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蘇軾

關於蘇軾的週記10篇

蘇軾5.76K

關於蘇軾週記1

偶染一朵梅,便覺得身處漫漫龍海;偶沾一枚露,便覺得腳踏浩浩巨浪;偶遇一個人,便覺得他會爲我奏一曲曠世的高山流水,爲我低絮蝶翼飛舞般的話語,讓我沉醉在香甜的夢中。而就在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進了蘇軾。 一 蘇軾,這宛若芝蘭的男子,悠悠地從大江東去的暗潮中走出。足邊簇擁着盛世蒼白的繁花。

關於蘇軾的週記10篇

隨之,一層濃濃的霧氣包裹了我的思緒,遮住了我的眼眸,讓我讀不清他略有蒼白的面容。陽光滴在他盛雪的衣上,泛出耀眼的光芒。他低吟着,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他輕嘆着,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走進蘇軾,走進他快意恩愁的世界。 二 蘇軾,猶如今宵有酒今宵醉的過路,總是把酒臨風,指問蒼穹,匆匆地嗅着酒香,匆匆地用睏意渲染處茫茫長路。溼淋淋的空氣中回味無窮無盡的芳香,然後我聽見,人有悲歡離合;我聽見,月有陰晴圓缺。

夢中是他明媚的微笑,眼中是他潔白的裘衣。走進蘇軾,走進他靈動傷情的世界。 三 蘇軾,好似憩息在潺潺月色之下的孤鴻。他脣邊的笑紋如同三千弱水盪漾開去,深重地刻在了唐宋八大家的年譜裏。如水的明月,斑駁的樹影。交織的是他心有不甘,胸懷憤懣的心情。雖是閒人心不閒,身處江湖仍憂君。走進蘇軾,走進他失意雄誇的世界。 走進蘇軾,走進他豪邁,柔情而又惆悵的世界。

關於蘇軾的週記2

當盛唐消逝,成爲歷史,當那些才華四溢的風流人物成爲歷史,本以爲之後的歲月裏會變的不堪回首。不過還好有了蘇軾來彌補。

愛情

古代,一個男尊女卑的時代,何來愛情?父母之命,媒妁之約就是愛,門當戶對就是愛,兩小無猜,親上加親就是愛。人類偉大的感情就這樣被壓制。

然而壓不住蘇軾。

花褪殘紅之時,燕子雙飛之際。蘇軾去尋找心中的愛。“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牆裏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裏佳人笑。”徘徊在高牆之外,那邊鞦韆的吱呀聲合着輕盈的笑聲激起了心中的漣漪。等待着,希望可以重逢。然而“多情卻被無情惱”。笑聲漸息,只留下多情的長嘆。

數十年後,頭髮由黑到白,多情的心變成了獨鍾。可是隻有“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的悲傷。愛情找到了,卻那麼短。十年的生死,時間,空間發生了鉅變,無法改變愛。在孤墳前駐足,想着再見面時的情景“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一切都無法改變了,你在裏頭,我在外頭,我們還能見面嗎?

也許是上天的憐憫。一夜幽夢實現了他的願望。然而卻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十年的孤寂和思念在相逢的那一刻也只有淚能表達。

人生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道出了自己的願望。面對明月,舉起一杯濁酒。人生似乎太艱辛了,於是想乘風而去,可是飛出又有合用?正是少年何不幹一番大事?況且可以“起舞弄清影”,人間也可做天堂。於是他決定:要改變世事!

他成功的站到了高臺上。可是那是很危險的,衆人嫉妒他,排擠他。“烏臺詩案”之荒唐將他擠出了都市。“誰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在殘月下漫步,孤獨又誰知?“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在官場上行走,仇恨又有誰知?也許只有這輪殘月吧。一張張邪惡的笑臉在他四處漂浮,那些無恥小人以爲可以將他打敗。可是沒有,“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是他唯一的態度,即使無處可依,我還有自己,還有我的脊樑可以支撐。世道扭曲又如何?孤獨一生又如何?“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淡淡的一笑,接住了所有的打擊。我不會改變,我會成功的。回首過去,他看清了“也無風雨也無晴”世上浮榮本是虛無,世上艱辛本是虛無。我一定可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只是如今小人當道,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只需努力,我終會“左牽黃,右擎蒼,遣馮唐!”

可是上天似乎是嫉妒他。他始終無法實現願望。終於他老了。本以爲他會放棄。可是當他蹣跚在蘭溪旁,望着自己弓形的身軀依舊喊道:“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髮唱黃雞!”老了又何妨?我還可以率領千騎捲過平崗!

