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體裁作文 > 材料

敬老助老個人模範事蹟材料

材料1.66W

事蹟材料是指黨政軍機關爲了弘揚正氣,表彰先進,推動工作,對本單位具有突出事蹟的集體和個人整理出的文字宣傳材料,屬於事務公文。小編整理了相關的範文,歡迎欣賞與借鑑。

  敬老助老個人模範事蹟材料【篇一】

敬老愛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百善孝爲先”是我們文化傳統中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古有二十四孝,今天,好人就在身邊。袁玉龍同志,就是我們身邊敬老愛老的楷模。

袁玉龍,女,1968年9月出生,1988年12月參加工作,大學學歷,現在xx市國稅局第一稅源管理局四科從事納稅評估和稅源監控工作,家有年事已高且生活不能自理的老母親。袁玉龍敬老愛老的感人事蹟就從善待自己的母親開始。

一、爲母求醫,鍥而不捨

袁玉龍的老母親身患多種慢性病,前年又不幸患上了因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而導致的一種較罕見的面板病,一旦發病,即全身多處面板感染破損,痛苦不堪。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爲給母親治病,袁玉龍跑遍了市裏各大醫院,好不容易打聽到上海華山醫院的一位專家的治療方法可能有效,立刻趕往上海,託人找專家、排長隊掛號、預約 ,幾經周折才讓老太太得以在上海住院治療。

由於是全身性的面板病,病情相當複雜,經過多次住院治療,卻一直未能痊癒,老太太出院後仍然臥牀,生活不能自理。袁玉龍鍥而不捨,總結以往看病經驗,自己在家裏堅持爲母親治療。每天以醫院病房的標準打掃衛生,始終保持房間通風;不少於三次用米醋薰房間消毒;給母親清洗全身,在患處上藥防止面板感染。袁玉龍力氣小,每到給母親翻身塗藥時,都要使出全身力氣,累的腰痠背痛。

去年冬天,老太太又患流感住院。由於老年人抵抗力差,服藥一星期後仍時有高燒。看到虛弱痛苦的母親,袁玉龍焦急萬分,一邊請來醫生上門爲老人掛鹽水,一邊輔以中藥爲她調理。歷經大半個月的配藥、送藥、熬藥、喂藥,老太太的病情才終於有了好轉。

二、照料母親,無怨無悔

俗話說久病牀頭無孝子。常年照顧一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然而幾年來袁玉龍同志對生病的老母親只有關心和惦記,從來沒有半點怨言。她一天的忙碌,從早上爲母親梳頭、刷牙、洗臉開始,上班前準備好一天要服用的藥,晚上下班後爲母親家料理家務,給老太太打水泡腳、塗藥,一直到鋪好牀才放心回去。有一次,老太太突然覺得不舒服,剛剛扶到衛生間門口就忍不住上吐下瀉,身上、地上弄得全是污穢,袁玉龍顧不了氣味難聞,趕緊動手幫母親脫換清洗,最短時間內把母親收拾乾淨、伺候上牀,並且端水喂藥,徹夜陪護。平日裏,袁玉龍留意氣候變化,時刻記掛着母親。夏天,氣候炎熱蚊子多,袁玉龍爲老母親準備了微風扇和吊扇,裝上蚊帳,晚上爲母親開啟電蚊燈,等她熟睡後,關掉開關才悄悄離開。天剛一轉冷,就把老人的毛衣棉衣準備好。到了冬天,就每天爲母親準備好兩個熱水袋,用毛巾裹好以免燙傷。一年四季,寒來暑往,風雨無阻。由於袁玉龍的悉心照料,長期臥牀的老母親從未生過褥瘡,被鄰里傳爲佳話。

三、關心母親,體貼入微

俗話說“母女連心”,這句話用來體現袁玉龍對母親的關愛,是最恰當不過了。在生活上,平日裏只要母親想吃點什麼,不管多遠的地方,袁玉龍都會抽空去買。有一次老太太想起利民路有家炒貨店的炒米好吃,第二天袁玉龍就往返坐公交車一個多小時找到那家店,買回了母親愛吃的炒米,還有一天晚上,母親說想吃獼猴桃,袁玉龍當晚就讓丈夫去超市買回來,用湯匙刮成泥狀餵給她吃。在精神上,袁玉龍擔心常年臥牀的母親寂寞,就買來許多母親愛聽黃梅戲碟片,把母親舒舒服服安頓在牀上看戲再去工作。袁玉龍關心母親,真正做到了想母親之所想。

