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大學生就業的論文參考

論文1.61W

論文既是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學術研究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下面,小編爲大家分享大學生就業的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就業的論文參考

題目: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策略研究

摘要:在高等教育改革持續深入的今天, 高校持續擴招, 高等教育逐漸向大衆教育方向過渡, 使得大學生就業人數連年增長, 面對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的形勢, 大學生就業問題開始受到全社會普遍關注。本課題由大學生職業規劃着手, 全面研究大學生就業期間各種問題, 同時探索就業指導相關策略。

關鍵詞:大學生; 職業規劃; 就業指導; 策略;

在社會與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 大學生就業這一社會性問題也隨之得到人們高度重視。大學生本身屬於特殊羣體, 在就業方面存在極高期望, 想要自己更快融入社會, 給社會發展帶來推動力。但必須承認, 大學生工作經驗不足, 就業方面的理解十分淺薄, 職業生涯準備並不充分, 正是因爲上述種種原因, 造成大學生就業面臨重重阻礙, 最終陷入企業招人難、大學生就業難這一尷尬窘境。究其原因不難發現, 職業生涯規劃不合理與大學生就業困難有着直接聯繫, 所以, 現階段高校就業指導首要任務便是完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對於個人而言, 職業生涯不僅是職業有關行爲、活動、態度、價值觀等連續經歷過程, 而且是職業、職位變遷和工作目標實現過程。隨着時間的推移,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開始被學生、學校以及社會廣泛關注, 在增強就業指導工作職能方面發揮着關鍵性作用。

一、職業生涯規劃的功能

大多數學生踏入社會前, 難以找準個人定位, 個人未來、職業也將陷入迷茫窘境, 不但會出現大量不切實際的想法, 而且缺少目標與職業方向感, 導致在奮鬥過程中對自己產生懷疑, 乃至放棄初期制定目標, 這些都給大學生未來職業生涯帶來了阻礙。所以, 提高職業生涯規劃的科學性與合理性, 能夠讓學生掌握當前發展態勢, 找準個人定位, 根據自身優勢與實際能力, 儘可能發掘個人潛力。正所謂適者生存, 在社會競爭愈演愈烈的.今天, 大學生若想真正融入社會, 必須形成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與理想, 清楚職業需求各項特徵, 只有如此, 纔可以透過最理想職業計劃和方法實現更大發展。

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1. 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現狀

當下, 高校大學生就業壓力與日俱增。究其原因, 不外乎以下三點:其一, 高校擴招導致畢業生人數大幅增加;其二, 就業指導部門並未進行相應改革, 就業指導難以發揮實質性作用;其三, 大學生並不清楚自身實力與職業方向, 職業生涯規劃僅僅是一句空談。結合中國人民大學調查結果來看:現階段, 從大一便實施就業指導的高校僅佔17.6%, 而大四才實施就業指導的高校達到52.9%。如果就業指導發生在就業準備階段, 必定無法解決大學生實際需求。因爲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程度不夠, 所以相關理論基礎比較薄弱, 難以在職業發展中起到更有效的作用。隨機選擇205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結果表明, 有125位大學生並不清楚職業規劃理論, 人數比例達到61.3%, 這也讓大學生就業面臨更大難度。

2. 職業生涯規劃的必要性

職業生涯規劃常常被稱作職業生涯設計, 需要將個人、組織搭配在一起, 以測定、研究、彙總個人職業生涯主客觀條件爲前提, 全面探討個人興趣、習慣與能力, 按照時代特徵, 基於個人職業, 提出最合理的職業目標, 從目標出現實施相應規劃, 制定出切實有效的計劃與對策。從西方國家現狀來看, 就業指導開始自小學階段, 且成果十分顯著, 由此能夠得出一點, 大學生就業指導必須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確定成根本, 實施全面就業指導, 充分考慮學生個性以及社會需求, 才能真正保證指導效果。站在大學生的角度來講, 職業生涯規劃作用明顯, 是幫助大學生建立職業理想、認識自我、實現更大發展的核心基礎與保障。

