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關於高校課堂教學中激勵方法探析論文

論文1.63W

高校課堂教學不同於中小學的教育方式,因爲其本身不再需要經歷各種較爲嚴苛的考試,我國的高校教育一般採用寬進嚴出的方式,只要透過高考進入大學的校門,其以後的學習就全憑學生本身的自覺性。再加上目前的教學方式還是採用中小學時期的教學方法,因此就造成學生缺乏上課的積極主動性,還會出現逃課的現象。

關於高校課堂教學中激勵方法探析論文

一、激勵理論概述

激勵理論在國外被較早提出,是西方科學管理中的重要方法。在激勵理論中較爲著名的幾個理論包括:

1.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馬斯洛按照重要性和產生的順序把人的需要分成5個層次。第一層:生理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類發展之初最基本的需要,是人類物質條件的基礎,爲人們生活的衣食住行提供最基本的條件。只有這些最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人類才能進行下一步的各項生產生活,如果最基本的生活都保證不了,那麼接下來的一些更高層次的需求也就無從談起了。第二層:安全需要。人們的最基本生理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後,就會需求更高層次的要求,即安全的需要。這個安全不僅指生理的安全,還有心理的安全和經濟方面的安全。這些安全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對人類的生產生活帶來影響,促使人類進行更高層級的活動。在一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環境中,對於人類的各項活動都有着促進的作用,因爲其自身的安全得到了保障,就會較爲輕鬆地進行相關的活動,情緒也會得到調動。但是同樣地也要注意度的把握,如果一直都處於安全性較高的環境中,容易失去進取心和熱情。第三層:社交需要。對於生理和安全這兩種需求已得到滿足的人來講,就產生了社交的需要,即通常所說的社會歸屬感。人類早期是最爲羣居的生物發展演化而來的,因此當基本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後就會產生更深層次的要求,試圖融入到集體生活中去,展現自身的價值。第四層: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前三種需要發展的基礎上提出來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還可以看成是人類在發展中爲了生存必須存在的需要,而社交和尊重的需要就可以看作人類在情感方面的需要。高等生物不同於低等生物的一個特徵就是其本身具有自己的情感活動,因此在基本的生存需求得到滿足以後自然而然地就產生了情感的需求。在情感需求中最基本的就是尊重的需要,被人尊重和自我尊重都相當重要,決定了自己在團體中的位置和起到的作用。第五層:自我實現需要。對於自身價值的實現應該是人類在團體中最進階的'需求,只有上述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後才能夠實現自我價值。自我價值就是人類在相關的工作和生產中希望達到和自己能力相符的成績,也就是人們平常所說的理想和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即以後自己發展的目標或者希望自己達到的高度,在樹立了相關的目標以後,從自身進行努力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即是實現了自身的價值。後三種需要的產生及其強烈強度與人的性格、志向、價值觀及社會經歷、文化程度、宗教信仰等存在緊密的聯繫,並在較大程度上受其制約。

2.阿得德佛需要理論。

美國心理學家阿德佛在進行大量的實地調查的基礎上得出了相關結論,認爲一個人的需要只需三種就可以:生存、相互關係、成長,簡稱爲ERG理論,分別是existence(生存),relatedness,growth(成長)三個英文字母首字母的縮寫,這三種理論的詳細理解如下:

(1)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存的需要是人類最基本的需要。只有生存的需要得到滿足以後纔有條件進行人類在生產生活中的其他活動。生存需要包括人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相關方面的需要,即一般意義上講的物質生活需要。

(2)相互關係的需要。在人類的基本物質生活條件得到滿足以後,就產生了相關社交的需要。人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的傳達都需要社交進行傳輸。在最基本的生存需要得到滿足以後,人類要求透過交流來分享自身的經驗和情感,以期自己的感情的需要得到滿足。

(3)成長的需要。成長的需要就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需要。透過對自己在今後的事業前途方面的考慮,制定相關的目標並透過自身的努力實現目標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使自己的價值得到體現就是滿足了自己在成長方面的需求。從本質上說與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的需求相似。組織領導人員要想在對下屬的控制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對下屬的需求進行了解。什麼樣的需求是他們所需要的,對他們以後發展有力的因素要了解清楚。透過這些因素的控制來影響下屬的日常工作和行爲。如果組織的領導不能很好地把握員工的需求,就不利於對員工的掌控,對團隊以後的發展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3.激勵—保健因素理論(雙因素理論)。

