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羣衆文化工作論文

論文2.65W

羣衆文化是社會實踐主體按美的規律自我完善的客觀需要在社會化滿足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是人民羣衆主體地位在文化方面得到徹底解放的體現。以下是小編爲大家整理好的羣衆文化工作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羣衆文化工作論文

摘 要:在新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羣衆文化工作的開展必須以滿足羣衆的精神生活需求爲目的,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進行安排和輔導的工作,才能更好地發揮羣衆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羣衆文化工作;路徑選擇;具體舉措

羣衆文化以文藝娛樂活動爲主要內容,也包括了羣衆文化事業的各種必備要素。是以現代大衆傳播媒介爲手段,以市場爲依託,向人們提供文化消費產品、場所、服務等城市文化現象。我國的大衆文化是伴隨着市場經濟的逐步確立而成長起來的。那麼如何在新形勢下羣衆文化工作的開展呢?

一、羣衆文化工作的作用和目標

羣衆文化工作是當代中國文化體系的基礎部分,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動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實現人民羣衆根本利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條件。它是人們在職業以外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娛樂的社會性文化活動,透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羣衆文化活動,讓人們參與其中,接受各種文化藝術的薰陶,依靠其潛移默化的教化作用培養和教化人,從而提高全民素質,推進社會經濟的繁榮和進步。要想更好地發揮羣衆文化的作用和功能,就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進行安排和輔導的工作,才能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運用經濟、輿論等手段,扶持那些在市場競爭中處於困境和劣勢中的文化產品和文化行業,把羣衆文化引導到結構合理、協調發展的軌道上來,實現羣衆文化工作的社會效益。

二、羣衆文化工作的路徑選擇

(一)羣衆文化工作應滿足人民羣衆的精神生活需求

羣衆文化一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要滿足人們的精神生活需求。羣衆文化活動以其廣泛參與的大衆性,在社會文化生活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羣衆文化幾乎涉及到人類社會活動的各個領域,活動的全民性和普及性集中地體現着他的社會性。文化娛樂是人們的一種精神需求,也是羣衆文化得以開展的基本內在動力,它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社會文明的進步表現在文化上,最明顯的就是人們的參與意識的增強和欣賞水平的提高,而且人們的審美需求也越來越趨於多元化,各種充滿新時代風味的卡拉OK晚會、家庭文藝大賽、親子活動展示以及讀書節、故事會等,總是熱鬧非凡,觀者如雲,人們在觀賞和參與中不僅愉悅了身心,同時也提高了藝術情趣和文化素養。

(二)羣衆文化工作應着眼於對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

羣衆文化起源於民間文藝,與民間文藝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勤勞智慧的勞動人民創造了民間文化,勞動人民的生產活動產生了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民間文藝是羣衆文化的源頭,由於客觀環境和條件的限制,早期的民間文化表現形式較爲簡單,隨着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髮展,民間文藝涵蓋的內容逐步廣泛起來,形式也越來越多樣化,民間文藝成爲大衆願望和審美情趣的載體,體現着民族情感和理想,成爲真正意義上的文化生活。實踐證明,羣衆文化利用當地的民間文藝形式開展活動是廣大羣衆所喜聞樂見的,可以爲羣衆提供健康的活動內容,民間文藝豐富多彩的表現形式也最爲羣衆所歡迎。羣衆文化是傳承民間文化藝術的載體,所以,羣衆文化工作應該利用現代化的傳播手段,着眼於對民間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三)羣衆文化工作應落腳於對公民道德水準的提升

羣衆文化反映道德實踐,羣衆文化工作對公民道德建設具有積極的作用,它能推動社會道德進步。加強公民道德建設是發展先進羣衆文化的重要任務,羣衆文化活動可以使人民羣衆振奮精神,陶冶情操,進而提高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羣衆文化活動是文化事業發展的基礎,是公民道德建設的重要載體,對公民道德水準的提升,羣衆文化工作責任重大,任重道遠。我們要以科學發展觀爲指導,在繼承傳統文化藝術、弘揚民族精神的基礎上,緊跟時代步伐,彰顯先進文化,反映社會風貌,貼近社會生活和羣衆的精神需求,創作出更多的具有民族風格的優秀作品,體現民族氣魄和鮮明時代氣息,表現公民道德建設的成果,以先進的羣衆文化去教育人、激勵人。

