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宋代詩人 > 蘇軾

汲江煎茶 蘇軾

蘇軾2.4W

《汲江煎茶》是作者蘇軾被貶儋州時所作,《汲江煎茶》透過描寫作者蘇軾在月夜江邊汲水煎茶的細節,表達蘇軾心中的寂寞之情。

汲江煎茶 蘇軾

  汲江煎茶

  蘇軾

  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清。

  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茶雨已翻煎處腳,松風忽作瀉時聲。

  枯腸未易禁三碗,坐聽荒城長短更。

汲江煎茶 - 作品註釋

①深清:指既深又清的江水。

②貯月:月映水中,一併舀入春瓶,因此說是“貯月”。

③分江:從江中取水,江水爲之減了分量,所以說是“分江”。

④雪乳:一作“茶雨”、“茶乳”,指煮茶時湯麪上的乳白色浮沫。翻:煮沸時滾動。腳:茶腳。

⑤松風:形容茶水倒出時的聲音。蘇軾《試院煎茶》:“颼颼欲作松風聲。”瀉:倒出。

⑥未易:不容易。禁:承受。這一句語意用唐代詩人盧仝《謝孟諫議寄新茶詩》:“一碗喉吻潤,二碗破孤悶。三碗搜枯腸,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惟覺兩腋習習清風生。”

⑦更:打更。

汲江煎茶 - 作品鑑賞

這是東坡二千多首詩中歷來較爲人稱道的名篇之一。較早在詩話中提及此詩的是南宋時的胡仔與楊萬里。胡的《苕溪漁隱叢話》卷十一雲:“此詩甚奇,道盡烹茶之要。且茶水非活水則不能發其鮮馥。東坡深知此理矣。”可見胡歎賞的是東坡對烹茶要訣準確而生動的摹寫。其後,清代的吳喬在他的《圍爐詩話》中乾脆說:“子瞻煎茶詩‘活水還須活火烹’,可謂之茶經,非詩也。”似均未涉及詩的藝術詣趣。只有楊萬里的評價有較大的影響。他的《誠齋集》卷一一四稱:東坡煎茶詩“活水還須活火烹,自臨釣石汲深清。第二句七字而具五意:水清,一也;深處取清者,二也;石下之水非有泥土,三也;石乃釣石,非尋常之石,四也;東坡自汲,非遣卒奴,五也。大瓢貯月歸春甕,小杓分江入夜瓶。

其狀水清美,極矣,‘分江’二字尤難下。雪乳已翻煎處腳,松風仍作瀉時聲,此倒語也,尤爲詩家妙法,”論到最後一句,楊引詩作“枯腸未易禁三碗,臥聽山城長短更。”謂“山城更漏無定,‘長短’二字,有無窮之味。”對於楊的這一評價,歷來卻有些不同的看法。如清代汪師韓《蘇詩選評》稱此詩“舒促雅合,若風涌雲飛。楊萬里輩曲爲疏解,似反失其趣旨。”翁方綱的論說更爲激烈。他的《石洲詩話》卷三:“《汲江煎茶》七律,自是清新俊逸之作,而楊誠之賞之,則謂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此等語,誠令人莫解。如謂蘇詩字句皆不落凡近,則何篇不爾?如專於此篇刻求其奇處,則豈他篇皆凡近乎?且於數千篇中,獨以奇稱此,實索之不得其說也。

豈誠齋之於詩,竟未窺其深旨耶?此等議論,直似門外人所爲。”翁方綱的這一說法,未免強詞奪理。從楊的審美眼光所及,他特別推崇這一首,但並不等於他否定蘇詩的其他佳篇傑構。揣摩楊的意思,主要還在於讚歎蘇詩用詞的準確精煉。如歷來爲人所稱道的“潛鱗有飢蛟,掉尾取渴虎”,“燕子樓空,佳人何在?空鎖樓中燕。”等等,都認爲是東坡用詞用事準確精煉的上好例子。若按翁的論斷,則晁補之曾稱讚“燕子樓空”句,說“只三句便說盡張封建事”,豈不是晁都看不起東坡的其他名作了?顯然不能如此論定。因此,楊萬里的評價歷來還是爲多數人所首肯。

標籤:汲江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