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高校畢業生創業論文

論文8.33K

本文總結了創業實踐的基本模式,以高校經管研究生爲例,分析了其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並對其創業實踐模式進行了探討,以期對高校畢業生創業實踐有所借鑑。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高校畢業生創業論文,歡迎閱讀。

高校畢業生創業論文

摘要:近年來,隨着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和教育結構的局部調整,高校畢業生特別是經管研究生所面臨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由“找飯碗到造飯碗”已勢在必行,由此需要對經管研究生進行創業實踐引導和教育,使其由被動就業到主動創業。爲此,更新觀念,樹立現代創業實踐理念,積極探索創業實踐的新方法和新途徑,以加強經管研究生創新、創業素質的培養,進而提高其參與未來社會的核心競爭力,是擺在政府、高校以及社會面前的一項現實課題。

關鍵詞:創業實踐模式 創業需求 高校畢業生

一、創業實踐的基本模式

創業實踐是對創業者進行知識深化和能力強化的重要途徑,對拓寬專業口徑和就業渠道,適應社會需求具有積極的作用。在創業實踐建構過程中,高校應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如參與基層單位、工礦企業的工程項目、商務促銷、社區服務、結對扶貧、模擬創業等形式的掛職鍛鍊,由原有的專業實習的定向範圍進行全方位的擴充,使他們學到的書本知識與實際課題(實踐機會)相融合,增強創業素質與創新能力。具體來說,目前創業實踐的基本模式有以下四種。

(一)創業基地型模式

學校建立各具特色的校內外創業基地(又稱創業園),以此爲載體組織學生參加創業實踐。其主要方式是:學用結合的校內外實習基地。如桂林電子科技大學每個專業都有一個以上與之相配套的專業實習基地,使教學與實習相結合、實習與生產相結合,把基地辦成教師示範教學的場所、學生動手實踐的陣地和創造經濟效益的實體,讓學生在這樣的基地邊學習、邊實踐、邊創業、邊受教育。由該校、桂林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共同出資創建的桂林大學生創業園,已於2007年7月18日投入使用,現已有來自該校大學生(含研究生)創業的企業8家。創業園將爲大學生創業搭建起基礎平臺,爲立志創業的大學生解決創業道路上的資金短缺和經驗不足的兩大難題,爲他們提供創業場地、指導、資金和政策等方面的優惠。每家進駐企業將透過評估獲得0.5-10萬元不等的扶持資金,並在

房屋租賃、工商登記、稅收政策等方面享受一系列的優惠。

(二)虛擬社區型模式

虛擬社區型模式即網絡虛擬創業實踐模式,是指主要以網絡爲平臺進行創業能力評價、創業課程學習、創業風險評估、創業環境與步驟虛擬、創業案例或創業講座實施以及創業計劃分析、創業團隊構建等方面的綜合“社區”,是進行創業實踐(教育)的“熱身”與“測評”。透過開展一系列活動,起到提高大學生創業能力的目標。比如,清華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桂林電子科技大學、上海財經大學等高校均成立了大學生創業協會,並擁有自己獨立專門的網站,創業案例、創業規劃、創業需求以及創業評估等資訊應有盡有,可以模擬創業,從而提高創業的成功率。桂林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還成立了研究生創業協會,具體運作經管研究生的創新教育、創業實踐活動。

(三)教學+科研型模式

教學與科研相結合,是目前高校普遍採用的一種創業實踐模式。如桂林電子科技大學創新實踐基地正是此種模式,該校積極鼓勵學生參與科研創新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專業及興趣愛好申報校級、廣西區級課題,讓導師帶領學生直接參與科研。近年來,該校先後進行了60多項科研課題的研究,已有20項技術專利(或社科項目)獲得成果鑑定,有的已經應用於生產(或服務)一線,創造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科研中引導學生從事科學研究,提高其科研意識、科研能力與實踐動手能力,學生在參與科研和技術服務過程中受到了鍛鍊。

(四)學校+公司+客戶型模式

學校以公司爲依託,以市場爲導向、以專業爲基礎,成立生產開發公司或“龍頭企業”,直接使學校與社會、公司與客戶、產品與市場有機溝通。如廣西師範大學現有校辦產業(含全資、控股企業)近20家,包括文化產業、科技產業與服務產業等領域。以其全資企業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爲例,該社自1986年成立以來,共出版圖書7000多種,總印數達8億多冊,總資產近4億元,在近年來教育部組織的綜合評估中,綜合實力均列全國大學出版社前10名,在地方大學出版社中名列第一。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創業實踐模式,爲廣西甚至全國的出版產業化提供借鑑,從而架設了科技通向教育、資訊傳遞客戶、產品通向市場的橋樑。

二、經管研究生創業實踐存在的問題

(一)創業實踐觀念問題

目前,人們對經管研究生的創業實踐一般理解爲,創業實踐就是其運用所學經濟和管理知識去經商、去創立各種公司和辦企業。實質上,這種認識存在片面性,在於它把創業實踐與創業教育相分離,似乎創業實踐只是某種技能或技巧的應用。當然,設計、創辦和管理一個企業或公司無疑是創業實踐的重要內容,但遠遠不能涵蓋創業實踐的全部內容和深刻內涵。創業實踐是一種過程,這種過程應貫穿於經管研究生的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以及課題研究之中,要培養其創新意識、創造精神和創業能力,使其畢業後能自主創業。

