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農村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鎮化論文

論文2.21W

關鍵詞: 農業經濟學論文 經濟學論文計量經濟學論文 發展經濟學論文

農村產業結構升級與城鎮化論文

摘要: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必須建立在農業產業結構升級的基礎上,而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必須依託於農村城鎮化建設,二者相互協調、相互促進。透過對當前我國農村產業結構存在問題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只有建立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才能加快農村人口轉移,緩解農業人口壓力,增加農民收入,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進而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

一、農村城鎮化與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農村城鎮化是我國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戰略舉措,而城鎮化建設的重要前提是城鎮產業的發展。城鎮產業充分發展要依託於合理的產業結構,只有建立合理的農村產業結構,才能加快農村城鎮化,才能更好地發展農村經濟。農村城鎮化一方面可以加速農業和農村人口向非農業轉移,緩解農業人口壓力;另一方面農村城鎮化可以提高非農產業比重,實現產業結構升級,以加速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農村城鎮化的推進,爲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創造了條件,農村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則又加速了農村城鎮化發展。

首先,農村城鎮化促進了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城鎮化能引導農業結構由低層次向高層次升級、轉化,促進農業良性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可以創造更多的非農就業機會,有效吸納農村勞動力,減少農業內部就業壓力,有利於提高農民素質,拉動農業結構調整;農村城鎮化可以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促進農業結構向一體化、專業化、科技化、生態化方向發展;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民固守農業的傳統格局,促進農業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加快農村城鎮化,可以創造二、三產業發展的外部經濟環境,農村城鎮化有利於擴大農村工業規模、優化縣域工業資源、提高工業質量並促進城鄉二、三產業的發展壯大,從而有利於產業結構的升級、資源的集約使用和環境的集中治理,也可以爲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生活服務和更多的公共產品(如教育、醫療、給排水系統、配送電系統等1,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從這個意義上說,城鎮化建設和農村產業協調發展是實現現代化的根本選擇。

其次,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是推進農村城鎮化的基礎和核心內容。產業升級和產業結構水平的提高是加快城鎮化進程的基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升級能夠促進農業產業化、農村工業化,進而推動農村城鎮化進程。農業產業化是農產品生產、加_丁和銷售的有機結合,構造形成一個集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爲一體的經營方式,推動了生產專業化改造和服務社會化改造,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集聚和集中吸引了農村服務業的發展,可進一步推進農村二、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城鄉之間經濟交流,可以使部分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轉移出來,從事非農產業生產,可以爲農村城鎮化發展提供物質基礎;優化農村產業結構,選擇有發展前景的產業作爲主導產業,發揮主導產業的龍頭帶動和輻射作用,發揮規模經濟,將在很大程度上推動農村經濟整體的發展,有利於加快農村城鎮化進程。城鎮化建設要依靠科技和人才,注重產業升級和功能升級,有利於提高小鎮建設的層次和品位,增強小城鎮在區域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二、農村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統籌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出現結構性不協調

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是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全面振興的主要途徑,其發展對農業經濟的增長和農村城鎮化的推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然而,從具體的分析來看,兩者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一是作爲農村第二產業主體的鄉鎮、民營企業的發展雖然近年來發展很快,但鄉鎮、民營企業在生產經營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與城市傳統工業具有很大同構性的特點,致使鄉鎮、民營企業出現與城市工業爭原料、爭市場、爭資金投入的局面;二是農村第三產業的發展滯後於鄉鎮工業的發展,第三產業佔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偏低,第三產業中特別是屬於社會化服務體系的一些主要的行業和部門如科技推廣服務體系、資訊服務體系等許多生產性服務行業還是空白;三是從農村非農產業對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吸納能力來看,據統計,農村第三產業與第二產業中的鄉鎮工業相比,對勞動力的吸納能力更有優勢。

2002—2005年,農村工業產值佔農村社會總產值的比重提高了33%,但其勞動力所佔的比重在同期僅提高了41.3%,而農村第三產業在同期其產值只提高31.1%,但其就業比重則提高了60%。農村工業發展與農村第三產業發展的結構性不協調,從而阻礙了農業勞動力轉移速度的提高。因此,今後在制定農村非農產業發展戰略和推進農業產業化的過程中,應注意到透過調整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結構,以促進農村剩餘勞動力的順利轉移。

(二)農村城鎮化發展層次低

隨着農業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大量的農業人口從單純的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但由於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滯後,影響了農業剩餘勞動力向城鎮轉移的速度,也影響了農業規模經營的進一步提升,阻礙了農業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由於農民收入低,生產力水平低下使農村產業結構難以升級,因此,桎梏了農業勞動方式的革新和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束縛了農村第二、三產業的發展,影響了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進程,同時形成了城鄉消費斷層,妨礙了國內需求的有序發展和升級。

(三)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公共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是小城鎮發展的一項基本的也是重要的內容,直接關係Nd,城鎮的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由於各種原因,在農村普遍存在着道路交通、公共衛生、農田水利、水、電、通訊、教育、文化、娛樂等基礎設施建設不足或不完備,整體環境質量較差,嚴重降低了農民的生活質量,制約了農村經濟發展,阻礙了農村城鎮化的進程,也妨礙了農村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

三、建立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加速城鎮化進程

農村城鎮化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真正推動其順利進行,必須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建立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及其支撐體系。調整優化農村產業結構,要跳出就農業發展農業、就農村發展農村的狹隘圈子,拓展農村經濟發展渠道,要以農業爲基礎,統籌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建立第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相互促進的農村產業結構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