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農村住宅的優化設計論文

論文3.28W

農民在建築房屋時一般都不去專門的設計圖紙,施工人員只是依據一個提綱、一份簡圖這種老方法來建造,雖然新農村建設對農村房屋建築提出了要求,都有標準圖紙來依照,但是很多人感覺這些圖紙與自己的希望值相差較大,不願意依照圖紙進行建築,傳統方法建築起來的房屋一般不能與北京城郊人們的家庭結構、產業結構相結合,沒有體現出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僅結構過於簡陋,功能性也不強。對郊區農村而言,住房不僅是一處居所,不僅供人們居住,農村住房還承擔着農業生產的作用,住房的農業生產功能對農村產業的發展有很大的作用,但是房屋建築中往往沒有對產業化的功能進行深入的研究,導致設計的房屋缺少傢俱氣息,空間沒有變化,樣式單一,隨着經濟文化的迅速發展,我國的產業結構不斷調整,根據傳統觀念建築起來的農村房屋一些功能都不能再使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

農村住宅的優化設計論文

人們在追求自我發展與進步的過程中,常常忽視了老人的感受,受到經濟條件的制約和鄉土觀念的影響,在北京郊區還有我國的很多地方,子女與老人同住的情況十分普遍,但往往老人的居住條件要比子女的居住條件差,有些是由於子女對老人不夠重視,有些是因爲老人願意把更加好的地方留給子女住,無論什麼原因導致的老人居住條件較差,都說明了在建築設計上缺乏對老年人口的居住設計。隨着我國的發展,我國將逐步進入老齡化社會,大多數農戶家中都有一位老人,其次是有2位老人的,很多農戶家中有2個50~60歲的家庭成員,說明老年化的農民人數增多。在這種背景下,國家會針對老年人建立長效的社會養老機制,但在這之前,老人主要還是靠家庭養老,爲了體現中華民族尊老的傳統美德,在建築設計中應該針對老人設計他們適宜居住的空間。

影響京郊新農村建設中住宅設計的因素

1國家政策

從2005年黨的第十六屆五中全會召開以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就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在黨和國家的號召下,各級地方政府都加大了對農村事業的支援,增加了新農村建設的資金投入,政府逐漸建立了以城帶鄉、以工促農等促進農村發展的長效機制。國家幫助北京城郊農村改善了居住環境,並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農村居民都安裝了太陽能,旱廁、火炕也得到了一定的改造,國家還組織北京內高校教授與建築設計人才對新農村建設做出指導,國家政策的支援爲新農村住宅設計的改善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由於農村的經濟條件與城市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人口結構很不合理,依靠自身發展很困難,國家政策的支援與社會各界的幫助促進了農村的發展,也爲農村住宅設計的'優化創造了條件。

2產業結構

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對人們居住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第一產業也間接地對住宅設計產生影響,隨着農村經濟的不斷髮展,北京郊區農村經濟增長方式已經由第一產業擴散至多種產業協調發展的階段,從事第一產業的農民也逐漸改變了手工勞動的方式,提高了機械化水平,第二、第三產業在北京郊區農村也得到了發展,據調查,農民家庭中從事第二、第三產業與農業相結合的人數達到42.9%,從事第二、第三產業的佔31%,單純從事農業的人數僅佔11.9%。農民的生產分化逐漸明顯,有很多農民已經不再從事農業勞動,透過自己的努力提高了家庭經濟狀況,人們有了較高的收入之後,就會提高生活質量,對居住條件也有了越來越高的要求,農村家庭的現代化水平提高,農村建築設計也逐漸朝城市化方向發展。

3家庭觀念

受到傳統家庭觀念的影響,農村家庭喜歡住在一起,幾世同堂的現象十分常見,家庭人口的數量衆多,透過對42個農戶的調查發現,家庭人口數量普遍爲5人,佔被調查農民家庭總數的l/3,人口數量3到4人的也比較多,總數超過5人家庭數量,三代家庭超過了被調查農戶總數的一半,兩代家庭佔23.8%,四代同堂的大家庭佔11.9%。隨着農村生產方式及產業結構的調整,家庭的生產功能逐漸減退,家庭人口的數量逐漸減少,傳統的宗族觀念也逐漸淡化。但是傳統觀念對人們的影響還是很大的,家庭成員雖然表面上分開了,實際上並沒有分散,有一部分兼業家庭的存在,子女和老人無論是在情感上還是在物質上都需要密切的聯繫,雖然年輕人在結婚之後都願意和老人分開住,但實際上不希望與老人分離的太遠,方便對老人的照顧,年輕人喜歡追求城市熱鬧的生活,老人們不喜歡快節奏的生活,也放不下長久以來生活的環境,這才使老少分離,也有一部分年輕人不適應大城市生活,對城市的空氣質量和物價不滿意,不願意去市裏居住。

