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認識鐘錶》教學論文

論文2.38W

蘇霍姆林斯基認爲:教學就是教給學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去獲取知識的能力,並使學習成爲一種思維活動。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他們有着自己的潛在性和主動性的發展需要。新課標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要變學生的被動接受爲主動探索,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就要採取學生樂於接受的靈活的教育方法,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雖然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年齡小,經驗少,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但他們敢於發現,敢於創新,敢說,敢做……其實他們的發展空間無限,潛力無限。如果你認真傾聽他們的每一句話,細心觀察他們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眼神,你就會欣喜地發現他們所蘊涵的無限魅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注重知識的培養,還要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

《認識鐘錶》教學論文

鐘錶在日常生活中都經常接觸,時間的知識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處處都離不開,學生每天起牀、吃飯、上課、下課都要按照一定的時間來進行,這樣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就感知時間這一抽象概念的存在,而且一年級的學生在學前教育時,就初步認識了鐘面,所以本節課的內容對於他們來說也並不陌生。開放式的教學讓學生在“玩”中學知識,在“悟”中明方法,在“操作”中自主探究。學生學得主動,學得輕鬆,感受到了學習的快樂。首先抓住學生年齡特徵,用謎語引出鐘錶,引發學生強烈的`興奮感和親切感,營造積極活躍、向上的學習氛圍,爲學習新知創設良好的情境。課中讓學生親自動手撥小鬧鐘,抓住了兒童的心理特點,同時爲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觀察與思考、發現、表達的機會,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和積極性,同時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教學形式上,重視學生的獨立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有機結合,課堂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探究,去發現,去再創造,使每個學生都有一塊屬於自己思維的開拓區域。課堂教學上還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認知特點,透過一些具體事件,如:幾時起牀,幾時睡覺,豐富了學生對時間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充分感受時間就在身邊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學生的時間觀念,再透過趣味性的練習,動手撥一個自己喜歡的時刻,並說說這個時刻在幹什麼。既聯繫了學生生活實際,又突出了應用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利用了學具,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讓學生在實際中運用所學知識,密切聯繫實際。體現數學來源於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整節課以動手爲主線,把教學內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來。教學過程科學合理,層次分明,層層遞進。注重學生數學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聯繫,教學中注意創設生活情境,使數學更貼近學生。注意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和認識身邊的各種事物,學會從生活中發現數學問題、提出問題並設法解決問題。利用一年級學生“好奇、好問、好動、好表現”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形成數學問題,並在動手實踐之時掌握鐘面特徵和整點的標準,使原有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爲學生提供了動手實踐、積極表現的機會,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自帶的小鐘上撥出自己喜歡的時刻,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視指導,然後再讓學生對所撥的時刻進行分類,再想一想整時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透過比較,最後概括出“分針指着12,時針指着幾就是幾時”的規律。學生依據已有的經驗主動生成了他們自已的數學知識。 另外,在引導學生將時間與生活實際相聯繫時,透過出示課件演示小明的一天時間安排,使學生將小明的一天與自己的一天聯繫在一起,引導學生透過觀察來感知時間,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的學習變得輕鬆愉快,激發求知慾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爲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最後,適時地對學生進行了遵守時間、珍惜時間的滲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整個課堂教學充分讓學生動起來,課堂氣氛也活躍起來了。

標籤:鐘錶 教學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