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加工貿易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分析論文

論文1.2W

摘要:本文以D公司爲例,對其成本管理方法進行了實務和理論分析,並對這種成本管理方法的適用性進行探討。

加工貿易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分析論文

關鍵詞:成本管理;作業成本法;標準成本法

加工貿易是伴隨着我國開放型經濟不斷髮展而不斷壯大,曾一度在我國進出口貿易總額中佔據半壁江山。蘇州的加工貿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本文將以D公司爲例,對D公司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分析,並對這種成本管理方法的適用性進行探討。

一、D公司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內容與分析

D公司是一家由臺商投資的大型加工貿易企業,主要產品是電子元器件和電腦周邊設備,主要產品的市場佔有率全球排名靠前,年營業額達30多億元,員工一萬多人。公司按產品類別採用事業部制管理模式,根據客戶訂單安排生產,生產經營活動和產品品種複雜。產品成本中,直接材料成本佔比很高,同時製造費用項目繁雜。生產原材料大部分都是保稅料件,接受海關監管。公司全面使用ERP管理系統,從倉儲、生產、銷售、財務、人力資源等模組均實現了資訊化管理。近年來,在市場競爭更加激烈、各項生產資料價格持續攀升的情況下,D公司透過對料、工、費等成本項目進行細分,分別採用針對性的成本加工貿易企業成本管理方法分析與探討——以D公司爲例管理方法,從而控制好企業成本,提升了企業競爭力。

(一)D公司成本管理方法的主要內容

1.直接材料

D公司採用標準成本法覈算直接材料成本。月初根據產品的物料清單(BillofMaterials,簡稱BOM)將每種產品所耗原材料的數量和標準成本錄入ERP系統。月中採購部門根據工單採購相關原材料並原材料價格錄入ERP系統,生產部門根據工單領用原材料。月底結賬時,ERP系統計算出已完工工單實際領用原材料的數量與物料清單中規定的應耗數量的之差乘以標準成本的金額(量差)和原材料實際採購成本與標準成本的之差乘以實際領用數量的金額(價差),量差與價差之和即爲標準成本差異。月底財務部門提交量差報告和價差報告,生產部門和採購部門分別就產生的量差和價差作出解釋和提出改進措施。

2.直接人工

D公司採用作業成本法覈算直接人工成本。爲準確覈算產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成本,公司採用作業成本法覈算直接人工成本,即透過ERP系統根據生產排程將生產產品所耗用的直接人工工時直接計入產品成本。月底財務部門提交人力成本覈算和變動報告,生管部門就人力成本變動作出解釋和提出改進措施。

3.製造費用

D公司採用作業成本法覈算製造費用。公司在覈算製造費用時,儘量將作業細分,每項支出歸屬到具體的產品類別。如果某項支出由不同的產品承擔,則需由所有涉及到的產品相關部門有簽字權限的主管簽字確認後,財務根據確定的分擔金額分別計入不同的產品成本。折舊、攤銷項目則每月根據實際使用情況的變化而變更計入各產品成本的金額。月底財務部門提交各產品製造費用報告,各產品相關製造部門(生產、質檢、工程技術等)就製造費用變動作出解釋和提出改進措施。

(二)D公司成本管理方法的理論分析

D公司實質上採用了標準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方法,這種成本管理方法目前在學術界還沒有明確的定義,我們可稱之爲“標準-作業成本法”。D公司採用“標準-作業成本法”來進行成本覈算和管理,充分發揮了標準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各自的優點,而又迴避了各自的不足。對於加工貿易企業來說,直接材料成本在產品成本中的佔比很大,採用標準成本法來覈算直接材料成本,透過對標準成本差異(包括量差和價差)的分析,及時採取措施控制成本。而在訂單生產模式下,訂單交期、生產排程、技術標準等情況經常發生變化,很難確定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的標準成本,所以對直接人工和製造費用採用作業成本法進行覈算。

二、D公司成功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的原因

(一)健全的績效考覈制度產生了巨大的內在動力

D公司採用事業部制管理模式,各事業部主管對事業部的產品效益負責,作爲成本中心的各部門對部門發生的成本費用負責,這就產生了精確劃分各產品實際發生的成本費用的天然要求,“標準-作業成本法”滿足了這一要求,因此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獲得了強大的內在動力。