三、開展羣衆文化工作的具體舉措

(一)加強羣衆文化理論建設

羣衆文化建設首先必須加強羣衆文化理論建設,普及的羣衆文化。社會歷史發展的實踐證明,羣衆文化建設需要一定的理論做支撐,沒有理論,羣衆文化建設將處於混亂狀態,談不上發展,更談不上完善,特別是代表廣大人民羣衆根本利益的羣衆文化更是這樣。隨着社會的進步,文化體制深入的改革,我們的羣衆文化生活確實發生了質的變化,人民已經從單純的傳統羣衆文化模式中走出來,羣衆文化呈現出了多姿多彩的多元化趨勢。客觀上講,隨着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羣衆文化事業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公共文化體系建設在逐步加強,面對新的發展形勢,羣衆文化工作迎來了一系列新的政策法規和措施。但任何工作和實踐都必須在正確理論的指導下前行,羣衆文化的發展也是這樣,不能在沒有理論的指導下盲目展開。羣衆文化的學科建設和理論研究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採取有力措施,實現新的突破。

(二)拓展羣衆文化的發展空間

新形勢下,羣衆文化面臨改革與發展的`新的挑戰與機遇,羣衆文化的發展不能拘泥於任何一個環境和方式,必須打破沿襲幾十年不變的單一的文化主體,開展多種形式,利用多種空間,如目前流行的商業文化、校園文化、企業文化、街頭文化、青少年文化、老年文化等,都是新時期羣衆文化的發展空間,是以文化藝術活動爲主要內容,以滿足我們精神生活需要爲目的,如果這些空間利用好了,那麼羣衆文化工作就能成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羣衆文化的發展能有效地促進社會文明和社會文化的良性循環,對提高整個社會羣體人的素質有很重要的意義。

(三)建立高層次的羣衆文化隊伍

抓好基層文化隊伍建設,羣衆文化事業的發展關鍵在人,提高工作人員綜合素質,加強後備力量的培養和各層次在職人員的培訓、建立羣衆文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已經成爲羣衆文化事業發展中非常迫切的問題。在羣衆文化高層次人才培養上應拓寬思路,對文化院校有關資源進行整合、重組,創新人才培養方式,對文藝人才的評價不應僅以職稱、學歷爲標準,而應結合業務技能和業績綜合評價,營造不拘一格評價和使用人才的行業規範和社會氛圍,這也是隊伍建設尤其是文藝人才脫穎而出的一個重要保證。要加大人事制度改革,搞活羣衆文化管理機制。上級文化部門要把培訓羣衆文化業務骨幹作爲自己的工作內容列入計劃之中,鼓勵和扶持羣衆自發組建文化社團和演出團隊,並加強業務指導,要透過舉辦各種文化活動幫助羣衆搞好文化隊伍建設和業務交流。

(四)提供多種社會參與方式

羣衆文化活動是公益性文化事業,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在社會化運作中,要提供多種方式吸收社會力量,爭取羣衆和民間文藝團體以及社會機構的廣泛參與,實現文化資源的共享。文化事業的共建需要社會各界從人力資源、物質資源、輿論導向等方面積極配合,需要在政府引導與羣衆配合進行社會文化資源和羣衆文化消費等方面的整合,同時應鼓勵非文化機構和境外資金投入羣衆文化事業,最終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和經營方式共同參與,全社會自覺支援羣衆文化事業的社會風尚和發展態勢。

四、結語

羣衆文化活動是由政府保障的人民羣衆享受的基本文化權益,是爲豐富羣衆精神文化生活而提供的服務。我們要在科學發展觀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導下努力發展羣衆文化活動,在時代的高處迎接八面來風,堅持面向大衆作好社會文化工作,我們每一個羣衆文化的工作者都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團結一心,盡職盡責爲我們的羣衆文化工作持久開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興淋.組織行爲學[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

標籤:羣衆 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