四、厄運降臨,勇挑重擔

照顧長期臥牀生病的母親,這種精神上和體力上的雙重壓力,有時使袁玉龍同志瀕臨崩潰,幸虧有了愛人的幫忙才得以應付。然而,屋漏偏逢連陰雨,2012年十月袁玉龍的丈夫突發腦梗塞住進了醫院,這對於本來就比較困難的生活就好比是雪上加霜。剛聽到這個消息時,對於正在緊張工作的袁玉龍來說猶如晴空霹靂!她強奈住疼痛的心,強迫自己冷靜冷靜再冷靜!一遍一遍告訴自己:生活中沒有邁不過去的坎,既然這些事發生了,除了積極面對,迎難而上,別無他路。從此,袁玉龍就更沒有片刻休息的時間。每天下班,安排好家裏的孩子和醫院裏的丈夫後,就得匆匆趕到母親那裏,三頭牽掛奔忙,再苦、再累都隱忍堅持。

對袁玉龍同志的處境,科裏的領導和同事都給予了理解同情和幫助,這給了她極大的精神鼓勵,使她更有勇氣面對困難。去年單位安排人員到無爲縣企業進行納稅評估,科長征求袁玉龍的意見,袁玉龍當即表示:科裏對自己已經很照顧了,現在工作多人手少,再不能因自己的家庭困難拖科裏的後腿。她匆匆安排好母親丈夫孩子後,就立刻和大家一起趕赴無爲。

去年第二次風險應對評估,同組的主評因工作需要,被局裏臨時抽調參加三縣電力行業評估,袁玉龍當時是輔評,但爲了按時完成評估任務,她主動和其他同志一起承擔了主評的任務。每天安排完家裏就匆忙趕到辦公室,分析指標,查找資料,有時一整天都顧不上喝一口水。本篇文章來自資料管理下載。終於趕在市局規定的時間內完成評估工作流的操作流程,調減該戶企業所得稅虧損1784萬餘元。當年年底,袁玉龍又被抽取參加省局能手競賽考試,她認真複習,積極準備,考試過程中認真答題直到考試時間結束才離開考場,雖然沒能取得能手名次,但她在考場認真答題的嚴謹態度卻得到在場的領導和同志們的一致讚譽。

平凡之中見偉大。敬老愛老,其實就是在老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及時伸出一隻溫暖的手;在老人需要傾訴的時候,靜靜地在身邊聽他們嘮叨;在老人需要關心的時候,爲人子女的一句親切問候,一次端茶遞水、一點力所能及的行動。袁玉龍用她最爲善良質樸的行動,爲我們展現出中華兒女最崇高的美德。

我國已開始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關愛老人,讓他們度過幸福、美滿、安詳、健康的晚年,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誌,是中華民族和諧發展的強音。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獻出全部的愛心與孝心,弘揚尊老敬老的優良傳統,爲老年人安度晚年創造良好的條件,讓世界處處陽光燦爛,愛心閃爍!

  敬老助老個人模範事蹟材料【篇二】

吳作鋒,腰坪鄉段家灣村一個普通的農民。默默無聞,但是在段家灣提起他,村民都說是個孝敬老人的好模範。他的父母已經七十多歲了,由於地方風溼病,二老腿腳行動不便,於是他就一直守護在二老身邊,孝敬二老。他們家兄弟三人,大哥在縣城,二哥在省城,本來他也能去外面的世界,過更好的生活,可是因爲二老舍不得這老後川,於是他也陪着二老守在了這個山清水秀,人傑地靈的小村莊。

都說久病牀前無孝子,可是在吳作鋒這裏這句話卻不是這樣,在他的心裏也不是這樣。他總說老人把他們拉扯這麼大很不容易,他是老小,哥哥姐姐們都忙,他要好好照顧老人,給老人在村裏撐起門戶。二老的風溼病是讓他最操心的,爲了能讓二老過的舒服點,他利用自己學過的中醫泡製了洗腳洗腿的藥水,爲老人洗腳擦腿,只爲了老人不再受到疼痛的折磨,只要聽說哪裏有治療風溼的藥或者醫生,他總要帶着二老去試試。他的孝心可以說是人盡皆知,都誇作鋒是個孝子。

