行或很快停止。因爲有這個人,王安石便無法做到極權。天平最多不過左右搖動。這也是爲什麼明代朱元璋廢相後,他的兒子朱棣會成立內閣,因爲內閣雖有首府,但仍需多次討論,這便是一種制衡,雖仍有極權,但不過是天子過度放權導致,極權時間也不長,因爲另一方總會制衡,以致天平不會一邊倒。

但事實上,歷史從來,也不可能初心絕地極權,也沒有一個朝代會絕對分權,極權在天平的一端,分權在另一端,當天平倒向哪方,便在提醒着人們,是時候在另一端加上重量了。

讀蘇東坡傳有感 篇5

“一蓑煙雨任平生”,這是我對蘇軾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從小,“蘇軾”這一名字就在教材中徘徊,隨着年齡的增長,蘇軾不再只是詩詞題目下面的兩個字,而是一種節氣、一種文體,是中華文明千百年來的一次奇蹟。

《蘇東坡傳》極爲詳細地描寫了蘇東坡的一生,從他出生到參加科舉考試,從王安石變法到被貶受挫,直到他的生命結束,這本書也就完結。但蘇東坡的傑作與他的精神並未從此就畫上句號,反之,爲世人代代傳頌。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這些詩詞乃是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稚子都十分熟悉的絕世佳作。這些出詩詞都出自一人之手——蘇東坡,而這又是何等的壯舉。他的詩詞或樂觀,或悲壯,或豪放,或愉悅。字裏行間無不讓人感受到他的狂放不羈。他,他是一位文人。是一位能擺脫時空限制,在古人和現代人的記憶中打下獨有印記的人。

“重重疊疊上瑤臺,幾度呼童掃不開。剛被太陽收拾去,卻教明月送將來。”這是蘇軾當年諷刺王安石變法寫的一首詩。王安石變法是歷史上的一大事件。王安石出臺的一系列“理想主義”的政策使得百姓苦不堪言。而總有些懦夫大臣爲保全自己,去幫助王安石,謊報實情,矇蔽天子的雙眼。這當這羣庸臣在夢中囈語時,蘇東坡卻站在了他們的對立面,將實情向天子上報,動搖了他們的地位。

這一舉動的後果會是如何,蘇東坡心裏一清二楚,可他就是不硬嚥下這一到嘴邊的話。他直率的性格,使得他被一貶再貶,但樂天派的他並沒有因此消沉,反而苦中作樂。發明美食,月下漫步,鑽研書法,談笑風生。他用行動告訴了所有試圖將他的意志挫敗的人:你能奈我何!

蘇東坡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一個超凡脫俗的人,一個自由灑脫的人,一個頑強而富有活力的人,一個曠古奇才樂天派。他正直,絕不做任何欺騙他人的事;他率真,想到的事情都會直接說;他勇敢,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正是因爲他不畏坎坷,才能做到我行我素,才能將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展現出來。而在當代,能做到向他一樣的,又有幾人?縱使不被別人迎合,縱使被人針對,但蘇軾的一生是無悔的。

“一蓑煙雨任平生”。前方,蘇軾正穿着蓑衣,歡快地吟詩漫步。此時,我已披上了那件蓑衣,向前邁步……

讀蘇東坡傳有感 篇6

印象中的蘇東坡是個豪爽,豁達而又不失儒雅的文人,他在歷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榮光印記,直到現在,人們還銘記着她,我曾去過他的家鄉眉山,眉山很多的地名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不得不說,他是如此耀眼。可是或許我對他的瞭解還是太侷限了,只停留在這些表面的印象上,最近讀了《蘇東坡傳》才知道人們愛他,愛的是他的真誠。

他有抱負,赤壁之下他嘆大江東去,貶謫江城時他期盼“西北望,射天狼”,他希望與周瑜一較高下,幻想有孫權的勇猛,即使是君王也不支援他,他也敢於在朝政上多次與王安石辯論,以致多次貶謫,可是這一點從來沒變。

他有仁義,他花了畢生的積蓄買了幢房子,而在遇見一位因爲兒子好賭而失去了房子的老婆婆,又得知自己買下的就是老婆婆的房子時二話不說把房子送還了回去;他在揚州視察,發現百姓流離失所,寫了封信給太后,細論處理的辦法,提出:“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提出:“以天下言之,常有二十餘萬虎狼散在民間,百姓何由安生?朝廷仁政何由得成乎?”終於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蘇東坡所催請各點,朝廷正式頒佈和施行;他一生多次被貶謫,其中對他迫害最深的莫過於章敦這個人,等到蘇東坡終於得以北歸,章敦被貶嶺南,原以爲他會報復章敦,章敦的兒子也這樣想,連夜寫信給東坡,信中期期艾艾的向東坡求情,可在東坡的回信中,不僅把章敦當作朋友,還因聽說章敦重病把各種養生的方法告訴章敦的兒子,而章敦兒子不知道的是,此時東坡也是身患重病,不久即將離世,在重病時能這麼坦誠的回信,這般胸襟仁義,在幾千年的傳統文人也中鮮少見到。

他有樂觀,蘇東坡被貶謫到中國本土之外的瓊崖海島,當地無醫無藥,他告訴朋友說:“每念京城無數人喪生於醫師之手,予頗自慶幸。”當他被貶官黃州時,朝雲生了—個兒子讓他題詩,他嬉戲道:“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生,惟願孩子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這就是真實的他,現在覺得蘇東坡是那麼可敬,他少了分文人的傲氣,卻多了分爲人臣的傲骨,少了分虛浮,多了分坦誠,不自暴自棄,不屈服於命運,當然,也擁有着豁達的胸襟,正是他種種真性情的事情纔會被世人崇敬了千年,正如《蘇東坡傳》所說:“一提到蘇東坡,在中國總會引起人親切敬佩的微笑。”我相信,即使再過千年,他也還是會這麼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