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應急預案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有時會面對自然災害、重特大事故、環境公害及人爲破壞等突發事件,爲了控制事故的發展,就有必要提前進行細緻的應急預案准備工作。我們該怎麼去寫應急預案呢?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食品衛生應急預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1

學校衛生和飲食安全是學校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份,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重要條件,而保障學校的衛生和飲食安全則是其中的基礎。作爲學校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監測學生健康狀況;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學校衛生環境和教學衛生條件;加強對傳染病、學生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因而爲了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以保證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要求各校要高度重視學校的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特制定本預案:

一、成立長慶小學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應急處置領導小組

組長:李壯勇

副組長:高碧明丁衛東

成員:彭祖樹周鬆甘述龍張孝恩吳仕軍

二、工作原則

1.全程預防、全程控制:本預案所稱食品衛生安全突發事件,是指在學校食堂餐飲等環節中發生食源性疾患以及學校負責組織提供的集體用餐導致的學校師生食物中毒事件。造成以上食品安全事故時啓動應急預案。

2.明確職責、落實責任:學校按照“校長統一領導、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各部門協調配合”的食品安全工作機制,實行分級管理、分級響應,落實各自職責。

3.科學決策、羣防羣控:學校建立組織,實行科學民主決策,依法規範應急救援工作,確保應急預案的科學性、權威性和可操作性。要加強學校日常監測、堅持羣防羣控,及時分析、評估和預警。對可能引發的食品安全事故,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控制。

4.及時反應、快速行動:學校對所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作出快速反應,及時啓動應急預案,嚴格控制事故發展和勢態蔓延,有效開展應急救援工作,認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救治、處理及整改工作。

三、使用範圍

本預案適用於發生在我校食品中毒重大、較大、一般突發事件。

四、救助體系

1.學校根據上級要求,成立學校食品衛生管理領導小組,出現安全事故時,由食品衛生管理領導小組統一指揮應急處置工作。

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有:

(1)啓動學校重大食品衛生安全事件應急預案;

(2)領導、組織、協調事故應急處置工作;

(3)負責事故應急處置事項的決策;

(4)負責上報與事故相關的重要資訊;

(5)審議批准學校應急處置工作報告等;

(6)向區教育系統食品安全事故應急指揮部報告事故救援情況。

五、工作要求

1.學校要認真搞好校園的環境衛生和綠化工作,保持整潔、幽靜、良好的校園環境,要建立衛生掃除制度。

2.要按規定開設健康教育課,對學生進行健康教育。

3.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管理制度,每年對學生進行體格檢查,建立學生健康狀況檔案。

4.教育學生不隨便吃零食,培養學生良好的食品衛生習慣。

5.食堂工作人員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澡理髮,勤洗衣服。半寄宿制學校和幼兒園的食堂工作人員要經過培訓,每年要體檢一次並取得健康合格證方可上崗。

6.食堂食物要求專人管理,專庫存放,要建標立卡。嚴把食物採購關,要認真落實伙食管理程序,填寫伙食流程表,堅持飯菜留樣,把試餵雞工作落到實處。食堂禁止出售變質食品、四季豆、野生菌和涼拌菜。各校(幼兒園)要加強對飲用水的管理,堅決杜絕食物中毒事故的發生。

7.要保持食堂衛生。食堂用的各種炊具、用具、桌、櫃、地面等要時時清掃,做到乾淨整潔,無蠅蚊、蟑螂等。學生餐具要按要求消毒。

六、食物中毒應急反應執行體系

1.學校要認真落實“三查”制度,值周教師和班主任如發現學生有異常情況應及時向學校領導反映,及時採取果斷措施進行處理。

2.學校要建立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領導組,校長李壯勇任組長。

3.及時報告。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向學校校長報告,由學校校長報中心學校備案,

4.聯繫家長。學校發生事故,應及時與發病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如實說明發病情況,不盲目猜測。要做好學生家長的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爲發生。耐心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盡力爲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5.病源保護。學校發生事故後,應立即封存食物樣品,保護好現場,以便有關部門現場進行調查、覈實、取證、採樣。

