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基於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論文

論文2.27W

〔摘要〕文章分析了知識管理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目標,提出了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思想,探討了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實施路徑。

基於知識管理的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論文

〔關鍵詞〕知識管理視角;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路徑

隨着資訊時代的到來,數字資訊作爲一種資源形式在高校圖書館建設和發展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爲衡量一所高校知識資訊資源建設的重要標誌,日益成爲高校圖書館實施數字圖書館建設的核心和關鍵[1]。但高校圖書館應根據專業優勢及地區發展的要求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獻資訊資源庫,尤其是要透過對圖書館特色館藏的數字化加工以及對具有院校、地域特色資訊資源的收集、整理與數字化加工,來加強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以實現資源應用與共享;並透過提供特色服務最大化滿足用戶的學習研究需求,爲教育教學、人才培養及社會經濟發展服務。例如四川大學建設了巴蜀文化數據庫、湖南大學建設了湖南人物數據庫,成爲傳播地方文化、促進學校資源共享的有效載體[2]。建設知識管理視角下的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是高校圖書館應對資訊時代發展的必然,爲配合這一轉變,高校應在資金投入、軟硬件建設、管理人才配備及科學管理機制等方面綜合實施,爲實現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打通一條有效的路徑。

1知識管理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目標定位

1.1知識管理相關理念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對於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已越來越大,知識管理的相關理論研究方興未艾[2]。所謂知識管理,其主要內容即是對知識本身的管理,特別是對知識的傳播、轉化及應用方面的管理。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就是對知識的“進階”分類過程;而圖書數據資訊的查閱、應用及研究就是知識的轉移過程。因此,爲了研究知識轉移與運用的價值,在知識的分類方面,專家們將知識劃分爲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指正式的、可以用系統性語言或者公式、定理、符號進行有效傳遞的知識;隱性知識則是難以用言辭表達的、直覺的、尚不明細的知識。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對知識管理的影響是非常明顯的,但二者之間並沒有分明的界限,而且在一定的條件下也可以相互轉化。在目前情況下,透過計算機資訊系統的技術方法對顯性知識進行處理恰是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一種方式與方向;但高校圖書館所提供的特色數據庫資訊服務也必將有助於顯性知識與隱性知識的轉化,從而形成知識轉化、傳播、應用和創造的循環上升過程。

1.2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內涵

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是指高校依託館藏資訊資源,針對高校教育教學、科學研究的文獻需求,對某些專業或某些領域有利用價值的資訊進行收集、分析、評價、分類、整理與存儲,並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規範使之數字化,以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的過程。特色數據庫能夠體現高效圖書館館藏資訊資源的特色,其所要求的特色不僅體現爲資訊資源具有他校所不具備的優勢特點,還體現爲數據資訊資源的完備程度,以及爲用戶所提供的個性化資訊服務方式。因此,要建設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圖書館數據資源庫,就必須以高校專業特色及專題特色爲根本進行選題項目的設計與實施,必須以地域文化特色及發展需要爲基礎進行數據資料的採集與處理,也必須以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爲追求進行輻射和覆蓋。而要達到這一目標,還需要相關的市場調查與科學論證、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豐。廣州高校特色數據庫就各具特色。例如中山大學的突出的是教育文獻數據庫和珠三角文獻數據庫,而華南理工大學突出的是學科服務平臺建設[3]。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特色”除了上述內涵,還應跟上網絡技術及現代資訊技術的不斷更新與發展,使特色數據庫更具科學化與現代化特徵,以此促進高校圖書館的特色化建設邁上一個新臺階。

