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劉長卿

劉長卿《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閱讀答案

劉長卿1.45W

劉長卿創作的《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集中反映了安史之亂給國家和人們帶來的苦難,寄寓着詩人憂國憂民的深沉感慨。

劉長卿《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閱讀答案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劉長卿

逢君穆陵路, 匹馬向桑乾。

楚國蒼山古, 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戰後, 耆舊幾家殘。

處處蓬蒿遍, 歸人掩淚看。

【注】①穆陵關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漁陽郡治在今河北薊縣。劉長卿曾任淮西鄂嶽轉運留後等職,活動於湖南、湖北,這首詩當作於此時。當時安史之亂雖已 平定,但朝政腐敗,叛軍盤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一片凋敝景象。②桑乾,即桑乾河,流經河北。③楚國,即指穆陵關所在地區,並以概指江南。④幽州,即漁 陽,安史之亂即發源於此,也以概指北方。

(1)“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是千古流傳的名句,請簡要賞析其表現手法。(4分)

(2)這首詩流露出詩人哪些複雜的情感?試簡要概括。(3分)

參考答案

(1)此聯用了對比(或虛實結合)的手法。(1分)“蒼山古”是眼前之景,謂江南總算青山依舊,形勢還好;“白日寒”是遙想之景,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慘處境。(2分)對比鮮明,含蘊豐富,寄託着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感慨。(1分)

(2)對行客一路行程的擔心;對北方人民悲慘處境的同情;對國家命運的深深擔憂。(每點1分)

1.頷聯被稱爲千古流傳的名句,請從語言和手法角度賞析。(5分)

2.全詩流露出詩人哪些情感?請簡要概括分析(6分)

參考答案

1、第二聯:“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

從手法上看:運用起興手法,看到眼前楚地,總算青山依舊,形勢還好,聯想到幽州氣候寒冷,更昭示北方人民的悲慘處境,含蘊豐富,令人意會不盡。(虛實、對比,雙關酌情給分2分)

從語言上看:精煉,概括性強,形象鮮明(1分),一個“變”字,概括出詩人所有感覺;給人真實形象之感;(1分)它令人不語而輩,不寒而慄,也許正由於此,它才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1分)(其他解釋語言的答案,言之有理也可以)

2、(1)替行客擔心。首聯寫路遇歸客,次聯借山水、時令,含蓄深沉地勾勒出南北形勢,暗示他此行前景,經過長期戰亂,城郭池隍破壞,土著大族凋殘,到處是廢墟,長滿荒草,使回鄉的人悲傷流淚,不忍目睹,痛心的寬慰,懇切的開導。

(2)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感慨。“城池百戰後,耆舊幾家殘”對百姓身處戰亂之地的'痛惜。

(3)對安史之亂充滿了憎恨的情感,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朝政腐敗,國力衰弱,藩鎮割據,軍閥囂張,人民慘遭重重盤剝,特別是安史叛軍盤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滿目瘡痍,一片凋敝景象。劉長卿對此十分了解,深爲憂慮。(每點2分)

拓展閱讀:劉長卿《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鑑賞

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

劉長卿

逢君穆陵路, 匹馬向桑乾。

楚國蒼山古, 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戰後, 耆舊幾家殘。

處處蓬蒿遍, 歸人掩淚看。

劉長卿《穆陵關北逢人歸漁陽》鑑賞

穆陵關在今湖北麻城北面,漁陽郡治在今天津市薊縣。唐代宗大曆五、六年間(770—771),劉長卿曾任轉運使判官、淮西鄂嶽轉運留後等職,活動於湖南、湖北。詩當作於此時。

當時,安史之亂雖已平定,但朝政腐敗,國力衰弱,藩鎮割據,軍閥囂張,人民慘遭重重盤剝,特別是安史叛軍盤踞多年的北方各地,更是滿目瘡痍,一片凋敝景象。劉長卿對此十分了解,深爲憂慮。因此當他在穆陵關北,陌路遇到一位急切北返漁陽的行客,不禁悲慨萬分地把滿腹憂慮告訴了這位歸鄉客,忠厚坦誠,語極沉鬱。

首聯寫相逢地點和行客去向。“桑乾”即桑乾河,今永定河,源出山西,流經河北,此指行客家在漁陽。關隘相逢,彼此都是過客,初不相識。詩人見歸鄉客單身匹馬北去,便料想他流落江南已久,急切盼望早日回家和親人團聚。然而等待着他的又將是什麼呢?次聯借山水時令,含蓄深沉地勾勒南北形勢,暗示他此行前景,爲國家憂傷,替行客擔心。“楚國”即指穆陵關所在地區,並以概指江南。“幽州”即漁陽,也以概指北方。“蒼山古”是即目,“白日寒”是遙想,兩兩相對,寄慨深長。其具體含意,歷來理解不一。或說“蒼山古”謂青山依舊,而人事全非,則江南形勢也不堪設想;或說“蒼山古”謂江南總算青山依舊,形勢還好,有勸他留下不歸的意味。二說皆可通。“幽州白日寒”,不僅說北方氣候寒冷,更暗示北方人民的悲慘處境。這二句,詩人運用比興手法,含蘊豐富,令人意會不盡。接着,詩人又用賦筆作直接描寫。經過長期戰亂,城郭池隍破壞,土著大族凋殘,到處是廢墟,長滿荒草,使回鄉的人悲傷流淚,不忍目睹。顯然,三、四聯的描述,充實了次聯的興寄,以預誡北歸行客,更令人深思。

這是一篇痛心的寬慰語,懇切的開導話,寄託着詩人憂國憂民的無限感慨。手法以賦爲主而兼用比興,語言樸實而飽含感情。尤其是第二聯:“楚國蒼山古,幽州白日寒”,不唯形象鮮明,語言精煉,概括性強,而且承上啓下,擴大境界,加深詩意,是全篇的關鍵和警策。它令人不語而悲,不寒而慄,印象深刻,感慨萬端。也許正由於此,它才成爲千古流傳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