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技巧

讀後感2.1W

導語:讀後感的表達方式靈活多樣,基本屬於議論範疇,接下來小編整理了讀後感的寫作技巧,文章希望大家喜歡!

關於讀後感的寫作技巧

一、文題

閱讀《對陌生人的責任》(見《作文通訊·閱讀》2005年4期),寫一篇讀後感,字數1000以下。

二、構思之道

讀後感的第一步是研讀原作,讀出感想來,第二步是根據此類文體的要求寫作的。讀後感最基本的形式是引、議、聯、結。

(一)引,即引進原作主要內容,同時要突出你想要闡發的重點,不必面面俱到。

(二)議,即根據原作內容進行議論,得出一個見解來。這個見解要準確深刻,如能新穎則更佳。這可算是一個關鍵,若見解陳腐,則文章必然失敗。爲了使見解深刻、新穎,需注意作品涉及到的每一個人物,事件的每一個環節。

以《對陌生人的責任》爲例,涉及的人物有我、女兒、鄰居,事件是萬聖節去鄰居家索要糖果,結果是作者產生了感受,發出議論。因此本文除了人物、事件可供研究外,作者的`思想也是引發我們產生感想的材料。

讀後感可以離開作品的中心思想,而只抓住作品的某一點延伸開去,進行議論。如從“女兒”的這一番經歷,我們可以產生羨慕美國的兒童,羨慕他們能得到陌生人的愛。

(三)聯繫實際,進行分析從而得出結論。

聯繫實際,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書中(包括虛構作品)中的情況;可以是相同、相反的情況,或者是相關的情況。聯繫到中國人的“防人之心不可無,是相反情況;聯繫到那一扇“門”,可經是阻隔的,也可以是開啟的,與外界溝通的,這是相關。

結合實際進行分析。最常見的是比較分析(含對比)、因果分析和條件分析。把中西人對待陌生的態度進行比較,再進行因果分析,則易使文章深刻。或看出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比較);或看出中國人生存環境不如美國(因果),或看出是“中國人”“言而無信”,所以總提防別人(因果);或看出陌生人的愛是值得提倡的,但在當代中國還不實際。

(四)結,根據上述分析,得出結論。

1、文章開頭需吸引人,不妨用如下方法:

(1)劈頭一問,巧設懸念。此法於本文最宜。“夜晚,一個陌生在敲響你家的門,你將如何?”與開頭總體介紹的方法相比,更有吸引力。

(2)突兀而起,石破天驚。開頭作驚人之論,發前人未發之言。如“中國人最大的缺點之一是言行不一致”,這一句突如其來,使人慾罷不能,只能讀下去。

(3)託物起興,引入正題。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的愛,乃是一種美好的感情,值得謳歌。這樣,可以在開頭描寫一個美好的景物,然後過渡到信任陌生人,接受陌生人的愛的中心上,使文章不但具有思想力量,還有美的意象烘托。

(4)引用詩詞、俗語等巧妙匯入。引用詩如“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之類的語句,使文章顯得有文采。

2、結尾。

結尾是根據分析部分產生的,一般由上文自然延伸。如對中、美兒童的幸福感進行對比分析後,自然會得出結論:或羨慕或反思,或提出建議,或抒發感情。還可以用如下方法:

(1)用排比句、對偶句等句子,增加文采,增加表現力。

(2)意味深長。提出發人深省的問題,給讀者思考的空間。

五、謹防失誤

1. 與文學評論不同,讀後感要把話題引向文章之外。緊緊地扣住原文不住,評價、分析其中的人物、情節、主題等內容,不是讀後感,而是文學評論。讀後感要聯繫實際,並以這個“實際”爲中心展開分析,最後得出結論。

2. 引述原文主要內容,一是要抓住要點,不可事無鉅細,都詳細寫之。這就要同學們要有高度的概括能力。否則,引述原作就用好幾百字,這文章就沒法寫了。

3. 讀後感要脫離原作,但也不能與原作無干。有關分析,均由原作而產生,是原作中提及的。如“中國人言行不一”,這不是本文的中心,但文中提到了,可以作爲“感”的內容;但如果談“理想主義”,則與本文牛馬不相及了。

六、延伸訓練

1. 閱讀余光中《鄉愁》,寫一篇讀後感。提示:聯繫實際等等。

2. 閱讀劉亮程《向着一朵花微笑》,寫一篇讀後感。提示:文章向我們昭示了一種生活態度。聯繫我們的實際,聯繫許多人在逆境中成長的實際,會有許多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