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南北朝時期河南省的姓氏分佈與世家大族論文

論文1.21W

摘要:

南北朝時期河南省的姓氏分佈與世家大族論文

在河南地區的發展史上,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歷史時期。當時的姓氏分佈與世家大族,真實反映了南北朝特有的社會狀況。

關鍵詞:

南北朝;河南;姓氏分佈;世家大族

河南,扼東西南北交通之要衝,山地西繞,大河橫穿,深得天時地利之便,自古以來是人們勞動、生息、繁衍的聖地和兵家逐鹿之場所。全國七大古都,竟佔其三。在河南地區的發展史上,南北朝時期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尤其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洛陽一度成爲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河南地區南部的漢水和淮河流域成爲北魏和南朝的齊、樑爭奪的前沿,深得北魏統治者的重視。

姓氏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重要文化現象,河南地區是中華姓氏的一個重要發源地。南北朝時期河南地區的姓氏分佈與世家大族,也反映了這一時期特有的社會狀況。

一、南北朝時期河南省境內的姓氏分佈

根據南北朝八部正史以及名人傳記、碑刻等資料和河南通志的記載,當時人口的姓氏在河南境內的分佈狀況大致如表1所示。

由上表,我們根據各地市出現的姓氏,可以看出一個姓氏分佈的數量變化情況:洛陽—南陽—鄭州、信陽、焦作、渾河—周口、開封、駐馬店、安陽—淮陽、三門峽、新鄉、許昌、商丘—鶴壁、禹州、平頂山。從地理位置上看,河南省內姓氏的數量分佈從西到東呈現出依次遞減的趨勢,西部,西南部較爲稠密,東部、北部相對稀疏。關於其原因,可以分爲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應該與河南地區的地貌基本格局關係密毛鄭常袁養、耿李殷張楊賈、史許刁賈文庚宇竇切。河南地勢起伏複雜,高低懸殊。

西部,西北大半部和東南部高,東部,北大半部和西南部低。且山地丘陵區域差異性明顯:西部是丘陵山地臺地,習慣上稱爲豫西山地,是溫涼半溼區;西北部山地丘陵,是乾熱少雨區;南部山地丘陵,包括南部邊境地帶的桐柏山,大別山以及南陽盆地東緣的低山丘陵;東北部平原是春旱風沙易澇區;南陽盆地溫暖半溼潤,信陽素稱“魚米之鄉”,適合農作物的種植和人口的居住。這些情況影響着人口的分佈與在河南境內的遷移。因此呈現從西到東遞減、北部東部較少的情況。

2.從表中可以非常明顯的看到,河南省內各地區姓氏的分佈不平衡。

洛陽是南北朝時期河南境內姓氏分佈數量最多的地區,這與北魏遷都洛陽及孝文帝到此之後的漢化改革是密不可分的。北魏前期的都城平城(今山西大同)一帶天氣寒冷,風沙常起,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農副產品的供應當地不能解決。北魏政權越來越依賴中原地區谷帛的'支援,但是遠距離運輸是很困難的事,只有都城南遷方能奏效。洛陽地處漢族腹地,又是歷代帝都。北魏要和南朝諸政權爭奪中華正統地位,必須遷都中原地區。在北魏用武力統一北方後,實行文治的任務提上了日程。洛陽所在的中原地區,封建政治、經濟、文化都居於全國前列,要移風易俗,採用封建制度,也需要遷移都城。最終孝文帝衝破守舊貴族的重重阻撓,於太和十八年十一月,正式遷都洛陽。

次年,六宮和文武大臣盡遷洛陽,遷都方告完成。隨後,孝文帝又進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禁止使用鮮卑語和其他少數民族語言,推廣漢語;禁止穿鮮卑服;改鮮卑複姓爲漢族單姓;規定遷到洛陽的“代”郡(治今山西大同)人一律以洛陽爲籍貫,死後葬在洛陽,不得還葬北方。孝文帝遷都洛陽和實行改革,移風易俗,消除了各民族在語言上的隔閡,有利於漢族和鮮卑等族的思想文化交流,不僅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與漢民族融合的歷史進程,也使遭受戰亂破壞的洛陽和河南地區出現了新的繁榮。