1.3知識管理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目標

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目標就是要突出專業、專題與重點,使圖書數據資源更具高校專業特色與地域特色,除此以外還需達到以下目標:第一,透過特色數據庫的建設使高校圖書館規模擴大。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必須能夠滿足資訊環境下高校教學及科研的需要,這應是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最基本的要求。隨着高校規模的擴大及資訊技術的飛速發展,高校教學科研所需的資訊是非常多的,增長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巨量的資訊供應與服務是現代數字圖書館必須保證的,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必須擴大規模,特色數據庫的建設過程也是數據規模擴大的過程。第二,透過特色數據庫的建設豐富高校圖書館數據類型。特色數據庫建設不是圖書資訊資料數據內容的單一化,恰恰相反,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應該更能夠滿足高校多專業、多學科的教學需求。應在滿足多種專業需求的前提下,突出數據資訊資源在專業優勢、區域特長及發展方向上的特色,注重書目形式以外的圖文、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彩生動的數據資訊資料,以提供更爲豐富的個性化資訊數據。第三,透過特色數據庫的建設使高校圖書館更加開放。高校特色數字化圖書館的效益主要體現爲其應用的廣度、頻度與效度,要以教學、科研,社會及經濟效益的展現爲評價依據。要達到這一效果,就必須使圖書館更加開放,更有利於知識的傳播、轉化與應用,充分實現數據資源的共建、共用與共享。

2知識管理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思想原則

2.1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基本原則

高校圖書館數據庫的特色化建設過程涉及到內容的收集、篩選、錄入與運用,這一過程必須堅持數據庫建設的基本原則,才能保持數據庫建設的主旨與特色。首先,要突出數據資源的特色性。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是在現有紙質館藏及電子數據資源基礎上的重建,不是簡單地擴建或補充,要以服務的特色化建設爲理念,引導數據庫的特色化建設。爲此,應在傳統數據資源的基礎上,着重於某一領域、某一方向、某一主題,有重點地開發數據資源,使建成的數據庫充分體現地域性、學科性、專題性和唯一性[4]。其次,要保持數據主題的一致性。建設數據庫的環節之一是大量數據資源的收集,要收集什麼樣的數據資源,哪些資源是重點,哪些資源有利於突出數據庫建設的特色性,都必須圍繞一個統一的主題,要始終保持數據資源在主題上的一致性;無關或相關度不大的數據資源即便收集也要經過篩選過濾,避免沖淡數據庫的特色性。再次,要統一數據系統的標準化。數據系統對數據資源的錄入過程需要統一標準,使錄入內容在同一個平臺上同構化、相容化,以實現數據資源的網絡化共享與應用,有利於服務的規範化與標準化。當然,無論數據庫建設要追求怎樣的特色效應,都必須以實用和適用爲根本,都必須以爲客戶提供高效的服務爲根本。

2.2特色數據庫建設的資源採集

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資源採集應關注三個問題:一是主題選擇,二是採集要求,三是資源來源。主題選擇是開展特色數據庫建設工作的前提和基礎,選題要在調查研究和項目論證的基礎上,將資源主題的內涵和外延加以界定。資源主題內涵和外延的界定應考慮以下因素:第一要立足本校專業特色及學科優勢,即參考本校的有利教育資源——如師資力量、科研方向、科技項目成果、人才培養特色等——進行選題。立足自身優勢特點即特色項目有益於突出主題、彰顯特色,有益於建設獨具特色的數據資源庫。第二,要充分運用本校圖書館有優勢、有價值、有特色的館藏資源,在數字化的過程中將之進一步優化發展。第三,選題還要符合高校所在的地域特點,使建立起來的特色數據資源庫既有特色,又能服務地域社會與教育、科技、經濟的發展[4]。第四,選題要以服務學校教育及社會科學文化需要爲宗旨,在滿足各用戶不同需求的同時,提供獨具特色的資訊服務。資源採集是特色數據庫建設的重要環節,數據庫的主題是否能夠達到要求、凸顯特色,必須透過數據資源的具體內容來呈現。因此,數據資源的採集必須緊緊圍繞主題而開展,必須經過取捨、篩選與過濾、加工才能採用。數據採集的來源有現存館藏資源、各種教學材料、師生科技成果、各種學術資源、網絡資訊資源等,透過規範化與標準化建設後納入數據資源庫。