七、其他

1.學校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工作實行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2.學校對全體師生加強食品安全知識的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意識和責任意識。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2

爲了有效應急處置學校內可能發生的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確保事故處理工作高效、有序地進行,最大限度地減輕事故造成的損失,切實保障師生的生命安全,維護學校和社會穩定,促進學校教育的健康發展,特制訂本方案。

一、領導機構與職責:

1、機構設定:

1)教育局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組員:

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全面負責日常工作及領導小組交辦的事宜,辦公室設在教育局辦公室,由石紅梅任主任。(電話:6244584)

3)醫療救護組:當發生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時,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發出醫療求援,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2、機構職責:

1)領導小組職責:

統一指揮食品衛生安全事故處理,協調各方力量進行應急救援,控制事態發展。統一組織事故善後處理工作,落實整改措施,儘快恢復學校正常教育、教學秩序。

定期組織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總結、研討,形成評估和反饋意見,並負責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年度考覈與評價。

2)辦公室職責:

下發上級有關檔案和本辦制訂的各項檔案、通知,指導下屬各相關部門或人員實施應急處理預案。

接到事故報告,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隨時掌握應急處理進展情況,協調各方關係,具體負責人員調度,組織後勤保障,保障應急處理工作的有序進行。

根據工作計劃和領導小組的指示,在學校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食品衛生安全的宣傳預防工作,並組織人員對開展工作的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檢查,及時向領導小組反饋檢查情況,提出階段性工作建議。

二、日常工作開展:

1、完善制度。在教委下發有關制度和工作意見的基礎上,要求對本校食品衛生安全制度進行全面修訂完善,並上報教委。

2、強化督查。在領導小組的具體指導下,由辦公室牽頭,以各項食品衛生制度落實爲重點,結合學校其它安全工作,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督查,督查結果以通報形式反饋到學校。

3、落實職責。校長爲學校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安全監督員爲直接責任人,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分別在自己的崗位職責內負責,校長考覈實行學校食品安全事故責任追究制。

4、加強教育。加強對廣大師生特別是食堂、超市(小賣部)從業人員的食品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透過舉辦專題培訓班、知識講座等形式,(從業人員必須取得培訓合格證和體檢合格證方可上崗)豐富衛生知識,增強衛生意識,提高自覺性和責任感。

5、添置設備。學校要對照配備標準,逐步完善和提高食品衛生設施的配備。

三、事故應急處理。

1、報告制度。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發生後必須及時報告。具體爲:師生髮現少量(5人以下)輕度症狀(如嘔吐、腹瀉)及時打舉報電話向學校監督小組報告,再由監督小組逐級報告;發現較嚴重食品衛生事故(指出現嚴重食物中毒症狀者或出現5人以上相同症狀的羣體發病情況,下同),應立即向領導小組(組長)報告,由領導小組向上級教育部門及當地政府報告,同時立即啓動學校食品衛生安全應急預案。在事故處理中根據實際情況建立定時報告制度。

2、救援措施。一旦發生較嚴重學校食品衛生安全事故,由校長負責救援指揮。校長應當機立斷,立即啓動學校應急預案,按照預備方案,各就各位,組織救援行動。初步摸清症狀,羣體發病的還應徹查事故原因,排查發病人員,並建立動態性名冊,防止遺漏。

3、醫療求援。學校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立即向就近醫療機構和衛生防疫部門發出醫療求援,並撥打“120”醫療搶救電話。要及時果斷將發病人員送到醫院搶救。主動向醫療人員報告發病情況,做好秩序維護等工作。

4、聯繫家長。學校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應及時與發病學生家長取得聯繫,如實說明發病情況,不盲目猜測。做好學生家長思想安撫,防止過激行爲發生。設立家校聯絡處,及時解答家長提出的問題,力所能及地爲家長做好服務工作。

