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黑龍江省發展有機食品產業的關聯因素探析論文

論文1.71W

有機食品是指來自於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根據國際有機農業生產要求和相應的標準生產加工的、並透過獨立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認證的一切農副產品,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製品、禽畜產品、水產品、調料等。在中國有機食品也可以看做是對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的總稱。近些年來,黑龍江依託農業大省的自然稟賦優勢,不斷髮展有機食品及其產業鏈。對其投入的勞動和資本數額逐年提高,使得有機食品產值不斷攀升。

黑龍江省發展有機食品產業的關聯因素探析論文

同時,隨着民衆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消費者對有機食品需求也隨之增加。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對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影響研究。Amsterdam[1]就根據價格內生變量模型得出,在發展中國家農業及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受農民素質、非農與農業人口的收入分配以及生態環境等要素的約束。Richard Sanders[2]從中國有機食品要素投入入手,探索可行的有機農業道路,從而實現中國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我國學者也同樣進行了關於有機食品產業的研究,宋國宇[3]系統分析了我國綠色食品產業結構,認爲我國綠色產品產業也應該及時進行結構優化,並以此爲主線來轉變產業發展方式,來找到產業發展的內在規律。而該研究也同樣適用於有機產品產業。

楊伊儂[4]指出由於食品安全事件頻發,有機食品產業還受消費者消費因素影響,其中消費者年齡結構、受教育程度等這些定性變量都會影響有機食品產業消費。綜上,有機食品產業作爲可以獨立研究的分支,不論是從產業結構還是消費需求方面都倍受學者探討。現結合 C-D 生產函數和虛擬變量模型來研究黑龍江省的有機食品產值問題,其原因和意義如下:

第一,黑龍江省有機產品種類繁多,而有機農產品自然可以同農產品一樣被定義爲勞動密集型產品。因此要同時兼顧土地、勞動和資本對產出的影響,所以引用 C-D 生產函數模型更爲簡潔、直觀。

第二,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發展較快,其有機食品供給能夠滿足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消費需求。然而,當前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過度關心是否又會影響有機食品消費。又如何測量這種影響,基於此引入食品安全的虛擬變量模型來進行分析。

1 理論依據和方法描述

1.1 模型的理論依據

根據傳統的索洛模型建立如下形式的有機食品產值生產函數:Y(t)=F(k(t),A(t)L(t)) (1)其中 t 爲時間。即當生產投入變化時,產出也隨時間變化而變化。A(t)L(t)的乘積形式表示有效勞動,K(t)表示資本投入。其柯布-道格拉斯型生產函數表示如下:F(k(t),A(t)L(t))=K(t)α[A(t)L(t)]1-α,α<1(2)可以看出在原始的 c-d="" 2.1="">0,β>0,γ>0(3)在(3)中,Y(t)表示產出,A(t)L(t)依然是有效勞動,而 K(t)和 T(t)則分別表示在生產中所投入的資本和土地的數量。傳統模型中認爲土地的數量是固定的,並且 T(t)的增長率爲 0.也採用(3)式作爲文中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的生產函數。但不同之處在於:在所選定的研究期內,黑龍江地區有機食品耕種面積逐漸提高。

1.2 方法描述

根據上述理論基礎,首先建立相關的計量分析模型。柯布-道格拉斯型生產函數形式上屬於非線性模型,這就要求先對模型進行線性化,即將(3)進行對數線性化,建立如下計量模型:lnY(t)=αlnK(t)+γlnT(t)+βlnA(t)L(t)+μt(4)進而分析資本,土地以及勞動對有機食品產值的影響,同時根據模型來驗證目前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是否處於規模經濟之中。

其次,建立有機食品產值生產方程的虛擬變量模型。2008 年以來,受"三鹿奶粉"事件影響,國人開始注重對食品安全的考量,那麼有機食品產值是否也會受累於突發的食品安全事件?同時,在更關注食品安全的前提下,人均消費性支出是否又會對有機食品產值產生影響,這些都將反應在此含有虛擬變量的生產方程模型中。因此,建立如下的虛擬變量模型:lnYt=β0+β1DtlnCt+β2lnCt+μt(5)其中,Yt是有機食品產值,Ct是人均消費性支出,而 Dt是模型中引入的虛擬變量,由於上文提到的"三鹿"事件,讓人們對食品安全的關注日漸加深,因此要檢驗其是否會影響有機食品產值,並量化這種定性變量所帶來的波動,設定了以 2009 年爲轉折年份的虛擬變量:Dt=0…(t<2009)1…(t≥2009≥)最後,受限於文中數據的時間序列特徵,模型中採用乘法方式引入虛擬變量,則上述生產方程可以表述爲:t 年前:E(ln Yt| ln Xt,Dt=0)=β0+β2lnCt(6)t 年後:E(ln Yt| ln Xt,Dt=1)=β0+(β1+β2)lnCt(7)2 影響因素的數據分析過程。