我讀蘇軾,讀出了那份執着,那份堅強,那份自信,那份樂觀!

關於蘇軾的週記3

一代文豪蘇軾,字子瞻,號東坡,他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爲人所熟知。其詩詞歌賦,水平之高,數量之多,在中國古代文壇上都是屈指可數的。但他的宦海生涯並不順利,雖然也曾官至三品,任過禮部尚書、翰林、皇帝侍讀等要職,但更多的是作遷客騷人,一生被放逐的時間遠遠大於“在廟堂”的時間。雖然仕途坎坷,但他的名氣卻很大,身後更是千年傳頌不衰。

1057年,22歲的蘇軾和19歲的弟弟蘇轍在其父蘇洵帶領下進京赴試,在仁宗皇帝舉行的殿試考試中,雙雙考中進士,名震京師,可謂少年得志。當時的大文學家、宰相歐陽修在讀到蘇軾的文章時說:“看他的文章,我的汗都快下來了,再過三十年,就沒人知道我了,而只知道他了。”仁宗皇帝更是高興地說:“我今天爲兒孫選了兩個好宰相。”

蘇轍和蘇軾兄弟倆都是京官,蘇轍任尚書右丞,蘇軾任翰林學士丞旨。有一個人同他們是舊交,想求取官職。他在蘇轍那邊呆了很長時間沒有如願,便滿懷希望轉到蘇軾這邊來。他說:“我很想在翰林學士院謀個職,請你幫忙說幾句話。”蘇軾未置可否,卻講起了故事:“過去,有個窮得叮噹響的人去盜墓。棺材裏坐着個赤條條的人,他對盜墓者說:我是漢代的楊王孫哪!臨死的時候,我囑咐兒子實行裸葬。所以,沒有錢賙濟你呀!盜墓的又花了好大力氣掘開另一座墳,裏面的人打扮像國君。死者自我介紹:我是漢文帝。駕崩之前,我留下遺詔叫臣下不要用金玉財寶陪葬。這裏連器皿都是陶製的,你能得到什麼呢?盜墓者見旁邊還有緊緊相連的兩座墳,便掘開了左邊的那座。死者皮包骨頭,眼珠深深地凹在眼眶裏。他說:我是伯夷,你沒有聽說嗎?我是餓死在首陽山的,你想想看,餓死的人身上能有分文嗎?盜墓的還想挖右邊那座墳,伯夷好心相勸:那是我的哥哥叔齊。我這個做弟弟的瘦成這個樣子,他還能像個人嗎?”

蘇軾拿這個故事作比喻:伯夷是蘇轍,叔齊是自己;蘇轍滿足不了你的要求,我蘇軾就能滿足嗎?還是不要張口吧!朋友會意,竟忍不住笑了起來。

關於蘇軾的週記4

走近蘇東坡,喜歡蘇東坡,敬慕蘇東坡。

讀過赤壁二賦,不能不心折於他的超然,想起黃州,想起烏臺詩案。

走近蘇東坡。年少時,“有筆頭千字,胸中萬卷,致君堯舜,此時何難!”汴京高中,名揚於四海,仁宗親許爲宰輔之器。此時是何等意氣昂揚。無奈,天意弄人。

他因論新法不力,自請外放東南諸州,覽民生疾苦,發爲歌詩,冀達天聽。宵小不容,誣以訕謗,仁宗不察,以致他被系烏臺,百日之後,責授黃州團練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

他就那樣疲憊無奈痛苦地來到黃州。現實與理想的反差太大,從宰輔之器到八品散員,從一代人望到雜諸漁樵的平民。一切重新開始。

政治活動的中止,親友故舊的畏禍遠避,政敵的虎視眈眈,全家的生計問題……而他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與朋友的詩酒酬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毫無心機,他才四十多歲,事業,纔剛剛開始。

很難想象,這個挫折,對他的打擊有多大。

喜歡蘇東坡。“清詩讀吟還自和,白灑已盡誰能借。不辭青青忽忽地,但恐歡意年年謝。”夜闌時,一切靜得可怕,痛苦清晰地噬咬他的心靈。淚凝成的《寒食雨》,幾乎讓人在文字間觸到心的掙扎與呼喊,縹緲孤鴻,寒校揀盡影猶寒,“月明多被雲妨”,淒涼北望幾人知!