5、病源保護。學校發生較嚴重食品衛生安全事故後,應立即封存食堂菜餚樣品、可疑食品,以便及時查找致病原因。

6、人員調度。事故應急處理人員由領導小組組長統一調度,辦公室具體安排,必要時可向衛生防疫部門抽調人員支援事故處理。明確分工,落實職責,聽從指揮,確保到位。

7、資訊公開。保障廣大師生和家長在事故發生和處理過程中的知情權,及時、準確做好資訊公開,並如實向上級部門彙報,不瞞報、謊報。對一些謠傳也要及時澄清,避免不必要的誤解。

四、事故責任追究。

1、對導致事故起因的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追究。

2、對事故瞞報、謊報和不及時上報的行爲進行嚴肅追究。

3、對事故處理中的玩忽職守、推委扯皮等影響應急方案順利實施的行爲進行嚴肅追究。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3

爲保障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我校加強對食品衛生工作管理,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把維護學生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首位。充分認識加強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和長期性,按照上級有關部門關於學校突發事件“沉着應付、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總體要求。在認真做好學校食品進貨、加工、消毒、留樣等工作的基礎上,盡最大可能防止食物引起的中毒事件的發生,保障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社會穩定,特制定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樹立“責任重於泰山,安全第一”的思想,抓平時,敲警鐘,以防爲主,統一領導,分級負責,措施果斷,快速反應,高效處置。

(二)組織管理

學校校長負總責,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負責,切實加強領導,成立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具體負責學校食品安全工作。一旦發生學生食物中毒,立即啓動應急預案,領導小組協調開展工作。

(三)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 副組長:

組 員:

(四)工作措施:

1、學校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學生衛生工作條例》、《學校集體用餐衛生監督辦法》和《食物中毒事故處理辦法》等有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在食品和食堂用料的採購、存儲、加工和供應、銷售等各個環節,加強管理和監督。

2、定期組織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身體健康檢查,進行食品衛生、營養知識、食品加工知識的培訓,使他們瞭解《食品衛生法》等法規的基本精神及食品衛生的基本要求。嚴格落實學校食堂從業人員培訓後上崗制度。凡未取得健康證和未參加食品衛生知識培訓或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一律不得從事學校食堂工作。

3、安排專人管理校內食堂,定期和不定期對食堂進行檢查;定期召開食堂承包人會議(作好記錄),對發觀的問題及時通報、整改;平均每學期聯繫衛生防疫部門檢查1—2次;經常徵求師生對食堂飲食衛生和食品質量的意見,督促食堂不斷改善食品加工條件,提高食品質量,確保食品衛生安全。

4、學校與師生竈每年簽訂安全責任書,特別強調食品衛生及食品購入渠道,不得以盈利爲目的而忽視食品安全。

5、加強食品衛生安全教育,提高師生防範能力:增加投入,改善學校食堂就餐條件,減少師生外出就餐次數,防患於末然。

6、學生出現食物中毒現象,迅速將學生送往醫院救治;由班主任聯繫家長,同時,政教處、總務處組織人員進行調查,並報學校和派出所備案。

食品衛生應急預案4

爲有效預防和控制集體食物中毒的發生和流行,保障學校師生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維護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依據《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食品衛生法》的有關規定和衛生監測法等相關檔案的要求,制定本預案。

本預案適用本學校食堂突發事件的預防控制工作。

一、組織與管理

(一)組織領導

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由校長負總責,按照各處室、班具體管理原則,切實加強領導。各班主任通力合作,各處室緊密配合,學校統一調控,採取有效措施,共同做好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聯控工作。學校食品衛生安全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一指揮、統一協調本校食品衛生安全聯防聯控及學校集體食物中毒應急工作。

“食品衛生突發事件應急小組”組成成員如下:

組 長:張 哲

副組長:楊錄彥 張紅祥 高崇會 崔鳳生

成 員:石鵬匯 剌宏忠 嶽登芳 關瑞鋒 張小祿 李 軍

楊 楓 王紅麗 劉永福 李朝陽 陳智虎

(二)領導小組職責

1、制定集體食物中毒應急處理預案和監測方案。建立健全學校食品衛生安全責任制度、食物中毒責任追究制度、食物中毒報告制度等各項管理制度。

2、監督人每週五實行大檢查制度,提出發現的問題,並責令限期整改,不定時進行抽查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提出,確保師生安全。加強學校食品衛生的宣傳教育,增強師生員工防病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指導、加強對師生員工的健康日常管理。

