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農村音樂教育論文

論文1.76W

音樂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下面小編爲代價搜尋整理了農村音樂教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農村音樂教育論文

淺談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現狀與對策

摘要:音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同時又能提高審美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在黨的號召下,我國在逐漸縮小地域差異,在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實施過程中也有了重大的發展。

關鍵詞:農村小學音樂 現狀與對策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教育經歷了幾次重大的改革,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教育部2011年新音樂課程標準的頒發更是讓音樂教育上了一個新臺階。音樂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可以豐富學生的情感,培養積極樂觀的態度,同時又能提高審美能力,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它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素質人才的有效途徑。在黨的號召下,我國在逐漸縮小地域差異,在農村小學的音樂教育實施過程中也有了重大的發展。本文將對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進行分析,並提出相應的改進策略。

一、農村小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隊伍欠缺、專業水平有限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保證,據調查,全國有90多萬所農村學校,音樂教師近10萬,按照一個學校一個音樂教師來算是遠遠不夠的.。高校畢業生畢業後都喜好去經濟較發達的城市,而只有少部分學生願意投身到農村的學校。對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師專業水平的要求並不低於城市小學,也需要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教師的專業水平如何也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成果。隨着基礎教育的改革,對中小學教師的綜合水平也增加了要求,高校對於培養未來的中小學教師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教師不光要有過高的文化素養,也需要過硬的專業知識。但是部分高校對於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培養還是不夠全面,雖然學校開設了聲樂、鋼琴、舞蹈、教學法等專業課程,但多半是爲了培養演唱、演奏方面的人才,對於培養一個合格的教師的方法依舊欠缺。爲了緩解目前教師緊缺的問題,也有不少音樂教師是半路出家,理論水平、綜合水平都不高,嚴重影響了小學音樂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重視程度不夠,意識觀念不強

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指出,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音樂教育是美譽教育的重要內容,是其他學科無法替代的。教育部門雖然對農村小學的音樂課程提出樂明確的要求與教學目標,但學校以及家長對音樂教育都不是十分重視,音樂課往往成爲擺設,被其他學科佔用,一學期也上不了幾堂課。另外教師的待遇差,所授學科不被重視也嚴重影響了教師的積極性,這都是造成農村小學音樂教育事業進步緩慢的原因。

(三)教學設備不足,教學方式陳舊

教學設備是教學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教學用具,對於傳統的教學手段像黑板、粉筆、風琴等教具農村小學基本配備,而鋼琴、奧爾夫樂器、音響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資源在農村小學配備不多,離中小學音樂教育的要求還相差很遠。在音樂課上也只是簡單的歌唱,教學方式也是教師唱一句學生跟着唱一句,比較單一,學生對音樂課提不起興趣,這樣的音樂課堂學生根本無法更深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

二、農村小學音樂教學的改進策略

(一)加大師資隊伍建設,改善教師專業水平

學校教育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可想而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起着關鍵性的作用。作爲音樂教師要求全方位的發展,課標中也曾提到要學科綜合,所以音樂教師的技能水平也要比其他教師要求更高,要有過高的文化素養,還要有過硬的專業水平。校方應當定期到音樂課堂給予教師指導與幫助,我們要做到穩定教師隊伍,擴大教師隊伍,改善教師待遇,也要倡導高校畢業生投身到農村小學的教育事業當中,想辦法調動教師的積極性,教研人員也要定期進行教師培訓,使教師的專業水平得到改善,從而壯大教師隊伍。

(二)管理部門加強力度,提高重視程度

我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賀綠汀曾經說過:“中小學音樂教育是關係到整個後代的文化修養、思想境界和道德品質的大事,決不能可有可無,等閒視之。”作爲美譽的重要傳播手段之一,提高農村小學音樂教育水平勢在必行。各個管理部門應當明確給農村小學音樂提出要求,設定目標,並定期檢查指導。校方也應當配合管理部門,嚴禁出現音樂課被其他科目搶佔的現象,提供教師一個良好的授課環境。教師更要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來進行教學,從而來提高農村小學音樂課的質量。

(三)增加投入,配備健全的教學資源

現代化教學手段配備不足也是農村小學音樂課開展不好的重要原因,教師上課光憑一張嘴來教唱是遠遠不夠的。在音樂課堂上,教師需要創設情境、與學生進行情感交流,一些教學用具如:沙錘、音響、多媒體等等是必不可少的,課程標準中也要求中小學要求瞭解民族樂器,學唱民族音樂,這都需要現代化教學手段作爲教具來輔助教師進行授課。因此,對於音樂教育方面必須加大投入,給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

(四)提高認識,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

音樂教育不是簡單的歌唱教育,其中還包括音樂欣賞,以及音樂實踐活動。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這就需要師生共同努力改變課堂的教學模式,教師要提高認識,需要努力學習,轉變教學方式,並掌握一些國外的教學法,如:達爾克羅茲的體態律動、奧爾夫的聲勢教學法等,給農村小學音樂課堂注入新鮮的血液。這需要師生之間、學校與教師之間、管理部門與學校之間的共同努力,轉變過去陳舊、古板的教學模式,讓農村小學音樂課煥然一新。

作爲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必須要嚴格要求自己,尤其是農村小學的音樂教師,不因環境、待遇等客觀因素而放鬆對學生的培養,不論是城市的小學生還是農村的小學生,都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棟樑之才,身爲教師必須要自省自悟,提高全方面的素質,全身心地投入到農村的音樂教育事業當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