痛苦一天天堆積,發酵,他卻醒了。

關於蘇軾的週記5

你說他用真摯的情感化成筆下四溢的文字,你說他用理想的風格編織出一個個豪邁的形象,你說他將官場上的勾心鬥角揮灑成行雲流水從他身上淌過,對待人生的態度,即使經歷的失敗太多太多,他也都一笑置之地放下……當我第一次品味你的詩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想法,只覺得字裏行間無一處不吸引着我,彷彿讓我身歷其境的感覺。

今天有幸又閱讀你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我瞭解到詩人你雖然41歲了,並且身處離京都密州,政治上的不得意,但你對現實卻充滿希望,我不禁的輕笑了:何曾幾時你也是年少氣盛,在官場的險惡並沒抗擊了你對政治的抱負(意志)即使天公不作美,把你貶離京州,清貧困苦的生活也令人逍遙自在,銷蝕不了他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從詩中,我看到了:你在皎潔的月光下與絲絲涼意相交成影,好一箇中秋十五夜,天上的.月亮爲何圓又明?你豪爽地舉杯對月,一股淡淡的憂愁散開,沒有親人的陪伴,只有飲酒起舞,習習的古風伴隨你的愁與情,交織、旋轉、傾瀉成一曲散漫的樂章。庭院中瀰漫着酒的醇香,你說:豈望回朝做番大事業,卻終怕遭小賊誣陷,何時纔是我施展抱負之時?可是話鋒一轉,不禁想通,人的一生不經歷風雨,又怎能見到彩虹?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我雖不能爲帝王世家出謀劃策,但祈願天下人有難如何?這時,天空似明朗了幾番,一時心中的陰霾猶如清風飄去……

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詩人寫的詞,這其中包含了他太多的情感,就像李白所寫的“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寫的很美卻無法與”起舞弄清影“而媲美——它概括了全部。其實,我並不懂得詩詞,但我只是靠感覺來發現,來察覺。很久,我才知道東坡肉是不是也與蘇軾你有淵源呢,但此刻,我只想沉浸在這中秋之夜這豁達的情懷裏,蘇軾,我也許並沒看透你,但你對祖國的熱愛,對一切事物的豁達,我想,我會永遠銘記!

秋風般的拂繞,讓人着迷的詩文,歡愉着動人的音符,一切都將被風深埋心底,傳頌遠方……

關於蘇軾的週記6

風飄飄,水颺颺,撣撣這一路素衣風塵,駕一葉扁舟,於清秋的黃昏,殘陽如血,蒼海如幕,來到這古戰場——赤壁。

心中沉浸着如此的哀悶漫想:那“烏臺詩案”的苦楚,那皇帝謫貶的敕令,那洛陽親友的牽念。於是黃州成爲蘇軾的落腳,赤壁成了蘇軾的赤壁。

他想起了周瑜。“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他問自己難道自己不正是那東吳的督都嗎?自己滿腹經綸,胸中有的是治國平天下的筆墨,而此時?面對這一片漫漫江水,他陷入沉思。

他的思緒像長了翅膀似的,繼續飛揚,斟一杯酒,臨江而釃,是祭奠那死去的英雄,也是祭奠自己的往昔。是啊!他清醒了:哀吾生之須臾倒不如託遺響於悲風,取山間之色,聽江上清風之歌唱。他不再悲觀,不再耿耿於懷。

後來,他用自己的行動證實自己的頓悟。他在黃州興修水利,獎勵耕織,清廉從政。黃州的百姓感念這一位父母官。後來修了一祠廟來緬懷這一偉大的文人,知心的父母官。文學的殿堂裏永遠可以聽見那《赤壁賦》華美的樂章。

餘秋雨先生在《東坡突圍》中呼“蘇軾選擇了赤壁,赤壁也成全了蘇軾。”

是啊!這一路艱辛,這一路坎坷,這一路無奈。蘇軾沒有消沉,沒有失落。他永遠也不會去吟唱那軟綿綿的情詩與愁苦。

什麼“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只屬於李清照的小女子。

“楊柳岸,曉風殘月”,“竟無語凝噎”只適合柳三變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的憂慮只爲李後主吟唱。

蘇東坡是關東大漢,他只吟“大江東去”的豪邁,他只唱“千古風流人物”的激昂。

赤壁記載了蘇東坡的崛起。

赤壁沉澱了蘇東坡的不屈。

赤壁訴說着蘇東坡的豪邁與詩情不朽。

赤壁只蘇軾而光芒四射。

赤壁,只屬於蘇軾。

風雨任平生

他的多情造就了他的豪放;他的豪放造就了他的豁達;他的豁達造就了他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東坡。

