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範文

論文1.36W

在學習和工作中,說到論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論文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怎麼寫論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範文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1

摘要:

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是語文課堂教學發展的必然,本文從以下三方面闡述了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具體做法:要在情境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在有效的互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透過恰當的閱讀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構建;高效課堂

隨着新課改的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呼聲越來越強烈,傳統的教學方法和理念不斷地得到更新。然而,在教學實踐中,課堂效率低仍是影響教學管理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積極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對於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提高教學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在情境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語言的直觀能夠凸顯語文的學科特色,語文中的情境需要語言來描繪,這樣學生在理解文章內容時,能身臨其境的感受文章描繪的畫面、感受文字中蘊含的情感,能很好地體會到作者的寫作用意。教師透過優美地範讀課文,將學生帶入文中,透過用激情飽滿的語言創設情境,能讓學生彷彿置身其中,這就是語言的魅力。圖畫是展示形象的重要手段,文章的情境透過圖畫來表現,就是讓文章的內容更加形象。例如人教版一年級上冊《爺爺和小樹》課後習題讓孩子理解“撐開綠色的小傘”和“穿上暖和的衣裳”,學生就可以透過插圖來理解和表述。渲染情境時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透過音樂讓學生體會到文中的意境美。在教授《去年的樹》這篇課文時,我力求透過多種形式的讀,創設情境,引領學生深入童話中的角色。首先,透過有感情的範讀,使學生身臨其境,激發朗讀的慾望。

“鳥兒站在樹枝上,天天給樹唱歌,樹呢,天天聽着鳥兒唱。”我用飽含激情的語言聲情並茂地朗讀,很快地把學生帶入了文章的情境中,在指名朗讀時,他們躍躍欲試。其次,我設定了層層追問,鳥兒爲了實現它和大樹的承諾,第二年春天,它歷盡千辛萬苦,來到它們約好的地方,卻發現只有樹根留在了那裏,這時,鳥兒的心情是怎樣的?當它得知大樹被伐木人砍倒拉進了山谷之後,它毅然飛向了山谷,來到了工廠的大門前,它的耳邊傳來了鋸木頭的“沙沙”聲,它想到好朋友大樹一定面臨着危險,這時它的心情又是怎樣的?而當它知道大樹被切成了細條,做成了火柴賣掉之後,它來到了那盞煤油燈前,看着用好朋友生命點燃的燈火,它在想什麼?透過層層追問,引導學生思考鳥兒會怎樣的問樹根、大門和小女孩,學生在朗讀中感受到了鳥兒尋訪大樹時越來越焦急、傷心的情感,邊讀邊想象畫面,提高了語言感受能力。再次,我利用了教材中的配圖和富有感染力的音樂烘托了情境,在鳥兒默默地看着自己的好朋友用身軀做成的火柴點燃的燈火時,它會對大樹說什麼呢?這時,一張鳥兒對着燈火吟唱的圖片出示,一陣傷感、動人的旋律響起,孩子們都高高地舉起了小手,我知道,孩子們已經被打動了。

二、在有效的互動中激發學生的情感參與

首先,鼓勵學生參與講課。如果你是老師,你會怎麼講,我常常在講授詞語時,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哪個字想向大家提醒?如果讓你講授這一段,你會給大家講解哪些知識點?學生的積極性很高。處於互聯網資訊時代的學生對外界新事物有很強的好奇心,什麼事情都想一探究竟,教師要鼓勵孩子們大膽的猜想,對孩子們的奇思妙想要尊重,充分利用他們的長處,發動學生,讓他們集思廣益,制定學習方案,課後的思考和練習口語讓學生先行解決,解決不了的問題老師再進行講解。讓他們在參與備課的過程中提高學習效率,不僅確保學習質量,同時學生積累知識,解決問題的習慣逐步得到培養,,促進學生廣泛閱讀,擴大資訊量。其次,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教師板書課題後,問問學生,你知道了什麼?你還想知道什麼?在讀課文時,帶着質疑走進文字。在準備《扁鵲治病》這則寓言的教學設計時,我看到教學參考給出的教學建議是熟讀課文後,讓學生思考你有哪些問題,然後整堂課圍繞着學生的問題展開,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潛入文字,品詞析句。

然而對於這樣開放的課堂我心存忐忑,孩子們能問出這麼“高水平”的問題嗎?萬一提出的問題沒有價值怎麼辦,但嘗試過後才知道他們提的每一個問題都是有價值的,教師要做的就是抓住契機,引導學生從教師一層層的追問中體會人物的形象,感悟文章表達的感情。

