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演講稿

初中數學說課標說教材演講稿

演講稿2.81W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

初中數學說課標說教材演講稿

今天我研說的內容是濟南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物種的延續》,不足之處,還請各位老師批評指正。

我本次研說包括說課標、說教材、說建議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說課標

我就這次研說的課程目標進行解讀:

知識方面:主要讓學生獲得有關生物學的基礎知識;認識人體結構,知道一些衛生保健常識;瞭解生物科技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能力方面: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實驗操作能力、收集利用資料的能力和科學探究能力;並且學會利用所學到的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讓學生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意義;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課程內容是《課程標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總共有10個一級主題。我要研說的第四單元“物種的延續”涉及其中的三個一級主題,並且以“生物的生殖、發育與遺傳”爲主線,穿插了“生物圈中的綠色植物”和“健康的生活”中的部分內容。這三個一級主題還包含7個二級主題,分別是: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綠色植物的生活需要無機鹽、植物的生殖、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人類的生殖和發育、健康的度過青春期、生物的遺傳和變異。在教學過程中,作爲教師,要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同時,還要積極組織學生開展各種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二、說教材

我們先來看一下本冊教材的編寫特點:

特點一:圖片和文字相結合,更加形象直觀;

特點二:創設開放性問題,引發學生討論,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學習、相互借鑑;

特點三:注重探究性學習,幾乎每一章每一節都有探究性學習,來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而且,本冊教材中的實驗步驟都很詳細,爲學生動手實踐提供了參考。

特點四:滲透人文精神。教材中穿插了大量的古詩、兒歌、諺語等等,將中國傳統的文化與生物學知識相聯繫,體現了STS思想。 特點五:增加了許多分析性題目;

特點六:閱讀資料豐富。

在編排體例上,教材由單元、章、節三部分構成,每單元有引言、

圖片;每章內容的安排也非常清晰,有引言、圖片;有知識梳理,可以幫助學生總結各章的知識點;還有視野拓展,滿足學有餘力的學生的需求;每節課前都有與內容相關的前言部分,啓發學生觀察和思考。每節課後有“鞏固提高”和“課外實踐”。

正文中有很多插圖,有助於學生理解相關的概念和現象。生物本身就是一門實驗性的學科,所以在正文中設計了大量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驗技能。

本冊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把握基礎性,體現先進性,符合生物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有利於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

現在我們來看一下本冊教材的內容結構是怎樣的:

第四單元的編排,立足於種族的延續,共安排了四章內容。

第一章“綠色開花植物的一生”闡釋了“開花-傳粉-受精-到果實種子形成”的有性生殖過程、“種子-形成幼苗-再形成根莖等營養器官”的生長髮育過程和無性生殖過程。

第二章分別說明了昆蟲、兩棲動物、鳥的生殖和發育過程。按照課程標準突出人與生物圈的思路,在引導學生認識生殖發育過程的同時,突出與人類的關係以及與環境的關係。例如,在“兩棲動物的生殖和發育”一節,設定這樣的問題引發討論,“經常有人將青蛙做成菜餚擺上飯桌,你對這種做法怎樣評價?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從而引導學生關注生物與環境的關係,理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義。

第三章“人類的生殖和發育”包括三節內容,主要讓學生了解男、女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知道受精作用和胚胎髮育的過程、青春期發育的生理變化和心理變化,能正確對待異性,爲同學們平穩度過青春期提供了建議和參考。

第四章“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知識結構清晰。 “遺傳的物質基礎”這一節從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四個層次描述了遺傳物質的結構、功能。關於生物的遺傳,學生常常有許多疑問。例如,“什麼控制着生物的性狀?”“父母的基因是怎樣傳給子女的?”“生物個體之間有差異的根本原因是什麼?”“爲什麼法律規定近親不能結婚?”這些問題在後面四節“性狀的遺傳”、 “人類染色體與性別決定”、“生物的變異”、“人類優生與基因組計劃”都會一一找到答案。教材這樣編排符合學生的認知邏輯,有助於學生建立相對完整的知識體系。

另外,本冊教材還安排了22個探究性活動,包括分組實驗、觀察思考、演示實驗等。

再來說一下立體式整合,

本冊教材各章之間有一定的邏輯關係。

在學習了植物、動物、人類的生殖發育的基礎上,安排“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助於我們更深入的理解生物圈中種族的延續和發展,這就使得第四單元“物種的延續”成爲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各冊教材之間也有一定的聯繫,

透過七年級上、下冊的學習,學生較爲系統地瞭解了各種生物類羣和人體的結構、功能特點。在此基礎上進入本單元內容的學習,進一步理解生物的生殖、發育和遺傳是生命的基本現象,知道各種生物透過生殖和遺傳變異,既能維持種族的延續,又能不斷地發展進化。這些知識又爲後面學習生物的進化奠定了基礎。內容結構環環相扣,層層遞進,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所以我們教師應該從整體上把握教材,注重知識的內在聯繫。

