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生物教學創新教育研究論文

論文2.24W

創新教育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爲主,把人的基本素質充分發展起來。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自覺主動地去學習。同時還應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問題、發現規律,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創新能力是創造型人才必須具備的品質。那麼,在生物教學中如何開展創新教育呢?

生物教學創新教育研究論文

一、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談到創新,學生往往會有一種神祕感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懼怕心理,認爲那是科學家的事,自己沒有資格,也沒有能力去創新。其實,人人都有創新的潛能。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以挖掘,從而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培養創新意識。如在講解“種子萌發”時,課前向學生提出問題:種子萌發時是否需要光和氧氣?萌發時是先發芽,還是先生根?學生平時並沒有注意到這些現象,對此問題並不清楚。教師在設疑的同時,佈置學生設定幾個種子萌發的對比實驗,仔細觀察並做好記錄,以促進學生開動腦筋,積極思考。上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分析每一種實驗方法產生的結果,評定出設定最佳者。透過設疑,啓發了學生的思維,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在生物教學中,教師應從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出發,設計富有啓發性的問題,以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學會質疑。在教師的帶動下讓學生自己質疑,這既是學生積極思維的內驅力,又是創造性活動過程。如講“家兔”一節時,可請有飼養家兔經驗的學生講述家兔的`生活習性和飼養、管理方法。隨後提出問題:家兔可當成寵物飼養嗎?家兔資源如何利用?然後讓學生討論交流,相互啓發,破解疑難。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材內容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讓學生根據語言描述或示意,在大腦中再造相應的新形象。如講述“光合作用”時,可聯繫實際提出問題,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如“魚缸中爲什麼常放一些新鮮的水草?”“如果沒有這些水草,結果會如何?”這些有趣、新穎的問題,激活了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不能只侷限在課堂中,還應組織學生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讓學生的思維全方位展開。第二課堂強調讓學生動手、動腦,在實踐中培養創新思維。如在教學《花的結構》一課後,讓學生準備幾種花,粘在紙上做“貼花”。將所有的貼花放在一起,歸類總結哪些是完全花、不完全花、單性花、兩性花以及花序,並說出理由。這樣,既加深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又培養了他們的創新思維。

三、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滲透科學意識和辯證唯物主義觀,讓學生不要人云亦云,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鼓勵學生提出疑問,敢於發表自己的獨到見解;要注意啓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思維的敏銳力。教材爲學生的學習提供了例子,教學中教師既要依靠它又不要受它的限制,這樣才能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例如,實驗結束後,學生往往會得出一些與課本不同的結果,而多數學生一般都會對此置之不理,而把課本上的正確結論寫進實驗報告。教師應鼓勵學生針對實驗結果敢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想一想產生不同結果及實驗失敗的原因,是否有改進的方法。當學生提出問題時,教師要耐心細緻地幫助學生分析解答,不要指責學生操作方法上的差異,鼓勵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得到同樣的結論。如在做“製作並觀察植物細胞臨時裝片”實驗時,有的學生根本無法觀察到細胞,要讓他們再重新做一次,嘗試把洋蔥鱗片葉內表皮撕厚或撕薄,撕大、撕小或適中,內表皮展平與不展平等。學生經過重新對比操作,終於觀察到了植物細胞,並從中總結出影響觀察的因素:

(1)撕取的內表皮一定要薄,不能帶葉肉,大小要適中;

(2)內表皮不能重疊,一定要展開;

(3)蓋蓋玻片時,先讓蓋玻片的一邊接觸水滴的邊緣,再緩緩放下蓋玻片,避免氣泡產生。教學中,只有不斷“設疑—動手—觀察—討論—解疑”,才能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需要轉變思想,也需要改變觀念。要給學生一個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體驗、去創造。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啓發,積極推動引導,就可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只有讓學生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才能讓他們在激烈競爭的當今世界佔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