所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他不但孝親,對村裏的老人也是敬愛有加。他遇見村上上了年紀的人總會上前去打個招呼,是禮貌也是給父母撐起了面子,都說老吳家有個好兒子,遇到村裏老人有個什麼事,他也總是熱心的去幫忙。平常有閒暇時間,他也喜歡和老人拉拉家常,發上一鍋煙,泡上一壺茶,讓父母和村裏的老人打打麻將,老人們排解了孤單,也找到了樂趣。哥哥姐姐雖然常不在村裏,可是物質上卻很照顧二老,家裏過年過節東西多的時候,他總忘不了給鄰居幾個年紀大的人也送上一點。

吳作鋒,他不過一個普通農民,卻在踐行着中華自古以來的孝親敬老的傳統美德,他雖然比不上古人扇枕溫衾,行佣供母,卻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踐行着中華美德。他放棄了去外面世界的機會,他讓妻兒去了縣城生活,自己卻留在了農村,種幾畝薄田,更多的是敬心侍奉老人,讓老人安度晚年。

光陰有限情無限,孝親敬老是美德,他是這樣做的,也在用他的德行感化周圍的人。在父母年邁的時候,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是本分更是一種美德,我們每個人都應當在父母有生之年多給父母一點關愛,一點守護。這樣我們這個社會纔會更美好,更和諧。

  敬老助老個人模範事蹟材料【篇三】

誰說久病牀前無孝子,黃建國十幾年如一日爲癱瘓在牀的父親盡孝的事蹟在方圓十幾裏,婦孺皆知,傳爲美談。四十多歲的黃建國,憨厚朴實、就像黃土高原上一杯黃土,一位普普通通的社區肄業人員,黑黑的面頰印記着他飽經風霜的艱辛人生歷程。

父親黃自芳,現年83歲,在1949年的臨汾戰役中擔當狙擊手時,多處負傷,並且右腿被截肢。家裏姊妹八個,加上父母一個十口人的大家庭,別說那時,就條件好也難養活全家。母親辛苦養家,那個年月裏我不敢奢望家裏供我上學,只讀了初中就輟學回家幹活,幫着母親維持家計。幾年後他也跟同村的一個姑娘結婚了,眼看着弟弟妹妹一天天懂事了,他也有了自己的兒子。

可是時間是無情的,1999年常年哮喘的母親張桂香也積勞成疾病倒了。無情的病魔在蠶食着乾瘦的身軀,每天只能靠流食來維持生命,雖說姊妹們多,但是都有自己的生計,生活緊吧吧的,父親年歲大了他就經常給母親餵食,看來簡單的事情,做起來卻很不順手,一不注意就嗆着了,時常噴我一臉。瞪怒的雙眼在提示他的不滿。我只有一勺一勺慢慢 - 8 -

的喂,儘量慢點。這時他卻更像個孩子。兩個月後她悄悄的離開了人間,終年七十一歲。

真是屋漏又遭連陰雨,2014年,傷殘的父親又換上了腦血栓,雖然一直積極在159醫院治療,可是天不佑人,黃自芳老人的病情並沒有好轉,2014年開始喪失了意識。全身癱瘓!說的難聽點就是植物人。面對如此困境,黃建國沒有倒下去,他倔強地支撐着這個搖搖欲墜的家庭。而更令人感動的是他盡心竭力,無微不至,以自己的行動,照顧父母,傾注了全部的愛,寫下了一個字“孝”,受到人們的稱讚。也許是家貧出孝子的緣故、也許是養老敬老的美德已成爲他的一種本能。自從生活日程式表上又添了新的事項內容,每天早晚爲父親脫衣穿衣,整理被褥,端屎倒尿,擦身洗衣,飲水餵飯,儘管家裏貧困,還總要設法給父親調劑好吃一點、易消化一點的。每天要爲父親翻幾次身,曬一會太陽,不管外出回家,總要先向父親問安,身體是否舒服,是否有事,每逢趕集上會,從來未忘記爲父親買一點好吃的,而自己的孩子從未有過這樣的.待遇。鄰居中有一位老人羨慕地說:“別說我不愁吃穿,孩子們都在外地工作,可我那比得上人家,有個三災苦難、生瘡害病,誰知道啊!”,黃建國說“咱家窮,沒什麼好的物質條件,只能是儘自己的一片孝心,能在老人身上積一點德,積一點善,就心滿意足了”,他無華麗的語言,閃爍着大德大善的光華,十多年堅持不懈,

