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讓評價喚醒激勵學生思維的教學論文

論文1.71W

一位教師在執教《小石潭記》一文時,要求學生回答“從哪裏可以看出小石潭的‘小’?”於是很多學生都舉手回答。其中一位學生首先獲得了發言權。他說:“小在‘全石以爲底’,整個石潭以‘一塊石頭’爲底,這塊石頭就是再大,也不會大到哪兒去吧,可見,這是個小石潭。”這位教師一聽,答案完全正確,心情非常激動,情不自禁地說:“啊,非常正確,這位同學真是太聰明瞭。其他同學呢?”本以爲經自己這麼一鼓勵,肯定會有更多的同學舉手發言,哪知道剛纔舉起的許多雙手都“唰”地一下不見了。頓時,這位教師茫然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錯了什麼,課堂陷入了尷尬之中。

讓評價喚醒激勵學生思維的教學論文

教育心理研究證明:教師對學生的及時反饋,既起調節作用,又起推動作用。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即時評價運用最多。它不但能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進步與提高,及時發現問題與不足,而且能進一步激發其求知慾和上進心。但如果即時評價運用不當,也可能會“好心辦壞事”,禁錮了學生的思維。在這節課堂上,教師的一個“非常正確”,使得對一個可能有着多種答案的問題的回答過早地給予終結性的評價,自然就扼殺了其他學生創新與發散思維的火花,熄滅了學生活潑發言的慾望。試想,有誰會去花費時間與精力去思考一個已有“非常正確”答案的問題呢?

無獨有偶。同樣的教學內容,另一位教師卻成功地運用了“延遲評價”,他沒有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簡單的評價,而是恰如其分地進行分析,不斷引導學生思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這位同學找出了‘全石以爲底’這個句子,來說明潭小,可以。文中象這樣的句子還有很多,你能找出來嗎?把你的發現跟大家交流一下吧。”在教師的啓發誘導下,學生思維的閥門被開啟了,創新的火花開始“爆裂”。有的說:“潭中魚兒歷歷可數,所有魚都看得見,這潭算作小潭吧。”有的說:“小在‘日光下徹,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可能是魚兒受到驚嚇,它們忽地向遠處游去了。可是由於潭小,它們很快地‘碰到’了潭那邊的石壁,於是它們又很快地遊了回來。這就是小潭中的游魚。”有的說:“從潭水的來源也可看出潭小。‘其岸勢犬牙差互’,石岸的形狀像狗的牙齒那樣相互交錯。如果是大潭,不可能清晰地瞭解水源的石岸形狀。”還有的說:“小在‘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如果是大潭,不可能知道“靜悄悄的沒有其他人’這一情況”。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馳騁想象,暢所欲言,相互啓發,集思廣益,學生的`個性思維得到了充分的發展。

由此看來,課堂中的評價應始終堅持以學生爲主體,以促進學生主動發展爲目的。課堂中的評價,不應該僅僅是一種評判、一種賞識,更應該是一種啓發、一種幫助、一種激勵。課堂中教師的語言評價必須出於對學生潛能的信任感,要能“點燃學生創新的火花”,要能激發學生學習思考的熱情,以引導深入,促進思維,鼓舞上進。只有這樣,其評價纔是有效而富有理性的,其評價纔是客觀而富有激勵的。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生動活潑豐富多彩活力四射的課堂情境,纔能有效張揚學生個性促進學生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