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鋼琴教學論文

論文2.53W

[摘要]傳統鋼琴專業課教學模式存在着很多弊端,既不利於學生整體音樂素養的提高,也不利於對音樂深層次的理解。鋼琴專業課的教學需要在傳統模式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提高教學的效率。本文從筆者的教學經歷出發,首先闡明瞭有關內心聽覺的概念和特徵,以及鋼琴教學與內心聽覺相輔相成的關係,把內心聽覺和鋼琴的常規教學相結合,探索透過學科的相互交叉和影響,來豐富鋼琴教學的方法,並提出了在鋼琴教學中培養內心聽覺的策略,希望能夠打造高效鋼琴教學課。

鋼琴教學論文

[關鍵詞]鋼琴啓蒙教育論文

鋼琴技術的掌握與提高不是在短時間內就能實現的,是一段漫長而系統的過程,幾乎每個專業人員都希望自己的鋼琴演奏水平能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但是,真正達到技術頂端的人才少之又少。鋼琴的學習是需要相關方面的天賦和悟性的,但練習方式的正確性與合理性也是至關重要的。在本文中,筆者把內心聽覺和鋼琴教學聯繫在一起,透過不同學科的滲透和學習,研究了鋼琴教學法的創新思路。

一、內心聽覺概述

(一)內心聽覺的內涵

音樂是聲音的藝術,也可以稱之爲聽覺的藝術,任何音樂活動離不開聽覺的感受。當我們聆聽音樂時,最先感受到的是音樂語言,其次是音樂情緒或形象,最終是音樂帶給人們的思考。音樂資訊以直接的方式進入我們的耳朵,卻以迂迴的方式感染我們心靈。鋼琴藝術從屬於音樂藝術,同樣離不開聽覺。因此,如何做到有智慧地聆聽音樂,把從聆聽音樂中學到的技巧應用到個人演奏中,是每一個學生在學習音樂過程中最應該考慮的問題。聽覺可以分爲外部聽覺和內心聽覺。外部聽覺即我們實際聽到的聲音,它是聲音刺激我們耳朵直至大腦的直接結果,它是指:“外部音響對人的聽覺器官刺激而引起的生理反應。”[1]因此,外部聽覺可以理解爲耳朵聽到的實際音響,即實音聽覺。而內心聽覺雖然稱之爲聽覺,但它完全來源於我們的內心,也就是我們的大腦,是聲音傳到耳朵後透過大腦儲存、分析、加工的一個過程,換句話說,內心聽覺的形成需要經過一系列的心理活動過程。由此可知,外部聽覺是從生理上進行音樂感知,而內心聽覺則是指從心理上對音樂進行感知,是對音樂更爲深層次的理解[2]。

(二)內心聽覺的特徵

從心理學的解釋來說,內心聽覺是音樂心理學中的一種獨特解釋,隨着音樂學專家對樂器教育的研究日益深入,很多問題都得到了系統性的解決,同時音樂心理學中的很多問題也被髮掘了出來,作者經過研究之後發現,內心聽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表現:第一,必須區分內心聽覺和外部聽覺的關係,內心聽覺是人內心的一種心理活動行爲。第二,產生內心聽覺的主要方式就是透過外部聽覺,這也是區別內心聽覺的一大特徵[3]。第三,在音樂指導的過程中,內心聽覺會起到協助作用,在樂器的演奏過程中,對演奏者的.技巧有嚴格要求之外,還需要對演奏者的內心聽覺活動有着自身的把握。這一點在大型音樂會中顯得尤爲重要。

二、鋼琴教學與內心聽覺的關係

(一)內心聽覺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內心聽覺是基於大腦記憶對音樂彈奏要素和形象進行想象的一種內在音感,其在各類器樂學習的過程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鋼琴教學中,不注重聽覺訓練而只在學生彈奏手法方面下功夫是遠遠不夠的,這樣的教學結果往往造成彈奏者缺乏良好的樂曲感知能力,從而使得音樂演奏表現力不足而顯得過於機械化。所以,注重培養學生鋼琴練習中的內心聽覺能力,有助於其更好地詮釋樂曲的深層含義和提升其自身音樂綜合能力[4]。在鋼琴學習中,學生的演奏技巧是否準確到位,除了要依靠老師給予的指導和建議外,更需要其自身內心聽覺去感知和判斷樂曲音色、速度及力度等要素。當學生內心聽覺能力達到了一個高度,其在鋼琴演奏前內心已經建立即將演奏樂曲音響的想象,繼而在演奏時將自身對樂曲形象和意象的認識和想象融入到內心情感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演奏效果,從而爲聽者呈現出準確完美的樂章。

