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公德作文 > 節約作文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12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12篇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1

學生,有許多門學科,語文數學英語。每門學科都很好,我也很喜歡。但是,讓我真正着迷的不是體育,電腦什麼的,而是毫不起眼的綜合課。有人問我爲什麼喜歡綜合課,我會告訴他,因爲綜合實踐活動使我明白了很多有益的知識。

五年級下冊,雖然只上了五六節課,但是我的收穫卻很豐富,因爲我懂得了糧食的重要。就讓我當你們的小老師吧!

隨着世界的人口在不斷的生長,物資供應也越來越缺少,而物資缺少的其中之一就是稻米。

稻米是世界上食用人口最多,歷史最悠久的農作物,全球有25億以上的人口一大米爲主食。糧食的品種有很多,如:玉米,水稻,小米。。。。。。

稻米對中國尤其重要,大米使全國一半以上人口的主食。米飯,稀飯,糉子,米線,走遍大江南北,幾乎每到一處變有相應的以稻米制成的美食現在在中國,有許多人都有飯吃,所以浪費糧食的現象很嚴重。人們不知道,在非洲等較貧困的國家,有許多億人口沒有飯吃。所以說,糧食就是生命。

同學們小時候會背一首詩便是:“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那時,哪怕是飯桌上掉的一顆飯粒,我們也要撿起來放進嘴裏。因爲我們從小就明白了一個道理,農民伯伯一年到頭在田裏幹活,流了許多的汗水,才澆灌出我們離不開的糧食。他們多麼辛苦,我們怎麼能不愛惜糧食呢?可是,不知爲什麼,人越大,反而還不如小時候了,不是嗎?學校的泔水缸裏每天都堆得滿滿的,有剩菜,剩飯,還有整個饅頭,每一個來到它跟前的人,都會用一個極瀟灑的姿勢,賦予那白白的饅頭一道優美的弧線。如果這一切讓那些揮灑汗水耕種的農民伯伯看到,他們又會怎麼想,除了痛惜之外,還會覺得什麼呢?

現在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確是大大的提高了,大多數人不再爲吃飯發愁。可是,我們的國家只是基本解決了人民的溫飽問題,還只是“基本”啊!在那些貧困山區有多少和我們一樣的孩子,他們吃不飽飯,上不了學,他們多麼羨慕我們啊。而我們不注意,竟將那糧食浪費了,又對得起誰呢?1991年夏天,我國南方許多省市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水災,多少人無衣無食。那時全國各地的人民捐獻錢,衣服,又救活了多少人的生命?也許有人會說:“這是大題小作。不就是點糧食嗎?”是的,雖然扔掉的糧食不多,可扔掉的卻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爲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你把饅頭拋金泔水缸一樣。

綜合實踐活動課使我明白了,節約光榮,浪費可恥。所以我喜歡綜合實踐活動課!你們也喜歡嗎?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2

每當我們出現浪費的情況時,常常能聽到媽媽唸叨: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句話都可當我們的家風了。

吃飯的時候,我把飯粒灑落到桌子上、地上,媽媽就會念叨:“買幾隻小雞養在桌子下好不好呀?這樣地上的米粒就不會浪費了。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知不知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農民伯伯辛苦種出來的糧食可不能糟蹋了!”媽媽的話會讓我臉紅,乖乖地把飯粒撿起來的。

有時桌子上灑了點水,妹妹一下抽出三、張紙巾要擦。媽媽的聲音又出現了:“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知道嗎?需要多少就拿多少,不要浪費,紙巾是用木槳做的,少用紙巾可以少砍一些樹木。保護環境,從小事做起。”媽媽的話會讓妹妹把手停下,把多出的紙巾重新放進紙盒子的。

早上刷牙的時候,弟弟擰開了水龍頭,自顧着刷牙卻沒關上。媽媽又出現了,生氣地說:“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刷牙的時間水白白流掉,別以爲只有那麼一點點,如果一直這麼下去,一個月,一年下來要浪費多少水。別忘了,現在還有很多人喝不上乾淨的水呢!”一向調皮的弟弟不敢頂嘴,悄悄把水龍頭關了。

