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讀後感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讀後感2.88W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爲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讀後感

衝着這本書的排行版與名字好奇心,開啓了學習之旅。粗略看完一遍後對於心理諮詢具體的點位與其中交流的互動依舊不是很清晰,於是拿起筆展開二度閱讀。同比這一次閱讀的更深入些。

心理諮詢,在世俗角度或以往認知裏,彷彿它就像一個疾病,做心理諮詢的人都有毛病。那是一個很深的認知誤區,就如抑鬱與抑鬱症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內容。一個是狀態一個是病症。天會下雨也會陽光,月有圓也有缺,都是不同的狀態。國外心理諮詢是很普及的活動,彷彿就像社區服務點一般。而國內往往有點“談虎色變”,當然目前認知與接受度也在不斷提升,倒是可喜。但當前青少年自殺率,厭學率等系列數據表明,單認知提升已遠遠不足,甚至專業性貼入社會各通道,有點迫在眉急,尤其是“祖國的花朵”。

諮詢的過程,並非我們平常以爲的,說教傳授,更多的是引領來訪者不斷進行自我探尋,自我反觀覺察,讓來訪者自己生長出力量。所以一切的諮詢前提必須是從來訪者自願開始。

一個人的年齡分爲生理年例與心理年齡,可能他有很好的學歷工作能力等等,但也可能擁有一個很小的心理年齡。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常有3種模式的`心理狀態,即將:父母型狀態(扮演指責批評權勢等),成人狀態(理性客觀地分析處事),兒童型狀態(弱小受傷無助等)。

一個人的童年心理軌跡往往決定了後面整個人生對待人事物的相處模式或者是總基調,就如一開始種下的因,在後面的一切都是結的果。而且大多是不太滋味好的果。而要破這個原有軌跡,意味着改變,改變意味着痛苦,而且可能是一段漫長的改變過程。

情緒的力量與作用遠比學習一門技術知識更關鍵,因爲它是內在的力量。就如當下很多優秀的人可總覺得過不好一生。因爲內在生命核心力不足。所以覺察內心世界,觀察每一個情緒背後的需求是十分重要且有實際意義的。學習成爲“我是我的觀察者”,觀察每一個起心動念。

萬物皆有裂縫,那是光之來處。

願我們都成長爲一道光,

照亮自己也溫暖他人。

安。願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