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幼師的畢業論文

論文1.98W

幼兒教育不同於其他教育,它不是純粹的教與學,注重的是課堂教學、集體活動教學,主張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自願地學習。以下是小編精心準備的關於幼師的畢業論文,大家可以參考以下內容哦!

關於幼師的畢業論文

摘要:幼兒教育不同於其他教育,它有特殊性。在21世紀新學年開始的時候,教育部頒發了《幼兒園指導綱要(試行)》提出了“終身教育,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大大深化了我們對教育,對教育大系統的一個子系統——幼兒園教育的認識。同志指出:創新是民族的靈魂,一個沒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民族,是難以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教育在培育民族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性人才方面,肩負着特殊的使命。

關鍵詞:創新思維;自主學習;幼兒教育

我們常說,孩子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要想教育好孩子,就要走進孩子的世界,在當今社會,傳統的成人和孩子的關係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是以教師爲中心,現在倡導“兒童中心”論;作爲一名幼兒教師,就孩子的教育問題,感觸最深的有以下幾點。

一、不管教給孩子什麼,孩子必須是快樂的

教師應該把孩子在活動中是否獲得快樂的體驗放在首要的位置。活動內容再有意義,但如果孩子在活動中沒有獲得快樂的體驗,就不是好活動。快樂的體驗能讓孩子積極地面對一切,能讓孩子對一切活動感興趣,孩子做得怎麼樣,學到什麼,畫得怎樣,唱得怎樣並不是最重要的,快樂的感覺最重要!記得一次手工課上,我讓孩子們設計製作自己的小包包,過了一會兒,就有一些孩子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小作品”拿給我看,當他們得到我的讚揚和肯定後,小臉上都洋溢着滿意的微笑;這時,我們班的小熙也興高采烈地跑到我面前,我看她做得不怎麼好,就給她指出來,讓她回去修改,反覆修改了二三次後,孩子顯得有些沮喪,不知重複了多少回,小熙終於完成了自己的小包包。第二天,小熙的媽媽告訴我,早上孩子哭着嚷着不願意來幼兒園,說是最討厭做手工了……透過這件事情,我明白了:雖然孩子的小包包做成功了,但是,孩子並沒有從中獲得一絲的成功快樂和滿足,反而讓她產生了厭倦手工的情緒,這不就是教育的失敗嗎?其實,無論教師還是家長,不要刻意要求孩子做得有多麼的完美,結果並不重要,關鍵是參與的過程!

二、教師、家長、孩子是不可分割的“合作者”

衆所周知:自然是孩子的天性,自由是孩子的本性,扼殺天性和本性,就是扼殺成長的活力和動力,不一樣的教育決定不一樣的結果。孩子既是我們的前身,又是我們的未來,身爲教師和家長的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走進孩子的生活,去認識孩子生動、多彩的精神世界,把自己投入到孩子那天真無邪的世界中,去引導他們,支援他們,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完全是兩個範疇的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是終身教育,可以是以孩子特性出發的個性教育,學校教育對孩子來說只是成長某個階段的教育,只能做到一對多的共性教育,學校教育不能代替家庭教育。當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無能爲力的時候,就把孩子直接推給老人或完全寄希望於老師,就等於放棄了對孩子的終身教育,也可以稱之爲失職的父母,最後承擔後果的也只有我們自己。無論現在孩子是什麼狀況,作爲家長首先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教育的奇蹟是靠父母的精神引導實現的,只有不斷提升自己面對問題的能力,纔有可能讓孩子變得更好。

三、換個角度看問題,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基礎

任何一個成人都有自己的兒童時代,即使到了白髮蒼蒼的暮年,每當回憶起自己的童年時代,臉上就會露出只有兒童纔有的最純真的微笑。童年是美好的,那迷人的生活,天真的想象,真切的喜怒哀樂,可能會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因此,希望我們大人時刻擁有一顆童心,和孩子一塊遊戲,一起學習,共同成長;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並能按孩子的本性實施孩子喜歡的並能促使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從小培養他們具有高尚的'品德。那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首先要給孩子創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其次是給孩子傾訴的機會,讓孩子宣泄心中積鬱的情感,瞭解孩子的近況,在相互尊重、理解、平等的氛圍下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這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生活的過程中,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壓力,這些壓力如果找不到宣泄的通道,就會對人產生傷害;而對正處於成長期的孩子而言,他們可能會因此變得冷漠孤僻,自我封閉或偏激、叛逆,也可能因此透過不正當的途徑宣泄自己的情緒。

四、從小培養良好的習慣是成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環節之一

習慣伴隨着人的一生,影響人的生活方式和個人成長的道路。所謂習慣,是指不斷重複或練習而形成的固定化的行爲方式。習慣的最大特點是自動化。人們一旦形成良好的習慣,其學習、生活和工作的效率便會提高。研究表明,3~12歲是年輕一代形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期。然而,我們家長卻總是以孩子小爲藉口,縱容孩子的一切,致使孩子在飲食方面養成偏食、挑食的壞習慣,有的甚至追在孩子後面跑着餵飯,生怕孩子餓着,或是一味滿足孩子的胃口,一日三餐都是孩子喜歡吃的飯菜,這樣只能造成營養失衡;合理、科學的搭配纔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前提保障。除此之外,作爲家長,我們應該在習慣形成的關鍵期陪伴在孩子左右,讓他們感受到父母的關愛;說起孩子的學習成績,不能不關注他們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和學習能力的提高,而學習能力是由感覺動作、聽知覺和視知覺三大功能決定的。好習慣的養成則需要以下幾個條件:①從小培養;②從小事抓起;③不能有例外;④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和制定規範併合理運用強化機制;⑤注意實踐和行爲指導。借用英國的一句諺語:行動養成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說的就是,要形成好習慣,貴在行動!總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使孩子受益終生。

綜上所述,在幼兒教育中,目光淺短的人只能看到眼前的一點利益,一點拔苗助長的成績,卻往往因爲這一點得不償失的利益而造成巨大的損失。喪失了財富,可以說沒喪失什麼,喪失了健康等於喪失了某種東西,但喪失了教育品德時就一切都喪失了。有句話說得好,精心是態度,精細是過程,精品是成績,教育是最艱難、最美麗的、基於生命的事業,而生命的潛能是無限的,當今我們教師應該做的就是要把生命發展的主動權還給孩子,把生命發展的自主權還給孩子,創造條件去激活、去展示生命的靈動與飛揚,提高孩子們的主動性、自主性與創造性。努力改變過去那種用教育壓迫孩子的狀況,讓我們的孩子擁有一個快樂美好的童年,因爲未來從這裏出發。

標籤:畢業論文 幼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