3知識管理視角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實施路徑

3.1開展資料收集工作

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的重點是圍繞主題開展資料收集,在明確收集目標、收集要求及材料來源的前提下,做到人手充裕、渠道寬廣、角度豐富、效果優良。首先,學校應成立特色數據庫建設領導小組,集中組織、統一指揮,在領導小組的具體運作下,指派工作團隊或由專人負責資料採集工作。爲保證材料收集的快速、豐富與高效,專門團隊人手要足,素質要高,業務精幹,專業要強。其次,學校要廣開渠道,透過與個體、學校、政府及社會等各方面、各部門的協同聯絡順利開展有關工作;特別是高校教職員工,要做好他們的動員工作,將師生教學與科研成果收集作爲一條主要渠道。再次,爲保證數據庫建設的質量,學校應做好宣傳推廣工作,要使各方都能積極配合數據庫建設工作。

3.2建設數據庫平臺

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離不開高質量、高效率、高水平的'軟件平臺系統,軟件平臺必須能夠有效完成數據庫著錄字段的定義、數據庫導航設計、發佈與管理、各種類型資料的電子製作、編目、著錄等工作。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建立本草古籍特色數據庫,就開發了基於B/S模式的數字化資訊平臺,該平臺具備加工、閱讀、檢索、日常維護、相互交流等多項功能[5],充分體現了現代資訊技術在提高特色數據庫應用效能中的積極作用。數據庫平臺建設要處理好以下幾個問題:一是標準化建設。標準化是對不同類型數據材料的同構與融合,是數字圖書館健康運轉的前提,只有遵循統一的規範和標準,才能實現用戶和系統、系統和系統之間的有效溝通,實現圖書館數據資訊的有效傳遞、快速獲取與有效應用。二是導航庫建設。學科導航庫是以學科爲單元對互聯網相關學術資源進行蒐集、評價、分類、組織和有序化整理的部分,可爲用戶提供簡要的內容提示,使用戶透過分類目錄進行連結,並導引和檢索出需要的學科資源數據庫。三是安全性建設。特色數據庫的開放與共享決定了安全的重要性。四是維護與更新。文獻資料的電子化是一個系統過程,數據材料的組織、加工與整理等環節需要與維護、更新等環節銜接起來,以保持高效運轉及良好的服務狀態。

3.3配備專業管理人才

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是一項專業性很強的工作,從數據庫的規劃設計到數據庫建設工作的具體實施,從特色數據庫的項目完成到數據庫的日常管理,從數據庫運轉平臺的服務應用到數據庫的維修保養以及更新升級,都離不開專業化人才。爲此,建庫領導小組應制定合理、規範、嚴謹、科學的崗位職責,保證建庫工作的順利開展;應努力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綜合素質及工作能力,確保特色數據庫項目建設與管理的高質量、高水平與高效率。

3.4制定科學管理制度

特色數據庫建設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保持整個項目過程的規範、有序及高效進行,就必須制定相應的科學管理制度,建立適宜現代化圖書管理工作的制度機制,使特色數據庫的建設工作也具有自身“特色”。建庫工作主要圍繞資料的收集、整理、數字化、標準化等工作展開,針對建庫人員的科學管理制度也應因此制定。應積極引入IS09000質量管理體系,並結合數據庫建設、管理的有關規章、制度,編寫質量體系檔案,提高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及管理水平,最大化發揮特色數據庫的知識價值與應用效益。

參考文獻:

1.鄭志軍.基於我國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建設現狀及應對路徑的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4(15):78-80

2.周勇娟.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探討[J].特立學刊,2013(4):61-64

3.陳錦波.廣州大學城高校圖書館自建特色數據庫現狀調查分析[J].圖書館學研究,2013(14):45-51

4.莊青青.高校圖書館特色數據庫的建設思路及策略分析[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3(15):40-42

5.裴麗,李鐵男,徐小濱,等.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實踐與啓示[J].圖書館學研究,2014(1):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