最後,不要賦予課本內容和所講知識以絕對真理的色彩,要允許學生質疑,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課文進行獨特的闡發、評價和質疑,其中包括雖不成熟完善,卻閃爍着創新思維火花的一得之見。有時,在品析詞語時,有同學提出把文中的詞換成另外一個詞好不好,類似這樣跟課文“較勁”的行爲,我都不反對,我們一起分析對比,在我的鼓勵下,學生們都信心高漲,對語文學習充滿了興趣。

三、透過恰當的閱讀方法提高思維能力

比較閱讀的課文需要有可比性。教學單元是由某一基本方面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篇課文組成的教學單位,這樣安排就爲學生比較閱讀創造了條件,相類似的幾篇文章都在一個單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很好的總結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總結文章異同的過程中,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很好的培養。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選取的課文中就很有可比性。該單元的主題是以寫動物爲主,都是名家寫家常動物。首篇是豐子惜寫的《白鵝》,接着是俄國作家葉諾索夫寫的《白公鵝》。

這兩篇文章一中一外,雖然都是寫鵝,但是在表現鵝的步態、叫聲等方面寫的各有特點,有同有異。之後,是老舍先生的《貓》,最後是老舍先生的《母雞》。這是同一個作者所描寫的兩種不同動物。但是在寫法和情感上都有不同,學生透過閱讀內容可以理解作者的寫作手法和情感。語文教學也要注重閱讀的作用。閱讀過程是要透過內部語言進行理解,消化吸收的過程。閱讀可以很好的掌握和理解文章內容。透過朗讀可以讓學生培養語感,獲得更豐富的感性經驗。這樣在以後的語文學習中,可以幫助他們很好的閱讀,寫作,語文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四、結語

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可以很好地讓學生掌握語文知識。高效課堂能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的視野得到開闊,語文水平不斷得到提高。高效課堂的構建,需要我們一線教師不斷創新,努力,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瑞紅.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的探究[J]語文學刊,2011(6)

[2]趙慶伍.淺談構建小學語文高效課堂[J]學週刊,2011(10)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2

摘要:語文課堂的高效學習,必須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拓展性的學習。

關鍵詞: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拓展性

如今,資訊技術已經滲透到了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語文教學生活中,一場“互聯網+”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的變革正在展開着。曾今有一位專家這樣說:“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身處教育前線,我們有責任積極推進這一遠大計劃,讓智慧之樹紮根在學生心中,讓智慧之花開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不僅僅是要求學生具備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更應該具備資訊技術蒐集和處理的應用能力。因此“互聯網+”環境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創設情境,讓學生的生活與學習和諧地統一起來。下面筆者就“互聯網+”與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談幾點個人看法。

一、“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更具趣味性

網絡課件直觀性較強,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學生對聲音、圖文並茂的東西興趣較高、好奇心較強的特點,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縮小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陌生度,拉近學生與學習內容的距離。爲了實現語文課堂的高效性,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理解更深層次內涵的文章,教師往往需要藉助網絡媒體,把整個事物發生的過程完整地呈現出來,讓學生的邏輯思維和作者優美的筆觸得到很好的碰撞,產生心靈和視覺上的共鳴。如《鞏乃斯的馬》一文,這篇課文的語言很有魅力,運用“披頭散髮”“淋漓盡致”等四字詞把馬羣奔跑的壯闊場面描寫得非常壯美。但是要想讓學生從視覺和心靈上與作者產生共鳴,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在於表達內心對於自由的嚮往與追求,教師就需要藉助互聯網,引導學生了解作者當時生活的時代背景,並透過多媒體課件呈現馬羣奔跑場面,這樣才能拉近學生和作者的距離,使他們更深次地理解文章的內涵,與作者在心靈上產生共鳴,實現高效教學。