2.1 對生產函數的分析

選取 2000~2012 年的數據對模型 2.4 進行 OLS分析,得出如下結果:ln Y≥(t)=-1.84 +1.04lnT(t)-0.30lnK(t)+0.46lnL(t) (8)(0.15) (0.04) (0.48) (0.12)R2=0.98 F=171.71 D.W.=1.41從上述過程可以得出:方程的擬合優度較高爲0.98,F 檢驗結果等於 171.71,說明該方程整體的估計效果很好,迴歸方程總體是顯着的。但是,該方程的 t 檢驗結果卻並不是全部顯着,在 5%的臨界水平下,只有土地變量透過了 t 檢驗。說明上式中的變量之間存在着多重共線性。也就是說,三個自變量之間互相影響,依存度較高。最後得出有機食品產值的生產函數爲:Y(t)=0.16K(t)-0.3L(t)0.46T(t)1.04.該生產函數結果表明:首先,土地、資本和勞動三種投入要素的產出彈性分別是 1.04、0.46 和-0.30.這表明耕種有機食品土地數量對產出貢獻率最高,是有機食品產值增加的主要原因,這也說明黑龍江省有機食品耕種面積的不斷提高,是其有機食品產值逐步提高的最大影響要素。而資本的貢獻率並不明顯,這也表明有機食品屬勞動密集型產業,對資本投入的變化並不明顯。有機食品的產值增長主要依靠所投入的勞動力和土地耕種面積,因此容易造成片面追求產值而過度投入等問題。其次,根據 α+β+γ>1,這也充分說明黑龍江省的有機食品產業處於規模報酬遞增的階段,有規模經濟的潛質。

2.2 對生產方程的分析

同樣選取 2000~2012 年間共 13 年的數據進行虛擬變量模型迴歸分析,得到下列等式:ln Y!t=-13.12+2.15lnCt(9)(0.00) (0.00)R2=0.95 F=221.09 D.W.=0.73ln Y!t=-17.52-0.05DtlnCt+2.66lnCt(10)(0.00) (0.005) (0.00)R2=0.97 F=230.36 D.W.=2.09將(9)和(10)中的數據結果進行對比:第一,兩個生產方程的擬合優度分別是 0.95 和 0.97,說明兩個方程的擬合優度都較高。第二,F 值則爲 221.09 和230.36,其對應的概率結果均爲 Prob (F-statistic)=0.00,即兩個方程總體的估計效果是顯着的。模型的選取是正確的,但是(9)中存在着自相關的因素,在這裏我們先忽略其影響。最後,從 t 檢驗結果可以看出,在 1%的臨界值水平下,兩個方程中的所有係數的 t 值檢驗都是顯着的。但是(10)中 β1值並不顯着地異於 0,得出人均消費對於有機食品產值的彈性係數在 2009 年後是 2.61,而相比於之前的也就是說人均消費每提高 1%,有機食品總產值將提高 2.61%.

而在(9)中,該彈性係數爲 2.15.生產方程的虛擬變量結果表明,在 2009 年以後,受到食品安全衝擊的情況下,有機食品產值對人均消費變動更加敏感,因此消費型經濟是否可以拉動有機食品產值持續增長,也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檢驗。

3 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從上述數據分析過程可以看出,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面對的首要問題是其有機食品產值增長對土地的依存度較高。這也造成有機食品產業結構單一的問題,目前黑龍江省有機食品中以農產品爲主的初級產品佔 30%~40%,產品加工深度低,抗風險能力弱。雖然數據顯示黑龍江省有機食品耕種面積在逐年提高,且自身也擁有黑土地的先天自然稟賦優勢,但土地作爲一種稀缺資源,不能進行無限擴張。如果持續長期依賴土地拉動的有機食品產業,也將拉高其生產成本。因此,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要擺脫這種尷尬局面,就要大力發展更具有高附加值的有機食品。

其次,模型結果顯示資本對有機食品產值貢獻較差。黑龍江省對有機食品產業投入的資本逐年增加,2014 年計劃投入新增資本約 8 億元,旨在打造龍江有機食品產業鏈。然而增加的資本投入卻並未對有機食品產值帶來積極影響。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截至 2013 年,黑龍江省獲有機食品認證證書889 張,佔全國總量的 11.9%.認證數目雖然在全國名列前茅,但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不論是生產加工企業還是有機食品種植基地,都存在着規模較小的問題。受制於規模因素,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生產雖然發展較快,但也缺少龍頭企業和品牌優勢,以至於影響有機食品產業的整體競爭力。