就這樣,生活中無論鉅細,媽媽都會提醒着我們要節約,莫浪費。漸漸地我們也養成了節約的習慣。地球資源非常寶貴,節約意義重大,我要把這習慣保持,把節約的好家風傳承下去!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3

同學們應該都會在電視裏看到“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還有“光盤”行動吧?可是我們學校有些同學並不知道這些。

中午吃飯時,有些同學吃一點飯就倒了,覺得不好吃的東西就不吃,湯沒喝完就不喝了,有的女生吃到肥肉就不吃,吃到有皮的雞肉就不吃,有的男同學喝牛奶,沒喝完,就用牛奶打仗,你擠我一下,我擠你一下,然後“刷”的一下,把牛奶扔掉,弄得滿地都是牛奶。看到這種情景,我想:如果我們的長輩看到會心酸的。

我的爺爺告訴我,他小時候,學校的路是山路,吃飯又吃不飽,不像我們大魚大肉,所以,他們每次吃飯都會把碗裏的飯吃得乾乾淨淨,還用舌頭舔一舔碗,桌上有米粒還拿起來吃掉。

我們要向長輩學習,同學們應該知道這詩吧:“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啊,大米是農民伯伯用汗水換來的,所以我們要珍惜糧食,不能浪費。我有一個小小的建議,在學校裏也開展一次“光盤”行動,在每桌吃飯的時候,專門派一個人看着我們吃飯,不能有剩飯和浪費食物的現象。

同學們,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吧!一定要記住“浪費可恥,節約光榮”這幾個字。

浪費可恥人人厭,節約光榮人人誇。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4

“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每當我看到這首詩的時候,總會回想起外公第一次給我念《憫農》時的情景,心裏便會不由得氾濫着一種說不清的內疚感。

記得小時候。我在鄉下生活。家裏,外公外婆事事都寵着我,從不打我罵我。哥哥也一直護着我,事事都讓着我,不和我爭。久而久之,我養成了刁蠻、任性的性格。無論做什麼都按自己的想法,有一點兒不如意的地方就大哭大鬧。

那時, 我最愛看電視了,特別是動畫片。每次一看動畫片就着迷了,入魔了,連飯也顧不上吃。外婆總是一催再催,飯也是熱了三四道,我才依依不捨的告別電視,飛快地跑上樓去,隨便找了把椅子,把碗一端,而菜早就被精心做好放到碗裏了,我拿起筷子,匆匆扒了兩三口就放下碗筷,頭也不回地跑下樓去繼續看電視了。那雪白又飽滿的米飯,色香味俱全的飯菜卻被我丟在一旁無人問津……

直到那一天,百般無聊的我看到外公外婆不像往常一樣陪我玩,而是提着籃子,揹着揹簍不知道去幹什麼。我問他們,他們就說是去種水稻。“水稻是什麼?” “就是你平時吃的大米啊!” “那我也要去!”

走在一條狹窄的小路上,轉了好幾個彎纔到達目的地,“哇——”第一次看到這種景物的我,驚歎的叫出聲來,“真漂亮!”蔚藍的天空,高達碧綠的柑子林,嫩黃的小草芽兒,在空中翩翩起舞的花蝴蝶,都讓我神往不已。

經過一陣玩鬧,已是正午,太陽高高地懸掛在天空上,像個老大老大的火球,光線灼人,土地被烈日烤得發燙,面板曬得火辣辣的疼,我連忙躲到樹蔭下,尋找着他們的人影。

只見兩個黑點在慢慢移動,凝神細看,原來是外公和外婆,他們頭戴草帽,,兩鬢早已被汗水浸溼,豆大般的汗珠從旁邊滑落,落到水田裏,驚起一陣漣漪,又很快融入水中。隨着他們的移動,水田裏嫩綠的秧苗一行行的立起來,整齊勻稱,像塊綠色的地毯。

我愣在那裏,心中震撼級了,當我跑過去的時候,一大塊田,外婆已經完成一大塊了,她已經老了,不能像以前那樣精力旺盛。她也不是彎腰在田裏移動,而是雙腿跪在泥水裏,艱難的爬行。我走過去,費力的將她攙扶到田邊,我才發現,外婆全身都溼透了,有汗水,也有泥水。

