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小學語文教師實踐論文

論文9.31K

論文常用來指進行各個學術領域的研究和描述學術研究成果的文章,有關語文教師實踐論文,歡迎大家一起來借鑑一下!

小學語文教師實踐論文

多年來,我針對小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少,認識能力低的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探究活動,寓教於樂,以學生樂學爲出發點,改革課堂教學,創造良好的情境,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實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一定經驗。

一、匯入新課中創設情景,增強課堂吸引力

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良好的教學情境能激發強烈的好奇心。強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學習動機的重要因素。在講述“從衆心理”的時候,教者一進教室就邊走邊看教室的屋頂,學生們相繼安靜下來,也跟着看屋頂,大約一分鐘後。有學生說:“沒什麼啊,在看什麼呢?”這時候,教師說:“本來就沒什麼啊,你們幹嗎要一起看啊?”學生們七嘴八舌,有的學生說:“老師在看,大家都在看,我也跟着看了。”教師聽到這句話,迅速抓住它的話尾:“哦,同學們,有沒有想過這是一種什麼心理?”學生頓時茅塞頓開,齊聲回答“從衆心理”,由此就很自然地過渡到新課的學習。匯入時運用情境能迅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滿足他們的學習願望,從而使他們對新課充滿期待,調動了學習的積極性。

二、新課教學中引用情境,化平淡爲生動

有人形容思品課“教師講得天花亂墜,學生聽得昏昏欲睡”,學生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師生互動差。運用情境教學就可以改變這種情況。

第一,問題創設情境。問題情境創設是指透過創設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情境(如歌曲、詩詞、故事、漫畫、圖片、文字案例、影視片段等)產生圖文並茂或有動有靜的效果,引導學生主動地探究問題,積極參與課堂教學。

每個人的經歷不同,家庭背景不同,對家庭、對愛的體會也不同。這個視頻深刻地剖析了家和愛。學生們都爲這個視頻感動了,更深一層地感受到了父愛、母愛和家的重要。在音樂“燭光裏的媽媽”伴隨下,感情得到了進一步昇華。當時,我只輕輕地說了一句話:同學們,好好學習,對父母好點,老師我也要常回家看看。音樂的力量勝過千言萬語,運用恰當的情景教學好過教師的嘮叨,我想這不僅是目前思品課的需要,也是未來思品課的需要。內化,纔是道德教育的最高境界。

第二,主題活動創設情境。主題活動情境模式,是指透過角色扮演小品、遊戲、演講賽、辯論會、參觀、訪問、自編生活劇、模擬法庭、社會調查等形式,讓學生走進生活,走進劇情,從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引領學生積極參與學習的教學方法。

1.運用小品。在講述蘇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學會尊重別人的時候,根據教材安排設定了四組小品。A.新來的同學;B.一道數學題;C.小白的書包;D.一根冰棍。由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自編自導自己排練,可以根據劇情增加相關內容。由於是學生自己親自組織的,印象自然就非常深刻。小品表演結束,學生們已經知道該怎樣去尊重別人了。複雜知識也就能化繁爲簡,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

2.運用辯論賽。法律知識無疑是初中思品中非常重要的內容,但是,又遠遠高於學生生活,學生理解起來自然就困難多了。“法律與道德的區別與聯繫”是8年級教材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爲了使這一筆生出花來,筆者就安排了辯論會這一活動情境。辯論會之前要求學生做足功課,辯論會中正反方都拼足了勁,個個滔滔不絕。透過這一活動,師生都受益良多,師生關係更上一層樓。

三、在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想象是人腦在已有知覺材料的基礎上經過加工改造產生新形象的心理過程。

它是構成思維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反映現實的一種特殊思維活動,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想象能力的培養,對學生學習知識、增強技能、提高語文綜合素質,都有重要意義。語言文字訓練是語文教學的重心。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是語文教學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良好契機和直接途徑。因爲,想象需要提供着直接憑藉。同時,想象作爲一種能力,只有透過訓練才能形成和提高。葉聖陶先生認爲,所謂能力不是一會就能夠從無到有的。任何能力的形成,一要得其道,二要經常訓練,訓練到成了習慣,纔算有了這種能力。在語言文字訓練中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可採用下面幾種方法:

1、以小見大,培養學生的擴展想象能力擴展想象就是讓學生依據語言材料中提供的已有表象或依據,對某些重點詞句所表現的意境作橫向的擴充,或對某些重點詞句所反映的意象作縱向開掘,從而加深學生對語言文字的理解和體會。如教《在艱苦的歲月裏》一課中的有段:“你看他長得多結實啊!他一定跟着八路軍跑過很多路,打過很多仗。他準是個勇敢的小八路。”從課文看,他的勇敢主要表現在“跑過很多路”、“打過很多仗”兩個方面。這裏僅用十個字組成的兩個短語表現小八路的勇敢,似乎顯得空洞、抽象。要想讓學生對小八路的勇敢表現有深刻的認識,可讓學生先看圖,再讀課文,然後讓學生結合自己在電視或課外讀物中看到的小八路情形,想象小八路跑路、打仗的具體情景,從而加深學生對小八路的認識,深化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2、求同存異,培養學生的對比想象能力客觀事物因其環境等各種因素的不同,同一種事物,往往會有不同的表現或特徵。語言文字訓練要引導學生透過語言文字去認識事物的特點及其規律,需要進行對比想象。如在教學《司馬光》一課時,重點是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語言文字知識,理解課文內容,學習司馬光遇事沉着冷靜,開動腦筋想辦法解決問題的品質。

3、合乎情理,培養學生的'假設想象能力假設想象就是根據已有的生活、知識經驗,想象未曾經歷的情境或沒有出現的結果等。這種想象比較順應小學生的好奇心理,也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人的創造性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取決於假設想象的。讀了《海底世界》後,讓學生根據課文已描述的情景,進一步假想海底的其他景觀,這又能激發學生的熱愛海洋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樹立從小認真學習,長大向海洋探寶的遠大志向。

四、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創新意識小學教材本身蘊涵着豐富的創造因素。

在教學中我根據教材特點,注意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爲學生提供創新的氛圍、契機和空間,讓學生善於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有意識地向學生尋找問題的角度和提出問題的方法,促使學生創新學習。首先,要教給學生髮現問題的方法,讓學生在知識的“來龍”“去脈”或在知識的“怎麼樣”“爲什麼”以及在知識的“脈絡”“體系上”去尋找,發現問題。其次,要教給學生提出問題的方法。我還注重學生觀察力的培養,因爲只有在觀察的基礎上,才能使學生有新的發現。同時,還注重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特別是學生的創造性想象。

學生透過思考而得到新的認識,就包含創造性思維的因素,在教學的各環節中有意識地去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多問幾個爲什麼,使學生能積極獨立思考問題,主動探求知識,多方面、多角度、創造性的解決問題。對於學生好問、敢疑的精神多加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