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浪費可恥演講稿

演講稿1.99W

演講稿可以提高演講人的自信心,有助發言人更好地展現自己。在生活中,我們使用上演講稿的情況與日俱增,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浪費可恥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浪費可恥演講稿

浪費可恥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有這樣一則新聞:走進某學校的食堂,儼然一座糧食山出現在記者的的眼前,麻雀正津津有味地吃着學生們剩下食物。

多麼令人驚歎的景象啊!若是每個學校的食堂都出現這樣的一幕,那全中國一年要浪費掉多少糧食,國家財產將受到多大的損失。

鋪張、浪費現已成爲一項極其嚴重的話題,這一危害人類未來的定時炸彈——清除迫在眉睫,倘若在人們解決它之前,一次小小的爆發都將使人類遭受極大的災難。

現今社會的浪費已趨向多元化,糧食的浪費,資源的浪費,人才的浪費無不給人類的發展敲響了警鐘,這一爲世人所公厭的家族正逐漸壯大。

爲什麼會這樣呢?全都是因爲我們自己,因爲我們人類肆無忌憚的浪,毫無保留的費,我們的所作所爲無不滋長了浪費這一可怕家族的勢力。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因缺水造成的經濟損失達100多億元,因水污染而造成的經濟損失更是多達400多億元。

多麼可怕的數字啊!這還僅僅是中國,世界如此之廣大,浪費資源造成的損失何只這些。

而更可怕的是,現在的人們浪費的不僅僅是資源,時間成了一部分人的浪費對象。衆所周知,時間是世界上最寶貴的東西。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一個人除去睡覺、吃飯,還能剩下多少時間,而總有一些人依舊浪費着它,難道他們不知道浪費時間就等於浪費自己的生命嗎?

如果再這樣下去,我們人類在地球上還會生存得了多久呢?假使有一天,人類無法在地球上繼續待下去了,人類面臨滅絕的`災難的時候,人們會回過頭來想一想那是爲什麼嗎?當我們意識到是我們自己對資源的浪費,我們自己對資源的“大度”,使這個地球毀滅,使人類滅亡,我們會後悔嗎?

浪費可恥演講稿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浪費可恥》

我們剛剛結束了八天中秋國慶長假,在這舉國歡慶的日子裏,到處是親人團聚,朋友聚餐,。因此,此時提出“珍惜糧食,浪費可恥”有着特別重要的意義!

《珍惜糧食,浪費可恥》倡導的是一種生活方式。我在餐館裏就看到有些人請客吃飯,點了許多許多菜,實際上吃的少,剩的多,還因爲愛面子,不好意思打包,因此浪費了許多糧食。據說全國一年裏浪費的糧食夠2500萬人吃一年的口糧,由此可見,這個浪費是多麼驚人吶。現在全國都在流行節約,如“光盤行動”,就是一個很好的倡議。

《珍惜糧食,浪費可恥》體現的是一顆感恩的心。暑假期間,我回到湖南外婆老家,體驗了外婆她們耕種糧食的辛苦。夏天烈日炎炎,陽光把她們的面板曬黑;泥水把她們的手腳浸泡成黃色;各種螞蟥和蟲子爬在手腳上,又癢又疼。外婆說:“稻穀的耕種需要四五個月的週期,前期天冷的耕田、育秧苗,中期的除草、除蟲、打農藥,都需要付出艱辛地勞動,許多老人因此還患上了關節炎。”如此來之不易的糧食,我們沒有理由不好好珍惜啊!

《珍惜糧食,浪費可恥》宣講的是一種憂患意識。我從電視上聽袁隆平爺爺說:“我們國家的糧食是不夠吃的,每年都要從國外進口一部分,如果別人卡你,那麼就會有很多人要餓肚子了。”爲了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90歲的袁隆平爺爺還奮戰在科研一線。我們要向他老人家學習,居安思危。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

珍惜糧食,拒絕浪費,

從我們做起,謝謝大家。

浪費可恥演講稿3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x年級x班的xxx,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提倡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

古人云:居安思危,戒奢從簡,可見古人就有推崇勤儉節約的美好品德。艱苦奮鬥,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勤儉這個傳統的美德卻在一部分人的思想中正日漸淡化,甚至遺忘。取而代之的則是擺闊奢侈、鋪張浪費,過去日子的觀念已經淡化,講排場,比闊氣,揮霍浪費的現象卻有所擡頭。

隨着社會的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我們過去所說的那種“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的觀念便慢慢退去。人們在過上優異生活的同時,或多或少將曾經“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優良品德漸漸忘卻,就在發達國家的家庭爲怎樣節能而不懈努力時,我們的小康家庭卻並不在意生活中浪費那一點一滴的資源,特別是對公家的財產,更是浪費的厲害。那麼,我們現階段的這些浪費現象就值得深思了。

現在,我國的水,電等資源是非常緊張的,所以國家也提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建設節約型社會是要靠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在日常生活中:節約每一滴水,我們做到了嗎?我們能否讓辛苦了一天的水龍頭夜晚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節約每一度電,我們又做的怎樣?不用的時候隨手關電器,使用空調時,在不同的季節打高或打低一度都能夠節約用電;節約每一張紙,使每一頁紙都能夠正反兩面充分得到利用;節約每一粒米,我們是揹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長大的,其中的道理必然很清楚,但關鍵是看我們能否做到。

且不說所有人都能夠做到這些小事,但從現在開始做你我都能夠做到這些小事,節約的將是我們的資源,得到的將遠遠不止我們節約的。而在我們班,就有許多勤儉節約的好榜樣,如:樊靜萱、馬曉倩、冷心如、王瑞琪、劉君蔚、張浩文、張藝懷等。

讓我們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營造“人人講節約、事事講節約”良好氛圍,從自身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張紙、每一度電、每一滴油、每一分電話費做起,自覺爭做勤儉節約的模範。

我們提倡節約,反對浪費,應該像提倡奧運精神一樣,“重在參與”,如果光說不做,那麼一切將沒有任何意義。

總之,我們要將“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銘記在心,時刻提醒自己,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中都做到節儉,不浪費。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浪費可恥演講稿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節約萬歲,浪費可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幾乎每一個餐廳都會貼上類似的標語。但現在的浪費行爲仍然隨處可見。

節約是一種傳統美德,但卻沒有多少人能夠真正做到。嘴上說要節約,但不體會勞動的艱辛,怎麼會去節約成果?有許多孩子沒有下田割過稻子,所以他們不能體會勞動的辛苦,他們也不會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當然也就不會去節約了。

但是,只要有節約的意識,還是可以做到的。習近平主席剛上任時就提出了“光盤行動”,提倡要吃光盤中餐,絕不浪費一粒米,一棵菜,“光盤行動”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各地的浪費糧食的行爲的確縮減了不上,但是浪費水和電的行爲仍然存在。

許多人沒有意識到水和電的珍貴。其實,我國的人均淡水資源是非常緊缺的。是缺水國之一。但有些人卻認爲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因此,經常一邊放着水,還一邊做別的事,讓水源白白浪費了,我們應該要養成節水意識,讓水循環使用,不讓水龍頭獨自流淚。還有節電,現在科技進步,用電的地方越來越多,但浪費電的地方也越來越嚴重。有的孩子一邊開着電腦,一邊玩手機,另一邊還瞅兩眼電視。但大人們也只是視而不見。這也就促成了孩子們的浪費行爲。其實,我們應該節約用電,最起碼要做到人離燈滅。不同時使用不必要的電器,因此,我們一定要節約。

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需要我們的繼承和發展。文明餐桌在行動,校園掀起節約風!

標籤:演講稿 可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