看着外婆滿是皺紋的臉,我問道:“爲什麼要這麼拼命呢?”外婆笑笑:“這樣你纔有米吃呀!今年多種點,日後就不會餓肚子了呢!”我的眼眶一下子就紅了,鼻子一酸,眼淚就如失守的凌汛,奪眶而出,“對不起”我抽噎的說道:“我不該浪費糧食!”外婆笑笑,搖了搖頭,沒有再說話。外公不知什麼時候走到我身邊,將我抱在懷裏,說“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婷婷,以後不要再浪費糧食了。”

“嗯”我點點頭,堅定地說:“我一定會珍惜勞動成果。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5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這是人們從小就懂得的一個道理,但即使是人盡皆知,也會有人違規。

隨着人生活水平的提高,糧食浪費成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一些人們因爲礙着面子,在一些人多的聚餐上“慷慨解囊”,點了很多的佳餚,吃不完也不能打包:還有些家長溺愛孩子,帶孩子出去下館子,也都順着孩子的意願,點了十分多的菜,也只是爲了孩子高興而已。根據統計,全國一年僅糧食浪費的蛋白質和脂肪就高達八百萬噸和三百萬噸,這相當於倒掉了兩億人一年的口糧。我在此向大家再次呼籲: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在鋪張浪費糧食的同時,請大家想一想糧食是來之不易的。

零花錢,我相信同學們都會有,而零花錢的來源大家應該都心知肚明——父母給的,在如何支配零花錢這方面我覺得是應該向大家交流交流的。在我的身邊有些同學虛榮心強,在零花錢方面互相攀比,花錢也是大手大腳的:買零食、買玩具、買漫畫。父母辛苦工作打拼得來的錢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流走,這也是屬於浪費的行爲,換一個角度,如果少吃或不吃零食、少買或不買玩具,將零花錢剩下來,到了緊急情況時解難或節假日時給父母老師買些禮物、捐獻給災區或愛心基金會,這不是更有意義和價值嗎?

說了這麼多,我最終還是希望大家做到節約人人有責,從小事中節約,讓節約成爲舉手之勞不再是一句空話。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6

1959年至1961年因飢餓死去的人數大約有3000萬至8000萬人。

過去人們的生活是多麼艱難,多麼難熬。缺少食物,食物就如同他們的生命。有時連肚子都填不飽,飢餓的感覺是多麼難受,幾天不吃不喝,臉色蒼白,瘦得只剩下皮包骨頭,有時還會鬧饑荒,連續一年半載。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是那麼好,不缺少食物,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人們還挑三揀四的。那就說我們根本不把農門伯伯勞動成果和過去的滄桑歷史記在心裏。

如果過去的人們知道我們在不斷浪費糧食,他們就會用責備的口氣說:“生活在這麼好的環境,過着幸福美滿的生活,還在不斷的浪費糧食,難道你們就不覺得你們浪費下的糧食有多可惜嗎?就不覺得你們的所作所爲有多可恥嗎?”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明白了,我們的每一粒糧食是農民伯伯的勞動成果換來的,我們應該珍惜糧食。每一粒糧食代表每一箇中國人,代表着這個偉大的祖國,也代表着1959年至1961年這悲慘的滄桑歷史和因飢餓而死去的人們。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7

餐桌上,吃剩的牛奶、飯菜,被丟棄的饅頭、包子……隨處可見。

吃飯時,“不想吃,不好吃,我不要,丟了吧……”這些話隨處可以聽見。

改革的春風吹了40年,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生活在這個時代的小朋友更是如同活在蜜罐中,個個都是小公主、小王子,吃穿不愁。可又有多少小朋友身在福中不知福,每天都在浪費糧食呢?

美妙的音樂鈴聲後,午餐交響曲奏響了,同學們從教室裏蜂擁而出,快速奔向盛飯處。一雙小手快速開啟菜桶蓋,緊隨“今日午餐:清炒豆芽加紅燒魚”的喊聲,“哦,不,豆芽,我不喜歡。”“我討厭吃魚。”哀嚎聲此起彼伏。吃完飯後,我發現泔水桶裏已裝滿了剩菜剩飯,被嫌棄的豆芽、魚塊只能無奈地在桶裏嘆息,真是浪費呀!