赫茨伯格在長期觀察的基礎上得出以下相關結論:第一,單純的工作本身的一些因素,可以構成對員工的工作滿足感的形成和工作態度的激勵。這類因素的改善,在員工工作積極性、生產效率提高和激勵機制建立等方面有很大的作用。這類因素就是雙因素理論中的激勵因素,激勵因素可以概括爲六點:工作中得到的成就感;工作過程中得到的認可;在工作中遇到的挑戰;對職務負責;未來發展前景;在工作中的晉升和發展機會。這些因素雖然在管理中非常重要,但是並不是必不可少的。第二,在雙因素理論中,另一方面的保健因素在工作中就成爲不可或缺的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管理制度、技術的監督系統、與同級人員關係、與上級人員的關係、與下級人員的關係、薪金、安全、工作條件。這些因素的缺乏直接會導致員工對於工作中的不滿情緒的爆發,影響日常的工作效率。保健因素實際上就是人類在集體活動中所要具備的最基本的因素,如果這些最基本的因素得不到滿足,員工的生活得不到保障就會使他們缺少工作的積極性和熱情,消極地進行日常工作,對工作效率影響很大。

二、高校課堂存在問題及原因

1.高校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課堂教學中一個很大的弊端就是缺乏主觀能動性。因爲沒有了升學的壓力,學校對學生的教育也沒有太高的要求,就是在期末考試中及格就好,而且學校還制定了各項補考制度,考試不合格的學生還可以補考透過測試。這樣就造就了學生在學習中的惰性,使得教學質量受到影響。

2.高校課堂存在問題的原因。

高校存在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從學生方面來講,因爲大學的學科是按高考分數進行劃分的,而且自身所學的專業和以後工作有着很大的聯繫,這就造成了很多學生並不是因爲對這項學科感興趣而進行學習,僅僅是因爲以後比較好就業。這樣本身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興趣就不大,影響了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從教師方面來講的話,大學的教師本身上崗的條件就和中小學不同,一般大學教師都是在學術方面取得較爲突出的成就或者學術水平較高,而其本身並沒有經過教書系統的培訓,這樣就造成了其在教學過程中,較爲關注學術水平而忽略了教學本身,使得相關的課堂教育缺乏趣味,只是進行學術的灌輸,不利於教學效果的提高。從學校方面來講,對學生的管理較爲鬆散,特別是在考試方面,對學生較爲寬容,這樣就造成了許多學生因爲考試較爲輕鬆透過而選擇只在考試之前才進行相關的複習,對日常的課堂教學較爲忽視。

三、針對高校課堂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1.制定目標激勵方法。

教師在授課時既要灌輸學術知識,又要與實際進行有機的結合。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相關長遠目標和階段的目標。在學術教學中,穿插着進行現實教育,對目前該專業的就業情況進行傳輸,透過對就業壓力的瞭解,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的緊迫性,讓學生由被動轉爲主動,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同時,透過制定相關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得到成就感,激勵學生在下一步的學習中更加熱情。

2.語言激勵。

高校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善於運用相關的激勵語言,在大學教育中,一些較爲風趣幽默、善於對學生進行鼓勵的教師往往比較受學生的歡迎。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不僅僅只是傳輸相關的學術知識,也要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透過詼諧幽默的語言、準確的語言激勵提高學生在課堂聽課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3.環境激勵。

在課堂教學中,創造出學生解決不了的環境,讓學生的心理出現落差,認識到自身還存在着不足需要加強自己的知識水平。透過這種方法,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理想與現實的差距,透過對這種差距的思考結合自身實際,對自身學術水平進行提高。

4.教師自身魅力激勵。

我們都知道一些有自身魅力的教師總是擁有大量的學生擁護。因此,教師應該提高其自身的各項修養,提高自己的個人魅力。用積極飽滿的熱情進行課堂教學,同時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改變傳統大學教育中的較爲枯燥的學習方式,積極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互動,透過自身的實際經歷進行言傳身教,讓學生感同深受,和學生打成一片,積極進行溝通。這樣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進行授課,可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高校的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因爲其本身的特殊性,就給教學帶來了相應的挑戰。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應該採用較爲先進的教學方法,激勵方法就是其中較爲重要的方法。透過激勵,可以提高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