3、根據衛生部門的建議對師生集體用餐、飲用水衛生安全等方面存在問題進行及時整改,把問題消滅在萌芽之中。食堂管理員每天堅持衛生、食品檢查,對發現的過期食品、有異味食品等及時報告以便銷燬。並按要求做好每餐的飯菜留樣。

4、積極開展學校愛國衛生運動,進行環境整治和預防性消毒殺菌,特別是食堂,要積極消除“四害”及其孳生場所,保障學校食堂環境衛生整治。

5、各班班主任、班長要堅持每天早操前、三餐後對學生的檢查與觀察制度,對發現的問題要及時解決並報告校長辦公室。

6、一旦發生學校集體食物中毒,要積極做好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理工作。組織搶救中毒學生、安排檢查現場、調查事件的起因,負責安排善後工作。按衛生、公安部門的要求,如實提供有關材料和樣品。

7、會同衛生、工商、公安部門,切實做好對校園周邊地區飲食攤點的檢查整治力度。

二、突發事件的監測與報告

(一)維護良好的就餐秩序。

1、當在飯廳發生學生吵鬧、爭執時,值周教師和食堂管理人員應迅速到場予以勸阻,對當事人進行說服教育,及時進行處理,避免事態擴大。

2、若矛盾激化時,應及時上報值周領導、德育處,並提供當時的情況,交有相關部門處理。

(二)採取有效的安全措施。

1、若學校總務處預先通知停電,食堂管理人員應提前做好應對工作。

2、若發生突發性停電、停水時,應立即向學校總務處打電話詢問原因,以備向工作人員解釋清楚;並協同總務處儘快解決。同時通知食堂工作人員做好相應工作,向學生說明情況,並調整用餐時間,保證學生用餐。

3、若遇到晚餐時停電,管理人員和值周教師要依靠應急燈,做好學生的疏散工作。總務處及時安排人員維修,以維護學校正常秩序。

(三)食物中毒事件的處理。

1、監測。嚴格按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和《食品衛生法》和《學校食堂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加強對學校食堂衛生監督、監測工作,堅持定期和不定期檢查各項食衛制度和記錄的檢查。發現學生集體用餐、飲用水衛生安全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時通知有關單位進行整改。若發現學校集體食物中毒,立即按規定程序向有關部門報告情況,同時啓動本《食堂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2、報告。學校教職員工應關愛學生,一旦發現食物中毒情況,必須在第一時間向食品安全應急領導小組領導報告,由學校辦公室按規定向相關部門報告;任何部門和個人都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者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3、應急處理要求。

(1)學校一旦發生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事故時,應立即停止造成食物中毒食堂視窗的經營活動。“食堂突發事件應急小組”全體成員應急速趕赴學校,在組長指揮下開展相關救治工作。

(2)副組長負責迅速與縣醫院或縣急救中心(120)聯繫,組織人員把中毒的學生送往醫院進行搶救,確保在第一時間保證學生的生命安全。

(3)總務處及相關人員應立即封閉食堂、封存原物。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設備和現場,以備查驗。並配合衛生部門調查,如實提供材料和樣品。

(4)組長在第一時間通知上級主管部門和衛生監督所。任何部門和個人不得隱瞞、謊報、拖延、阻撓事故報告。

(5)副組長、德育處應及時、耐心地做好學生家長的接待和勸解工作,防止事態擴大,確保搶救工作順利進行,確保校園安定和教育教學秩序。

(6)組長負責組織調查事件原因,並採取有效措施把中毒人員控制在最小的範圍,配合其他有關部門進行有效的工作。對造成食物中毒事故的責任人,由衛生行政部門按照《食品衛生法》和《食品衛生行政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7)如懷疑有人故意投毒,應向城關派出所報告並進行立案偵察。對造成嚴重食物中毒事故構成犯罪的或者有投毒等犯罪嫌疑的,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