京郊新農村建設中的住宅優化設計

1住宅設計應該體現地域特點

農村住宅建築不僅僅是房屋形態的展現,更體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北京城郊農村住宅設計應該體現出地域特色。農村中很多地方自然環境優美,有的還具有歷史文化,農村住宅設計可以充分利用自然和歷史的優勢,在利用自然、尊重歷史的基礎上設計住宅,在建設中應該保留原來的地形結構、歷史遺蹟,使自然環境、人文建築、歷史文化有機結合在一起,展現出和諧之美。每個地方都有當地特產的建築材料,在住宅建築中不妨利用這些本地的建築材料,結合傳統的建築手法,形成具有當地特色的住宅,還能夠節約外運建築材料的費用。

2住宅設計應該滿足人們居住質量的需求

對農村進行住宅設計首先要了解當地人民生活特點,一般農村家庭的住宅具備生產勞作的功能,能夠在家庭中進行小規模的種植、生產活動,還要方便鄰里之間的聚會,因此,住宅中一定要有院落,可以利用屋頂或者底層空間設計室外庭院。另一個較多行爲的發生地是炕上,炕在農村住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起居、睡眠、用餐、待客的作用,人們普遍喜歡在炕上聊天,因此,對炕的設計也應該重視。住宅設計還應該考慮到農民的生活習慣,農村居民一般相處比較融洽,社會秩序比較安定,在住宅設計中應該考慮到這一點,爲人們的交流創造足夠的空間,在對住宅進行規劃設計時,可以讓農民參與進來,這不但更能夠滿足農民對住宅的要求,也能夠使住宅更具有個性化,體現了以人爲本的原則。

3住宅設計應該符合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新農村建設一定要符合國家可持續發展和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因此在設計中應該大量採用節能設計,節能設計主要是針對冬夏兩季的節能,冬季保溫,夏季降溫。冬季的保溫可以採用設定門斗的方式,用北向牆體做保溫牆體,南向牆體做集熱牆,南向窗戶與溫室結合,儘可能多的收集熱量,並使熱量儘可能小的散失,可以在傳統火炕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設計新型火炕;夏季的降溫主要是增加穿堂風,可以在南院種植喬木,達到遮陽、淨化空氣的效果,從而控制了氣溫。農村地區的建築密度比較低,自然資源豐富,應該充分利用太陽能、沼氣等自然資源,降低建築成本。

4住宅設計應該重視對空間功能的設計

住宅空間具有明顯的功能性特點,針對目前農村住宅設計存在的問題,應該增強空間的功能性,農村住宅的功能性主要表現在農業生產功能、社交功能、環境與文化的功能上。隨着農村第二、第三產業的發展,產業結構的變化,農村住宅在承擔傳統農業活動的基礎上,還要承擔副業生產、旅遊接待等任務,在住宅設計上要考慮生產方式的轉變;農村居民重視人際交往,無論是親戚之間還是鄰里之間的交往都比較密切,農村住宅的空間分隔能夠反映出家庭成員關係,同時滿足社交活動的要求;農村住宅設計應該適應當地的自然環境、地形地貌、經濟發展水平等客觀因素,同時應該滿足人們心理和生理上的需要,爲人們設計出適宜的生活居住環境。

總結

北京的新農村建設雖然受到很高的重視,也有很多的設計師、建築師參與到新農村住宅的優化設計中,但是與城市住宅相比,農村住宅設計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反覆的拆建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因此,應該在分析背景城郊農村住宅實際的基礎上,結合先進的設計理念和設計技術,重視人爲住宅和自然環境的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爲人們創造適宜的居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