三、當前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存在的問題

1. 規劃意識淡薄

目前, 大學生職業抉擇期間往往會受到各方面影響, 比如市場過量供給、專業限制、個人愛好等方面, 導致他們無法做出科學、有效的決定。另外, 在學校象牙塔模式下, 學生難以接觸更多社會職業資訊, 無法掌握社會職業特點, 導致大學生面臨選擇困難, 缺乏社會職業意識。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 和同學、老師相處時間較長, 社會實踐參與較少, 不能形成正確、完善的職業意識。與此同時, 大學生活過於安逸, 導致大學生不具備危機意識, 在就業方面並未給予足夠關注, 最終造成其職業意識非常薄弱, 職業規劃停留於表面, 難以體現出合理性、競爭性。

2. 實踐能力的缺乏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更是立足之本, 所以, 職業意識應當和社會實踐搭配在一起, 只有如此, 職業規劃纔可以順利實施與實現。即便大量畢業生職業計劃中包含價值定位與職業取向, 但並未考慮怎樣和社會穩定銜接, 也未把實踐活動、社會發展有效融合, 缺乏實踐能力, 遠離社會需求, 職業生涯規劃將難以發揮實質性作用。

四、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是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核心

隨着常年“擴招”, 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也隨之增大, 如何改善大學生就業形勢, 已成爲學生、家長、高校乃至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結合近些年就業形勢不難發現, 大學生就業難度逐年提高。面對這種趨勢, 大部分高校爲擴寬畢業生就業渠道, 與相關企業達成合作共識, 舉辦一系列就業洽談會、見面會, 創辦就業網, 採用網上求職、對口交流等方式, 希望增加大學生就業率。另外, 政府部門同樣十分關注大學生就業問題, 爲使情況得到改善, 主要由政策支援、資訊服務、市場拓展等層面着手, 開展了許多工作。

雖然相關措施與方法層出不窮, 但大學生就業現狀始終不容樂觀, 各方協作只能化解一定壓力, 無法徹底改善這一問題。由此不難發現, 問題背後的原因更加複雜, 經過綜合分析發現, 高校畢業生難以真正解決社會需求, 站在企業角度來看, 許多大學生能力水平有限, 而且缺乏實質性目標, 並不符合各單位用人標準。由主觀層面來講, 學校沒有針對各項專業實施深入的市場調研分析, 沒有將專業培養與社會需求結合在一起, 但從本質來看, 主要是學生職業生涯沒有實施有效規劃, 換言之, 缺乏切實可行的職業生涯規劃是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觀因素之一。

隨着時間的推移, 部分高校逐漸意識到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重要價值, 相關工作也在陸續進行之中。然而在相關因素影響下, 高校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就業指導並未統一, 依然處於分離狀態。譬如高校學生達到2萬~3萬人, 但就業指導部門僅有5~6人, 由於人手有限, 只能將主要精力用於大四學生職業生涯規劃課程之上, 無法完成教育任務。職業生涯規劃指導停留在表面, 僅僅選擇某個時期進行相關理論輔導, 而學生後期發展、學生有無應用等卻較少關注。對於這種侷限性就業指導而言, 既無任何準備又無任何前提計劃, 換言之,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僅僅屬於一句口號, 充其量進行了一些門面工作。

針對這種情況, 本人的觀點是, 高校就業指導必須具備全程性, 並非舉行相關招聘面、見面會便能夠解決問題, 而是需要將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確定成就業指導重點內容, 給予更多關注。若學生制定了職業規劃, 同時根據規劃要求認真執行, 就業難度自然隨之降低。對於各種招聘會資訊平臺, 其本意是希望解決學生職業需求, 爲職業生涯的開始提供必要基礎。換言之, 學生就業指導需要形成完善的系統, 覆蓋學生求學至畢業全過程, 在這一系統中, 職業生涯規劃應當視作重點內容, 只有如此, 才能保證系統長期、有效的運轉。所以, 高校必須擺脫傳統就業指導的限制性, 結合社會發展需求, 將培養綜合型、高素質人才作爲目標, 在大學教育過程中重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輔導學生完善職業生涯規劃, 讓他們可以認清社會, 瞭解社會, 從容面對社會, 準確抓住各方面機遇, 接受各項挑戰, 最終實現更大發展。