幾千個日日夜夜,濃縮了幾千年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人老心還小,尤其是越過古稀之年的老人,父親黃自芳犯病初期常常表現出兒童的某些特點,挑剔,易怒,不聽話,愛耍孩子脾氣,有時嫌飯食不合口味,有時抱怨照顧不周,有時心事窩在肚子裏不說讓你猜,一不如意,就愛發脾氣。每遇到這種情形,黃建國從不嫌棄,總是笑着向父親解釋、認錯。一次,父親嫌飯遲了,就亂摔東西,罵家裏人不孝敬,把妻子端來的飯一下條翻,飯潑了一炕,可黃建國一點也不惱火,夫妻倆陪着笑臉向父親承認自己侍候不周到,請父親原諒,再做好飯哄父親吃。現在老人沒有意識,總是撒屢潑尿,而黃建國總是默默忍受,從無一句怨言。他說:“父親從小撫養我成人也不容易,我要拿出對孩子那樣的愛回報他”是的,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呢?可有誰又能像愛自己孩子那樣愛自己的老人呢?黃建國做到了,他就是我們的楷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黃建國還經常教育自己的妻子兒女孝敬老人,他常說,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你對老人不孝敬,當你老的時候誰會孝敬你呢?“羊有詭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禽畜都懂這樣的道理,都能做得到,何況人呢?他的妻子每天爲老人梳頭、洗腳、端水送飯,家裏有點好吃的總要留給父親吃,每頓飯總要親自端來讓父親先吃,黃建國不在家的時候,老人就由她來侍候,老人怕孤獨,她就常和老人聊天,左鄰右

舍,家長裏短,誰家發生什麼事,誰家婚娶出嫁,組裏發生什麼事,她都要向父親說,孩子放學回家總要圍在爺爺身邊逗爺爺開心,講個笑話,扮個鬼臉,看着圍在身邊的孫子,爺爺常常笑得合不攏嘴……知親恩,善待兒女;求子順,孝奉雙親。在父母的影響證,孩子們常常爲爺爺端水遞飯,端屢倒尿,洗衣洗腳,孩子們從小就懂得了孝敬老人是一種美德,養成了自覺孝敬老人的習慣。

2014年7月29日晚8:00,電閃雷鳴,風雨交加,父親想吃葡萄,黃自芳冒雨給父親買水果,就在這時,坐在輪椅上的父親突然口水直流,癱坐在輪椅上不省人事,“不好”。她媳婦急忙把父親抱在牀上,隨後衝出房門,深一腳,淺一腳地往組裏找人叫車。當時自己心急如焚,出門忘帶雨具,路上幾次摔倒,又幾次爬起,淚水夾帶着雨水,雨水夾着血水流淌着,多年的積慮也在這一刻暴發,她肆無忌憚地發泄自己的鬱悶,不顧一切地向村中跑去……,在村民的幫助下,母親被及時送到了醫院,再一次得救了。她的這顆懸着的心才慢慢地平靜下來,定定神,看看醫院牆上的掛鐘,已是晚上10點多了,身上的摔傷隱隱作痛。這時,她無意間向走廊的遠端望去,看到兒子慌慌張張哭泣向這邊跑來:“怎麼,你來幹什麼?爸爸幹啥?爲什麼還沒來?”她不敢往下想,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怕啥來啥,黃建國在來的路上,不慎被摩托車摔倒,腿部受傷,右手腕骨折。可是瞭解到對方家庭困難,善良的黃自芳默默的自己承受了這一切。現在家庭依靠父親的傷殘軍人補助艱難度日,老街辦事處民政所長翟永顯經常視老人爲父母、視民政對象爲兄弟姐妹、視孤苦無丁的孩子爲兒女,用唯他獨有的一份俠骨柔腸,詮釋着他的深深民政情懷。他經常爲黃家送去溫暖、送去親情、送去禮物,但是黃自芳就是這樣一個人,從來不給別人添麻煩,翟助理問他有何困難時,他總是憨笑着說沒啥,2014年,終於在翟助理6年的勸說下,添了一份低保申請表。

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就是這樣的一個家庭,雖然他們生活艱苦些,可家中常常充滿着歡樂的氣氛,誰說他們不富有呢?如果要說他們的物質物質生活,他們並不富裕,可他們的精神生活卻是那樣的充裕,這是用金錢買不到的,這纔是真正的富有。

尊老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黃建國那樣,那麼和諧社會的構建必將計日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