(二)創業實踐環境問題

由於我國高校在創業實踐方面處在初級階段,創業實踐的校園環境還沒有充分形成,能爲經管類研究生創業提供的實驗條件不夠完善,也沒有建立研究生創業啓動基金,教師也只是模擬地爲學生設定各種各樣的所謂“情景管理”環境,導致缺乏培養研究生創業能力的應有空間和機會。同時,社會和政府部門還未完全出臺專門鼓勵研究生創業實踐的政策,研究生創業實踐在社會上也沒有社會風險投資商共同承擔,使研究生的創業活動走出校門後很難得以施展。

(三)創業實踐管理機制問題

經管專業教學倡導“案例”和“實踐”,即教學活動應體現出應有的靈活性和多樣性。但目前不少高校對經管專業實施和理工科專業相同的硬性管理模式,這種硬性管理使教學管理體制只有原則性而缺乏靈活性,只有一致性而缺乏多樣性,只有嚴格性而缺乏寬鬆性。經管研究生的培養面太窄,這很不利於創業人才的培養。

(四)創業實踐教學問題

歐美國家在經管類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大量採用小組討論、案例教學、現場模擬、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但在我國高校,多種因素使得很多教師習慣採用傳統的單項灌輸的方式,現場模擬、案例教學法採用的很少,這樣難以調動研究生學習、創新的積極性。此外,由於課程結構的不合理,教材的編寫和選用也只是停留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沒有與之相適應的專門的創業課程,特別是一些專業課的教學不能夠及時反映本學科最新發展動向,使學生不能開闊視野和進行創新性思維。

(五)創業實踐師資問題

創業實踐成功與否與教師的教學水平、工作經驗息息相關。特別是從事創業實踐的教師除有較高的理論水平外,更應具備豐富的創業實踐經驗,但目前從事創業實踐的教師大多缺乏實踐經驗,沒有自身創業的經歷。這也是影響創業實踐成敗的因素之一。

(六)創業實踐資金問題

經管研究生在創業過程中不乏好的創意和創業計劃,但很難有足夠的創業資金,故從社會上融資或獲取無息及貼息貸款是必然的選擇,而在我國現有的環境,缺少風險投資公司,研究生較難獲得必須的.資金,即使能獲得風險資金支援,也大多是高新技術行業。

三、經管研究生創業實踐模式的建構

(一)搭建校內創業實踐平臺

定期舉辦創業計劃大賽、創業者學術講座和創業培訓。國外及我國的創業實踐活動大都起源於創業設計大賽,實踐證明這是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且見效快、收穫大。經管研究生在創業作品的設計過程中,會綜合運用各種知識,查閱大量的資料,其本身就是一種極大的鍛鍊。定期請一些創業成功者舉辦學術講座,分析其成功與失誤的原因,爲經管研究生提供借鑑。同時,也可定期請政府官員、企業名流來學校講創業的程序及環境,可以專門舉辦創業培訓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

利用校內資源建設創業實踐平臺。高校經濟管理學院的研究所、實驗室應向各方向的經管研究生開放,使學生了解學科前沿,展示最新科研成果,同時接納一部分優秀學生參加跨專業的課題研究,有利於研究生創業實踐能力的提高;利用校內資源組織經管研究生進行創業體驗,成立其自主管理、自主經營的管理諮詢或資本運作服務公司,或建立家教部等實體,在導師指導下,讓研究生在實體中處於主體地位,體驗創業全過程,從而培養他們的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

(二)創建校外創業實踐平臺

創業涉及的精神、知識能力及經驗等條件,無論對導師還是經管研究生來說,還是對教學科研活動來說,都離不開與社會的結合。因此,建設創業實踐校外基地也非常重要,故高校可在儘可能多的企業創立經管研究生創業實踐(或實習)基地。

建立“產學研”結合的實踐模式。“產學研”實踐(教育)模式的建立有利於克服高等教育脫離實際的弊端,使高教發展與經濟增長形成良性循環,實現高教從科研到教學到生產,從出成果到育人到生產效益的一體化。高校在實施創業實踐的過程中,要走校企聯合的模式,高校在企業創立研究生創業實踐(或實習)基地,可加強企業同高校、科研院所緊密結合。其採取委託、聯合、短期進修、聘請講授等多種途徑,構建社會化的絡,可形成學校、企業和社會相互連通的學習援助系統。作爲經管研究生,可在戰略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營銷管理等方面獲得實踐經驗。

經管研究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透過創建創業實踐校外基地,可將課堂教學與社會實踐結合起來,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經管研究生到政府、企業、農村等地參觀考察,使他們瞭解社會、瞭解市場,加強其感性認識,深化其理性認識。同時可針對創業熱點及相關經濟環境開展市場調查,在調查中瞭解實際並進行自我教育,更理性地修正其創業目標。同時,高校可與社會取得多方位、多渠道的聯繫,從而使經管研究生能根據社會需要進行自我創業的發展與提升。

綜上所述,隨着經濟的快速持續發展及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創業時代呼喚具有過硬素質的經管人才加入到創業的大軍,而創業實踐是提升綜合素質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高校必須與時俱進、更新觀念,在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理解創業型人才培養的深刻含義,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把培養大批高素質的、創業型的人才作爲重要任務來抓。同時,經管研究生要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規律,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找準市場切入點,實現創業夢想。

參考文獻:

1.張明林,關小燕.大學生創業素質結構及其評價體系初探[J].商業時代,2008(16)

2.吳起華.高校創業教育中的社會實踐模式[N].中國教育報,2005-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