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研究漢語教學在國際教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論文

論文2.78W

一、引言

研究漢語教學在國際教育培養中存在的問題論文

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應漢語國際推廣事業不斷髮展的需求而設立的年輕專業,是對已有對外漢語教學專門人才培養體系的加強和完善。其培養目標定位爲“能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高層次、應用型、複合型國際化專門人才”它突出的是“應用性”“教學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應該說是其人才培養的核心要求。那麼,要想實現這個要求,必須在教學實踐環節上下功夫,科學、合理的安排人才培養中的實踐環節,探索構建系統、科學的教學實踐模式,力爭把學生的理論知識化爲實踐能力,培養出水平高、業務強、適應國外漢語教學的優秀漢語教師。但是,目前很多高校關於漢語國際教育碩士人才的培養尚處於一個起步和探索的階段,尤其是其實踐環節,這就需要對其進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個科學的、合理的、可供遵循的模式。

二、當前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培養存在的問題

第一,培養特色不突出。

爲了保證漢語國際推廣事業和傑出中華文化傳播事業的順利實施,解決優秀漢語國際教師嚴重缺乏的問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於2007年3月公佈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設定方案》的通知,增設了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簡稱MTCS0L,開始招收非全日制學生。於2009年5月國務院學位辦又下達了《全日制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指導性培養方案》,開始招收全日制學生。目的是在短時間內能夠培養出適應並勝任海外漢語推廣工作的專業化國際化人才。其培養目標指向清晰,可操作性強,也更符合當今對外漢語教師師資的需求。但是因爲很多學校都同時設有三年制的對外漢語碩士研究生和兩年制的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各校對學術型對外漢語碩士研究生的培養已經積累了較多的經驗,而對於開設時間比較短的漢語國際教育碩士的培養,還處於摸索階段,因此,就出現了二者在整個培養模式上的混淆不清的問題,甚至是簡單的照抄照搬,致使沒有明顯的區別。而《專業碩士培養方案》中明顯提出漢語國際教育碩士是應用型專業教學人才,而對外漢語研究生是培養學術型的對外漢語專業人才,二者都需要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但是前者強調具有較高的教學實踐能力,後者強調具有較強的學術研究能力。也就是說,專業碩士的培養更應該重視和強調教學能力和教學技能的培養,更應重視教學經驗的積累以及中華傳統文化知識的積澱和傳播能力的培養,更應該凸顯其自身的專業特色,否則就違反了設立此專業學位的意義。

第二,實踐環節監管不利。

目前一些學校對學生最後的實踐環節不夠重視,尤其是在監督管理方面缺乏明確有效的措施、手段來保障實習效果。對於集中安排實習的學生,還比較容易做到較爲全面的指導和監管,但是對於以分散形式進行實習的學生,基本流於形式。因此,要針對不同專業的具體培養目標,合理安排教學實踐環節,同時也要對整個實踐過程給予正確的指導、監督、管理和評鑑,才能讓實習達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注意不能讓學生和指導教師之間出現失聯的狀態。應該任用那些真正具有海外漢語教學經驗的教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並且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監管體制。

三、實踐環節運作模式上的探索

技能培養部分。

其一,國內實踐環節。由於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的培養週期短,此環節一般應該在第一學年的第二學期就要進行。課堂實踐環節可以採用“三段式”模式。即教學觀摩、模擬操練、互評、改進三個階段。教學觀摩是對外漢語教學中的一個基礎階段,在此期間,主要以聽和看爲主,讓學生深入課堂,認知和感知對外漢語課堂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教學步驟、教學環節、課堂氣氛和整體教學環境。當前的海外漢語教學面臨的是多元化的教學層次和教學環境,這相應的也帶來了多元化學習目的和需求,多元化的學習目的和需求帶來了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因此,應該儘可能地提供良好的、典型的校內對外漢語課堂資源,正如趙金銘先生說的:“觀摩教學應選取具有典型的教師和班次;照顧到各種類型、各個層次、各種課型的漢語教學”。也就是說,要精心安排見習計劃,儘可能的讓每一位學生的觀摩能基本涉獵各種不同課型,不同水平和不同層次的漢語教學。如漢字教學、語音教學、詞彙教學、語法教學等不同類型的教學以及聽力課、口語課、閱讀寫作課、中國文化課等不同的課型,乃至零起點、初級班、中級班、進階班等不同的層次。另外,也可以穿插觀看教學實況影像資料,如國家漢辦就發行一套非常有價值的教學實況光盤資料。給學生提供不同的可參照模版,爲他們下一步的實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觀摩結束後,還應以觀摩記錄和教研活動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反饋。此後,就要嘗試獨立完成不同課型的課堂設計,並走上講臺,進行模擬操練。最後,學生們根據自己平時所學理論知識和前期的.優質課課堂觀摩,在比照模擬訓練,師生一起進行討論,總結優點與不足。然後再次進行模擬操練。經過這樣的反覆過程,以達到改進教學,獲得較佳教學效果的目的。

