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與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論文

論文3.04W

一、積極心理學的起源

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與積極心理學的應用論文

幸福是什麼?這個話題在互聯網上被廣大網友熱議,國內最早系統論述“幸福”的理論源於《尚書·洪範九疇》中的“五福”“六極”說,早在公元前4世紀,希臘哲學家阿瑞斯提也對“什麼是幸福”做了詳細的闡述,可見幸福是全人類共同的追求。近年來,西方的科學家採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並逐漸形成了一門有關幸福的科學,即:積極心理學。2000 年 1 月 Seligman 和Csikzentmihalyi 在《美國心理學家》雜誌上發表的論文《積極心理學導論》標誌着積極心理學這門新的學科形成。

二、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傳統心理學將焦點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喪失上,較少關注個體的韌性、資源和更新能力。積極心理學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批判和繼承,謝爾頓(Kennon M. Shel-don)和勞拉·金(Laura King)給出了積極心理學理論概念的“精髓”,即“:積極心理學是致力於研究人的發展潛力和美德等積極品質的一門科學。”它倡導用積極的心態來對個體的諸多心理現象和心理困擾做出新的解讀,同時主張以個體的積極力量和美德作爲研究對象,透過激發個體所固有的或潛在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它的研究目標是,實現從傳統的消極心理學到積極心理學模式的轉換,實現從修復心理疾病到構建人類的積極品質的轉變。它倡導用積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來應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更好的幫助個體積極、幸福生活。

三、國內大學生就業心理存在問題

爲了解國內當代大學生的就業心理觀念,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間,對江蘇省部分本科高校 2016 屆、2017 屆畢業生1200人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工學、理學、文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學生。問卷從個人基本情況、就業心態、就業認知三個部分展開,共計包含50道題目,主要從自我認知、就業觀念、求職方式、就業心態、就業服務等方面維度綜合瞭解畢業生的`就業心理狀態。調查結束後共收回有效問卷1092份,有效率91%。本次調查所選取的調查對象基本可以反映江蘇省內多所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態,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結合《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問卷》統計結果,下面從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即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對大學生就業觀和就業心態進行解讀。從認知層面上分析,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就業動機較爲功利和現實,缺乏奉獻意識,就業過程中不能精準定位,但同時一部分大學生能準確認知,注重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整體就業觀念呈現多元化。[1]

另外絕大部分學生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和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能積極主動查找就業資訊,參與各類招聘會和網上求職,少部分大學生缺乏主動就業意識,存在“依賴”和“從衆”心理;[2]

從情感層面上分析,即將走出象牙塔面對紛繁複雜社會的大學生們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面臨着多種劇烈情感層面的心理衝突,這些心理衝突會伴隨着就業狀況的變化而變化。部分大學生在情感層面上存在焦慮、自卑與自負並存、攀比等現象;[3]就業層面的意志是指畢業生自覺地確定目標,積極求職,克服困難,實現就業目的的心理狀態。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的畢業生時刻充滿朝氣與活力,能在遇到挫折與壓力時從容應對,不斷拼搏,最終成長成才。[4]然而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大學生意志品質存在種種問題,突出表現在:不善於應對挫折、缺乏恆心、存在惰性等方面。

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策略

傳統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以解決心理問題爲目標,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解決部分同學的心理困擾和適應問題上,而忽視了更廣大同學的身心健康發展,這種以問題爲導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偏離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身心健康發展的培養目標,越來越顯現出侷限性和片面性。因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轉變思維,由“消極”走向“積極”、由“解決少數問題”向“注重多數發展”轉變。

第一,心理健康課堂是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載體,以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特點和現實生活中的實際需求爲出發點,引導大學生開展情緒調節。隨着各高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日益重視,更應把握好心理健康課的特點,以學生爲主體,關注大學生情緒體驗,幫助大學生樹立積極認知。首先輕鬆、活躍、和諧的課堂氛圍是心理健康課實施的起點,是激活或引發大學生開展積極認知和心理活動的“鑰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一個令學生充分信任的引導者角色,充分保證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然流露,敞開心扉,充分展示自我,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主動性,從而使學生獲得深刻的感悟和情緒體驗。其次教學環節設計是心理健康課程的重點,心理健康任課教師應以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實際的典型案列爲同學們創設情境,透過啓發式、感悟式、互動式等教學手段,爲學生提供助人、自助的機會,爲學生營造充分自主探索、與同伴協同探索的“學習空間”。最後大學生心理健康任課教師應積極探索符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教學形式,摒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灌輸、說教等顯性教育模式,使心理健康知識和心理健康課程環境有機融合。

第二,積極心理學專家指出, 社會實踐活動是提升積極情緒的有效活動形式。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貼近大學生活、貼近就業實際,在實踐活動或體育活動中加以訓練、鞏固。爲此,高校應有意識地組織學生開展各種體驗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如開展模擬招聘、專題講座、團隊討論、技能大賽等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開展積極體驗,提升技能,同時遵循“隱蔽教育的原則”,寓心理健康教育於活動之中,在活動中蘊涵、傳遞有關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識,使學生在參與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在體驗中心理得以昇華。同時還應有相應的活動反饋機制,密切關注學生在活動中的動態,及時向學生反饋在實踐活動中的表現等情況,有目的地引導和啓發學生開展積極有效的體驗。

第三,團體心理輔導是在團體的情境下開展的一種心理輔導形式,它是在團體氛圍內個體透過人際交互,與團體成員開展觀察、學習、體驗,認識探索、調整改善等行爲方式,從而促進個體在團隊中良好的適應與發展。團體心理輔導的功能與目標有三個層次:矯治、預防和發展,且預防、發展重於矯治。透過團體心理輔導,一方面可以幫助大學生掌握有關就業知識和社會體驗,提高人際交往水平,學習自主地應付由挫折、衝突、壓力、焦慮等帶來的種種心理困擾,保持正常的生活和學習;另一方面協助大學生在就業時樹立正確的目標,對自身的潛力和可以利用的社會資源充分認知,從而發揮個人的潛能,塑造積極心態。

第四,積極心理諮詢注重對積極的培育和不斷強化來取代個案的缺陷修補。傳統的心理諮詢中,治療的目標在於症狀的緩解和消除,而積極心理諮詢重點在於發現個體身上的潛力和自助能力。積極心理諮詢常利用一些故事與求助者溝通,這些故事一般不與來訪者內心觀念產生直接衝突,而是從另外的角度作出積極的解釋,目的使來訪者在積極想象中重新思考自身的行爲和觀念,並進一步建立新的積極觀念和行爲模式。

參考文獻:

[1][美]克里斯托弗.彼得森着.積極心理學[M].羣言出版社,2012.

[2][愛爾蘭]Alan Carr着.積極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

[3]孫玲.積極心理學對高校畢業生就業能力影響的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

[4]周銀杏.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就業心理分析[J].科教導刊,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