蘇軾一生風雨,一生坎坷,然而,無論他走到哪裏,他的名字就響徹在那裏的天空中,響徹在那裏的人們的心坎上。他的“一蓑風雨任平生”道盡了千古的真理,讓人懂得用開朗、寬容、豁達的心去面對身邊的人,身邊的事和物;讓人知道用感激、豁達的心境去挑戰人生。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多少英雄豪傑。蘇軾站在曾經是三國人物競風流的赤壁面前,像一個關西大漢,手持鐵板,大聲高呼“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這是他歷經風雨後的坦然,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知道在有生之年要用美酒來面對如畫的江山,如夢的人生。

古人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美麗的西湖承載了多少中國文人的夢,蘇軾雖被貶至此,然而他沒有悲愴,沒有哭天地,沒有憤憤不平,風雨任平生。他懂得了“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簡單道理。於是,一道蘇堤便橫臥西湖。他要讓西湖儲藏的心靈,淹沒他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憂傷。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常作嶺南人。”這是他被貶至天涯海角的海南所作的詩。他用荔枝的甜美洗去了官場的污垢。他寧願一輩子做一個普通的嶺南人,每天嚐盡甜美的荔枝。你看,這是一個何等豁達的心情,官場的風雨,生活的風雨均無法阻擋他心靈的前行。他要讓他的一生過得甜美、豁達。

《明月幾時有》一詞道盡了詩人在外想家想人的心境。“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然而他也沒有因此悲傷嘆息,對生活失去勇氣,失去信心。他讓天上的明月傳達自己對遠在千里之外的故人、家人的思念。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不僅讓他的風雨一生得到昇華,而且撫慰了多少中國人思鄉思人的心靈。這個時候,他把其豁達的心交給了飽懷思念之情的人們。他要告訴他們——生活的風雨摧不倒我們,我們同在。

風雨的一生,豁達的一生;美麗的一生,多情的一生。

蘇軾,永垂不朽。

關於蘇軾的週記7

你是文壇上的東坡居士,寫下了著名的赤壁兩賦一詞,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歷史上留下了你許多不朽的詩篇。

你雖多次被貶,卻不乏堅韌和樂觀的人生態度,望着滾滾東去的江水,想起自己建功立業的抱負也付之東流,不禁俯仰古今。從你身上,我學會了堅韌和不拔;從你身上,我學會了樂觀和豁達;從你身上,我學會了理想的艱辛。你是我的榜樣,你是中國億萬人的榜樣,你的精神,你的人格,流傳至今。因爲有你,我們的世界豐富多彩,因爲有你,我們的文學源遠流長。

你的多情造就了你的豪放,你的豪放造就了你的豁達,你的豁達造就了你的風雨無阻,“風雨任平生”的一生。你是一個才子,才子總是很得意的,但是你從來沒有想過,你讓很多人受過傷。你得意的時候,很多人恨你恨得要死,別人沒有你的才氣,當然要恨你,但是你落難時你寫的書法,這麼笨,這麼挫,歪歪倒無所謂,卻成了中國書法的極品。

我彷彿可以看見,在那交通不便的時代,你攜家帶眷,風塵僕僕,跋涉在中國的荒野古道上,無休止地向着新的謫居地進發。最後,孤身一人流放在海南島,你這個一天都離不開朋友的豪放詩人,卻被迫像野人一樣住在蛇蠍衍生的椰樹林裏,在語言不同的一族中了卻殘生。

具有詩人氣質的人,往往在智慧和情感上都早熟,在政治上卻一輩子也成熟不了。你始終保持一顆純潔的童心,你用孩子般的單純天真的眼光來感受世界和人生。不受習慣和成見之囿,於是常常有新鮮的體會和獨特的發現。你用孩子般的天真單純的眼光來衡量世俗的事務,卻又不免顯得不通世俗,不合時宜。我覺得蘇東坡應該感謝的是:你不斷的下放,每一次的下放都有每一次的收穫。因爲整個生命被現實的目的性綁住了,所以被下放的時候,纔可以回到自我,才能寫出這麼美的句子

我相信,美是一個自我的循環。美到最後不管你是富貴,或是貧窮,有自我,纔有美可言。如果這個自我是爲別人而活着,其實感覺都不會美。

關於蘇軾的週記8

在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有一顆璀璨奪目的巨星橫空出世,成爲大宋文化中最亮麗的一道風景,他,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曠世奇才——蘇軾。他的天才,他的靈動,他的超逸,他的多情,他的別緻,渾身散發着詩香。大起大落,沉浮莫測的人生,曲折多難的兒女情長。走近蘇軾,揭開他心靈深處的神祕面紗,去感受他的頑強、樂觀的信念和超然自適的人生態度。