(二)鋼琴教學對內心聽覺的影響

1.讀譜對內心聽覺的影響

鋼琴讀譜與內心聽覺是相輔相成的,在讀譜的過程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內心聽覺,並指導着樂譜的學習和研究。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讀譜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基本的環節,但是卻有不少學生僅僅注重苦練鋼琴的技巧,忽視了對於樂譜的學習和研究。更有甚者,根本不顧及樂譜本身所要表達、傳遞的情感,只是憑藉個人想象進行演奏,致使許多對音樂有很深研究的聽者聽完其演奏之後,不明白其究竟想表達什麼音樂情感。如果演奏者所表達的作品風格和以往作曲家本身的音樂風格存在較大差異,那麼聽者往往不能辨別其演奏作品的具體時期。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對於每一位鋼琴演奏者而言,樂譜不只是一張填滿音符和旋律的紙,精準地把握樂譜的情感,能夠爲今後的演奏奠定堅實的基礎。在研讀樂譜的過程中,想象不僅可以指引學生更細緻地處理樂譜所要表達的感情,而且還能夠對學生的鋼琴技巧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所以說想象能夠作爲一個紐帶,實現理性和感性的相互轉化。總體而言,在研讀樂譜的過程中,想象、意象作爲內心聽覺中最核心的心理過程,具備極爲重要的作用。而鋼琴讀譜和內心聽覺兩者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內心聽覺在研讀樂譜的過程中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研讀樂譜必須依靠內心聽覺幫忙。

2.背譜對內心聽覺的影響

背譜的心理過程與鋼琴讀譜非常相似。其中,外顯和內隱記憶不僅是記憶所劃分的類型裏相對比較重要的分類,而且也是內心聽覺當中必不可少的心理過程,但是瞭解此兩者的人甚少。對於音樂素養相對較高的學生而言,他們比較擅長長時間的記憶,而不是短時間的記憶,他們能實現聽覺、視覺以及動覺記憶三者的完美結合,其背譜的方式則以音樂邏輯記憶爲主[5]。然而不管是何種程度的學生,聽覺記憶都是在背譜過程中佔據相對高的地位,至於動作記憶,它會伴隨着學生的音樂素養不斷增強而慢慢減弱。

三、培養內心聽覺的策略

(一)重視培養學生的音樂專業素質

音樂專業素質的提高能夠加深學生對樂曲的內心聽覺感受。鋼琴的教學,如果僅僅是簡單的彈奏技巧的教授,而不向學生講解作品創作的背景等相關理論知識,那麼即使學生熟練地掌握了演奏方法,也不能演奏出符合音樂原創內涵的曲子,更不能讓聽者正確理解作品的創作意圖和情感。作爲情感寄託的音樂作品,不同的國家、民族及流派的創作者對其詮釋各具特色,所以一定的音樂理論知識對學生欣賞不同樂曲的素養的提高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僅僅喜歡某一類樂器和音樂是不夠的,應培養學生對各類不同樂器和樂曲進行廣泛且有意識地學習和鑑賞,例如可以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與樂器發展、樂曲創作相關的書籍,透過播放一些經典的樂器演奏作品以及名家專業講座等,讓學生從樂器和音樂的文化根源出發,不斷拓寬音樂專業知識,提升自身的音樂修養。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樂曲內心聽覺對學生鋼琴演奏技巧的提升也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二)堅持引導學生聆聽鋼琴樂曲

鋼琴彈奏的聽衆不僅僅是臺下的觀衆,演奏者本身也是一名聆聽者,聆聽樂曲過程對演奏者顯得更爲重要。在鋼琴教學中,引導學生聆聽樂曲,一方面可以讓學生感受到聽覺的刺激,提高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另一方面有利於學生對樂曲進行內在聽覺記憶。[6]長期反覆地進行樂曲聽覺積累,學生對樂曲記憶不斷加深,同時其內心聽覺中所形成的多種色彩效果爲提升樂曲感知能力奠定了基礎,多次的聆聽,使得學生能更好地把握音樂,甚至能觸發學生對音樂進行有意義地模仿和創作的靈感。很多優秀音樂作品的創作,都是在聆聽了大量其他音樂素材的基礎上的有所感悟,從而形成內心聽覺,結合自己的情感以及創作意圖而完美地呈現在大家面前的。所以,在鋼琴教學中,堅持引導學生養成聆聽音樂的習慣,是內心聽覺養成的前提,更是進行鋼琴深入教學的必備條件。例如鋼琴協奏曲《黃河》第三樂章,就有片段模仿琵琶演奏效果,鋼琴曲《繡金匾》許多地方模仿揚琴的效果,鋼琴曲《梁祝》模仿多種民樂、打擊樂效果等等,體現中國的民族氣韻;許多外國鋼琴曲幾乎也是交響化,如鋼琴曲《邀舞》,有單一樂器音色,也有樂器組合音色。內心聽覺中千變萬化的色彩效果,來自於多聽交響樂,這是獲得良好音樂感知的關鍵,在聽的過程中感受作品的旋律、節奏、節拍、速度、力度、音區、音色、和聲、復調、調式、調性等音樂基本語要素,構成作品特定而豐富的內涵、形式、場景和畫面,只有這樣,大腦裏纔有豐富的音色想象力。