從幼兒園起,爸爸媽媽就教我們背“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上小學後,老師教育我們“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想起前段時間我們班舉行的親子活動——收割稻穀,大家都累得腰痠腿疼,十分辛苦,怎能如此浪費糧食呢?何況還有許多生活在貧困山區的孩子在捱餓呢?媽媽告訴我,每年國家的糧食有1/3是被浪費的。如果每人都做到吃多少盛多少,以節約糧食爲榮,浪費糧食爲恥,節省下來的糧食可以資助多少貧困孩子啊!

光盤行動,從我做起。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8

隨着當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各行業越來越發達,這固然是好事,可公民的道德品質,是否也“與時俱進”了呢?

當我們在吃早飯時因爲味道不佳而隨手丟掉食物時,當我們把草稿本隨意撕下摺紙飛機時,當我們上體育課時,教室裏仍燈火通明,電風扇仍呼呼的轉。

有沒有人曾想過?

在非洲那些滿目瘡痍的貧民窟裏,僅僅兩平方公里的地盤上蝸居着數百萬居民,狹窄繁忙的街道內傳出陣陣潮溼的臭氣,遍地都是敞開式的下水道,房子的間距僅僅只有10幾釐米,箱子裏堆放着廢品和各種各樣的生活垃圾,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都散發着濃烈的腐臭味,一千多人共用一個廁所,沒有人來清運垃圾……

對於那裏的孩子來說,垃圾就像陽光一樣隨處可見,垃圾場,就是他們最“豪華”的“遊樂場”,他們許多孩子,從來沒聽說過電腦,MP3、MP4,甚至連一本完整的書都沒見過,當然,他們大多都不認識字,很多人,連話都說不順暢。

和他們對比,我們不就幸福的太多太多了麼?而無止境的鋪張浪費,不就是在毀滅一種希望麼?一種讓藍天,碧水,綠地永存的希望麼?

學會把節約當成一種習慣,你就多了一份對社會的擔當,多了一種智慧,多了一份給子孫們的希望!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9

食物─人活下去的動力之一,如果人類沒有食物會是什麼樣子?下場是─無法存活,所以要更珍惜食物。

食物的種類有很多種,例如:蛋、豆、魚、肉類,當然少不了五穀根莖類!所有的種類都要均衡攝取,這樣纔會健康,不能只偏向一類食物,還有儘量少吃油炸 類;食物可以帶給人類很多營養素,例如:維他命A、維他命B、維他命C、維生素、纖維素......等等,而這些營養素對人體都是有益健康的,所以不要再 排斥它們了,趕快勇敢的接納它們吧!

我覺得不應該再挑食了,因爲食物都爲了我們人類而犧牲了,我們卻挑食,這不是白白浪費它們的生命嗎?我知道人們難免有時候會挑食,因爲我也曾經挑食過,只 是因爲煮的“爛爛的”、聞起來“怪怪的”之類;這都是不正確的行爲。因爲地球的資源實在有限,但在新聞上時常都會有非洲以及許多國的人民常處於飢餓狀態的 相關報導,有時候甚至連喝口乾淨的水都有問題呢!所以我們有食物可以吃已經是很幸福的事!應該珍惜食物吃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能再隨意浪費食物了。

食物不只是讓我們生存下去的動力,更提供給我們各種營養的`來源,所以食物對人們的重要性,由此可以看出來。當然食物在滿足人們吃飽或提供營養的同時,可能 有部分的人,甚至我們自己;因爲喜歡或不喜歡的各種理由,一直在浪費着食物!這是大家要避免的事,也要大家一起共同努力。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10

勤儉節約,從小事做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要告訴我們節約糧食。

看看餐館前的泔水桶,大家會發現每天都是滿滿的剩菜。這些都是農民伯伯頂着烈日,花費心血中出來的。爲什麼要如此的浪費呢?如果這是你們的爺爺奶奶種的,你們也會這樣嗎?