“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人生的跌宕起伏,狂風暴雨,他一笑泯千仇,淡然漠視,在煙雨迷濛的人生中探求新的道路。“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蘇軾的坦然樂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身遭貶謫又蒙受冤屈,處境險惡,生活困頓,但他臨危不懼,永遠堅信陽光總在風雨後。風雨不斷打擊着他支離破碎的人生,蘇軾沒有見風使舵,也沒有驚慌失措,而用平常心去面對,去承受。他帶着樂觀曠達,走進自然,走近山水,消除一切挫折、不幸。登臨山水,懷古憑弔,去感受大自然的雄奇壯麗,抒發自己的壯志豪情,在苦悶中尋求超越和解脫。“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他苦悶和彷徨的同時,他爲泛舟赤壁靜謐美好的景色所陶醉,對歸隱江河以寄餘生的嚮往。他將有限的生命融入大自然,使精神得以獲得超然,獲得自由。

關於蘇軾的週記9

赤壁,只屬於蘇軾。

你的豪放早就了你的豁達,你的豁達早就了你的性情,而赤壁,球早就了一位偉人,一代文豪,當你與赤壁完全磨合的時候,赤壁,就只屬於你——蘇軾。

撣一身素衣,架一葉扁舟,仕途坎坷的你,來到這古戰場——赤壁。

生性豪放的你註定不會與世俗磨合,你的心很彷徨,不知那裏才能容的下你。赤壁接受着你聽着你的訴苦,你的不甘,你的懷才不遇,漸漸的,赤壁已經融進你的身體。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你,舉酒屬客,想縱情于山水,忘卻世之多憂,卻沒想到:舉杯銷愁愁更愁”,也是赤壁,把你像孩子一樣放在熊麗,任你哭鬧,玩耍。

你的不甘,你的憤恨,全部都被赤壁的溫暖所融化。

你靜靜地思考,時間彷彿都靜止了,真的蘇軾,成熟的蘇軾,終於都明白了什麼。

“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兒莫取。”赤壁,好像也露出了微笑。

不知道是註定還是巧合,你仕途坎坷,以不知道巧合與否,你,到了赤壁。是赤壁早就了一代文豪,還是天之驕子造就了赤壁。現在。以全然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蘇軾已經回來,歷史也已經證明。

輾轉千年,我來到赤壁,看着你所感受的赤壁,心有所想:你與赤壁已經真正完全融合了,蘇軾,這是屬於你的赤壁。

關於蘇軾的週記10

夏天的西湖,忽而陰,忽而晴,忽而風,忽而雨。千姿百態,分外迷人。多少年來,無數文人墨客無不爲這兒的美麗景色所陶醉,譜寫了一首首千古絕唱。蘇軾,也是其中之一。他的那首《六月二十七望湖樓醉書》,更是讓讀者如同身臨其境,好似也經歷了那場來去匆匆的狂風暴雨。

蘇軾35歲的那年夏天,他因工作調動來到了他的第二故鄉-杭州。登上西湖旁的那座可以把湖光山色盡收眼底的望湖樓,倒滿美酒,一邊欣賞優美的景色,一邊輕啜美酒。正悠然自得,陶醉其中。忽然感覺空氣變得沉悶,擡頭遠眺,只見對面的天空像被誰打翻了一瓶墨汁,傾刻間,烏雲翻滾起來。遠處的山依稀可辨,當烏雲還未完全遮蓋住山時,豆大的雨點就紛紛下落,到處亂蹦,猶如白珍珠般的跳進船裏,水面上濺起朵朵水花。此時一陣卷地而來的大風襲來,瞬間天清雲散。

詩人再次俯視西湖,西湖明亮透澈,水天一色,如天空般遼闊。雨景很平常,但它在蘇軾的筆下,就寫成了一首繪炙人口的詩。從這首詩中,你不難體會到蘇軾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所以,時隔十五年,蘇軾已日五十多的老人了,華髮已生,重遊西湖,又恰巧碰上了一場大雨,在那一刻,往日詩中的意境一一重現,於是特意提筆,寫下“還來一醉西湖雨,不見跳珠十五年。”

而今,時隔百年。當人們漫步西湖,當雨點灑落湖中,你可曾想起偉大的蘇軾,可曾想起那跳躍在詩人心上的白珍珠。

標籤:週記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