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高校服裝結構設計實踐教學方式的探索論文

論文2.28W

論文關鍵詞:高等服裝院校服裝結構設計革新探索

關於高校服裝結構設計實踐教學方式的探索論文

論文摘要:服裝結構設計是高等服裝院校服裝設計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之一。在企業急需“實用型”服裝人才的現狀下,高等服裝院校如何針對市場需求,開展結構設計實踐教學革新,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結構設計水平,切實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成爲高校革新服裝結構設計教學的必經之路。

服裝設計是一門系統的工程,它包括:設計構思→服裝效果圖→服裝平面結構圖→成衣。這是服裝從設計到成品的基本過程,其中承擔着承上啓下作用的關鍵環節就是服裝結構設計。服裝結構樣板的準確度和制板效率,直接影響服裝的成本與質量。爲了適應現在服裝企業工業資訊化和自動化的發展生產的需要,提高學生掌握知識的可持續性以及加強學生所掌握的技能的可延展性,對本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授課方式的革新勢在必行。

一、服裝結構設計課程教研現狀

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總結及調研目前國內外的該課程的教學內容與方法,發現普遍存在以下問題:

1。內容的理論深度不夠、只傳授“怎麼辦”,很少解決“爲什麼”。這種急功近利的教學內容直接制約學生技能的拓展,直至影響行業的發展。

2。操作方法陳舊,未能及時將行業的先進技術或最新技術引進到課堂中。學習的理論核心部分是30年前乃至更早的日本文化式原型,已經不能符合現代中國人的體型和時尚的要求。

3。服裝結構設計課程與工藝實踐課程的設定不合理。在這兩門課程的設定上缺乏緊密的聯繫,使兩者的間隔時間過長,導致學生學完服裝結構設計後,不能“乘熱打鐵”的進行工藝實踐來鞏固和提高對服裝結構設計的掌握。

4。結構設計教學體系基本上是學生被動的接受訓練,這種模式抑制了學生的求知和探索慾望,更談不上創新精神和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

二、服裝結構設計教學革新探索

對於服裝高校要解決以上問題,培養適應市場需求及企業急需的“實用型”服裝人才,應從以下幾點進行革新:

1。課程的合理設定

課程的課時數量、先後順序、間隔時間的設定是否合理,在很大程度上將影響教學質量。所以,在相關課程的設定上必須符合服裝專業教學規律、學生接受能力的實際。

首先,根據不同專業方向、不同年級合理設定《服裝結構設計》課程的課時數量,不能“一刀切”把所有課時都定成一樣。其次,現代服裝工程是由款式造型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部分組成。最後,把《服裝款式設計》與《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實踐》相結合,將三門課程緊密排列。讓學生真正在課堂裏就體會實踐到“設計構思→服裝效果圖→服裝平面結構圖→成衣”這種服裝從設計到成品的基本過程。真正提高學生的'綜合動手能力。

2。服裝結構設計教學革新

服裝結構設計能力培養的核心在於學生對結構形式變化的掌控能力及對平面結構與立體形態之間轉換的掌控能力。這些能力的掌握必須建立在實踐之中,不僅是結構設計實踐,還要依託工藝製作實踐。只有學生看到了最終的服裝成品,透過對成品形態與適體度的感知,才能進一步認識與反思結構設計的規律與尺度,進一步提高結構設計水平。 傳統的教學方式是老師在黑板上畫結構,學生在下面“依樣畫瓢”畫1:5的結構圖。傳統教學模式學習後的學生往往會出現不能應對款式變化,只能生搬硬套,當出現新款式時就手足無措的情況。這種枯燥抽象、生搬硬套的教學方式是不符合現代教學及市場需求的。教師必須聯繫實際,透過通俗易懂的方式,帶領學生入門,或者讓學生多動手、多畫圖,在不同的實際款式操作中不斷滲透理論知識,就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純粹的理論教學分爲理論和實操製圖訓練兩部分。教師以1:1的結構製圖做教學示範,並結合圖紙進行理論教學,以工廠板房製圖的程序來做教學示範。同時把教學示範的結構圖紙檢驗裁剪後,在人臺上做快速的立裁縫合,讓學生直觀的觀察和體驗到如何從平面的結構製圖合理轉化爲三維的立體造型。示範結束後,讓學生自己進行1:1的結構製圖設計,鍛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在學生完成後,再有針對性的進行一些款式變化的示範及講解,並讓學生自己設計新的款式和新款式的結構設計。最後由老師綜合學生遇到的問題和難點做講解示範,新的結構設計課程就是要透過大量的製圖實踐來完善學生應對款式變化而束手無策的問題。同時,服裝結構設計的製圖過程,是一個較爲完善的教學質量檢測過程。透過製圖實踐教學,不但能檢測學生理論知識、專業技能掌握情況,還可以在畫圖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最後解決問題,促進知識的獲取,提高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和應用能力,促進思維的發散性擴展。這一措施在服裝工程專業和服裝藝術設計專業三年級三個班進行了一個學期的試執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透過接觸不同時尚年代的款式,發現結構設計中的共同點和各自的特點,以此達到觸類旁通的效果。

此外,在把《服裝款式設計》與《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實踐》相結合進行教學,這就要求各科的教師間要科學合理系統的聯繫安排。選取能夠滲透各科目知識點的課程項目,使學生透過項目教學掌握這一知識體系與技能。項目的分析、設計、實現過程要與真實的產品開發過程相近,甚至就是企業的新產品開發項目,使學生應用本項目的方法和技術能夠完成目前企業中的類似應用。其次,進行情境設定。根據企業生產實際把服裝設計分爲款式設計、結構設計、樣衣製作三大項目。服裝款式設計安排在《服裝款式設計》課程中完成,然後安排《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實踐》課程,兩者結合完成服裝成衣結構設計、樣衣製作的全過程。透過一個項目、幾個任務的實踐和進行分層次地對課程內容進行實踐,從而使服裝結構設計實踐教學能較好滿足服裝崗位需求。

三、結論

現代服裝工業飛速的發展,服裝企業急需全面的、綜合的實用型服裝人才。面對目前服裝教育存在的實際問題,應轉變教育思想,樹立現代教育理念,打破封閉式教育方式,在課堂上應更多地採用啓發式、探究式、研討式、直觀性教學和理論實訓一體化教學方式,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注重激發學生的發散思維,注意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設計能力、創新能力。制定的新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將傳統的理論知識與成熟企業先進的技術結合,達到產學結合的目的,使學生適應現在服裝企業工業化生產的需要,併爲學生工作中延展技能打下理論基礎,實現實用型人才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蔣乃平.職教課程改革要點與課程模式[J].職業技術教育.2004,3

2.陸鑫.服裝專業人才培育中的“脫臼”問題研究[J].紡織教育.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