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谷

位置:首頁 > 實用範文 > 論文

讓思想品德課成爲學生髮展的平臺論文

論文2.35W

一切爲了學生,爲了學生一切,是新課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也是教師的教育理想。要進行課改實踐,首先教師要有內在的動力。經過我在教學中的實踐與挖掘,發現新課程與教師的職業品性、學生的全面發展息息相關,它承載着我們的歡樂與激情,體現着我們的價值與理想,表達着我們的需求與願望,在教學實踐中,我深深地認識並體驗到了這些,認爲新課程是必須的、可行的,它有利於我們助推新課改進程,成爲學生全面發展的平臺。爲此,我認爲在教學中應努力做到“三個聯繫、二個引導和一個昇華”。

讓思想品德課成爲學生髮展的平臺論文

一、三個聯繫

(一)將新課程與對學生的愛聯繫起來。

對學生的愛是每位教師最深厚的感情之一,這種愛是教師教學的強大動力。它促使教師對學生的成長與發展負責,教師應以“育天下全才”爲榮,以“誤人子弟”爲恥。

這種理念要求對學生更加關愛有加。我們知道,鮮花長的嬌豔,小草頑強地生長,都離不開陽光,同樣的道理:優生和“後進生”也都需要同樣的師愛,因而師愛也需要普照,我們在教學中,應儘量去關愛、呵護每一位學生,尤其是所謂的“後進生”,一次我在上課的時候,發現最後排的兩位學生正在邊說話,邊玩“操絞”遊戲,我一連“關注”了他們三次,他們都漠然視之,這不是在和我作對嗎?我氣憤極了,把他們兩個“扭送”到講臺上,正準備指責時,我發現其中一位女生落淚了,我猛的意識到他們已知道自己錯了,又何必把他們逼向“深淵”呢,於是我把到了嘴邊的話嚥了回去,笑着對他們說:“老師過去也玩這個遊戲,不知道現在還會不會玩,我願和你們比賽一下,看看咱們誰輸誰贏,輸者向贏者唱一首歌好不好?最後,我爲他們唱了歌,以示甘拜下風,接着我們師生共同分析了操絞這一遊戲的好處和應玩耍的場合。朋友式的師風滋潤了學生的心田。從此,我發現上課時再沒學生做與課堂無關的事了,同學們包括那些所謂的“後進生”也都投入地聽課,課下和我交流的機會更多了。

(二)將新課程與學生的學會做人,學會做事聯繫起來。

新課程要貫徹“以人爲本”的理念,這要求教師要有當代時尚的育人觀念:使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爾後成才,八年級思想品德課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而編寫的,我在教學的時候,較好的利用了這一良好資源。一次,我在匯入新課提問時,一個平時各方面表現都很好的學生被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卡”住了,同學都哈哈大笑,有點幸災樂禍的感覺:真是個大笨蛋,還是老師的心腹呢。

這時,我只看到了那個學生的頭,而看不到他的臉,怎麼辦?我意識到:如果這時,我也對這個學生橫眉冷對,他勢必會喪失自尊,對學習喪失興趣,其他學生諷刺、嘲弄人的氣焰也更加囂張,想到這兒我對大家說:“咱們大家有過尷尬的經歷嗎?說說你當時的感受,在大家交流後,聽見下面好多學生說:或許他太緊張了吧!或許他心情太不好吧!……這些或許,蘊含了太多的'理解,蘊含了良好做人的方式和做事的態度,使我也深深地認識到:對學生最好的教育莫過於學生對自我的教育。

(三)將新課程與學生自己身邊的事聯繫起來。

新課程來源、離不開學生身邊的事。貼近學生自己,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在教學中,我們應力求教學貼近學生自身,努力挖掘學生的自身因素,設計恰當的情境引導學生。在教學中採取多種多樣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這樣的教學實踐會使我們體會到:學生只有從課本走向自身生活,才能真正體會到學習思想品德的真諦和樂趣,獲得成就感。

二、二個引導

在具有了與學生友好交往和教會學生做人的基礎上,我們應把培養學生能力作爲自己教學的基點。

1.引導學生多思。

疑問是思索的源泉和動力,只有學生自己對問題產生疑惑,他們纔有探索的可能和信心,去積極的透過各種途徑,比如查資料、調查、討論進行解決,從而達到“拔開雲霧見天日”的目的。爲此,我們可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透過圖畫、漫畫、材料等多種手段創設激疑情境。把學生引進來,引導他們自主發現疑點,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學生各展其長,一個個疑問將化爲他們滿意的微笑。這一手段可在課前的導語,課中啓發,課後反思等多環節進行。

2.引導學生多實踐。

實踐出真知。實踐活動既可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其探索的積極性,更重要的使他們的諸如:組織能力,合作能力,探索能力等得到提高。以前學生中高分低能、自私自利、毫無創新觀點的“好”學生比比皆是,但經過社會地“洗禮”,個別“好”學生已被社會所淘汰。我們認識到這一冷酷的現實後,要有針對性、有計劃的組織一些如:主題班會、課題調查、演講、設計展板等具有展示學生個性、創新能力的活動,增強學生良好公民意識的形成,發掘其潛能,從而達到最好的自我教育的目的。實現學生知識、能力、價值觀的多向交流和提升。

三、一個昇華

教學中,老師要特別注意學生情感上的昇華,這一環節,通常可放在一節課的總結上。一般來講,對一節課的總結方式是多樣的,但不管採取哪種方式,對課本知識資源以及對學生的價值觀、人生觀教育是不可或缺的。爲此要在課後的總結上很下功夫,其表現方式有兩點,一是採用藝術圖形展示出整節課的核心知識,形成條理清晰的知識網絡;二是挖掘一節課的情感因素,用歌曲、社會實踐等方式陶冶學生情操,這樣學生既全方位地認識理解了課本知識,又實現了學生的情感交流與昇華。

教學創新是一部碩大的書,天天讀,天天都有好收穫,這部書我們要百讀不厭,因爲不懈的探索將是我們這些老師永恆的本色。