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唐代詩人 > 白居易

《夜入瞿塘峽》白居易唐詩鑑賞

白居易2.25W

相信大家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應該都接觸過古詩詞鑑賞吧,那麼怎麼去鑑賞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夜入瞿塘峽》白居易唐詩鑑賞,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夜入瞿塘峽》白居易唐詩鑑賞

《夜入瞿塘峽》白居易唐詩鑑賞 1

夜入瞿唐峽

瞿唐天下險,夜上信難哉!

岸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

逆風驚浪起,拔稔暗船來。

欲識愁多少,高於灩澦堆。

【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元和十四年(819年)白居易自江州司馬調任忠州刺史,三月經過瞿唐峽(即瞿塘峽)時所作。

【賞析】

大凡詩詞抒情狀物,或含蓄,或直率。含蓄的結同耐人回味。但當詩人感情非常激動時,就會噴薄而出,一瀉無餘,不會再用含蓄手法了。白居易的這首詩,描述瞿塘之險與抒發內心的哀愁,都是開門見山直抒胸臆,堪稱爲典型的風格直率的作品。

重慶奉節至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兩岸,重巖疊嶂,有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瞿塘峽是其中最險要者。《太平寰宇記·夔州》:“瞿塘峽在州東一里,古西陵峽也。連岸千丈,奔流電激,舟人爲之恐懼。”如此危險的地方,晚上行走艱險程度可想而知。因而此詩首二句直率地感嘆道:“瞿塘天下險,夜上信難哉!”從詩人那沉重的感嘆中,讀者也會受到感染,想像那令人膽戰心驚的旅行,爲航行的小舟擔憂。

三、四句“岸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十分形象地揭示瞿塘峽的奇險。因爲水流夾在兩山中間,從舟中向上望去,兩岸如屏風合在一起,偌大的天空僅能看到一條白練,一“開”一“合”,兩個動詞用得極其精警、傳神。《水經注·江水》載:“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時分,不見曦月。”足見詩人所言不虛。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性命在此被無情的江水吞噬。因此過往行人有“船不發聲,饗薦神廟”的迷信習俗。此時的詩人奔波於貶官的途中,政治抱負遠未施展,心中本有無限的愁緒,又遇到如此險要的鬼門關,身涉險途,又遇逆風驚浪,前途命運實在難以預卜,所以詩的最後,發出了“欲識愁多少,高於灩澦堆”的感慨。因景生情,恰切地反映出詩人特定環境下的特定心情。

比喻新穎也是這首小詩的一個特點。以屏風、匹練喻山峽之險狹,已頗警拔,而詩人更即景設譬,以灩澦堆之高,喻自己愁緒之多,真可謂妙手天成。前人喻愁,多用水。如李煜:“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白居易卻能匠心獨運,跳出窠臼,創造出喻愁的嶄新意象。

《夜入瞿塘峽》白居易唐詩鑑賞 2

白居易

瞿塘天下險,夜上信難哉!

崖似雙屏合,天如匹練開。

逆風驚浪起,拔稔暗船來。

欲識愁多少,高於灩澦堆。

瞿塘峽西起四川奉節白帝,東至巫山大寧河口,其間白帝至大溪八公里河谷,兩岸皆懸崖峭壁,山勢峻險,江面最窄處僅百餘米,江流如矢,馳雷奔電。西入峽口江心處有巨石突兀,湍流撲石,白浪分崩,此石就是灩澦堆(1958年爲疏浚航道將其炸燬),爲長江三峽著名險灘。

唐憲宗元和十三年(818)十二月,白居易由江州司馬調忠州(今四川忠縣)刺史,次年(819)春,乘舟自江州溯長江而上,赴忠州任所,中經三峽,寫下了《夜入瞿塘峽》這首律詩。

詩起首先直呼一個“險”字出來,緊跟着又遞上一個“難”字,入手就抓住了描寫對象的兩個最突出的特點。瞿塘天下之險,白天裏順水而下已非易事,何況是黑夜裏行船,更何況是逆水而上呢?首聯的“險”“難”二字,統領全,以下依次展開。

頷聯寫景,是“險”字的展開。那刀劈斧斬般的懸崖,如同兩面對立的石屏,正向內合攏來,給人一種山體的、巨大的壓迫感。而石屏合到什麼程度了呢?從江面向上望去,只見一條窄窄的天空,恰似展開的長匹白絹,逶迤曲折。

頸聯寫行船的情況,是“難”字的展開。夜風順峽谷呼嘯而來,催動白浪疾奔, 縴夫們拉着竹子絞成的纜索(即稔niàn), 體會着長江的力量,在沉重的黑夜裏逆水行船,其難可以想見。

尾聯抒情,收住全。將要出峽口時,詩人忽然看見了灩澦堆,由於是枯水期,水位降低,它高高地聳立在江心。詩人不由得想起自己由於寫詩揭露權貴,得罪了當權者,政治上倍受打擊,屢遭貶斥的.經歷,聯想起這仕途的“險”與宦遊的“難”,他感慨了,那累積起的憂愁,怎能不比灩澦堆更高呢?詩人把瞿塘峽的“險”與行船的“難”,更進一步推廣到人生中,賦予那“險”與“難” 以更深刻的社會的內涵,爲全詩找到了牢固的落腳點。

這首詩在“險”與“難”上作文章,章法嚴謹而又體勢奔蕩,詩的結構的一絲不苟和詩人情感的水流雲走,巧妙地結合在了一起,使讀者從瞿塘峽的“險”與“難”中,讀出峽外人世間的“險”與“難”,難道不足以震懾人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