(三)給予學生正確的鋼琴視譜彈奏指導

視譜是鋼琴教學中內心聽覺訓練的基礎,正確有效的視譜習慣有助於鋼琴學習快速入門。在教學過程中,視譜想象有助於內心聽覺水平的提升。在沒有外界音效的情況下,學生拿到樂譜後,應指導學生先進行一段時間樂譜和旋律結構的視覺觀察並透過低聲哼唱等方式,讓學生對樂曲有一個全面分析和認識,然後引導他們在視覺記憶的基礎上,在腦中對樂譜音響和情感進行新的思考,加強學生對樂譜以及對所要表演的音樂深入理解,並形成自己的內心聽覺。透過這樣一個內心思考和歌唱的過程,學生讀譜和內心聽覺能力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例如,彈貝多芬鋼琴奏鳴曲Op22No11末樂章時,首先要求節奏準確,講究句子,並注意每一個力度、速度、表情標記,按譜面彈工整,觸鍵細膩。再次是分析介紹作品:這是貝多芬早期作品,是明朗溫存的迴旋曲,透過內心聽覺找出細膩的觸鍵來表達音樂歌唱性情感;速度平穩,似小行板,透過內心聽覺控制三十二分音符彈奏均勻,否則會是雜亂無章;表情標記中,貝多芬所特有的cresc以後直接進來的突然p任何時候都必須準確地做到,sf不要破壞整個p的音響,pp和p要有明顯的區別,樂章的中段是復調性的,它的內容中出現了俏皮的、惡意的幽默等因素,還有喜劇高漲的地方,與整個樂章的基本情緒有着強烈的對比;小提琴式的分解八度奏法、如管樂一樣的低音以及朝氣勃勃的尾聲結束。這裏都要靠內心聽覺助一臂之力,表現音樂中所要求的語氣、復調聲部中的色彩、情緒的變化等等,來完成貝多芬的戲劇性樂章。此外,對學生聽覺意象的培養也是提升鋼琴教學中內心聽覺的有效方法。鋼琴演奏者對和聲和旋律間的關係處理不當,常常造成其對樂曲的旋律表達不當,從而不能給聽者帶來悅耳的聽覺盛宴。聽覺意象有助於改善鋼琴和聲及旋律間的不和諧,這有利於學生在演奏過程中爲聽者呈現出清晰分明的音樂旋律以及引人入勝的音樂氛圍。

(四)訓練和提升學生背譜彈奏能力

背譜演奏已經成爲一場合格鋼琴音樂會的最基本的要求。在演奏過程,透過聽覺記憶的反饋,演奏者能夠自如地將音樂的旋律、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肢體動作中去,從而呈現出人與音樂和諧一體的演奏畫面。可見鋼琴背譜中所建立的內心聽覺是演奏者出色地把握音樂的前提。在鋼琴的學習中錯誤的背譜方法,將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內心聽覺記憶是一種有利於學生背譜能力的提高的方法,但是內心聽覺記憶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視覺上的形象感知、聽覺上的想象領會及後期反覆彈奏,在其形成中都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拿到一個樂譜,首先應指導學生在視覺上熟悉樂譜的結構、旋律走向、強弱標記等要點,並舉例幫助學生進行形象化記憶。[7]然後透過多媒體等教學方式播放CD,反覆多次地讓學生置身於樂曲鋼琴彈奏,培養學生內心對音樂作品的描繪和想象能力,並逐漸建立樂曲的內心聽覺。透過這樣一個樂曲聽覺感知的訓練,學生能將腦中牢固的樂曲彈奏要點靈活地運用到手指彈奏練習中去,再經過一段時間的重複練習,學生不僅能正確離譜彈奏出符合音樂作品內涵的曲子,而且其內心聽覺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鍛鍊。

四、結語

從以上內心聽覺和鋼琴教學的關係分析,可以看出,學生內心聽覺能力的培養是鋼琴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任務之一。這就要求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從音樂素養、樂曲聆聽、讀譜及背譜等多方面探索對策,並對學生進行正確有方的教授和指導,逐漸培養學生良好的內心聽覺素養,從而增強其對鋼琴樂曲的感知能力。同時結合必要的彈奏技巧的訓練,最終達到理想的鋼琴教學效果。

標籤:教學 論文 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