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品三國》讀後感500字

讀後感2.14W

讀完一本名著以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品三國》讀後感500字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品三國》讀後感500字

《品三國》讀後感500字 1

在中國四大名著裏,我一向覺得三國寫的最好,也對它最感興趣。其中人物的情感變化以及事件和戰爭都是其他3大名著不可比擬的。

易中天因爲《百家講壇》而一炮走紅。的確,他講的三國很好,其中也夾雜着現代幽默。之前我看過《百家講壇》其他歷史部分,有些很生硬,像普通的講課。而易中天的講評更像是評書。

《易中天品三國》還原了真實的曹操,替周瑜辯誣,正說諸葛亮,重評司馬懿。與人們眼中《三國演義》里人物形象有些許差別。有些人是英雄,但文學把他們污衊了。例如曹操,周瑜。《易中天品三國》採用的是各位歷史學家和歷史上的資料,還了“奸臣”一個清白,也寫出了蜀國大將的許多文學沒寫出的錯誤。比如,書中寫到:

事實上,歷史上的周瑜氣量是十分大的',《三國志》對他的評價是“性度恢廓”,就是氣量大,品質好;當時的人對他的評價也十分高,劉備說他“器量頗大”;蔣幹說他“雅量高致”。所以他不可能因爲妒忌別人而被氣死。

《易中天品三國》中幽默元素大概也是易中天成名的元素之一。例如:

當時諸葛亮手上已經沒有兵了,只好把城門,四個城門全部開啟,派了20個老兵在門口掃地,諸葛亮自我搬了一張琴,焚了一爐香,帶了兩個小孩子,坐在城樓之上唱卡拉OK。

但保守派的人大概對這種評論很反感。但總之電視前和讀者中的保守派是佔少數的。

《品三國》讀後感500字 2

《品三國》是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先生所著的一本談論三國的書籍。《品三國》是由易中天教授利用許多歷史所著,如:《三國演義》,《三國志》等。並結合自己的思想與結論,完成了這本議論三國的鉅著。《品三國》分爲幾十集,每一集都講述着不同的故事,任務。而且易中天教授的語言風趣幽默,一針見血,讓讀者很容易就能瞭解到讀者想表達的思想與意思。

讀《品三國》讓我瞭解到了當年那個英雄輩的時代,那段歷史。在《品三國》中,把每一個三國中的重要任人物都講到了。比如:曹操,劉備,孫權,關羽等人物都刻畫得細緻入微,栩栩如生,把三國人物活靈活現地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從人物的性格,外貌,品行,談吐,智謀等方面把人物分析得很透徹,讓讀者體味到當時三國人物的優雅,風趣,重情重義的品質。讓我感受到當時三國英雄的豪邁,有情有義,堅持不懈的優秀品德。我覺得我應該向三國人物學習,做一個有勇有謀,重情重義的好人。

《品三國》中還有許多著名事蹟,如:“青梅煮酒”,“三顧茅廬”,“完璧歸趙”等,讓我瞭解到三國時期的各種引人注目的事件,並且還加有易中天教授的獨特的眼光與評論。讓我們更好地體會到疑雲籠罩的三國,所以讀《品三國》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面,明白做人道理。

《品三國》讀後感500字 3

在我的記憶中,似乎曹操在歷史上飾演的一直都是反面角色,一直都是一位奸臣。但自從我聽了廈門大學教授易中天爲我們講解了“三國”以後,我才發現“曹操是奸臣”是對歷史的一種誤解,一種偏見,或許是因爲《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尊劉(劉備)”的,所以人們在讀了《三國演義》之後,纔會認爲曹操是奸臣,但是易中天教授用很公正的態度把曹操放到三國這一歷史背景中去品讀。

在易中天教授的口中,曹操不是“奸臣”,而是“奸雄”而且是“可愛的奸雄”是一代“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曹操是一位心胸很寬廣的人,而且是足智多謀,英勇善戰,他並不比諸葛亮差,應該說諸葛亮在他之下,因爲曹操既是一名文臣,也是一名武將。而諸葛亮呢?僅僅是一個軍士罷了。

曹操只會笑不會哭的,在任何時候,即使是在他戰敗時,或是在即將戰死時,他也只會笑。他也很注重人才,好的人才他都不會放過的,因爲他不記前嫌,即使是敵人的手下,即使是曾經背叛過他的人,只要是能人,才人那他一定會好好重用他的。因此,曹操的軍營裏是一個人才倍出的地方,不僅曹操是個人才,就連他的手下都是能文能武的人。

在聽完易中天的講課後,我覺得他的評論是正確的。曹操是一位“奸雄”,一位“可愛的奸雄”。是他爲三國的歷史增添了光輝。

標籤:讀後感 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