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反思語文新課改論文

論文7.58K

反思語文新課改

反思語文新課改論文

隨着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學習內容也變得開放、靈活起來,教學手段開始先進、多樣,學生也有了更多自主選擇的機會。然而在新舊教學模式交替變革的過程中,作爲一名語文教師我深深感到一些矯枉過正的傾向,出現了一些有悖於新課改的“變異”現象。

“種他人田,荒自家園”新課標中指出語文要加強綜合性,溝通與其他學科的聯繫,溝通與生活的聯繫,但在實踐中“,荒自家園”的現象卻屢見不鮮。如一位教師在教古詩《贈汪倫》時,讓學生表演當時的情境,喜歡繪畫的可以繪製圖畫,喜歡音樂的到電腦中點擊表現送別的樂曲,最後全班合唱《朋友啊朋友》。這堂課看上去熱熱鬧鬧,但學生語文知識、能力、素質方面的收穫甚微,只是在教學形式上追求花樣多,這就把語文課異化成各科雜燴的綜合課。

“假民主、假自主”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但在很多教師眼裏就以爲是新課改的唯一標誌,似乎無之便不是新課程。於是,分組、交流、討論,“學生想說什麼就說什麼,喜歡說哪個就說哪個”等形式充斥着整個課堂,貫穿始終。有的教師不管“問題”的難度如何,是否有談論的價值,一律交由學生討論解決,課堂氣氛倒是“活躍”了,但效果如何?還值得商榷。誠然,學生中不乏個別很有見地的發言,但更多的是人云亦云,隨聲附和,教師卻常常是緘默不語。我想,語文新課改的本意決不是把教師的“一言堂”改成學生的“一言堂”。

“作秀”時下許多的語文公開課一般都在多媒體教室進行,一些示範課、研討課當然更不例外,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充斥其間,猶如一場高科技產品展示會。兼聲、形、畫於一身的電腦課件美輪美奐,熱鬧非凡,授課者心滿意足,聽課者大飽眼福。教師在課堂上千方百計引導學生按部就班,頗有“請君入甕”之嫌。一些對課件操作不是十分熟悉的教師,爲避免電腦“發脾氣”,只得小心翼翼地操作,全神貫注地呵護。公開課教學變成了事倍功半的作秀課。如此這般,如何能發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新課改名片下的“放羊式”爲了體現自主學習的新理念,營造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有的教師悄悄地退出教學的主導地位。爲了讓學生自主,教師沒了主見,教學無主次,不能正確把握教材的價值取向。有的被學生牽着鼻子走,有的跟在學生的後面,對學生百依百順,有的甚至退出了教學的舞臺,成了一名旁觀者,把自主學習異化爲放任自流,我名之爲新課改名義下的“放羊式”教學。

“新瓶裝舊酒”在週考、月考、單元考、過關考、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的重壓之下,許多語文教師在教學中,依然故我,喊新課程,使老方法,拼時間拼精力,實施“填鴨式”教學,搞“題海戰術”,強調死記硬背,追求短期“分”效,急功近利,穿新鞋,走老路。長此以往,語文是否又要遭來第二次“誤盡蒼生”的罵名?

“滿漢全席筵”《語文新課程標準》提倡課程的開放、教材的開放和重新整合。提倡課堂教學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向課外延伸。據此,不少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既有自主學習,又有合作討論;既有圖片展示,又有課本劇表演等。一項項的活動猶如滿漢全席般,被一盆盆、一盤盤地往上端。可憐的課文被棄之一旁,寶貴的時間在熱熱鬧鬧中被消磨。

“表演”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我們有着太多的'疑問,存在着太多的問題需要研究,需要解決。然而,在教研課中,筆者看到的卻是一節又一節“完美”的課。爲了不出“問題”,只好全教研組一起出謀劃策,集衆人之力備好一節課,然後在不同的班裏多次試教,把可能出現的問題一一解決,等到上課時,一切都是那麼的完美。許多教研課中看似生成了很多問題,實則上課的教師早已滾瓜爛熟。一個問題剛提出來,學生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完美地解決。在一次教研課上,有個學生對“愚公移山”提出不同的看法及對策,但在評課時我們卻發現該生座位裏有一份詳細的答案。

這樣的教研課,我們看到的只是無聊的表演,沒有創造性的交流。一個經過多次演練的“表演課”也就掩蓋了現實語文教學中存在的許多問題。這樣的語文課堂是對新課程的簡單模仿、機械照搬;這樣的語文教師是對新課程理念的曲解,是被所謂“課改”的氣氛所左右,以至於尚未思考便“吞下”,沒有真正理解內化新理念而有效落實到教學行爲上。

我覺得,教師要避免新課改中的“變異”現象,要履行“三問”。

首先,問自己教師針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要堅持“課前問”,就是教師在備課過程中要多向自己發問,例如,“這節語文課我想教學生什麼?”“應該怎樣上這堂課?“”還可以怎樣上這堂課?”三思而行,定能提高課堂效率。還要堅持“課中問”,就是教師在上課過程中,對課堂中發生的出乎意料的問題捫心自問,及時調控教學策略。這樣,可以克服教學預設帶來的機械呆板的弊病,讓語文課堂教學隨時產生智慧的火花,充滿生機與活力。再要堅持“課後問”,就是在語文課結束後,教師要及時反省、反思本節課的效果,着重反思課堂中出乎意料的創造性收穫和需要改進的地方等兩方面的問題,便於今後教學揚長避短。

其次,問學生教師要詢問學生對自己課堂教學的意見,包括學生的現有學習語文水平、聽課的情緒、學習的效果、學習的困惑、需要教師怎樣教學的願望等,這樣便於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種方式可以兼顧個體,注重教學的多樣化,盡最大可能發揮學生的個性特長。當然,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教學過程,對待學生幼稚的意見,教師不要簡單適從,要善於傾聽意見,去僞存真,否則,反而會降低教學績效。

最後,問同行教師應傾聽語文同行和業務領導對所聽或所瞭解到的有關自己課堂教學情況的意見,這是站在專家角度提出的觀點,這種意見科學性強,便於自己長善救失,有利於教師很好地改進教學工作。這種方式要求教師要有謙虛的品德,使同行願意給你提看法,讓大家坦誠交流,這種意見的含金量較高,教師要從善如流,爲我所用。

總之,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點,決定了語文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一刻也不能停下改革的步伐。面對如火如荼的新課程改革浪潮,語文教師必須改變自己的思想,構建一套新的教學理念,轉變角色,樹立服務意識,努力發揮促進者、指導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優化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同時,我們語文教師要在緊張的工作中,在新課改大潮的熱情中,不妨隨時靜下來,想一想,問一問,總結成敗得失經驗教訓,增加自己的思考意識,鍛鍊自我反思能力。一定要深入領會語文新課改的精髓,確實樹立以學生髮展爲本的教學理念,真正把學生放在主體地位,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一生,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力求靈活地選擇和使用教學方法,使自己具有更多的創造新形式、新內容的空間,從而告別“華而不實”,實現既“活”又“實”的語文新課改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