少數民族貴族的遷入大大豐富了洛陽地區的姓氏;作爲北魏首都的洛陽,“不僅是北魏最大的商業城市,並且外商雲集,是國際性的商業大城市”(韓國磐:《北朝經濟試探》,第189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一定極具向心力和凝聚力,吸引了全國其他地方的人大批的遷入,也增加了這一地區原有姓氏的種類和數量。

3.戰亂的影響。

戰火連綿的地區,人民無法安居樂業,一定程度上影響着某些地區人口居住的穩定性,同樣可以反映在姓氏的分佈上。在公元5世紀,北魏和南朝的劉宋、蕭齊在河南地區進行了激烈的爭奪。早在十六國後期,北魏逐漸統一了中國北方,勢力達到黃河北岸。南北朝時期北魏與南朝的宋、齊在河南的爭奪長達七八十年,如泰常七年(422年)十月,北魏乘劉宋政權始建之機,派大將奚斤等率領騎兵步卒2萬,南渡黃河,圍攻滑臺(今滑縣東)。在攻陷之後,又控制了虎牢關(今榮陽記水)。元嘉七年(430年)8月,魏軍在冶阪(今孟縣西)擊敗宋軍,連克洛陽、虎牢、榮陽。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年初,魏帝拓跋青汞自率領10萬大軍,圍攻懸孤(今汝南)42天,後因宋軍趕到北還。同年7月,宋將柳元景又率軍攻至弘農(今三門峽市)。泰始二年(4“年)宋廷內亂爆發,上蔡、汝南、新蔡、陳郡、穎川等淮西7郡也相繼歸魏。此後,孝文帝遷都洛陽,五六年間連續三次伐齊。太和二十二年年初,齊軍攻魏荊州(今魯山);蕭樑時期,魏軍南攻義陽(今信陽),並擊敗援軍。南北朝之間經常這樣進行拉鋸戰,使戰區人民無法正常生活,所以人口也不會太多。

另外,今豫南地區,由於當時爲蠻民居住區,又處於與南朝爭鋒的前線,民族矛盾也使得百姓受到戰爭威脅,不能安定生活。孝昌元年 (525年)十月,北荊州(治今襄城)、西鄭郡(治今汝陽)等地蠻民再度起兵,殺都督,進攻襄城。汝水流域除蠻族大姓冉氏、向氏、田氏外,其餘“大者萬家、小者千室,各稱王侯,屯據險要,道路不通”(《資治通鑑》卷 150)。表中所列豫南地區的姓氏也大多爲蠻族首領姓氏,如樊氏、田氏、成氏、梅氏等。反映了當時當地的政權主要被蠻族首領掌握。

東魏時期,統治者的巧取hao魚肉百姓,繁重的搖役剝削,使得某些地區人民無法生活,揭竿而起,紛紛反抗。《北齊書·任延敬傳》載:“范陽人盧中延率河北流人反於陽夏(今太康),西充州民田龍聚衆應之”;《北齊書·高季式傳》載:“蹼陽民杜靈椿等攻票l野,聚衆將萬人”;《北齊書·慕容紹宗傳》載:“樑、穎之間,寇盜鋒起”。這些小規模的武裝反抗鬥爭都遭到了政府的殘酷鎮壓,也同樣影響了人口的分佈穩定性。

二、南北朝時期河南省境內的世家大族

1.尊經閣本《世說新語》附有宋代汪藻的《敘錄·世說人名譜》,其中記載了南北朝時期的世家大族,如表2所示。

我們從表中發現,所列當時26名族中,隸屬河南籍的家族有十餘家,佔全數將近一半。這個比例遠遠超過目前我國其他省份。南北朝時期的世家大族在我國封建史上是極具代表性的。可以說,當時河南是全國學術文化和科技教育最爲發達的地區。爲什麼在河南這一個省份內涌現瞭如此多的大族名載史冊呢?原因如下:1.從地圖上看,這些大族絕大多數分佈於河南的東部、中部和東南。這和河南省內中部和東部爲遼闊的黃淮海沖積大平原的地形地貌有很大關係。