二、“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更具開放性

“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師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教師不再是單一的知識的傳授者,而更多的是變成了語文學習過程的一個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對知識的獲取絕不僅僅是來源於教師,因爲教師不是萬能的。在“互聯網+”背景下,學生不但從互聯網上學到了更多的知識,而且更多的是獲得了學習語文的能力、處理資訊的能力。課前預習是學好語文的前提,但是以往的預習可能只侷限於對字詞的學習。“互聯網+”背景下的語文預習更具多元化的特點,學生透過互聯網自主學習,瞭解作者、時代背景、寫作特色等,還可利用互聯網實現課後檢測,實現了語文高效學習的開放性。如教學《我的伯父魯迅先生》時,筆者在課前讓學生藉助網絡,查閱關於魯迅的資料(包括魯迅的侄女),瞭解當時的時代背景等。上課時,學生在課堂上呈現了關於魯迅的好多資料,有的介紹魯迅的作品,有的介紹關於魯迅的故事,有的介紹魯迅的生活經歷,有的介紹魯迅生活的時代背景,還有的介紹魯迅的侄女等。諸多的資料介紹完之後,在學習課文時,距離學生很遠年代的故事卻一下子變得不再遙遠了,他們對文中的“碰壁”“四周黑洞洞”都有了準確的定位。由此可見,互聯網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的高效學習更具有了開放性。

三、“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更具實踐性

生活就是一本沒有頁碼的語文教科書。如果離開生活單純地去學語文,這樣的土壤也就不會結出豐碩的果實。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他經常帶學生到野外去實踐,並把外面的世界稱之爲“藍天下的學校”。然而,由於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我們不可能每時每刻都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學習,去參觀大自然。而“互聯網+”背景下的語文學習已經和我們的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了。爲了培養學生豐富的生活情感,我們在課堂上就要藉助互聯網,讓學生在互聯網背景下展開學習語文與體驗生活的翅膀,真正領悟生活,學會人生的道理。如在教學《幸福在哪裏》這一課時,爲了讓學生真正體味“幸福在哪裏”的真正內涵所在,教師先給學生播放了童話視頻《寒號鳥》,看完後讓他們談看後感受。有的學生就談到了這是一隻懶惰的寒號鳥,教師也相應給他的回答做了補充,不勞動的寒號鳥是沒有幸福生活的'。在學完課文之後,教師又播放了《幸福在哪裏》這一首歌,學生聽得非常認真。看得出來,一節課的視頻音頻再加以PPT課件,學生也確實體味到了“幸福在哪裏”的內涵所在,實現了語文學習的高效性。

四、“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更具拓展性

如今資訊技術已經有了高速發展,課堂上使用的多媒體課件可以直接和互聯網相連,學生感興趣的很多知識都走進了課堂,實現了語文的延展性,使得我們的語文高效課堂資源充實豐富,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搞好閱讀教學是構建語文高效課堂的一個前提,也是培養孩子諸多能力的基礎。但是由於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學生的閱讀只拘泥於課內,並沒有真正到課外去提升自身的語文素養。爲了改變這一現狀,互聯網就爲學生的課外閱讀提供了廣闊的空間。他們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提供的音頻、視頻、圖像、文字等廣闊的資源,來豐富自己的語文世界,拓寬視野,真正體會到語文高效學習的內涵所在。總之,“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高效課堂要具有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拓展性。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延展語文學習的內涵,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讓智慧的種子播撒在學生心中,讓智慧的花朵開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參考文獻:

[1]王麗華.互聯網+小學語文教學[J].小說月刊(下月刊),2016(1):188-189

[2]馬永麗.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初探[J].發展,2012(5):160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建設論文3

摘要:

近年來,隨着資訊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設備已是主流趨勢,而且在素質教育背景下,也大力倡導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和手段,突破傳統教學的禁錮。當然在小學語文課程教學中,不少教師透過資訊技術構建高效課堂,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基於此,筆者主要對如何運用資訊技術構建高效小學語文課堂作出探討,並列舉出部分合理舉措。

關鍵詞:

資訊技術;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多媒體教學能夠爲學生提供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知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運用資訊技術,可營造一個愉悅輕鬆的學習環境,對學生產生較強的吸引力,讓他們對語文課堂產生審美情趣,獲得美的感受,並充分體現出語文知識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激發小學生學習熱情,促進課堂互動和交流,開闊視野,對於構建高效課堂具有積極意義。

一、巧用資訊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語文學科作爲小學教育階段的一門基礎課程,需要教師充分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和身心發展,並結合獨具匠心的教學手段強化教學質量。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以知識灌輸爲主,很難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運用資訊技術,與小學生好奇心強、活潑好動的特點十分相符,展示內容的生動性和直觀性可創設出真實情景,讓他們在特殊情境中領會到學習語文知識的樂趣,爲課堂增添活力,促進高效課堂的構建。比如,在進行《富饒的西沙羣島》教學時,教師可巧妙運用資訊技術創設情境。課文中對於西沙羣島的描寫,不僅有抽象概括也有細微具體,但是小學生的生活體驗比較匱乏,很難從作者的語言文字中真正體會到西沙羣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此時,教師可採用多媒體技術強化視覺感受,展示一些西沙羣島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種各樣的珊瑚、成羣結隊的魚、顏色不一的貝殼,以及海龜和海鳥等,營造一個真實的學習情境,爲學生帶來切身感受。在創設情境過程中,教師可使用互聯網資源,蒐集和整理相關的圖片,使西沙羣島的獨特魅力展現出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他們理解課文。