最後,迴歸結果證明黑龍江省人均消費變化是其有機食品產值增加的影響因素之一,就當下的消費現狀看,黑龍江省並沒有抓住有機食品優勢營銷,出現了有機食品消費不足的問題。這表現爲消費者僅僅強調食品安全消費,卻對有機食品消費知之甚少。還有部分消費者雖然在購買商品時,會認準有機食品或者綠標等標識,但也並不清楚有機食品標識的科學含義,只是一時的跟風消費[1].

4 對黑龍江有機食品產業發展的對策建議

4.1 優化產業結構

黑龍江省有機食品主要以初級農產品爲主,大米、小麥粉和糧油佔據有機食品的首要位置,而具有深加工和高附加值的有機食品種類稀少。在具體的產業結構調整中,不僅要有區域性特色,更要打造優質的產業鏈結構。在產業佈局方面要有全局觀,既要扶持大企業集團,又要提攜小企業發展。這樣就能保證集團間相互協作形成系統的產業組織結構和產業鏈優勢。既爲企業本身盈利創收,也使有機食品產業種類更加豐富,結構更加合理,更具特色。

4.2 實施品牌戰略

黑龍江省要保護原有有機食品品牌,諸如"北大荒"、"五常大米"和"完達山"等知名產品,旗下都有有機食品系列,如"北大荒有機麪粉".這些品牌發展過程中需借鑑國外的先進經驗,向大規模集團化拓展,提高產品的競爭優勢[5].集團化會充分展示龍頭品牌優勢,使黑龍江省有機食品暢銷國內外市場。而對於省內的有機食品中小企業,要採取兼併、重組等方式有力整合,使中小企業能夠逐漸規模化,以提高生產能力,拉伸產業鏈條,保證有機食品質量不斷提升。與此同時,黑龍江省有機食品企業還要增強對商標的保護意識,要透過政府監管、及時維權、及時註冊等方式來保護品牌效應不受破壞。此外政府也要加大金融扶持手段,來推進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品牌戰略。

4.3 加大科技研發投入

有機食品產業的發展同樣注重高附加值。這就需要黑龍江省在追求向有機食品產業投入較高資金的同時,更加註重科學技術的轉化。早在 2000 年初,歐盟以及美日等國家就成立了關於有機食品加工、技術革新等方面的專項撥款。而近年來我國雖然加大對有機食品產業科研投入力度,但整體與歐美國家仍有差距。因此,黑龍江省作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較快地區,更要加快建立有機食品生產及加工行業的科研投入,要不斷研製出更高效、增產、優質的先進技術。研發有機食品新品種,科學管理有機食品種植技術、土壤培育、病蟲害防治等問題。還要深入改良傳統農副產品的技術工藝,推進初級農副產品向高精深加工產品轉化。從而達到重點培育出科技含量高、經濟收益好的有機食品產業的目的。

4.4 有效營銷,推廣有機食品消費

根據虛擬變量模型得出的黑龍江省人均消費彈性變化明顯。所以,如果在全國推廣黑龍江省有機食品,讓更多的消費者參與消費,也勢必會推動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發展。具體來說,要加大有機食品的宣傳推廣,讓更多的消費者瞭解有機食品的食品安全性和科技創新性等,讓更多消費者能夠放心消費。

其次,還要對目標消費者羣體進行分類,如將消費者分成高端購買型、家庭消費型和適齡羣體消費型,這樣也有助於更進一步細分有機食品產業鏈,推進有機食品產業深加工模式。在營銷網絡的選取中,不要只拘泥於一年一度的綠博會或者哈洽會等展會宣傳,更要符合消費者當前的消費習慣,即建立電子商務模式,形成特色鮮明的有機食品物流配送體系,讓消費者能夠足不出戶地享受到龍江有機食品優勢。

總之,現代化、快捷的有機食品營銷通道,有助於提高消費者對黑龍江有機食品的認知度和信賴度。

5 結論

黑龍江有機食品產業發展還不完善,有諸多因素影響並制約着其產業發展走向。因此,黑龍江要依託先天自然稟賦優勢,不斷進行有機食品產業的科技創新,使龍江有機食品產業優化升級,讓更多國內消費者參與其中,從而打造出龍江有機食品產業品牌。同時,還要積極探索使黑龍江省有機食品產業走出國門,佔領世界市場。最終帶動黑龍江省經濟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