2.統治者對河南地區的懷柔政策。

北魏遷都洛陽之後,河南地區南部的漢水和淮河流域成爲北魏和南朝的齊、樑爭奪的前沿,北魏統治者對河南地區非常重視。爲了爭取廣大漢族人民的順服,北魏統治者多任用漢族士大夫擔任州牧郡守。如王慧龍,出身北方著名士族太原王氏,被任命爲榮陽太守,另有馮熙任洛州刺史,周幾鎮守河南,王肅爲豫州刺史,均爲漢人。這種任用漢人的做法,確實在當時起到了穩定統治,提高向心力的招撫作用。

北魏統治者佔領河南地區,以軍事力量爲後備,採取恩撫手段,爭取到了河南地區百姓的歸附,鞏固了自己在河南地區的統治。使得當時的士紳名流,高門大姓認可這一政權,願意爲此效勞。

3.統治者的政治經濟改革措施,爲河南地區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的條件,部分的解決了生產關係和生產力之間的矛盾,因而爲河南地區的農業生產發展、人民的生活營造了一個良好的大環境。

北前期統治者就比較重視河南地區。《資治通鑑》卷131載,獻文帝天安元年(4“年)十月,由於“淮西七郡民多不願屬魏,連營南奔.魏遣建安王陸宣慰新附.民有陷軍爲奴脾者,悉免之,新民乃悅.”《魏書·高祖紀上》載,太和三年(479年)十一月,因爲河南七州牧守多不奉法,致使“新邦之民莫能上達”,朝廷專門派使者前往觀風察獄,默險幽明。遷都洛陽後,河南成爲中國北方的經濟中心,統治者對這一地區的發展更爲重視。孝文帝將代郡的數十萬戶遷至河南地區,使這一地區人口充實。

另外統治者還非常重視河南的水利興修。孝文帝時開渠溝通洛水和谷水,便於利用水力;宣武帝時修浚汁、蔡二渠,有助於農業生產和運輸業;孝明帝時又修復安陽一帶的白溝以利嘈運。另外,北魏在褚陽、舞陰,北齊在河內等地興辦民屯和軍屯。北魏在興屯田的同時,“於水運之次,隨便置倉,乃於小平(即小平津,今河南孟縣西北)、石門(今河南榮陽北)、白馬津(今河南滑縣東20裏)、漳涯(今河北曲周東北)、黑水(今陝西華陰附近)、濟州(治稿傲城,今山東東阿北)、陳郡(治項縣,今河南沈邱)、大梁(今河南開封市)凡八所,各立邸閣,每軍國有須,應機嘈引。”以上8處倉儲,河南境佔其5,從這個比例上也能看出統治者對河南的重視。(《魏書·食貨志》)

還有一些河南的地方官吏也努力勸課農桑發展生產,如《資治通鑑》卷122載,王慧龍爲榮陽太守,“慧龍在郡十年,農戰並修,大著聲績,歸附者萬餘家”;《魏書·李孝伯傳》載李祥任淮陽太守,“流民歸之者萬餘家,勸課農桑,百姓安業”。《魏書·沈文秀傳》載沈文秀爲懷州刺史,“大興水田,於公私頗有利益”.這些地方官吏安集流民,開墾荒地,興修水利,勸課農桑,直接推動了河南地區的農業發展。

由於得到各階層統治者的重視,河南的農業科學技術獲得了進步,產量也得到提高,農作物品種也明顯增加。在北魏賈思艦的《齊民要術》中,就記載了包括河南地區在內的黃河中下游地區的農業生產技術。這些都爲當地人民安居樂業提供了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