(二)完善的ERP管理系統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D公司的ERP管理系統涵蓋了倉儲、生產、銷售、財務、人事等所有公司業務模組。直接材料成本和標準成本差異的核算,以及直接人工成本和製造費用的歸集,依賴於ERP管理系統對資訊的處理。

(三)專人報賬制度是落實制度設計的重要手段

D公司施行了一套具有特色的專人報賬制度,即每個部門安排專人負責相關成本單據的歸集、錄入、費用分攤和報銷等工作。負責此項工作的人員,對公司業務流程和部門業務情況都比較熟悉,且相對固定,能保證成本數據處理的及時性、真實性和一致性。有了這個視窗,財務部門也能及時將成本資訊反饋給各部門,使得標準-作業成本法能夠很順暢的執行。

(四)外部監管要求提供了良好基礎

加工貿易企業的主要原材料基本上都是保稅料件。海關對保稅料件的管理有一整套嚴格的要求,在保稅料件存儲的物理空間,料件進銷存數據的監控等方面都有具體的規定。海關監管系統的數據共享和因應海關監管要求所配備的場地和人員,建立的業務流程,爲D公司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縮短了磨合期,大大降低了施行成本。

三、關於“標準-作業成本法”適用性的探討

雖然目前學術界還沒有對“標準-作業成本法”進行明確定義,但是在實務上確實行之有效,值得推廣。企業在引入“標準-作業成本法”的時候,應考慮以下幾個問題:

(一)有精細覈算成本的需求

“標準-作業成本法”比較適用於市場競爭戰略爲成本領先的`企業,這類企業具有產品類別多、工藝複雜、直接材料成本比重大,製造費用繁雜等特點,需要透過精細覈算產品成本,以控制和降低企業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市場競爭戰略爲技術領先和服務領先的企業不太適用標準-作業成本法,因爲對成本控制的過於專注,會削弱這些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二)應遵循成本-效益原則

相較於傳統成本覈算方法,“標準-作業成本法”增加了大量的數據收集、處理和分析工作,需要耗費更多的人力物力。所以在做出是否使用“標準-作業成本法”的決策的時候,要遵循成本-效益原則,綜合考慮投入和產出的問題。如果企業規模小,產品類別單一,用傳統成本覈算方法就能滿足經營管理需要,就沒有必要耗費資源去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反之,如果企業規模大,產品類別多,精確覈算成本帶來的收益大於投入,則應該考慮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

(三)需建立成本考覈制度

“標準-作業成本法”需要公司上下全員參與,只有將成本控制作爲重要指標納入到員工績效考覈制度中去,才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自覺完成成本覈算的相關工作。如果跟員工的切身利益沒有相關,“標準-作業成本法”會被認爲只是增加了自己的工作量而消極對待,整個成本覈算系統就會執行不暢,甚至停擺。

(四)需要管理資訊系統的支援

標準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產生於上世紀二、三十年代,但直到八、九十年代資訊技術飛躍發展後才廣泛被企業採用,主要原因就是標準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有大量的數據計算分析,手工處理效率低且準確率不高,影響了標準成本法和作業成本法的推廣。所以,要順利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需要公司有一套執行順暢的管理資訊系統來給予技術支援。

(五)應注重成本資訊的應用

推行“標準-作業成本法”的目標,不僅僅是得到了準確的成本資訊,而是利用好這個資訊,提高企業效益。對成本資訊的應用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根據產品成本資訊,準確給客戶報價,爭取更多的有效訂單;另一個是透過成本資訊分析,提出成本控制措施,降低成本,提升企業效益。只有這樣,“標準-作業成本法”纔不只是一個好看的擺設,而是一種真正有用的成本管理方法。

參考文獻:

[1]潘飛,王悅,李倩,任雯雯,李剛.改革開放30年中國管理會計的發展與創新——許繼電氣與寶鋼的成本管理實踐與啓示.會計研究,2008(09).

[2]劉劍民,楊浩.我國企業應用作業成本法面臨的問題及對策.財會通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