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珠心算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論文

論文2.77W

一、珠心算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優越性

珠心算融入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論文

第一,珠心算可以讓小學生的數學能力得到提高。兒童具備了一定心算能力,學習“一位數乘多位數”,把珠心算融入數學課堂就更省力了。如教學467×5=?時,教師讓學生將其轉化成(400+60+7)×5,再利用乘法分配律分三步進行口算:40×5=20,再算60×5=300,再算7×5=35,後算2000+300+35=2335;筆算時,運算過程也是分三步:先算7×5=35,再算60×5=300,再算400×5=2000,最後算35+300+2000=2335;用珠心算的方法分:先從第一檔起撥入4個百×5=20個百,再從第二檔起撥入6個十×5=30個十,再從第三檔起撥入7個一×5=35個一,即467×5=2335。可見:乘法口算和珠心算的運算順序是一致的,筆算雖然是從低位算起,但分積相加,口算、珠心算和筆算都要做到數位對齊,相同數位上的數相加口算、筆算和珠心算的運算順序並不矛盾,珠心算不但沒有影響口算、筆算,反而爲口算和筆算做好了服務。加減法都是數位對齊,相同數位相加減,學生掌握了珠心算的技能,學習筆算就更容易了。第二,珠心算可以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衆所周知,數學是一門具有抽象思維的學科,學生從入學那一天開始,就要和數學打交道,但是他們沒有任何的數學基礎,想要他們能夠學好數學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把算盤這一有形數學工具引進課堂,可以使抽象的概念變得具體化,學生在算盤上敲敲打打,會體會到數字的樂趣,自然對學習數學有了興趣。而且操作算盤是需要手、眼、耳、腦等多種器官並用,這樣可以訓練學生不同的感官。第三,珠心算可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小學生的數學基礎一般都相當薄弱,抽象思維能力較差,爲了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採用教材與珠心算結合的方式就能改變單純使用傳統教學方法帶來的缺憾。教學過程中,珠心算與數學的融合發展,能培養出思維敏捷、善於思考、勤於探索、敢於創造的學生。第四,珠心算的應用也可以提高學生的非智力因素。非智力則是指在人的思維活動中,不直接參與認知過程的心理因素,包括興趣、動機、情感、意志、性格等方面。有研究發現,智力因素只佔促使人成功因素中的20%,而非智力因素的因素卻佔到了80%。在學習珠心算的過程中,學生要學會一到一百自然數的相加,這一個過程是對於學生來說是困難、枯燥、乏味的,一些學生就會產生厭煩的情緒。這時就要發揮教師的作用,鼓勵學生不要放棄,堅持下去就會獲得成功……這正是一個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的過程。據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在學習珠心算之後,學習興趣明顯提高,學習態度轉變,更有了堅持不懈的動力和信心。

二、珠心算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近幾年,教師在小學教學中大量運用珠心算,小學數學的教育成效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出發,對珠心算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提幾點想法,以期對以後開展更深層次的研究有所幫助。

第一,宏觀層面,引起重視。實事求是地對珠心算進行宣傳。宣傳珠心算的教育功能時,應做到用事實來說話,建議採用競賽、現場演示等讓學生及家長容易接受的做法,準確地把珠心算教學的優點、特點宣傳出去。應重點宣傳珠心算數珠相連、手腦並用、開發兒童智力的優勢和其獨特的功能,進而引起學生更加濃厚的興趣。特別是要提高學校以及教師對珠心算教學的.重視程度,以推動珠心算事業快速、高效的發展。

第二,因材施教,素質教育。根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其所掌握知識的具體程度,可分層次按年級編定教學班,並及時地跟蹤指導,努力促進珠心算學生智力非比尋常的發揮,提起學生學習珠心算的興趣,提高他們的積極性,做到因材施教。要讓一些已具有一定珠心算基礎的學生不間斷學習和繼續深造,以進一步提升他們的智力和素質,真正地使他們在學習上能繼續前進,同時保持學業上和能力上的不斷進步。

第三,注重策略,有的放矢。數學的學習是一個抽象而複雜的過程,學習的過程也可以是生動有趣的,尤其對於珠心算教學來說。珠心算的教學不是傳統的單純以講課爲主的教學,它更強調學生參與到學習中去,在一種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教師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可以佈置學生一些學習任務,比如讓學生去校園裏撿樹葉,上午三片,下午四片,這樣一個星期下來總共有多少片葉子?如此學生就可以親身參與到實踐中,培養他們對“數字”“數學”和“計算”的認識。

第四,循序漸進,注重長效。學習數學必須經歷一個較長的時間纔能有所成果,這中間需要持續不斷地鞏固和練習,隨意的中斷有可能會前功盡棄。所以教師除了在課堂上教學生學習,也需要佈置一些課後作業,讓他們及時完成,教師也可以在驗收學生作業後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歸納總結並調整。在練習中也要將珠心算與口算、筆算結合,一方面開發學生潛能,另一方面讓學生認識到珠心算的優點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