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頜面患者口腔診療的論文

論文1.61W

1臨牀資料

頜面患者口腔診療的論文

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10月接收的132例口腔患者中,男患者87例,女患者45例,患者最小年齡5歲最大年齡77歲,平均年齡44歲。132例患者中有8例患頰癌,6例患舌癌,19例爲頜面部軟組織挫傷、撕裂傷,45例爲多發性上、下頜骨骨折,31例爲下頜骨骨折,23例爲上頜骨骨折。

2護理

透過對患者病情的細緻瞭解,採取有針對性的口腔護理操作,防止發生口腔感染和口腔護理的併發症。

2.1個體化的口腔護理傷口和口腔相通,常常會因爲口腔分泌物的滯留或者機械清潔不到位等原因使口腔清潔不到位,加之身體免疫能力下降,使得口腔內細菌繁殖而引起傷口感染,爲此應做好如下的護理:

2.1.1用溫鹽水沖洗口腔,能有效的清潔口腔同時又能避免對口腔的冷刺激,另外傷口有血痂的患者要使用1%的雙氧水和溫鹽水棉球交替擦拭傷口,清理口腔要徹底不留殘留物。

2.1.2對口腔內的腫脹情況,由於創傷的反應,轉移後的皮瓣一般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如水腫明顯應查明原因,必要時採取在移植的組織瓣最低處拆除一針縫線,放置引流條,解除其張力等處理。

2.1.3對於病情特別嚴重的患者,不應馬上處理應在患者病情平穩下來後,且在心電監護下,對患者進行個體化的口腔護理。

2.1.4牙齒固定有牙弓夾板的患者,應避免使用棉球擦拭而用紗布代替擦拭口腔的牙頰面,因爲棉花球擦拭口腔棉花球的纖維有可能掛在鋼絲上,用紗布則避免了這種情況。

2.1.5如果患者口腔內的牙齒縫中有殘留的食物殘渣,要用牙科探針輕輕取出來,防止因細菌滋生而引發感染。

2.1.6對於患者口腔內傷口面大且容易出血的患者,應儘量少擦拭以免引起傷口出血影響癒合,這種情況建議使用含漱與噴灑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護理。

2.2嚴防口腔護理併發症

2.2.1防止傷口裂開或者出血,對於傷口創面大而且碰觸容易引起出血的,應儘量在在明視下操作,而且動作要輕柔並避免使用擦拭法。

2.2.2防止患者口腔內的留置物易位或脫出,對這樣的患者應在做完相應的操作後,對患者口腔內的留置物仔細檢查一遍,一旦發現問題應及早進行矯正處理不能耽擱。

2.2.3積極預防感染、控制感染,患者在術後進行口腔清理用的.最多的就是清洗液和漱口液,所以對它們的選擇不能盲目應嚴格遵守循證護理原則。首先測定口腔PH值,如果PH值爲中性則選1:5000的呋喃西林,如果PH值是偏鹼性的則選2%硼酸,如果PH值偏酸則用2%碳酸氫鈉[1],對於頜面部採用的敷料要保持乾燥。針對口腔內有傷口的患者,漱口液應選擇有抑菌作用的抑制細菌滋生防止感染[2]。

2.2.4爲防止誘發迷走神經反射[3]而採取的不同體位治療,上頜骨、顴骨骨折及切開復位、頜間結紮者,取仰臥端坐位;頜骨骨折和顱骨骨折並存的患者取仰臥位。對疼痛比較敏感的患者要在操作前使用止痛藥物,在整個的操作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者的臉色、監測心率,一旦出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

2.2.5傷口癒合的不同時期決定了清洗和漱口的頻率;在傷口的結痂期,要減少對口腔清潔的次數,以免影響傷口的癒合,但是可以增加含漱的次數,每天對創面噴灑漱口液5-6次;肉芽的生長期,應停止清洗,可以用漱口液漱口。

3討論

對患者實施個體化的口腔護理能夠積極預防患者發生口腔感染、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最傳統的清潔口腔的方法就是擦拭法同時也是最有效的。臨牀實踐表明,患者在口腔頜面外科手術後通常會合並有張口受限使器械很難深入口腔中進行操作;口腔內的留置物不利於操作進行;口腔內細菌滋生容易引起傷口感染;容易引發不良神經反射;基於患者存在以上臨牀特點,擦拭法往往存在一定的侷限性:

①深入到口腔的器械主要有血管鉗、開口器、舌鉗等,這些器械存在體積大、質硬等特點,所以操作起來缺乏靈活性;

②對於因頜骨骨折或者是頜間固定手術而導致張口受限的患者,要清理其口腔不能強制其張口,也不能使用開口器,一定要針對具體情況採取其他的口腔護理方法;

③對於一些在非直視下操作的環節如:擦拭頰部、擦拭牙齒的內面、擦拭硬齶等的時候,極有可能對口腔內的傷口帶來損傷、導致口腔內的留置物易位甚至脫出,所以對口腔頜面外科術後患者的護理應保證靈活性和多樣化。在臨牀中個體化口腔護理被積極廣泛地應用,他體現了護理的科學化和人性化,這種在操作方式上的多樣化,大大地彌補了傳統擦拭方法的侷限性。個體化的口腔護理對口腔內的清潔做得徹底,而且更尊重患者的感受,而且爲防止口腔術後感染做出了重要貢獻,從而使患者傷口快速癒合減輕了患者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