有人會說:“不就是一點糧食,扔了可以再買。”是的,雖然你仍的不多,可是每個人都仍一點兒,就會變得很多。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如果一個不愛惜糧食的人,也會不愛惜其他的一切,到頭來只能成爲一個自私自利的人。這樣的人,最終會被社會拋棄,就像剩菜一樣被扔進了泔水桶。

可是,如今真正做到的並不多,比如:我的弟弟經常剩一點就不吃了,並且桌上的地上灑的都是飯,這是非常浪費的,所以我們要隨時銘記那首詩,珍惜每一粒糧食,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節約糧食,是我們每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只要我們存有節約的意識,其實如果想要真正做到節約,非常簡單,吃飯時吃多少就盛多少,不扔剩飯菜;在餐館用餐時點菜要適量,不應該點太多菜,或者是吃不完全部打包。節約糧食應該成爲一種新時尚,成爲新時代人應該具備的一種新品質,把“節約光榮 浪費可恥”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11

今天放學回到家,我隨便扒了幾口飯,就說:“我吃不下了。”媽媽看了一眼我的碗,裏面還 剩了大半碗的飯,她生氣地說:“揚揚,你怎麼這麼浪費啊!世界上將近8億人連飯都吃不上,你卻隨意浪費糧食。”

“大驚小怪!”我毫不在意地說。媽媽上了百度,把手機遞給我看:“這就是依據。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年度報告,全球飢餓人口約爲7.95億,其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有四分之一的人得不到足夠的食物……”

“啊,現在真的還 有這麼多人吃不上飯啊?”我倒吸了一口涼氣,不禁想起前兩天我們在外面吃飯的情形:

那天我們一家人去外面餐廳吃飯,我看到旁邊一桌是兩位叔叔阿姨,那位叔叔看上去非常氣派,阿姨也打扮時尚。這時,那位叔叔喊來了服務員阿姨點菜,他一口氣點了好多種菜,服務員阿姨連連說:“夠了夠了,你們吃不完的。”他沒理會,還 繼續點。菜上來了,大盤小盤把他們的桌子放得滿滿的。阿姨說:“喲,點這麼多菜,吃不完哪”。而那位叔叔滿不在乎地揮揮手:“嚐嚐,吃不完就不吃唄,咱又不缺錢。”果然,他們走的時候,桌子上還 剩了很多菜,有些幾乎都沒怎麼動。服務員阿姨來收桌子時,連連搖頭:“真是顯擺,多浪費啊。”

想到這兒,我覺得非常難爲情,趕緊把碗端起來吃飯。並且以後如果我再看到浪費糧食的叔叔阿姨,我也會和他們說:“世界上還 有那麼多人沒有飯吃,我們應該節約糧食,不應該浪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作文12

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棄它,節約,其實就在一瞬間,在一念之間。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全國每人節約一滴水,那將會有13億滴水;相反,每人浪費一滴水,那將有13億滴水被浪費,這是多麼大的損失啊!

節約不是一種約束。古人云:“儉,德之共之;侈,惡之大之。”浪費是不好的,在餐桌上,經常有剩飯剩菜,吃不完的就倒掉了。我們經常說:“浪費是犯罪!”的確,浪費,就是浪費國家的財產,丟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有損自己的形象。

因爲浪費,所以我們一定要節約。失誤一次不要點太多,如果一次性點太多,反而吃不完的話,就會被倒掉。這些倒掉的食物也許能再吃一頓。並且,浪費的也有煤、氣、油……

毛主席一生勤儉節約,一身衣服補了七十幾次,穿了二十年。這就是最基本的節約:節約一分錢,等於生產一分錢。“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節約,從小事做起:節約水,合理地使用水資源;節約用電,充分利用自然光照;節約用紙、用餐。

世上有一種公式,那就是“小事乘以十三億就會變成大事;大事除以十三億就會變成小事。”在你眼裏,一滴水、一張紙都不值一提,但是如果乘以十三億呢?那結果可想而知。

節約光榮,浪費可恥。如果一個國家能節約,那這個國家將會變得強大——靈魂。

標籤:可恥 節約 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