在完成上述課堂實踐環節基礎之上,在第三學期,學生就可以在校內進行小範圍的實踐。

一般設有此專業的學校都有留學生教育,但是,因爲不能影響正常的教學進程和教學秩序,大多很難讓實習生真正的進行留學生正規教學。那也可以充分利用留學生資源,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首先,可以從“一對一”過渡到“一對多”的業餘漢語輔導模式,讓學生逐步入手,同時也提供了跟外國學生交流的機會,鍛鍊他們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其次,可以安排他們給留學生授課的教師當助教,讓他們協助並參與到真正的留學生教學活動中去,爲他們下一步的實習和撰寫畢業論文提供蒐集語料的機會。最後,讓他們組織安排一些爲留學生提高漢語水平和了解中國文化的實踐活動,比如漢語角、中國傳統手工製作、傳統武術學習、中國書法、繪畫班、中國荼藝學習等,這樣既給他們創造了接觸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學生和文化的機會,也提高了他們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的技能以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和外語水平;其二,國外實踐環節。根據“09培養方案”的要求,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在第二年都要派往海外進行實習。同對外漢語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相比,漢語國際專業碩士的海外實習機會較多,而且主要是透過國家公派或者國內外校際友好合作來實現的。目前,國家漢辦掌握着最全面的海外漢語教師需求資訊,在派出項目上漢辦會優先考慮漢語國際教育碩士。同時,各培養院校也都積極努力開拓海外實習基地,甚至透過訪學和交換生等途徑,使學生真正從國內走向國際舞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海外實習機會,還原培養目標本位。但是,由於海外實習地域分散,時間、地域跨度都較大,就需要對整個過程進行精心安排、設計和嚴格管理:

首先,要做好培訓

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針對國家漢辦派出前的選拔面試,如面試技巧、着裝、禮儀、心理、、外語、綜合教學能力、跨文化交際等各個方面,這種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培訓,不僅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考覈效果,也會增加被派出的機會。另一部分是針對出國前的準備的。如思想動員,使學生要充分認識到海外實習的意義以及在整個實習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應對策略;根據學生實習的國家和地區不同,有針對性地向學生介紹實習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風俗、宗教、習慣以及外事紀律等等;短期目的語國家語言的日常用語培訓,以方便進行簡單的日常交際。其次,建立有效的監管機制。海外實習期間,要由培養院校、指導教師、實習單位、國家漢辦(如果是國家漢辦派出的)共同進行監控和管理。要在不同層面經常與實習單位保持溝通聯繫,有時候安排指導教師去實習國家進行巡視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真實準確地瞭解實習學生的教學情況、生活情況,解決實際問題,以保證實習有序進行和最佳效果,同時也爲下一屆學實生的實習指導積累了可借鑑的經驗。同時也可以建立網絡平臺,進行校際之間、學生和指導教師之間、實習學生之間的交流和討論,及時瞭解實習動態,做到有效溝通和指導。可以要求學生透過網絡平臺,每個週末要提交下一週教學活動計劃和教案,透過指導教師審覈,才能實施。並提交上一週的教學活動記錄和總結(包括授課類型、授課對象情況、課堂環節設計、教學特色手段、學生反饋意見和教學效果自我評價),最後指導教師給出評鑑意見。最後,建立多維度的評鑑體系。

實習結束後,學生需提交實習材料(包括活動計劃書、教案、課堂影像資料、實習日誌等)、實習報告、實習所在國家或地區或學校的漢語教學及文化傳播方面的調研報告、實習單位的綜合評價表、指導教師評價意見表,組織實習彙報會,實習學生之間進行“互評”透過這樣多維度的評鑑體系,能夠對學生的實習效果做出全方位、多角度、客觀公正的評判。

第二,綜合能力培養部分。

根據“09培養方案”的要求,要把漢語國際教育專業碩士生培養成“能勝任多種教學任務的複合型”的人才,也就是說,不僅要培養學生系統掌握漢語知識、深入瞭解中華文化和具有較高外語水平,還要具備熟練的漢語作爲第二語言教學的技能、傳播優秀中華文化的能力和跨文化交際的能力以及能熟練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技能,此外,也要具有一定的科研及管理能力(包括漢語國際推廣項目的組織、管理、協調能力、外事能力和教育管理能力),這也凸顯了本專業具有很強的特殊性和目的性。

這個環節在整個實踐過程中是難度較大、最具有挑戰性,它培養的是學生的整體素質。這個環節主要是跟政府或學校的外事部門合作,透過志願者的身份,讓學生協助參與各類外事活動以及校內留學生的管理和文化活動策劃、組織等。以鍛鍊學生的綜合處理國際事務的能力和應變能力。結束後,學生要對每一項活動提交總結報告,然後由對方單位和培養單位以及指導教師共同做出綜合評定。

四、結束語

漢語國際教師,作爲一種職業資格,其知識和能力應該是傾向於實踐和應用的,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實踐操練,經過資深教師的指導,透過觀摩、模擬操練、互評、切磋、改進、評估,才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爲實踐能力。同時,還要爲學生提供高效的實踐機會、規範的實踐指導,再加上後期合理的評鑑體系的跟進,才能保證培養出學得好、用得上、信得過的人才,向海外派出真正能勝任漢語教學的優秀教師,加快漢語國際化的進程,提升中國的國際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