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建設路徑論文

論文1.51W

一、公共文化服務的內涵與特徵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下的建設路徑論文

(一)以政府爲主導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政府主導、參與形成的一種傳播文化方式,以滿足人民利益文化的需求,主要包括幾項內容,一是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是指政府財務進行投入的各類文化設施,如博物館、美術館、文化廣場等均由政府投資建設,是公共文化的物質保障。二是公共文化政策制度,是以政策制度爲建設條件,保障與扶持公共文化服務的發展,如國務院頒佈的《公共文化體育設施條例》,此爲公共文化服務的制度基礎。三是公共文化組織機構與人才,組織機構是指從事參與各項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單位,人才是指實施公共文化服務的專業管理人員,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核心力量。四是公共文化活動主體,作爲大衆文化建設主體的廣大人民羣衆,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根基,是實現文化建設共享的目標保障。五是公共文化活動方式,即是爲公共文化服務建設提供的技術手段,隨着時代的變遷,我國也越來越重視科學技術的運用,自兩千零二年以來,在全國範圍內基本實現了文化共享的資訊共享工程以及各類網上美術館、網上文化傳送等,實際就是運用科技手段進行文化傳播。六是建設公共文化事業經費,爲了保障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正常執行,我國政府以發動社會捐助、贊助及政府投資等方式籌集經費,從而保障我國公共文化事業的順利進行。

(二)公共文化服務應具備特徵

公共文化服務與市場化的經營性文化產業不同,其應具有以下特徵:第一,公平均等性,公共文化服務是具有平等分配的服務,公共文化資源與公共設施資源應平等分佈,儘可能保證人人都能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同等程度的公共文化服務,從而達到公共服務的平等性要求。第二,公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具有公益性質,其不以營利爲目的,追求的是全體公民共享文化成果的社會效益,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應降低收費或免費供人們享用,從而體現其公益性特徵。第三,便利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均是考慮到人民的距離程度,爲人民提供最近的服務,以便人民能夠隨時方便活動。第四,多樣性,爲滿足廣大人民羣衆對文化服務的不同需求,政府應推出各項服務與產多層次特色的服務設定,如各類美術館、博物館等。第五,普及性,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應面向大衆,爲全體公民普遍享用。公民共同分享豐富的、基本無差別的文化內容,有利於新知識、新觀念的傳播和普及。

二、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價值理念、目標任務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主要是利用各類文化資源的整合,促進社會效益發展,從而達到服務優化的目的。爲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目標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肩負着艱鉅的任務,唯有透過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解決人民文化利益問題,才能保障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順利建設,爲此,需要更加重視並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明確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價值理念和目標任務,真正把公益文化事業做大、做強、做實,從而發展爲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一)以人爲本的價值理念

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大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關注民生已經成爲一種新的執政理念與社會共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不僅僅是思想道德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而且還關乎民生,因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應堅持以人爲本的價值理念。隨着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是日益明顯,無論是鄉村或城市,對文化的追求越來越強烈,從而使由原本生產生活轉變爲文化消費生活的精神形態,構成當今民生的主要內容。發展精神層面的民生,滿足廣大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人爲本是公共文化服務應堅持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價值觀念。因此,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積極發動人民羣衆創造力量,使其能夠成爲建設公共服務體系的.活動主體,推進精神文化的發展。第二,擴大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建設範圍及提高服務質量,努力消除公共文化服務城鄉之間的差距,保障人民羣衆文化利益的均衡,第三,整合利用有效的文化、人力、設備等資源,提升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的人性化、功能化,體現國家對每位公民文化需求的關懷,。

(二)公共文化服務的目標任務

由於長期缺乏對公共服務權益性、公共負擔性和政府負責性的認識,導致我國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動力不足,加上國家財政對於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支援力度不夠,造成公共文化產品與服務的供求矛盾突出。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公共服務的提供主要是以公共權力而非利益交換爲依附,因而政府應該擔當起提供市場,以保障公共文化服務的全面發展。爲更好發展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首先要做的就是制定目標任務,第一,合理界定政府幹預文化市場限度。政府應運用公共權力制定的相關條例,對文化市場分別進行干預,干預部分主要包括服務價格、服務質量、成本效益、公共補貼等方面,以此約束政府內外獨立執行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的行爲,確保公共文化服務質量的提升、保證公平,除此之外,還需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監管體系,包括專業的監管團隊、監管程序等,以保證政府幹預準確、有效。第二,逐步實現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不斷推進公共文化服務均等化的實現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公平正義的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對公共文化產品的供給實現均等化,要達到這個目的,就要堅持統籌規劃城鄉、普遍均等原則。逐步使城鄉居民均能得到文化服務權利的平等發展。但目前,由於農村尚未普及公共文化服務,導致城鄉之間兩級分化嚴重,爲此,必須大力發展農村的公共文化服務方能改變兩極分化現象。

三、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政策建議及措施

明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價值理念、目標任務後,還需相關政府落實、提供相關措施,才能保障目標任務得以有效完成。

(一)健全公共文化投入機制及設備完善

政府要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作爲社會經濟總體規劃來發展,納入工作部署、公共財物支出管理預算及考覈獎懲,並落實到各領導部門具體工作崗位上,保證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能夠得到應有的重視,得以長遠發展。逐漸健全財政主導、穩定社會經濟增長,確保政府發揮主導地位。同時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增加公共經費的投入力度及公共文化事業機構的資金投入,設定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專項資金,制定資金管理方法,對需要建設的設施機構給予適當補充。再者根據當前社會經濟發展水平,人民對文化需求日益強烈的情況,必須保障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的完善。設施建設選址,應先了解當地經濟發展、環境條件、文化建設需求量等再進一部規劃設施建設的數量、佈局,根據當時發展需求建立具有社會主義特色文化的基礎設施。

(二)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

我國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以保障人民羣衆基本文化權益、滿足人民羣衆基本文化需求爲目的,針對城鄉貧富差距,我國需要大力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讓廣大農民享受文化的成果,減少貧富差距。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的重點首先是改善與提升農村文化的服務能力,透過媒體方式,例如放映農村文化電影,透過廣播電視宣傳農村建設工程力度,實現流動文化服務,再者,加大文化資源的投入,例如開展農村文化科研研究活動,組織村委會幹部發動人民舉辦文藝演出,政府出資贊助農村自辦文化展,最後政府將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納入政府管理目標、財政預算,保障開展建設所需經費,從而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提供了經濟保障,推進農村公共文化建設。綜上所述,國家、政府作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主導者,應站在建設的價值立場考慮,其價值意義實際是保障人民羣衆的文化利益,因此,公共文化建設體系應面向全社會,向社會提供文化服務,滿足社會公衆對文化的需求,爲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優良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