二、借力資訊技術資源優勢,突破教學重點難點

資訊技術的優勢在於資源廣闊,可對教材內容進行很好的補充。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着大量的重點和難點內容,而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和認知水平有限,在學習到這些重難點知識時,往往會遇到困難或疑惑。爲此,小學語文教師可借力資訊技術,發揮資源廣闊的優勢,將一些學生難以理解的部分運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或者在互聯網上搜集相關的材料,幫助他們解決重點、突破難點,並活躍其思維,提高學習效果,實現構建高效課堂的目標。例如,在學習《頤和園》這篇課文時,小學生對於課文中描述到的諸多美景,如果僅靠閱讀和教師講解,則很難想象到頤和園的真正美景和遊覽順序。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是教學重點;學習按照遊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進行寫作是教學難點。教師爲幫助學生全方位體會到頤和園的美景,以及遊覽順序,可借力資訊技術,在網絡上搜集頤和園的風光圖,結合遊覽順序製作多媒體課件:大門、大殿、長廊、萬壽山、佛香閣、排雲殿、昆明湖、十七孔橋,並展示一副頤和園的平面圖,透過觀察,學生能夠對頤和園的主要景點大致瞭解,從而解決教學重點和難點。

三、運用資訊技術點燃靈性,調動學生主動探究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識字能力、朗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訓練都可運用資訊技術,教師需合理運用資訊技術的優勢訓練學生的各項語文技能,調動他們的主動探究慾望,進而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運用資訊技術營造一個自主自由的學習空間,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當問題提出之後,他們積極和同學交流,分享個人觀點與看法,從而點燃其靈性,主動參與語文知識的探究和求知,自主學習意識逐步增強。比如,在講授《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篇詩歌時,教師可採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示這樣幾個畫面:蔚藍的大海、金黃的沙漠、美麗的夜空、綠茵茵的草地,將其原有的美好與寧靜的景象與因戰爭遭破壞的景象加以對比。讓學生根據畫面對比理解詩句,認真思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他們看着畫面產生的思維認識有所不同,有的眉頭緊蹙、凝神靜思,或者互相交流、小聲朗讀等。透過對資訊技術的應用和畫面的展示,爲學生提供一個自由廣闊的學習空間,他們的智慧在閃耀、思維在發散、心靈被震撼,繼而對詩歌內容進行自主分析和合作探究,最終體會到作者是在揭示戰爭的破壞力和對和平的渴望。

四、運用資訊技術開發資源,拓展學生知識視野

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標準中明確指出:教師需高度注重對課程資源的開發與運用,創造性地理解與使用教材,積極挖掘教學資源,靈活運用多種行之有效的教學對策,並引領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爲此,小學語文教師可合理運用資訊技術開發資源,利用其資源廣闊的優勢,在互聯網上搜集和整理相關的教學資料,補充和完善教材內容,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不僅可豐富他們的學習內容,還能夠使其樂於學習,主動學習。例如,《景陽岡》教學過程中,雖然教材中的語言文字對武松打虎的經過描述得十分詳細和生動,但是對於很大一部分小學生來說,僅靠課文中的文字內容難以真正感受到故事的精彩,而且對故事發生的前後並不是特別瞭解。

教師可利用網絡渠道蒐集《水滸傳》中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並運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進行播放,讓學生直觀明瞭地欣賞了整個故事過程,並告知他們武松回家探望兄長途經景陽岡纔會遇到老虎,將老虎打死之後則任職陽谷縣步兵捕頭,從而開闊其知識視野,使其對故事前後有所瞭解。透過對資訊技術的應用,不僅可幫助學生更好地瞭解武松打虎的經過,理解課文內容,還能夠感受武松的人物形象,並激發其主動閱讀名著的興趣。

五、結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資訊技術,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敢於大膽嘗試,積極運用資訊技術,發揮對媒體教學設備的優勢,全面優化課堂教學,尋找兩者的結合點,真正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馮翠瓊.資訊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3(50)

[2]柳俐.資訊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深度融合的實踐探索[D].四川師範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