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東北地區地然地理環境論文

論文3.1W

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是,土地平坦,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東北地區地然地理環境論文,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東北地區地然地理環境論文

一、氣候特徵

因爲影響氣候的兩個主要因素是氣溫和降水,所以我們需要從這兩方面分析資訊,概括其氣候特徵。教師要展示我國溫度帶分佈圖、乾溼分佈圖、我國氣候分佈圖以及氣溫降水柱狀圖。首先,透過我國溫度帶分佈圖,可以明確東北地區處於溫帶範圍;其次,透過分析乾溼分佈圖,可以概括出東北地區屬於溼潤半溼潤地區;最後,結合氣溫降水柱狀圖,根據氣溫和降水的分佈特點,可概括出東北地區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此外,根據一月平均氣溫可以判斷該地位於哪個溫度帶,即T⒈>15C爲熱帶,-10C<T⒈<0C爲溫帶,T⒈<-10C爲寒帶。確定好東北地區的氣候後,便可以分析氣候對當地農業的影響了。氣候對農業的影響主要可以從下幾方面分析:

(1)耕作制度:東北地區熟製爲一年一熟,主要限制因素是熱量。

(2)農作物品種:主要種植喜冷涼作物,適於種植春小麥、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甜菜、土豆等,南部可種植冬小麥。

(3)農業活動安排:春播,夏管,秋收。(4)農作物生長季:4~10月。

二、地形特徵

地形是一個地區的主要框架。我們可以透過觀察某地區的形狀特徵確定該地區。教師首先展示出東北地區的地形圖,要求學生觀察地形圖,找出東北地區的地形種類,並能夠說出相應的地形區名稱。其次,教師讓學生將這些地形區的相對位置在白紙上畫出來,然後描述東北地區的形狀特點。最後,教師讓學生嘗試分析不同的地形對不同農業類型的發展有什麼影響。教師講解分析:東北地區的地形主要有平原、山地、高原、丘陵,相應的地形區爲東北平原(鬆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地、內蒙古高原、遼東丘陵。東北地區地形可以說是類似於“馬蹄形”。農業類型發展要做到“因地制宜”:平原地形適合發展種植業,山地—丘陵地形適合發展林果牧業,高原地形適合發展畜牧業。因此,東北地形的多元化爲其農業類型的多樣化奠定了基礎。

三、河流特徵

河流的流向受地形地勢的影響顯著,因此分析完地形特徵,可以接着分析河流特徵。教師展示東北地區的水系圖,詢問學生看到了什麼,然後要求學生找到以下五條河流:遼河、松花江、嫩江、烏蘇里江、黑龍江,之後再分析河流的水文特徵,主要從“兩期兩量”等方面分析。汛期:春夏兩汛。結冰期:有冰期,冰期長。流量:較大。含沙量:較小。最後可以概括出:東北地區河流衆多,水量充足,農業灌溉水源豐富。

四、土壤特徵

土壤是農作物生長的基礎物質。高中階段,學生只需要能夠根據土壤表面顏色斷定土壤類型,並瞭解相應土壤的分佈範圍即可。所以,高中學生要掌握我國主要的土壤——黑土、黃土、紅土、磚紅壤的分佈範圍。首先,教師展示東北地區的黑土分佈圖,讓學生找出黑土和黑鈣土的分佈範圍。由圖可見,黑土和黑鈣土主要集中分佈在鬆嫩平原、內蒙古高原和三江平原西部。然後,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本內容,概括出黑土的特徵:土層深厚,土壤肥沃,有機質含量高。

五、生物特徵

氣候直接影響到區域的生物。首先,植被類型:東北地區主要受溫帶季風氣候影響,相應的'植被是針葉林和溫帶落葉闊葉林。教師展示東北地區植被分佈圖,讓學生在圖中找到針葉林和落葉闊葉林的分佈範圍。由於寒溫帶分佈範圍小,所以針葉林主要分佈在寒溫帶那一塊區域及部分山地,其他大部分是溫帶落葉闊葉林。因此,東北林業發展範圍很明確,該種植什麼樹種也明瞭。內蒙古高原主要有廣闊優質的草原資源,有大片的林草地,爲牧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其次,生物種類:東北地區擁有很多淡水河流和湖泊,遼東半島還鄰近渤海和黃海,擁有大面積的淺水灘塗,所以漁業資源豐富。

結語:

總之,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自然條件是,土地平坦,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有得天獨厚的土地資源;屬於溫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水熱條件滿足一年一熟的作物需要;水資源豐富,河流衆多,含沙量少,爲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富饒的生物資源,森林、漁業資源豐富,爲林、牧、漁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