第三、說建議

課標建議要充分貫徹課程目標,注重概念教學和探究性學習,還要多層次多角度的強調科學-技術-社會的關係。

在課標建議的基礎上,我來說一下在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建議: 第1,在匯入新課的時侯,設定一定的教學情景,能引起學生的注意,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比如在學習“遺傳的物質基礎”這節課時,我是這樣匯入的,首先呈現一組圖片,然後提出問題:“爸爸去哪兒”中的林志穎和kimi長得像不像呢,爲什麼他們長的很像呢?這種生物現象叫什麼呢?這樣的匯入,能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第2,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

比較歸納法:透過比較、歸納知識點的異同,幫助學生加強對他們的理解和記憶。

觀察法:透過觀察教材中的圖片,觀看動畫、視頻,讓學生對知識獲得感性認識,從而促進理論學習。

圖文轉化法:有些知識比較抽象,比如胎盤是胎兒和母體進行物質交換的場所,但是具體怎樣交換呢,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透過這樣的圖,將抽象的`知識轉化爲直觀、形象的知識,學生就比較容易接受了。

第3、開展探究活動,

本單元實驗性探究活動比較多,教師可以鼓勵學生設計簡便易行的實驗。

例如:探究種子萌發的條件,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條件,自己設

計對照實驗進行探究。

還可以安排興趣小組,將菜豆種子放在適量的清水中。讓學生觀察、記錄種子萌發的情況,並拍下照片儲存。

同時實驗過程中,用的是清水,而不是土壤,也可以說明種子萌發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自身,而不是土壤。透過親身體驗,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本中的知識。

營養繁殖在生活中比較常見,容易觀察到,比如用吊蘭的莖進行繁殖,在短時間內就能長根,形成一個新的植物體,讓學生客觀的認識到營養繁殖快速高效的優點。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自己購買蠶種,飼養家蠶,觀察家蠶生長髮育各時期的特點,和雌雄蠶蛾交配的過程。在觀察過程中,學生可以拍攝記錄,比如:家蠶吐絲化蛹的過程、破繭成蛾的過程,這樣更真實,更加生動。

還有觀察雞蛋的結構,等等。這都是教材中提到的實驗,在生活中也很容易操作。

除此之外,還可以開展一些拓展性的實驗,比如鼓勵學生自己設計實驗,證明卵黃膜的存在,等等。

開展這樣的探究實驗,既能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又能進一步加深對相關知識的理解,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興趣,提高科學素養。

第4、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己畫圖,自己總結規律,可以將課本的知識轉化成自己的知識,有助於學生對知識的記憶。

在教學方式上,最好能形成生物學科的教學模式,這樣可以極大的提高課堂效率。在操作的過程中,教師主要透過引導和點撥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說評價建議:

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評價的內容主要是對能力目標、知識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檢測。

評價的方法有很多,但要注重定量和定性相結合,儘可能向定量努力。

透過課堂觀察學生的表現,以紙質的形式當堂檢測,來了解學生知識目標的達成程度,並進行量化。

另外,對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有價值的問題,教師都要及時鼓勵和表揚,因爲只有教師的鼓勵和肯定,才能幫助學生樹立學好生物的信心。

結合小組探究活動,對學生參與過程的表現進行評價。例如,在

探究過程中,對學生是否積極主動,能否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動手情況如何,是否有實事求是的態度,等等,對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發展狀況進行評價。

學生自己也可以進行每日評價、每週評價,

評價不僅可以讓學生有競爭意識,更能讓他們對知識的掌握有個自我瞭解。不管什麼形式的評價,最終的目的是讓學生不斷進步。

說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

要充分利用身邊的各種資源。

首先學校資源:學校的教學設備,比如多媒體,實驗儀器、生物模型,都有助於提高教學質量。利用學校的圖書館閱讀各種書籍,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還有教室的黑板報、教室的一角,手抄報等等,都是可以利用的資源。

社會資源:像公園、博物館、農場、社區周圍的自然環境,學生在遊玩的過程中也可以學到很多知識。

家庭資源: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只有家長和老師共同努力,才能促進孩子的進步,所以要做好家校交流工作,每個班都有家校。另外,我校開設了“家長開放日”,邀請家長進課堂聽課,深入瞭解孩子在課堂上的狀態,並且及時進行反饋。

還有像動物世界、奇妙的朋友這樣的電視節目,報紙、新聞、網絡上的生物教育資源,以及生活中的資源。這些都能讓學生學到很多生物學知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老師可以與學生多交流、多溝通,引導學生多留意身邊的生物學知識,做個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中學生。

以上是我本次研說的全部內容,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