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清明節民俗文化論文

論文1.79W

清明節大家都不陌生把,清明節是我們國家傳統節日,在我們國人心目中是僅次於春節之後重要節日。以下是小編爲大家分享清明節民俗文化論文,歡迎借鑑!

清明節民俗文化論文

清明節民俗文化論文1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牧對清明節寫照。清明時節上上墳,掃掃墓,祭拜已故親人是中華民族傳統習俗。可是,今年清明節不知從哪兒傳出了個新“習俗”。

今日,媽媽下班回家,手裏拿了好幾瓶桃罐頭。我很是疑問。媽媽看到我那樣就知道了,將事情原本告訴了我。我也沒多想,便向美味桃罐頭髮起了“進攻”。

吃過了桃罐頭,沒有了美食誘惑,我頭腦變得冷靜下來。我仔細想了想,不禁有些心痛:唉,現在節日,早已在巧手設計師——商人手中變得千瘡百孔,面目全非。節日早已不是昔日美好節日了,他們已成爲商人們賺錢機會了。

現在,人們生活都富裕了,已不在乎那10元、8元,只爲了圖個吉利討個平安而隨波逐流,以至於讓“久不出戶”桃罐頭成了家喻戶曉“當紅明星”。這不禁讓我想起不久前日本海嘯引發核電站碘輻射風波,不知從哪兒吹出一股風,讓鹽身價大漲,名聲大亮。一時間,人們搶鹽成瘋,謠言四起,人心惶惶。可沒過多久,謠言不就不攻自破了嗎!

在這裏,我要勸告大家:不要盲目隨波逐流,讓人在不經意間賺了一筆。

清明節民俗文化論文2

清明節是我國古老傳統節日,一般都在4月4號至6號這三日。每到清明,人們都會去掃墓、踏青,我們家鄉也不例外。

真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在清明節前夕,天空中是不是飄着小雨。小雨過後,天氣晴朗,陽光明媚,空氣清新。我們一家人座着車,去山上掃墓。一路上,成片油菜花金光閃閃,酷暑之上漲出了嫩芽,禾苗、小草昂然挺立,梅、梨、桃花競相開放。到處洋溢着春氣息,四周一片綠色。

站在山腳,一堆堆鵝卵石堆積成了石山。我們爬上崎嶇不平山路,腳下長滿了野花和野草。我們找到前輩和祖先墳墓,先開始掃墓:把土堆上雜草鋤掉,然後再向墳墓獻花、掛條。等一切都打掃乾淨時,我們會燒一些紙幣。順此機會,我們還要磕頭保佑。我們以崇敬心情來紀念前輩和祖宗,體現了我國人尊老精神,表達了我國人對祖宗、前輩或偉人愛戴之情。

掃墓過後,我們還會四處拜訪親戚,歡聚一堂,大家團圓在一起,熱熱鬧鬧地吃上一頓飯,整個清明節圓美結束。

清明節民俗文化論文3

在持續數日綿綿細雨中,清明悄無聲息地降臨了。它降臨到了廣西,降臨到了我們這個僻靜小鄉村。

我國傳統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曆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農諺。後來,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日子,漸漸,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爲一了,而寒食既成爲清明別稱,也變成爲清明時節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食品。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日寒食節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爲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聲音,據說風箏名字也就是這麼來。

我們第二日出發了,一路上遇到了一家,竹子做屋子,我想:難道是沒改革開放之前都有?可是到現在都還有人住真是太奇怪了!據我爸爸分析,他們是因爲沒工作沒錢才住在這,當我們到時候,我爸爸他們擺上貢品時,我想到了一首詩: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後來黃昏時候終於做完了清明,我真希望下一年清明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