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五年制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研究論文

論文1.35W

摘要:隨着資訊化教學的逐步深入,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也存在諸多困難和問題。本文探討了當前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了問題成因,並提出瞭解決問題的建議,以期爲探索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起到重要作用。

五年制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研究論文

關鍵詞:職校;教學;資訊化

隨着資訊化的深入,職業教育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着改變。各職業學校根據教育部《教育資訊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教育部關於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資訊化發展的意見》、江蘇省《關於加快推進職業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意見》的精神,透過充分調研,組織召開多層次座談會,經行業、企業專家、職教學者反覆論證修改,着手資訊化建設。處於此趨勢下的職校德育課程教學也藉助資訊技術發展的東風,不斷探索解決當前課程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資訊化背景下,教師透過教學空間的建設將網絡資訊資源變成爲學生易接受的德育資源,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同時又能增強學生的資訊搜尋能力,對增強德育課程的育人效果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當前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的現狀

1.1不想用———認識和觀念問題。從觀念上認識不到資訊技術作爲一種德育教學工具能夠使德育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的互動方式都將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因此,參與培訓學習無動力。

1.2不會用———學習和操作問題。重硬件,輕軟件,由於學習培訓跟不上,使得一些德育老師理論不通,操作不熟,想用但不會用。

1.3不實用———資源和共享問題。表現爲:一是花錢購買的德育資源庫不能直接用;二是對德育教學資源缺乏標準一致的整合,不能配套用;三是德育老師做一個課件得花費幾天甚至更長時間,投入精力很大,卻只是用於一節課,難以方便用。四是對所製作的德育課件沒有能進一步精加工打包入庫,造成資源流失,不能循環用。

2當前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的原因

2.1形式多樣化,空間建設缺乏實際內容

各職校的基礎網絡設施建設如網絡設施設備都基本成形,只是在融入德育課程教學時出現問題。不管是借鑑還是創新,德育課程教學空間形式呈現多樣化,純粹是拿來主義的做派,讓每種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只是形似卻無神,最後導致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裏雜亂無章,毫無頭緒,不知如何符合自身專業,缺乏特色。

2.2師資隊伍老齡化,空間建設缺乏強大動力

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的主體是教師,但是部分學校教師出現斷層,甚至老齡教師比重較大,導致空間建設缺乏動力。也正因爲師資隊伍的老齡化,導致教師資訊化素養不夠,抵制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假設,同時也由於部分學校忽略了對教師資訊技術的培訓,導致點面分割明顯。

2.3思路老套化,空間建設缺乏順時創新

不管教師還是行政人員往往不根據專業要求和學校實際,採用舊思路指導資訊化建設,讓德育課程空間建設發生異化,無法達到改善德育課堂教學的效果。

3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的路徑

3.1貼教師,尋求資源,爲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增動力

作爲建設的主體,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必須貼近德育教師。從根本上,轉變教師思想觀念,自願接受並採用這種新型的、挑戰性的教學模式。同時要加強對德育教師的教學空間建設的培訓,對教師的資訊化培訓可以採取各種方式尋求資源,如校本培訓、骨幹教師培訓、教研室沙龍等。校本培訓可以請專家或相關的計算機教師,讓德育教師集中時間,全身心地學習系統的資訊化知識和技能。或有效利用教師的空閒時間,根據德育教師的實際資訊化教學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答疑。對骨幹教師的培訓主要是透過走出去學習,由他們去完成點的'任務,再帶動面的發展,充分發揮榜樣作用。

3.2貼專業,融匯資源,爲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增特色

德育課程教學作爲育人的主渠道,如何在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的基礎上實現德育的育人效果是德育課程要重點思考的。根據德育大綱的要求,德育課程教學要符合三貼近原則。因此,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需要貼近德育專業,融匯各方資源如網絡、現實,打造有德育專業特色的教學空間資訊化。德育專業要實際,多點積極的能量,要符合學生生活,符合成長規律,健康引導,不能誤導。因此需要德育教師對資源要有所篩選和設計,做到真正三貼近,同時要善於發現“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保證資源融匯的有效性。

3.3貼學校,集聚資源,爲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增光輝

學校要根據自身實際,從理論和實際上協調各部門,積極爲德育專業集聚資源。學校在政策上要支援和保障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鼓勵教師積極參與課程開發,同時積極開展德育專業空間建設的研討,提升學校德育教師的資訊化水平,推動學校資訊化整體發展。

4結語

以上是筆者對高職校德育課程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提出的若干意見,以期爲教學空間資訊化建設起到一定作用。

參考文獻:

[1]鍾志賢.資訊化教學模式[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1.

[2]謝泉峯.世界大學城職教新幹線平臺空間羣組與課堂教學互動模式構建[J].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