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攝影藝術創作中比較手法的意義論文

論文2W

在攝影藝術創作中,爲了使作品能夠更加完美的表現主題,常常有意無意地運用對比手法。對比作爲藝術重要的表現手段,廣泛運用於攝影構圖和造型中,對畫面主題思想內容表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爲了更好地掌握對比手法,我們應該分析對比的作用,以求更深刻的廣大攝影愛好者瞭解和掌握。對比的形成,有它的生理因素,也有它的心理因素。人的視覺及其神經感受過程具有一定的特性,這些特性是形成“對比”的生理基礎。攝影藝術創作中的對比大體分爲兩大類:即內容上的對比和形式上的對比。

攝影藝術創作中比較手法的意義論文

內容上的對比

這一類的對比,要求攝影傢俱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深透的理解能力,善於發現,掌握抓取那些具有對立因素,但又不爲一般人所注意的客觀事物。也需要攝影傢俱有高度的藝術素質和表現技巧,善於用自己的鏡頭把它們組織成互相映照,或相剋相生的畫面來,使作品主題突出形象鮮明,又含蓄雋永。內容上的對比,多半是透過一些社會現象、歷史事件來進行,對比的效果最終側重在思想內容上。如新舊社會的對比、貧富懸殊的對比、勝利與失敗的對比、興起與沒落的對比、先進與落後的對比、歡樂與悲傷的對比等等。

形式上的對比

形式上的對比是藝術造型手段形成的對比,對比的效果側重在藝術造型上。它包含形體對比、影調對比和色彩對比。形體對比是透過不同的形體放在一起而取得的一種對比的效果。如果直線與曲線的對比,橫豎的對比,動靜的對比,大小的對比,虛實的對比,仰俯的對比,疏密的對比等都能產生形體的對比效果。影調的對比包括整幅照片上的物體相互之間的影調對比,是指照片中的強光部分與陰影部分的比例關係。比率大,對比就強烈,反之亦然。同時也指由強光部分之間所含多級層次亮度的間距。層次多,間距的比率就小,對比也小。反之,對比就大。比如:在一片不同程度的暗色調中加上一點亮調,這一小部分的亮調不僅顯得突出,而且也以自己對比的力量加強了暗色調。

色彩的對比,是根據色彩的三要素,可分爲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和相互對比。對比能增強畫面的表現力,是一種強有力的表現手法。對比能產生一定的意境、情感和感染力。對比能使主體突出,形象鮮明,進而結合一定的內容能產生美感。美感是對立面的相互作用,美是多樣性的統一。如色彩的冷暖對比、黑白對比、濃淡對比、色彩的面積大小對比等等。

構圖、造型上的對比。這一類對比是以兩種迥然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構圖技巧進行對比,用來突出主體,引人注目,以達到增強作品藝術表現力的目的'。

虛實對比。利用景深,使主體清晰(實),陪體模糊(虛),用以突出主體。

藏與露的對比。藏是指形象的不完整,露是指形象的完整。在人們的欣賞的習慣上,完整的形象要比殘缺的形象更爲突出。

主次對比。利用物體在畫面上的位置安排來突出主體,從構圖學講中畫面中心的物體,一般比畫面邊角的物體突出。

大小對比。也稱爲遠近對比,一般來講,大的比小的突出,主體近,影像大,就突出。反之陪體遠,影像小就不引人注意。

疏密對比。指畫面影像的輪廓線條、內部線條的簡繁對比,如在大片繁雜線條的物體中有一件簡潔線條的物體,那麼這件物體就顯得突出了。

動靜對比。主體動,陪體靜,主體相對就突出了,主體靜,也同樣可以用陪體的運動來突出主體。

總結:

以上所講的“對比”是攝影藝術的一種重要表現手段。如果運用得當,本身也就油然而生一種美感。“對立”也就是“對比”,作爲塑造鮮明人物形象和表現作品思想內容的一個重要手段加以強調,在攝影藝術創作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正確的運用對比,可以使共存於畫面中的矛盾因素更加鮮明、懸殊,映射到人的心理活動中的特點,最後得以清晰自然的表達主題內容,加深觀衆對主題內涵意義的理解,從而加強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效果。

許多成功的藝術作品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但是我們不能片面的追求形式,爲了對比而運用對比。對比作爲手法,只能是以主題內容的需要和客觀事物的特徵爲根據來合理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