五、以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大學生就業指導

1. 豐富就業指導形式

傳統就業指導僅關注就業服務, 傾向就業政策、面試方法等, 注重就業觀的培養, 是一種被動形式, 難以促動學生積極參與, 同時也忽略了職業生涯規劃的價值與意義。所以, 需要設立職業生涯諮詢中心, 給學生帶來更加系統的服務。職業生涯諮詢作爲學生心理引導核心內容之一, 主要是對規劃期間相關問題進行處理, 給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與技巧。不僅如此, 還需要結合現代技術創建相應網站, 一方面爲學生求職帶來更多選擇。另一方面爲學生提供交流平臺, 對於學生而言, 可以結合自身實際需求, 依靠網絡資源達成規劃目標。

2. 規範就業指導的內容

傳統就業指導受到政策性限制, 人力資源開發以及職業生涯規劃停留於表面, 無法展現出“以學生爲中心、實現全面發展”這一教育宗旨, 也無法保證就業指導的有效性。所以, 必須以職業生涯規劃深入理解爲前提, 投入更多資源設立有關課程, 使學生儘可能熟悉這方面理論知識, 從而解決實踐方面的各種問題。

3. 完善職業生涯規劃體系

⑴構建職業生涯教育體系。現階段, 大部分就業指導僅服務於畢業生, 而其他學生並未得到任何有意義的指導。事實上, 在大學教育期間必須融入職業生涯規劃教育, 根據各年級實際情況提出具體目標, 找準重點, 最終完善職業指導體系。站在大一學生的角度, 必須使其瞭解當前就業形勢, 理解職業生涯含義, 做好前期規劃準備工作;站在大二、大三學生的角度, 需要重點培養相關技能, 根據專業方向, 使學生充分掌握就業所需知識與技能, 尤其應當重視其愛好、特長與技能。另外, 全力支援學生進行社會實踐, 對社會有一個初步瞭解。站在畢業生的角度, 學校應當完成就業形勢、政策等宣傳工作, 鍛鍊其擇業能力, 緩解心理壓力, 以最佳狀態接受各項挑戰。

⑵建立科學的測評體系。大學生需要從客觀層面完成自我評價, 纔可以確定自身優勢與不足, 由此實現職業規劃, 制定切實可行的職業目標與方向。所以, 建立測評體系並保證其科學性, 對於學生而言意義十分重大。實踐操作階段, 應當學習、借用國外比較主流的測評方法與手段, 根據本校現狀, 建立行之有效的測評體系, 引導學生髮現自身優勢與不足, 一方面儘可能展現優勢, 另一方面需要克服不足, 從而實現更大發展。

⑶加強專業化隊伍建設。職業生涯規劃教育有着明顯的理論性與實踐性。在社會不斷進步的今天, 理論與技術兩方面標準也越來越嚴苛, 所以, 高校應當組建一支專業化隊伍, 針對學生實際情況完成更加有效的職業規劃。其一, 就業指導中心相關成員必須接受專業培訓, 全面熟悉職業生涯規劃知識與流程, 由此達成專業化目標。其二, 邀請心理學或職業規劃有關專家充實隊伍, 提高隊伍整體實力與水平。這部分人員既可以給學生帶來更加合理的規劃指導, 又可以在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期間給出有效意見, 意義非常重大。

參考文獻

[1]鄧純餘.試論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定位及策略[J].中國大學生就業, 2013 (10) :46-49.

[2]劉靜.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定位及其策略[J].中國商貿, 2014 (22) :217-218.

[3]周明.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定位及其策略[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 2015 (03) :8-9.

[4]藺小清.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研究[J].現代國企研究, 2015 (02) :49.

[5]毛丙波.大學生職業規劃與就業策略研究[J].吉林教育, 2016 (42)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